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线前移时不我待:中国高血压积极防控的时代已来
1
作者 娄莹 蔡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8-1241,共4页
为全面提升高血压规范化筛查、诊断与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制定了《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针对当前我... 为全面提升高血压规范化筛查、诊断与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制定了《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针对当前我国高血压筛查、诊断、评估和治疗领域的若干重要临床问题,充分评估目前可获得的最新高质量研究证据,给出了明确的推荐意见,倡导高血压诊治防线前移、强化降压、简化心血管病危险分层、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等全新理念和观点,必将促进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指南 诊断与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心血管病死率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倩 张梦 +1 位作者 张惠雯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白细胞参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1299例,将随访中因心血管死亡的307例为事件组,无事件存活的992例为无事件组。入院后患者均检测白细胞计数(WBC... 目的探讨不同白细胞参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1299例,将随访中因心血管死亡的307例为事件组,无事件存活的992例为无事件组。入院后患者均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N)和淋巴细胞(LYM)水平,计算NEU/LYM比值(NLR)、MON/LYM比值(MLR)和(MON+NEU)/LYM比值(NMLR)。平均随访2.2年,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与无事件组比较,事件组WBC、NEU、NLR、MLR及NMLR水平显著升高(P<0.01)。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EU、LYM、NMLR和NLR对老年AMI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具有独立预测价值(HR=1.65,95%CI:1.17~2.33,HR=0.58,95%CI:0.42~0.80,HR=1.97,95%CI:1.37~2.83,HR=2.05,95%CI:1.40~2.99,P<0.01)。结论NEU、LYM、NLR及NMLR对老年AMI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死亡率 中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崔鹏辉 李俏 +3 位作者 曲云鹏 史永锋 王昱渊 张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目前,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全世界癌症新发总人数约为1810万例,其中,乳腺癌新发例数约为2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1]。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全世界癌症新发总人数约为1810万例,其中,乳腺癌新发例数约为2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1]。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包括乳腺癌在内的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相应地得到提高,乳腺癌患者整体生存时间整体延长。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蒽环类等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虽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毒性反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对乳腺癌幸存患者的远期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乳腺癌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有必要引起心血管及肿瘤科医师的警惕和重视,本文现就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防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乳腺癌 化疗药物 蒽环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α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热那提·肉孜 吴娜琼 +4 位作者 孙荻 刘硕霖 郭远林 董倩 李建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 探究未经治疗的冠心病(CAD)患者中,脂蛋白α[Lp(α)]在预测CAD发病和严重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的198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1162例确诊患有CAD,用Gen... 目的 探究未经治疗的冠心病(CAD)患者中,脂蛋白α[Lp(α)]在预测CAD发病和严重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的198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1162例确诊患有CAD,用Gensini评分(GS)来评估CAD严重程度,免疫比浊法测定Lp(α).结果 与无CAD患者相比,CAD患者LDL-C水平更高(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p(α)>205 mg/L(第三分位)时患CAD的风险是Lp(α)处于第一分位者的1.437倍(95%CI 1.108~1.865,P=0.006),高GS的风险是Lp(α)处于第一分位者的1.480倍(95%CI 1.090~2.009,P=0.012).而且,高水平的Lp(α)和LDL-C并存时预示着CAD发病风险(OR=1.845,95%CI 1.339~2.541,P<0.001)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OR=1.736,95%CI 1.188~2.538,P=0.004)最高.结论 脂蛋白α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疾病存在和程度的标志物,尤其是与LDL-C联合使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Α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科临床医师应重视外周动脉疾病的识别 被引量:8
5
作者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广义上是指除颅内动脉、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外的所有部位动脉的疾病,包括颅外颈动脉、颅外椎动脉、上肢动脉、腹主动脉分支和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狭义上是...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广义上是指除颅内动脉、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外的所有部位动脉的疾病,包括颅外颈动脉、颅外椎动脉、上肢动脉、腹主动脉分支和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狭义上是指LEAD。PAD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夹层、外伤或者外源性压迫等,其中80%~90%为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冠心病 肾动脉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出血评分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昱冕 邹继宏 +5 位作者 陈涵 张黎 柳民 崔芸 王红 宋莹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2-2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出血评分联合应用对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效能。方法225例CAD患者按照PCI治疗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31例)和未出血组(194例),比较两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及...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出血评分联合应用对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效能。方法225例CAD患者按照PCI治疗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31例)和未出血组(194例),比较两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及出血评分(HAS-BLED出血评分和CRUSADE出血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AD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DF-15、HAS-BLED出血评分、CRUSADE出血评分单独及联合对CAD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女性比例、血清GDF-15水平、HASB-LED出血评分、CRUSADE出血评分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DF-15水平[OR(95%CI)=13.408(3.130~57.442),P=0.000]、HAS-BLED出血评分[OR(95%CI)=2.394(1.313~4.364),P=0.004]、CRUSADE出血评分[OR(95%CI)=1.065(1.010~1.123),P=0.019]与出血事件有关。当血清GDF-15临界值为2467.61 pg/mL时,其对CAD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灵敏度为51.6%,特异度为86.1%,ROC下面积为0.720,95%CI为0.623~0.817,P<0.05;当HAS-BLED出血评分的临界值为2分时,其对CAD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68.8%,ROC下面积为0.730,95%CI为0.635~0.825,P<0.05;当CRUSADE出血评分的临界值为30分时,其对出血事件的预测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55.2%,ROC下面积为0.689,95%CI为0.596~0.781,P<0.05;血清GDF-15联合HAS-BLED出血评分对CAD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78.9%,ROC下面积为0.794,95%CI为0.711~0.876;血清GDF-15联合CRUSADE出血评分对CAD患者PCI治疗后出血的预测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61.3%,ROC下面积为0.788,95%CI为0.711~0.865;GDF-15与GDF-15联合HAS-BLED出血评分比较,P<0.05。结论血清GDF-15、HAS-BLED出血评分、CRUSADE出血评分均是CAD患者PCI术后出血风险有效预测指标,两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效能高于单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HAS-BLED出血评分 CRUSADE出血评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局回溯性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二级防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翠兰 罗瑾梅 《内科》 2021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结局回溯性教育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二级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结局回溯性教育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二级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二级防护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结局回溯性教育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脏功能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DD均显著减小,LVEF水平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CI术后的心血管相关死亡、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66%)显著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局回溯性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二级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结局回溯性教育 二级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于红波 刘亚群 尹栋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3期68-71,99,共5页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军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8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实...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军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8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实验组,我院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心功能状态,将CHF患者分成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31例)、Ⅳ级(26例)。检测纳入对象血清中PTX3、FGF2水平;分析心功能分级与血清中PTX3、FGF2水平的关系;分析CHF患者血清中PTX3、FGF2水平与心功能、心肌重构指标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清PTX3、FGF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患者中,与Ⅰ级比较,Ⅱ、Ⅲ、Ⅳ级患者血清中PTX3、FGF2水平升高(P<0.05);与Ⅱ级比较,Ⅳ级患者血清中PTX3、FGF2水平升高(P<0.05);与Ⅲ级比较,Ⅳ级患者血清中PTX3水平升高(P<0.05)。与Ⅰ级比较,Ⅱ、Ⅲ、Ⅳ级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Ⅳ级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升高,Ⅲ、Ⅳ级患者左心室心输出量(LVCO),Ⅳ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构指数(LVRI)降低(P<0.05)。与Ⅱ级比较,Ⅳ级患者LVEDD、LAD升高,Ⅲ、Ⅳ级患者LVCO,Ⅳ级患者LVEF降低(P<0.05)。与Ⅲ级比较,Ⅳ级患者LVEDD、LAD升高,LVEF、LVCO降低(P<0.05)。CHF患者血清中PTX3水平与LVEDD、LVMI呈正相关,与LVEF、LVCO呈负相关(P<0.05);FGF2水平与LVEDD、LAD、LVMI呈正相关,与LVEF、LVRI呈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中PTX3、FGF2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心肌重构指标关系密切,影响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正五聚蛋白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心肌重构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临床治疗进展
9
作者 王真真 刘煜昊 +1 位作者 孙子瑞 吴永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3071-3072,F0003,F0004,共4页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潜在致命的机械性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初次心肌梗死后,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极高。目前治疗心肌梗死后VSR的主要方式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外科修复手术和介入封堵术。不同方式的治疗时机、效果及预...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潜在致命的机械性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初次心肌梗死后,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极高。目前治疗心肌梗死后VSR的主要方式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外科修复手术和介入封堵术。不同方式的治疗时机、效果及预后也不同。现阶段国内外研究倾向于经导管VSR封堵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欧洲相关指南也指出其可能很快替代外科手术,成为修复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治疗时机 外科手术修复 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丽梅 吕纳强 +5 位作者 刘翠平 严晔华 郑晓敏 陶静 李彬 陈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5月~2016年10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39例。根据血清25(OH)D≥30 ng/m L分为正常组、20~<30 ng/m L为不足组、10~<20 ng/m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5月~2016年10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39例。根据血清25(OH)D≥30 ng/m L分为正常组、20~<30 ng/m L为不足组、10~<20 ng/m L为缺乏组、<10 ng/m L为严重缺乏组,观察血清25(OH)D与临床指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是56.9%。各组年龄、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三酰甘油(TG)、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男性比女性更易患大血管病变,年龄、体重指数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Hb A_(1c)、TG与血清25(OH)D缺乏相关;年龄、男性、体重指数、血清25(OH)D缺乏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分析的中药产品拓展美国市场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守东 孟凡红 +3 位作者 陈淑娟 王焱垚 姜帆 王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532-535,共4页
众所周知,美国市场在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不同的视角,通过近10多年来中药在美国发展中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了这些实例带来的启示,从而为中国中医药产品在拓... 众所周知,美国市场在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不同的视角,通过近10多年来中药在美国发展中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了这些实例带来的启示,从而为中国中医药产品在拓展美国市场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国际化 实例分析 美国 中药市场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的量化消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俊 郭金锐 +3 位作者 夏雨 李晓枫 牛国栋 姚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 探索高功率射频消融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的目标量化消融参数(AI)值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临床心电图与心内电生理考虑上腔静脉触... 目的 探索高功率射频消融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的目标量化消融参数(AI)值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临床心电图与心内电生理考虑上腔静脉触发房颤的90例房颤患者。其中2021年8月之前44例患者为探索组患者,之后的46例患者为验证组患者。首先在探索组房颤患者中以右心房-上腔静脉电传导突破点为指导进行高功率(40 W)射频消融完成SVCI。随后通过离线分析在上腔静脉不同节段的AI值并确定目标AI值范围。最后在验证组房颤患者中以该目标AI值为指导进行SVCI并辅以腺苷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90例患者纳入研究(探索组44例,验证组46例)。65例(72.2%)患者采用节段性消融策略,两组患者在消融节段数量与比例上没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探索组AI值离线分析结果拟定目标AI值范围为350~400。在验证组中采用该目标AI值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完成SVCI的即刻成功率明显高于探索组(100%比90.9%,P=0.0364),且无并发症发生。验证组的AI值明显高于探索组[(378±44)比(317±54),P<0.001],腺苷试验结果发现SVC电传导恢复率明显低于肺静脉(4.35%比19.6%)。结论 采用目标AI值(350~400)进行高功率射频消融完成SVCI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 电隔离 高密度标测 消融指数 腺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13
作者 李清霖 张宇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至少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至少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作为RH的一种治疗手段,在病理生理机制上已被基础实验证实。早期Ⅰ代RDN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不统一,Ⅱ代RDN改进了消融技术并在最近的高血压临床试验应用中得到了阳性结论,同时RDN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也产生了阳性结果。但由于目前尚无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具体评估方法,无法准确筛选出适宜行RDN的人群,故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去肾交感神经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