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探医学科研管理队伍不稳定因素
1
作者 刘正钦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6-57,共2页
管理(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医学科研管理对象的核心是人,管理者本身也是人,所以对管理除知识和技术专业化外,还应懂得法律、公共关系,社会学和人才学、科技政... 管理(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医学科研管理对象的核心是人,管理者本身也是人,所以对管理除知识和技术专业化外,还应懂得法律、公共关系,社会学和人才学、科技政策,由此看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作者从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目前,医学科研管理队伍具有不稳定性,严重影响医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者 科研管理工作 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水平 科学管理 医学科学 技术专业 严重影响 公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人才考核数量化模式初探
2
作者 刘正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2年第5期270-274,284,共6页
建立和完善医学研究人才的考核制度,搞好评聘考核工作,是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和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为使医学研究者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制度更加科学化,笔者对现行医学研究者考核的定性分析进行研究发现这种考核缺乏严格的指标体系和准... 建立和完善医学研究人才的考核制度,搞好评聘考核工作,是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和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为使医学研究者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制度更加科学化,笔者对现行医学研究者考核的定性分析进行研究发现这种考核缺乏严格的指标体系和准确的数据,易受到评审者主观因素的干扰。笔者依照医学研究者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政策及其特点,和评聘应达到的能力、业绩、资历、学历、外语水平等基本要求建立了一个新的考核数量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研究人员 考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合物在输血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季守平 章扬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0-23,共4页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化合物。本文综述了用聚乙二醇沉淀提高血型和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及用甲氧基聚乙二醇遮蔽红细胞血型抗原决定簇和制备通用型血的研究,并综述了用聚乙二醇修饰血红蛋白及用含聚乙二...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化合物。本文综述了用聚乙二醇沉淀提高血型和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及用甲氧基聚乙二醇遮蔽红细胞血型抗原决定簇和制备通用型血的研究,并综述了用聚乙二醇修饰血红蛋白及用含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生产血液代用品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抗原检测 通用型血 血液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代谢酶CYP1A1及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晓莉 曾静 +3 位作者 王珏 王璟 胡婷 王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酶CYP1A1和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00例对照组人群CYP1A1基因Msp I位点多态和COMT基因外显子4密码子158(G-A)...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酶CYP1A1和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00例对照组人群CYP1A1基因Msp I位点多态和COMT基因外显子4密码子158(G-A)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均存在CYP1A1基因Msp I位点多态,但两组基因型TT、TC、CC频率和等位基因T、C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存在COMT基因G-A多态,但两组基因型GG、GA、AA频率和等位基因G、A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A1基因Msp I位点多态性和COMT基因外显子4密码子158(G-A)多态性与子宫肌瘤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细胞色素P450 1A1 COMT基因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HLAⅠ类定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兰炯采 孙倩 +5 位作者 陈强 张志梅 曹琼 夏荣 武大林 吴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分别采用血清学方法和PCR SSP基因定型方法对 10 2份脐带血HLA A , B位点进行了检测 ,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学近 18.6%不能得出满意结果 ,HLA A , B位点错定率分别在6.1%和 10 .8% ,总错误率 16.9%。我们设计了 16条引物 ,以PCR SSP... 分别采用血清学方法和PCR SSP基因定型方法对 10 2份脐带血HLA A , B位点进行了检测 ,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学近 18.6%不能得出满意结果 ,HLA A , B位点错定率分别在6.1%和 10 .8% ,总错误率 16.9%。我们设计了 16条引物 ,以PCR SSP方法特异性扩增B15等位基因 ,并与血清学做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B定型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SSP法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利亚 兰炯采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209-211,共3页
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起病急,在短时间内发生溶血危象,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需要紧急输血治疗。此时常发生血型鉴定及交叉合血困难。
关键词 贫血 AIHA 输血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奎放散法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Rh血型检定及输血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利亚 张克勤 兰炯采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178-179,共2页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常因反复输血而产生同种抗体,所以常需对患者检定Rh血型及抗体筛选,才能保证安全输血。Rh血型检定及抗体筛选常采用酶法或抗球蛋白法,但前者有时出现假阳性或某些Rh抗体呈阴性;
关键词 RH血型 溶血性 贫血 氯奎放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血小板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曹伟 王艳 +5 位作者 靳鹏 刘安 裴海云 祝瑞泉 叶初燕 韩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83-888,共6页
为了探索新的血小板保存方法,对血小板进行了冷冻干燥的研究。采用乙醛对血小板做预处理,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为了稳定血小板的结构,加入了人白蛋白或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并对再水化液进行了筛选。对冷冻干燥后的血小板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表... 为了探索新的血小板保存方法,对血小板进行了冷冻干燥的研究。采用乙醛对血小板做预处理,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为了稳定血小板的结构,加入了人白蛋白或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并对再水化液进行了筛选。对冷冻干燥后的血小板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表面膜糖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乙醛处理后血小板的回收率基本稳定在60%以上,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与处理前相比有轻微的降低;5%人血白蛋白冷冻干燥保护液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40mmol/L海藻糖冷冻干燥保护液,在血小板聚集活性保持方面,用贫血小板血浆(PPP)再水化结果明显优于磷酸缓冲盐溶液(PBS)。透射电子显微观察显示,冷冻干燥后血小板胞内细胞器和颗粒物质清晰可见,其中包括线粒体和各种分泌颗粒。乙醛处理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与新鲜血小板相比明显降低。结论:乙醛作为一种新的保护剂,对血小板冷冻干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乙醛 冷冻保存 人白蛋白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及数学建模 被引量:4
9
作者 任素萍 李成岳 +3 位作者 刘安 郑建弘 钟仕增 韩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96-900,共5页
为了研究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并建立数学模型,以ATP含量作为血液质量的评判指标,对4-32℃区间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液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列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假设ATP的浓度y=f(d,t,s)是时间... 为了研究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并建立数学模型,以ATP含量作为血液质量的评判指标,对4-32℃区间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液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列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假设ATP的浓度y=f(d,t,s)是时间d、温度t和起始浓度s的连续函数,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理论对模型加以拟合,得到了ATP浓度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一般数学物理方程,根据方程推算在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和32℃温度下,以CPDA1保存的全血分别可以有效保存35、35、29、22、18、18、13、8、7、6、6、5、4、4和3天。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保存温度变化时血液质量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为准确判断变温血质量、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存 ATP 线性回归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缓释十八甲炔诺酮微囊抗生育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明华 宋存先 +4 位作者 王彭延 王福君 唐丽娜 姜耀虹 施化莲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7-201,208,共6页
新型生物降解性嵌段共聚物(ε-已内酯与D,L-丙交酯)的十八甲炔诺酮药物微囊,按人用量20,40,60,80,120,160及200倍的剂量进行小鼠体内抗生育试验,经皮下,肌肉及腹腔内给药,在第三天交配,连续观察三个月,结果显示了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 新型生物降解性嵌段共聚物(ε-已内酯与D,L-丙交酯)的十八甲炔诺酮药物微囊,按人用量20,40,60,80,120,160及200倍的剂量进行小鼠体内抗生育试验,经皮下,肌肉及腹腔内给药,在第三天交配,连续观察三个月,结果显示了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生育作用。实验组生育母鼠只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育率降低90%(120倍),而160倍无一只母鼠生育,但给药后所生育胎鼠无任何畸形,其数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基本相同。整个实验动物无毒性反应。并能保持药物的体内释放及抗生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炔诺酮 抗生育作用 长效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感基因HLA-B*35及其亚型在中国大陆的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甦 马骁 +11 位作者 潘芹芹 王晓艳 张志欣 蔡剑平 毛伟 王振雷 陈强 李剑平 张德梅 刘琪 吴宝红 沈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明确易感基因HLA-B*35及其亚型在中国大陆人群总体及区域分布情况,以期为相关疾病,尤其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中国大陆941 902例健康成人经HLA基因高分辨分型并按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分层,以... 目的:明确易感基因HLA-B*35及其亚型在中国大陆人群总体及区域分布情况,以期为相关疾病,尤其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中国大陆941 902例健康成人经HLA基因高分辨分型并按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分层,以探讨中国大陆健康成人及其HLA-B*35基因和其亚型总体和地区分布特征。结果:中国大陆健康成人群体HLA-B*35基因阳性率呈现北方人群高于其他地区人群;按地区分类,西北地区的HLA-B*35基因阳性率最高,华南地区阳性率较低;按省市自治区分别计算,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11.9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76%)、宁夏回族自治区(11.75%)、青海省(11.61%)、甘肃省(11.14%),阳性率最低为广西壮族自治区(3.79%);HLA-B*3501和B*3503按地区分类时为西北最高,华南最低;按省市自治区分别统计,显示B*3501内蒙古自治区最高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B*3503则表现为青海省最高,浙江省最低。结论:HLA-B*35在中国大陆地区呈现北高南低,不同地区B*35及其亚型分布,结果有助于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HLA-B*35 HLA-B*3501 HLA-B*3503 中华骨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流行下的输血安全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琪 段晓琼(综述) +1 位作者 闫锡鹏 陈利民(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8-981,共4页
COVID-19全球流行,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COVID-19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尚无经血液传播的案例报道,加上血液中心和医院在各环节的严格把控,即使在目前COVID-19依旧流行的背景下... COVID-19全球流行,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COVID-19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尚无经血液传播的案例报道,加上血液中心和医院在各环节的严格把控,即使在目前COVID-19依旧流行的背景下,献血与输血是相对安全的。文章将从SARS-CoV-2本身的特点、经输血传播的证据和献血实践活动的防护措施三方面来论述COVID-19流行背景下的输血安全,希望打消大众的顾虑,缓解临床血液供需不平衡、用血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输血医学 采供血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二代联合测序快速鉴定肝豆状核变性及家系溯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原 何苗 +4 位作者 范振鑫 邓娟 李颖 王宇杰 郑小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索二代测序筛选和一代测序验证的快速准确诊断罕见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的检测方法和流程。方法:提取先证者DNA并构建高通量测序文库后通过二代测序鉴定其可能致病位点;再提取包括先证者在内的该家系13位成员DNA,设计引物并对目标... 目的:探索二代测序筛选和一代测序验证的快速准确诊断罕见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的检测方法和流程。方法:提取先证者DNA并构建高通量测序文库后通过二代测序鉴定其可能致病位点;再提取包括先证者在内的该家系13位成员DNA,设计引物并对目标片段PCR扩增后进行双相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的ATP7B基因外显子8中检测出1个杂合错义突变(rs121907990;chr13:51937570);家系成员共查出3位携带同一杂合错义突变者,先证者ATP7B突变来源于母系。结论:本研究设计的联合二代测序检测与一代测序验证的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位点的快速鉴定技术和流程图,可能为罕见遗传病基因突变致病位点提供可借鉴的检测模式,为早期高效精准确诊罕见遗传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一代测序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输的血小板在体内清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永 韩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49-1052,共4页
生理学,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在体内清除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脾脏,但衰老和损伤的血小板被体内清除系统识别和清除的机制还并不清楚。这一机制研究的深入将有助于解决血小板低温保存后体内存活期短,不能较长期发挥作用的难题,为血小... 生理学,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在体内清除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脾脏,但衰老和损伤的血小板被体内清除系统识别和清除的机制还并不清楚。这一机制研究的深入将有助于解决血小板低温保存后体内存活期短,不能较长期发挥作用的难题,为血小板保存提出新的策略。本文就血小板回输体内后的清除机制,包括P-选择蛋白,GPⅠbα及其受体Mac-1和内源性金属蛋白酶在血小板清除进程中的作用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 清除机制 P-选择蛋白 GPIbα 内源性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的牛血红蛋白初步研究——与葡聚糖共价交联<英文>
15
作者 王瑾 王鹤尧 卜凤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本研究用牛血红蛋白为原料,探索牛血红蛋白与葡聚糖进行共价连接的途径,成功地建立了聚合牛血红蛋白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牛血红蛋白能有效地与葡聚糖交联,增加了血红蛋白分子量,稳定了血红蛋白的结构,同时也保持了修饰后牛血红蛋白较好... 本研究用牛血红蛋白为原料,探索牛血红蛋白与葡聚糖进行共价连接的途径,成功地建立了聚合牛血红蛋白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牛血红蛋白能有效地与葡聚糖交联,增加了血红蛋白分子量,稳定了血红蛋白的结构,同时也保持了修饰后牛血红蛋白较好的氧亲和力,从而为血液代用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红蛋白 葡聚糖 化学修饰 共价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Ku及其他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思路
16
作者 张飞飞 李婧薇 +4 位作者 沈伟 何屹 袁红 田力 叶志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5-882,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女性高频抗原抗体(抗-Ku)病例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血型基因测序分析,为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提供一定思路。方法:运用血型鉴定、患者红细胞抗原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等方式检测该患者的血型及抗体。以巯基试剂处理后的血... 目的:通过对一例女性高频抗原抗体(抗-Ku)病例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血型基因测序分析,为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提供一定思路。方法:运用血型鉴定、患者红细胞抗原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等方式检测该患者的血型及抗体。以巯基试剂处理后的血清与筛选细胞反应、患者血清与酶或巯基试剂处理的筛选细胞反应的方式来判断该抗体的类型及特点,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患者血型的基因型。结果:该患者血型为O型RhD^(+),其血清与抗体筛选细胞及抗体鉴定细胞在间接抗人球及盐水介质中的反应呈强反应性,且强度一致,自身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弱阳性;其他血型为CcEe、Jk(a+b-)、P1-、Le(a-b-)、Lu(a-b+)、K-、k-、Kp(a-b-)。血清经2-ME处理后,在间接抗人球介质中仍与3组筛选细胞反应;血清与经木瓜酶、菠萝酶修饰后的筛选细胞反应强度不变,与巯基试剂DTT、2-ME处理后的筛选细胞反应为阴性。基因测序显示该患者KEL基因型为KEL*02N.24,为罕见的K0表型。结论: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出该患者为罕见的Kell-null血型(又称K0),该患者体内产生了IgG及IgM性质的高频抗原抗体抗-Ku。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此类稀有血型及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抗原抗体 K0 抗-Ku 血清学实验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化血小板病原体灭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质量评价
17
作者 樊斌 杨春晖 +1 位作者 李彬 陈利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0-1304,共5页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血小板病原体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目前病原体灭活技术(PRT)已经成功应用于血小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已经商品化的血小板PRT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对血小板PRT的应用现状、临床前机制研究、临床队列...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血小板病原体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目前病原体灭活技术(PRT)已经成功应用于血小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已经商品化的血小板PRT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对血小板PRT的应用现状、临床前机制研究、临床队列研究及替代或补充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保障我国血液安全、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血小板PRT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 病原体灭活 血小板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兰炯采 陈强 +4 位作者 孙倩 武大林 丁红 张志梅 彭道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4-285,共2页
观察中国人RhD基因。方法 :采用PCR SSP技术 ,检测 32例血清学试验RhD阳性 ,44例RhD阴性者的D基因外显子。结果 :RhD阳性者D基因外显子无缺失 ,RhD阴性者D基因外显子有完全缺失 (6 1.4% )、部分缺失 (18.2 % )与无缺失 (2 0 .4% ) 3种... 观察中国人RhD基因。方法 :采用PCR SSP技术 ,检测 32例血清学试验RhD阳性 ,44例RhD阴性者的D基因外显子。结果 :RhD阳性者D基因外显子无缺失 ,RhD阴性者D基因外显子有完全缺失 (6 1.4% )、部分缺失 (18.2 % )与无缺失 (2 0 .4% ) 3种类型。结论 :中国人RhD基因外显子具有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子 RH血型 RHD基因 基因多态性 遗传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冻存 被引量:8
19
作者 兰炯采 刘忠 +3 位作者 甘茂州 陈强 张印则 孟庆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研究脐血采集后的放置、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冻存等的影响因素。方法为血液采集后,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及复苏后洗涤。结果优选为采集后4℃或室温放置24小时内,羟乙基淀粉2次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50%二甲亚砜加自身血浆为... 研究脐血采集后的放置、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冻存等的影响因素。方法为血液采集后,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及复苏后洗涤。结果优选为采集后4℃或室温放置24小时内,羟乙基淀粉2次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50%二甲亚砜加自身血浆为保护剂冻存、复苏后洗涤等程序。结论:本研究的优化方法可有效地保存脐血单个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单个核细胞 细胞分离 冷冻保存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汉族人群Miltenberger血型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娟 吕蓉 +2 位作者 朱帮强 韩婷婷 刘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Miltenberger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建立红细胞库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采集安徽省血液中心2 660例非血缘关系汉族无偿志愿献血者外周血样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Miltenb... 目的调查安徽省Miltenberger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建立红细胞库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采集安徽省血液中心2 660例非血缘关系汉族无偿志愿献血者外周血样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Miltenberger血型系统进行检测,并通过血清学及测序方法验证。结果 2 660例献血者中有24例PCR-SSP阳性,经血清学及测序确认均为GP.Mur表型。结论在安徽省汉族人群中,GP.Mur表型的频率为0.9%。目前还未发现Miltenberger血型系统的其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Miltenberger血型 Mur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