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国家中药化合物库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创新药物发展的战略资源。,但多年来从中草药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分散在各个研究者手中无法充分利用,或者成为国际医药行业巨头对我国中草药资源掠夺的目标。因此,从国家层面建立天然... 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创新药物发展的战略资源。,但多年来从中草药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分散在各个研究者手中无法充分利用,或者成为国际医药行业巨头对我国中草药资源掠夺的目标。因此,从国家层面建立天然化合物样品库,一直是天然药物化学界几代人的梦想,更是我国创新药物公共体系和中药质量评价所需要的资源。“国家中药化合物库”是针对重大新药创制中的重要环节一药物发现和质量控制建立的新药研发公共资源平台,为国内唯一针对传统中药和民族药物资源的实体样品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合物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 研究所 天然化合物 中草药资源 天然药物化学 中药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中铅的形态和分布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刘军 李先恩 +1 位作者 王涛 沈忠耀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以麦冬、北沙参和地黄为对象,用分级离心和逐级浸取方法研究了铅在根、叶的分布及在药用部分的形态。结果表明,根部超过90%及叶部大于80%的铅位于细胞壁上;药用部分中65%以上是活性较低的醋酸和盐酸提取态。实验结果是铅特性及铅在植物... 以麦冬、北沙参和地黄为对象,用分级离心和逐级浸取方法研究了铅在根、叶的分布及在药用部分的形态。结果表明,根部超过90%及叶部大于80%的铅位于细胞壁上;药用部分中65%以上是活性较低的醋酸和盐酸提取态。实验结果是铅特性及铅在植物体内迁移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形态 分布 植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花粉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悦云 孙庆文 +4 位作者 杨雯 徐文芬 何顺志 郭宝林 杨相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7-1377,共11页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多为常用药材,分类和药材鉴定较为困难。该文采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淫羊藿属31种药用植物花粉的形态、大小和表面纹饰等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1)淫羊藿属植物花粉形态多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大小为...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多为常用药材,分类和药材鉴定较为困难。该文采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淫羊藿属31种药用植物花粉的形态、大小和表面纹饰等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1)淫羊藿属植物花粉形态多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大小为(15.5~25.0)×(27.3~48.1)μm,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三孔沟。(2)花粉粒外壁表面纹饰有网状、条网状、条纹状等类型。(3)花粉粒外壁纹饰如网眼的形状、大小和网脊表面特征等在各物种间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淫羊藿属药材鉴定与植物分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花粉形态 分类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彭朝忠 张丽霞 +2 位作者 高爱农 祁建军 李先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7-561,共5页
澜沧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民间具有利用当地植物来防病治病的传统实践。本研究选取澜沧县文东乡、东回乡、酒井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关键人物访谈、自由列举、参与式调查和相关文献查询等方法,对澜沧县各民族传统使用的药用植物资... 澜沧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民间具有利用当地植物来防病治病的传统实践。本研究选取澜沧县文东乡、东回乡、酒井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关键人物访谈、自由列举、参与式调查和相关文献查询等方法,对澜沧县各民族传统使用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共收集到58种药用植物,分属35科55属,记录了58种药用植物中文名、拉丁名、药用部位、加工方法、主治(功效)等。分析了当地药用植物利用的知识和地方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 药用植物 资源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特产药用植物玛卡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7
5
作者 肖伟 彭勇 +3 位作者 许利嘉 陈士林 肖培根 刘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对近5年来秘鲁特产药用植物玛卡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内容包括玛卡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玛卡的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日益受到瞩目和关注。
关键词 玛卡 玛卡独行菜 玛卡酰胺 芥子油苷 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研究策略 被引量:15
6
作者 沈亮 孟祥霄 +4 位作者 黄林芳 谢彩香 徐江 汤欢 李西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961-968,973,共9页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随着世界范围内植物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开展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对指导中药材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中药材栽培领域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成果,对中药材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随着世界范围内植物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开展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对指导中药材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中药材栽培领域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成果,对中药材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背景及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对其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药材区划发展方向与研究策略进行了展望与分析。全球化、高品质及精准化的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研究可为中药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区划和规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生态适宜性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罗汉果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7
作者 韦荣昌 白隆华 +4 位作者 马小军 吴庆华 潘丽梅 莫长明 冯世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669-5672,共4页
综述了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 ex Lu et Z.Y.Zhang]的分类学地位、资源分布、主栽品种、繁殖和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罗汉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进一步深... 综述了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 ex Lu et Z.Y.Zhang]的分类学地位、资源分布、主栽品种、繁殖和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罗汉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 资源分布 主栽品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柏属药用植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艺轩 石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4-668,共5页
卷柏属药用植物在我国民间应用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降糖、扩张血管的作用。双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主要药效成分,对其关注较多。
关键词 卷柏属 生物学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杨美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6期59-63,共5页
药用植物从田间生长、采集后不及时干燥、贮存不当或在制备与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均可能污染各种真菌并产生真菌毒素。为了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完善我国药用植物安全控制标准体系,对国内外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从田间生长、采集后不及时干燥、贮存不当或在制备与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均可能污染各种真菌并产生真菌毒素。为了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完善我国药用植物安全控制标准体系,对国内外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真菌 真菌毒素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浩滢 徐志超 +1 位作者 闵伟红 宋经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50-1658,共9页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度干旱胁迫可有效提高药用植物品质。本草基因组学的发展推动逆境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分子机制的创新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物碱、黄酮、萜类、酚类和皂苷等药效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的影...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度干旱胁迫可有效提高药用植物品质。本草基因组学的发展推动逆境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分子机制的创新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物碱、黄酮、萜类、酚类和皂苷等药效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的影响,基于本草基因组学的干旱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包括活性氧代谢途径和ABA信号转导在内的药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提出以药用模式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本草基因组学为理论指导,揭示干旱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的分子机制,挖掘与药用植物耐旱性状密切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提升药用植物品质,选育耐旱药用植物优良种质,指导中药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品质 干旱 本草基因组学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引种后性状变异及分类 被引量:6
11
作者 严福林 何顺志 +2 位作者 徐文芬 郭宝林 杨相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53-156,共4页
为探讨环境因子对中国淫羊藿属植物性状的影响,对引种到贵州正常生长3年左右的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12个种的植株性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移植后的淫羊藿属植物性状变化主要表现在株高、花果期、腺毛与非腺毛、花瓣、花药颜色... 为探讨环境因子对中国淫羊藿属植物性状的影响,对引种到贵州正常生长3年左右的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12个种的植株性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移植后的淫羊藿属植物性状变化主要表现在株高、花果期、腺毛与非腺毛、花瓣、花药颜色等方面;一些种类性状稳定,几乎无变化;同时对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实验分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分类学 中国淫羊藿属 性状变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姜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2
作者 郭芳 顾哲 +5 位作者 贾训利 牟燕 李忠睿 李瑶 沈立荣 张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6期14-19,共6页
姜黄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也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目前其市售原材料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姜黄中主要含有姜黄素类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等,可用作药... 姜黄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也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目前其市售原材料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姜黄中主要含有姜黄素类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等,可用作药物、天然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着色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近十年姜黄的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姜黄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栽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品质评价 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前景 被引量:28
13
作者 郭宝林 肖培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文利用RP-HPLC方法对淫羊藿属植物22种和1变种进行了7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给出一种新的淫羊藿属植物种的鉴别手段。
关键词 淫羊藿属 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园景区规划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彤 陈鹭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3-46,42,共5页
本文在研究利用药用植物园立地环境的基础上,突出体现药用植物园生态学、科普学、民族文化及园艺学的科学内容,在景区规划中,将全国划分为15个功能区,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思路,融合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于园林设计之中,提出整个药用植... 本文在研究利用药用植物园立地环境的基础上,突出体现药用植物园生态学、科普学、民族文化及园艺学的科学内容,在景区规划中,将全国划分为15个功能区,并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思路,融合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于园林设计之中,提出整个药用植物园具有自然疗法的特点和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园 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忠玲 魏建和 +5 位作者 陈士林 张少发 于婧 李先恩 张本刚 刘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5期72-76,共5页
介绍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布局及温湿度设计、保温防潮结构的设计、设备的选择、控制系统要求、种子架及种子包装等技术设计,分析了整个资源库的运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库的温湿度控制准确性较高,温度均匀度符合设计要求,运... 介绍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布局及温湿度设计、保温防潮结构的设计、设备的选择、控制系统要求、种子架及种子包装等技术设计,分析了整个资源库的运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库的温湿度控制准确性较高,温度均匀度符合设计要求,运行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库 建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牛蒡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以及牛蒡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窦德强 刘杨楠 +3 位作者 王世成 谢彩香 许亮 康廷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牛蒡稳定的碳同位素与环境因子及牛蒡子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用技术测定δ13C值,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牛蒡的δ13C值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牛蒡叶的δ13C值与经度、高程... 目的:研究牛蒡稳定的碳同位素与环境因子及牛蒡子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用技术测定δ13C值,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牛蒡的δ13C值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牛蒡叶的δ13C值与经度、高程、土壤中Mg等相关性较大,牛蒡子和叶的δ13C值与牛蒡子质量因子无相关。结论:牛蒡为C3植物,我国西部地区牛蒡叶的水利用率较高。该方法可作为药用植物溯源和发现耐干旱药用植物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相关分析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的区室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关智晶 孙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植物次生代谢存在多层次的区室化现象,区室化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胁迫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次生代谢在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细胞水平和组织器官水平的区室化研究进展。次生代谢的区室化需要中间产物在不同区室间进... 植物次生代谢存在多层次的区室化现象,区室化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胁迫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次生代谢在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细胞水平和组织器官水平的区室化研究进展。次生代谢的区室化需要中间产物在不同区室间进行转运,因此转运蛋白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区室化合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次生代谢区室化及其相关转运蛋白研究,丰富了植物次生代谢的理论基础,并且为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 区室化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药用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保荣 李海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5期110-116,共7页
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遥感卫星定位技术,采用样方、线路调查和标本采集及鉴定等方法对元江县区域内分布的药用y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元江县内共有药用野生植物151科575属823种,其中有国家列入重点调查的中药材56... 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遥感卫星定位技术,采用样方、线路调查和标本采集及鉴定等方法对元江县区域内分布的药用y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元江县内共有药用野生植物151科575属823种,其中有国家列入重点调查的中药材56种,涉及57种基源植物;重点调查品种药材蕴藏总量少,仅49.86万t;元江县的中药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在垂直方向上也随海拔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 资源普查 重点药材 蕴藏量 元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二至丸治疗LPS诱导小鼠肝炎的药效物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雪 薛傲 +6 位作者 李光 杨萌 赵红梅 赵灿 任毅帆 张亚峰 张宁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7-627,共11页
目的:探究二至丸治疗肝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9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脂多糖,LPS)和二至丸组(EZP),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肝炎小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探究二至丸治疗肝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9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脂多糖,LPS)和二至丸组(EZP),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肝炎小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进行测定;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小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UPLC-Q-TOF-MS/MS检测二至丸的入肝成分;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差异代谢产物;网络药理学预测二至丸入肝成分的潜在靶点与通路。结果:与Control组比,LPS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增高,肝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增高,肝小叶结构异常,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PS组小鼠给予二至丸干预后,可有效逆转上述指标。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木犀草素、芹菜素和阿魏酸等24个入肝成分;肝脏代谢组学筛选出ADP、谷氨酸和谷胱甘肽等3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二至丸入肝成分与肝炎的交集靶点303个,PPI网络筛选得到22个核心靶点,涉及HIF-1、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二至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改善LPS诱导小鼠肝炎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肝炎 UPLC-Q-TOF-MS/MS 药效物质 网络药理学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栽培与实施GAP要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永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S1期123-124,131,共3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rude Medicine)共包括10章57条;中药材(植物药和动物药)认证要求包括104条款,其中关键项目19项,一般项目85项。在中药材 GAP 认证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rude Medicine)共包括10章57条;中药材(植物药和动物药)认证要求包括104条款,其中关键项目19项,一般项目85项。在中药材 GAP 认证条款中,与药用植物认证有关的关键项目有15项。生产企业要实施药用植物 GAP 生产并最终通过认证,需要着重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笔者根据从事药用植物 GAP 研究和生产的实践,结合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经验,认为在药用植物认证要求的条款中,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条款:(1)产地环境;(2)生产操作过程;(3)质量控制;(4)文档记录与管理。本文即从这4方面探讨如何进行药用植物GAP 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栽培 中药材 道地药材 地道药材 认证要求 G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