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之波 王有为 +6 位作者 王涛 池颖 杨舟鑫 及月茹 孟磊 杨萍 韩忠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4-759,共6页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来源充足、免疫原性低、病毒污染率较低,且无社会伦理争议等方面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胎盘组织不但包括来自母体的绒毛膜组织、羊膜组织...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来源充足、免疫原性低、病毒污染率较低,且无社会伦理争议等方面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胎盘组织不但包括来自母体的绒毛膜组织、羊膜组织,还包括来自母体的底蜕膜组织,但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STR)检测细胞是否均来源于母体组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方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型,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基检测其多向分化的能力。然后将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γ-干扰素的水平。结果表明: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证明所得到的细胞均来源于母体组织,底蜕膜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表达常见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90、CD73、CD105、CD44,不表达CD45,CD11b和CD34。在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状态下,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分化。结论:从胎盘底蜕膜获得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这使得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个母亲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能安全的用于治疗母亲的免疫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底蜕膜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胎盘绒毛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之波 杨舟鑫 +6 位作者 池颖 王有为 王涛 及月茹 杨萍 孟磊 韩忠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2-696,共5页
由于组织来源和增殖能力的优势,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相比,脐带和胎盘来源的MSC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脐带和胎盘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是否有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比较人脐带、胎盘绒毛膜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将胎盘、脐带冲... 由于组织来源和增殖能力的优势,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相比,脐带和胎盘来源的MSC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脐带和胎盘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是否有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比较人脐带、胎盘绒毛膜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将胎盘、脐带冲洗干净后,通过酶消化法分离脐带、胎盘来源的MSC。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STR)检测细胞是否均来源于胎儿组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液检测其多向分化的能力。将MSC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γ-干扰素的水平。结果表明,STR分析证实所得到的细胞均来源于胎儿组织,这两种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表达常见的MSC表面标记CD90、CD73、CD105、CD44,不表达CD45,CD11b和CD34;在不同的条件培养液培养下,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脂方向分化,但在成脂分化方面,绒毛膜来源MSC能形成更大的脂滴。结论:所得到的细胞均为MSC,均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且绒毛膜来源的MSC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这使得绒毛膜来源的MSC在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