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越冰 赵金影 +6 位作者 庄淑梅 彭复聪 张倩倩 刘亚婷 赵钰杰 杨惠尧 解文君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11月国内17家医院收治的505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筛查工具-8问卷(geriatric 8 ...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11月国内17家医院收治的505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筛查工具-8问卷(geriatric 8 geriatric screening tool,G-8)、简版老年抑郁量表(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收集资料。结果老年血液肿瘤患者G-8总分为12(10,14)分,GDS-15总分为6(5,8)分,G-8总分与GDS-15总分呈负相关(r=-0.124,P=0.005)。GDS-15总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基础疾病以及是血液肿瘤初治患者为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10.1%。结论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相关,建议护理人员从衰弱角度识别抑郁倾向,及时干预以降低抑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液肿瘤 衰弱 抑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玉龙 朱国庆 +6 位作者 田志颖 吕燕霞 王朝 郭晔 杨文钰 林青松 陈晓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患儿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儿童患者中血培养缓症链球菌群阳性患儿的临床病历信...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患儿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儿童患者中血培养缓症链球菌群阳性患儿的临床病历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抗生素耐药性等数据。结果:2018-2020年数据分析显示缓症链球菌群在血液病患儿(≤14岁)血流感染中分离率占比最大(19.91%),占所分离阳性球菌的38.64%,分离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共有427例血培养阳性患儿病例,其中85例为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均为发热后送检血培养阳性,多数患儿在粒细胞缺乏的早中期(≤6 d)出现反复高热且发热时间>3 d。依据初步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后,多数患儿(63.5%)4 d内体温恢复正常。85例患儿中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主,占比84.7%,处于粒细胞缺乏期的患儿占比为97.7%,口腔黏膜破损、肺部感染、胃肠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0%、31.8%、27.1%,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占比分别为65.9%、9.4%。所有缓症链球菌群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未见耐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分别为10.6%、8.2%、9.4%、14.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因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导致的死亡。结论:缓症链球菌群在儿童血液病患者中的感染率逐年升高,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多见;其中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口腔黏膜破损为高危感染因素;临床常见症状为持续高热、口腔黏膜破损、C-反应蛋白升高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敏感性较好,利奈唑胺作为高敏感性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群 中性粒细胞缺乏 血流感染 儿童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血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彭先稳 班宁溥 +1 位作者 缐霂 孙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7-1061,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血液病理诊断领域,随着全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s,WSI)技术的出现,基于AI的自动阅片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诊断方式。AI技术,特别是深...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血液病理诊断领域,随着全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s,WSI)技术的出现,基于AI的自动阅片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诊断方式。AI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通过建立和训练算法模型,可以准确快速的识别和分析异常细胞/组织、正确判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从而减轻血液病理医师的阅片负担,同时缩短报告周期,在骨髓病理学、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除此之外,AI在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及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结果分析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I技术的应用对推进血液病理智能化诊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AI在血液病理诊断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现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血液病理学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欣悦 徐春晖 冯四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血液病患者作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之一,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且可出现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以及罕见病原微生物感染[1-2],相当部分患者感染症状不典型,感染病灶不明确,使得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 血液病患者作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之一,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且可出现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以及罕见病原微生物感染[1-2],相当部分患者感染症状不典型,感染病灶不明确,使得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变得困难[3]。临床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往往耗时长,阳性率低,且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限,限制了其在血液病发热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诊断中的作用[4]。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作为一项新兴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备受关注,具有耗时短、灵敏度高、病原检测范围广、受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的影响小等优点[5-6]。本文对mNGS在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其在这领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血液病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志民 贾晓峰 +6 位作者 杨俊涛 祁健伟 郝莎 薛晓娟 程涛 张伯礼 刘德培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1,共8页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动生命健康及医学发展、形成多元创新主体、构建要素活跃的创新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需优化建设策略,形成稳...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动生命健康及医学发展、形成多元创新主体、构建要素活跃的创新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需优化建设策略,形成稳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运用政策研究、实地调查、案例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梳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推动与探索实践进展,分析国外类似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总结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建设的策略,涵盖构建多元稳定的筹资机制、建立差异化竞争发展路径、完善优秀人才吸纳培育机制、持续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充分用好成果转化机制优势、重视提升机构学术影响力等6个方面,以更好推动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医学 新型研发机构 建设策略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直接经济损失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川 陈琳 +1 位作者 王津雨 杨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将医院感染患者再分为三组:单部位感染组、多部位感染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分析各组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结果...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将医院感染患者再分为三组:单部位感染组、多部位感染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分析各组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结果病例组(医院感染患者)平均医疗费用为69 844.70元,对照组为35 077.13元,因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的医疗费用平均增加34 767.57元,增加的医疗费用主要是药物费、检验费和输血费。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平均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和多部位感染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均高于单部位感染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损失最高(平均医疗费用为121 949.02元)。直接经济损失因病种而异,直接经济损失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伯基特淋巴瘤(B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51 960.09、100 419.29、74 298.47元。病例组平均住院时间中位数为30 d,长于对照组的17 d(P<0.05),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血液病病种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延长4~30 d。结论医院感染可增加血液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直接经济损失因感染类型及病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及专病管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住院时间 直接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住院患者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琳 王津雨 +5 位作者 李睿 宋振 李武殷 张艳华 杨辉 杨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血液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查阅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院2012—2014年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 963例,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 目的了解某院血液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查阅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院2012—2014年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 963例,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是20.44%、20.76%、22.70%;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34.50%~36.18%),其次为皮肤与软组织和上呼吸道。检出病原菌20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9株(67.15%),革兰阳性球菌47株(22.71%),真菌21株(10.14%),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50株)、肺炎克雷伯菌(24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医院感染现患率3年均以移植科最高(30.16%~32.69%),其次为白血病科(25.26%~29.35%)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科(21.95%~25.00%)。血液儿科3年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P=0.008),其他科室3年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菌由2012年的12株增加至2014年的22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应加强对感染高发科室、部位以及重点致病菌感染等高危因素的监测,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血液病 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衰弱评估工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金影 解文君 +10 位作者 刘亚婷 张倩倩 沙增荟 李冰 王雯 李秋环 胡亭钰 龙正美 赵江丽 单月华 王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筛查工具-8问卷(Geriatric 8,G-8)与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 FP)对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发生衰弱的筛查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12月国内6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病房收治的331例老年血液肿瘤病... 目的:比较老年筛查工具-8问卷(Geriatric 8,G-8)与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 FP)对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发生衰弱的筛查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12月国内6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病房收治的331例老年血液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G-8问卷、FP量表进行调查,以FP量表评估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G-8问卷对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中发生衰弱的预测作用和最佳界值。结果:G-8问卷、FP量表评估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衰弱患病率分别为84.3%(279/331)和51.7%(171/3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8问卷得分≤14分与≤12分预测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发生衰弱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590和0.728,均P<0.01。结论:G-8问卷对老年血液系统肿瘤病人衰弱筛查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与FP量表相比,G-8问卷可以节省时间和医疗资源,快速筛查老年血液肿瘤病人的衰弱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老年人 衰弱 评估工具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萍 金鹿 +2 位作者 夏来保 郝莎 程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1,共11页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相关成果转化,对于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物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立足生命科学及医...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相关成果转化,对于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物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立足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呈现的新态势,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的经验,总结得出了4种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转化模式;聚焦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核心‒催化”系统,研究符合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的成果转化机制体系,构建了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制“微生态”模型,包括技术研发、技术实施、投资系统3个核心系统以及政府宏观支撑催化系统。研究建议,聚焦顶层设计、营造创新生态、激活转化动力和强化制度支撑,以期为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加速推进成果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及医学 新型研发机构 成果转化 微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 PICC 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霞 杨苗苗 +2 位作者 孙川茗 代伟英 张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PICC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课题小组讨论,拟定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PICC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课题小组讨论,拟定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9、0.921,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5、0.380(均P<0.05)。第2轮指标变异系数为0.04~0.24。构建的血液病住院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1级指标3个、2级指标15个和3级指标44个。结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可用于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及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导管插入术 外周 PICC 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 风险评估 专家函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玉青 冯四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3-619,共7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是恶性血液病(HM)患者接受化/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约有80%以上的HM患者化/放疗后出现粒缺伴发热。这类患者中约有11%~38%发生血流感染(BSI)[1];死亡率可高达12%~42%[2]。HM患者粒缺期发...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是恶性血液病(HM)患者接受化/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约有80%以上的HM患者化/放疗后出现粒缺伴发热。这类患者中约有11%~38%发生血流感染(BSI)[1];死亡率可高达12%~42%[2]。HM患者粒缺期发生感染时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通常只表现为发热。早期对粒缺伴发热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及时进行经验性抗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本文拟就粒缺伴发热HM患者发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菌感染及不良预后风险评估、如何选择初始经验治疗方案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的粒缺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长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风险评估 初始经验性治疗 治疗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
12
作者 卓超 徐英春 +23 位作者 俞云松 井然 邹明祥 李军 邬靖敏 胡付品 张菁 郑波 刘正印 于湘友 邱海波 施毅 佘丹阳 冯四洲 梅雪 许巍 程剑剑 吴安华 李春辉 宗志勇 周志慧 陆旻雅 李雪 奕巧莲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19,共18页
肠杆菌目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自首次报道以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producingEnterobacterales,ESBL-E)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此类菌株常呈现多重耐药... 肠杆菌目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自首次报道以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producingEnterobacterales,ESBL-E)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此类菌株常呈现多重耐药性,显著增加感染治疗失败风险及患者病死率。我国ESBL-E的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流行率、区域分布差异显著、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均衡、抗菌药物管理和用药能力存在差异等问题。为此,由卓超、徐英春、俞云松教授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了《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本共识系统梳理了ESBL-E的国内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实验室检测技术、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药物、感染防控措施,并针对不同感染源(包括血流、颅内、呼吸系统、胸腔纵隔、腹腔、泌尿系统感染)和特殊人群(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诊及儿童患者),详细阐述了病原学感染特点及分层治疗原则,旨在提高临床实验室对ESBL-E的检出能力,规范医疗机构针对ESBL-E感染的诊疗策略,为遏制ESBL-E在我国的流行、降低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 抗菌药物 目标治疗 分层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
13
作者 卓超 徐英春 +23 位作者 俞云松 井然 邹明祥 李军 邬靖敏 胡付品 张菁 郑波 刘正印 于湘友 邱海波 施毅 佘丹阳 冯四洲 梅雪 许巍 程剑剑 吴安华 李春辉 宗志勇 周志慧 陆旻雅 李雪 奕巧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1207,共17页
肠杆菌目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自首次报道以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 ESBL-E)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此类菌株常呈现多重... 肠杆菌目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自首次报道以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 ESBL-E)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此类菌株常呈现多重耐药性,显著增加感染治疗失败风险及患者病死率。中国ESBL-E的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流行率、区域分布差异显著、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均衡、抗菌药物管理和用药能力存在差异等问题。为此,由卓超、徐英春、俞云松教授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了《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本共识系统梳理了ESBL-E的国内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实验室检测技术、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药物、感染防控措施,并针对不同感染源(包括血流、颅内、呼吸系统、胸腔纵隔、腹腔、泌尿系统感染)和特殊人群(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诊及儿童患者),详细阐述了病原学感染特点及分层治疗原则,旨在提高临床实验室对ESBL-E的检出能力,规范医疗机构针对ESBL-E感染的诊疗策略,为遏制ESBL-E在中国的流行、降低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 抗菌药物 目标治疗 分层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及配偶亲密关系在二元应对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秋会 徐丽 +7 位作者 张玲 张会娟 刘贵英 刘玉秋 管伟 解文君 姜尔烈 张清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及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构建亲密关系在夫妻双方二元应对与癌症复发恐惧的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为临床工作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二元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及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构建亲密关系在夫妻双方二元应对与癌症复发恐惧的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为临床工作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二元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21年5月—12月住院及复查的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249对已婚患者及配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量表、二元应对量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软件进行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的构建。结果:在主体中介方面,患者的积极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均可以通过自身的亲密关系作用于自身的癌症复发恐惧(β=-0.156、0.124),也可以通过配偶的亲密关系作用于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β=-0.085、0.025),配偶的消极二元应对只能通过自身的亲密关系作用于自身的癌症复发恐惧(β=0.213);在客体中介方面,患者的积极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均可通过配偶的亲密关系作用于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β=-0.274、0.096),配偶的消极二元应对可以通过自身及患者的亲密关系作用于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β=0.055、0.060)。结论: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可通过夫妻双方的亲密关系作用于自身或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提示医护人员应将患者及配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二元干预,增进双方的亲密关系,降低夫妻癌症复发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元应对 亲密关系 癌症复发恐惧 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性恋医学生对男同性恋态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振 马骏 +1 位作者 李长平 崔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认知、态度现况,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消除偏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1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对男同性恋态度量表(ATG)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认知、态度现况,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消除偏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1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对男同性恋态度量表(ATG)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ATG得分的直接和/或间接影响。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历、成长环境、认知等9因素对ATG量表得分有影响,将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参数为χ2/df=1.732,GFI=0.966,AGFI=0.948,CFI=0.930,模型拟合较好。结论异性恋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态度与认知、接触、归因理论和性别角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医学生 同性恋 态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症状群管理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杜越冰 张倩倩 +8 位作者 庄淑梅 赵金影 张会娟 崔岩 刘亚婷 刘端 彭复聪 赵钰杰 解文君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9-125,共7页
综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的症状群,包括疲乏症状群、心理症状群、消化道相关症状群、皮肤相关症状群和疼痛相关症状群,介绍了常用评估工具和干预策略,旨在为临床开展症状群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疲乏 疼痛 评估工具 移植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崔静 朱海玲 +1 位作者 史宝欣 张淋淋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4期891-893,共3页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死亡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该人群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探讨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WBS-cc20与护士死亡态度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的108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军...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死亡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该人群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探讨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WBS-cc20与护士死亡态度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的108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死亡态度中的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死亡恐惧与焦虑维度得分,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维度得分最低;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76分±9.96分,高于广州市居民常模;主观幸福感总分与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及死亡逃避得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63、-0.305和-0.204,与自然接受得分呈正相关(r=0.273,P<0.01)。性别、护龄和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中的部分维度有影响。[结论]大多数合同制护士对死亡持自然接受态度,但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死亡恐惧与焦虑,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死亡教育,以培养合同制护士的科学死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制护士 死亡态度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 min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的观察及护理
18
作者 郝蕊 董妍妍 +1 位作者 胥葆楠 王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快速输注方案在各中心治疗和日间病房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护理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法,120 min滴毕:液体总量为500 mL,初始输注速率为200 mL/h,前30 min输入液体总...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快速输注方案在各中心治疗和日间病房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护理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法,120 min滴毕:液体总量为500 mL,初始输注速率为200 mL/h,前30 min输入液体总量的20%(100 mL);后90 min调整输注速率至270 mL/h,输入剩余80%(400 mL)液体。心电监护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观察记录。结果:观察149例病人,共1 362例次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仅有11例次(0.81%)病人出现1级或2级输液相关不良反应,没有病人发生2级以上的输液相关反应。结论:对于首次和第2次标准输注未出现2级以上的输液相关反应病人,采用120 min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法可行,可明显缩短输注时间,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病人舒适度及便利性,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快速输注法 输液相关反应 护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的冷凝集素疾病患者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19
作者 王朝 王晓雪 +2 位作者 安润林 薄丽津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579,共5页
目的:分析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疾病(CAD/CAS)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与Ham试验阴性CAD/CAS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比较,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CAD/... 目的:分析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疾病(CAD/CAS)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与Ham试验阴性CAD/CAS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比较,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CAD/CAS患者53例、经典型PNH患者67例。根据临床诊断及冷凝集素试验(C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Ham试验、PNH克隆检测结果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am试验阴性CAD/CAS组(Ham^(-)CAD/CAS组,n=36)、Ham试验阳性CAD/CAS组(Ham^(+)CAD/CAS组,n=17)、经典型PNH组(n=67)。与经典型PNH组相比,Ham^(+)CAD/CAS组的中位年龄较高(P=0.024),Ham试验阳性程度较弱,CAT、DAT阳性率较高,PNH克隆检测阳性率较低(均P<0.001)。Ham^(+)CAD/CAS组脾大、遇冷发绀者比例均明显高于经典型PNH组(P=0.002和P<0.001),红细胞计数(RBC)、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07和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型PNH组(P=0.003、P=0.004和P=0.006)。Ham^(+)CAD/CAS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01和P<0.001)。Ham^(+)CAD/CAS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10)。Ham^(+)CAD/CAS组与Ham^(-)CAD/CAS组除中位年龄、血红蛋白(Hb)、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网织红细胞比例(Ret)及Ham试验结果及DAT阳性类型、脾大者比例有明显差别外,其余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均与Ham^(-)CAD/CAS组接近。结论:Ham试验阳性CAD/CAS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与经典型PNH患者存在一定差异,但与Ham试验阴性CAD/CAS患者特征相对接近。这一结果可能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冷凝集素病/冷凝集素综合征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沙福用于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邱录贵 +2 位作者 黄河 周剑峰 邹德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3-439,共7页
普乐沙福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剂,可动员造血干细胞自骨髓释放至外周血中。普乐沙福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8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 普乐沙福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剂,可动员造血干细胞自骨髓释放至外周血中。普乐沙福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8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和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截至目前,尽管普乐沙福已在国外上市10余年,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因其在国内获批上市时间较短,临床实践应用经验尚少,对其临床规范应用国内尚无相关共识。本文将总结普乐沙福的相关研究数据,撰写该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普乐沙福 中国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