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知识产权概况及相关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剑波 张徐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6期22-29,共8页
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近20多年来的专利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密切关系,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的论点。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申请 抗氧化剂 抗肿瘤药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探析——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邵荣光副所长 被引量:2
2
作者 邵荣光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5期59-61,共3页
邵荣光,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 邵荣光,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单克隆抗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药物 研究所 所长 专业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善脑代谢药物不良反应的适药新物态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文文 贾艳潇 +4 位作者 闫明 杨德智 高莉 张丽 吕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已上市的改善脑代谢药物主要包括麦角碱衍生物、γ-氨基丁酸衍生物、维生素B_(6)衍生物、神经肽类、吗啉类、激素类等,在临床应用时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该文对脑代谢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从药物联用、手性拆分异构体、优势药物晶型、共... 已上市的改善脑代谢药物主要包括麦角碱衍生物、γ-氨基丁酸衍生物、维生素B_(6)衍生物、神经肽类、吗啉类、激素类等,在临床应用时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该文对脑代谢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从药物联用、手性拆分异构体、优势药物晶型、共晶药物和纳米药物等适于药用新物质状态研究以降低不良反应角度进行综述,归纳了通过改变药物的固体物质状态改善其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案,为获得不良反应小且更具有临床价值的新型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代谢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适药新物态 晶型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晶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雨涵 陶月 +4 位作者 苟恒铭 张宝喜 张丽 杨世颖 吕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6-893,共8页
手性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同手性分子在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对于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需求逐渐增加,手性药物的分离技术方法也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围绕共晶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及进展进... 手性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同手性分子在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对于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需求逐渐增加,手性药物的分离技术方法也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围绕共晶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总结在基于共晶技术的手性药物拆分过程中涉及到的共晶形成物的存在形式(单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包合物),共晶拆分的常用制备方法,影响拆分效率的理化因素(共形成物手性、溶剂系统、温度)以及计算机辅助预测手性共晶的方法,以期为利用共晶技术进行手性拆分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 手性药物 手性拆分 对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FC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1999年度受理与资助项目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镭 杨晓春 李怡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简要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 1999年度受理与资助项目并附有受资助项目名单。
关键词 自然科学基金 药物学 药理学 资助项目 NS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共晶领域中国专利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冀威文 张宝喜 +4 位作者 龚利香 张丽 胡堃 杨世颖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5-1001,共7页
共晶药物作为晶型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因其具有在不涉及原料药化学结构改变的基础上改善药物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化合物成药性的特点,已成为药物研发新热点。该文通过统计国内近20年药物共晶专利申请情况,以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对专利申... 共晶药物作为晶型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因其具有在不涉及原料药化学结构改变的基础上改善药物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化合物成药性的特点,已成为药物研发新热点。该文通过统计国内近20年药物共晶专利申请情况,以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对专利申请概况以及专利技术内容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了解我国药物共晶发展、现状及当前竞争格局,并对专利申请技术内容中有关药物活性成分、共晶形成物和专利保护对象进行归纳,针对专利无效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从而为规划我国药物共晶开发专利战略及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并帮助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共晶药物研究竞争中节省研发时间和经费,提升研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共晶 专利 统计分析 研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药物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安琪 李爽 +2 位作者 杨德智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制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普通药物制剂相比,靶向药物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药物浓度,有效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纳米材料... 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制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普通药物制剂相比,靶向药物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药物浓度,有效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纳米材料以其在动物体内优越的性能受到更多的关注。纳米晶体在靶向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发展有效改善了难溶性药物的开发瓶颈,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简要综述靶向制剂特点、分类,以及纳米晶体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可为靶向药物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制剂 靶向药物 纳米晶体 难溶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颜倩 孙洋 +8 位作者 龙俊鹏 刘莎莎 姚娇 林玉婷 阳松威 杨岩涛 裴刚 艾启迪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指伴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退行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指伴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退行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发病机制。PAH患者的肺部存在血管周围炎症浸润,肺血管病变存在于极度发炎的微环境里,细胞焦亡中的促炎因子驱动了PAH患者的肺部血管重塑。本文针对细胞焦亡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PAH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治疗PAH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治疗药物 炎症小体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合成生物学:药物研究的机遇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友财 刘文 邓子新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0,共4页
数千年来,大自然一直是人类药物的重要来源。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活性物质并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医学典籍《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以及《本草纲目》等中都有大量关于动植物用药的记载。直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的... 数千年来,大自然一直是人类药物的重要来源。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活性物质并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医学典籍《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以及《本草纲目》等中都有大量关于动植物用药的记载。直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来源于天然资源。此后,科学家们开始探究天然药物中真正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逐渐进入了以发现和分离鉴定为主的经典天然产物研究阶段。这个阶段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活性天然药物,如吗啡、奎宁、麻黄碱等,并将其推向市场,开启了人类利用天然产物类似物(或衍生物)作为药物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天然资源 合成生物学 医学典籍 《本草纲目》 天然药物 天然产物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前研究与转化医学--实验动物的应用与动物实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冠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24-26,共3页
本文讨论了药物临床前研究与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转化研究的要求和条件。讨论了实验动物质量对新药研发的影响,分析了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实验动物模型的主要类型和特... 本文讨论了药物临床前研究与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转化研究的要求和条件。讨论了实验动物质量对新药研发的影响,分析了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实验动物模型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了进行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要点和要求;分析了动物模型与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转化研究的条件,提出加强转化研究需要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研究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临床前研究 实验动物 动物模型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的适药新物态研究进展
11
作者 胡堃 王文文 +3 位作者 邢逞 高肇林 张丽 吕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4-881,共8页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第1代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2代药物包括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口服,但其溶解性差、易受胃酸破坏、血浆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为临床使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第1代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2代药物包括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口服,但其溶解性差、易受胃酸破坏、血浆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为临床使用带来诸多挑战。该文对5种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从多晶型、共晶、纳米药物等适于药用的新物态研究展开综述,归纳总结通过新的固体物质状态改变药物理化性质,进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质子泵抑制剂相关药物的适药新物态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适药新物态 晶型 共晶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邀主编点评
12
作者 洪斌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2-F0002,I0001,I0002,共3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健康威胁,从新发突发传染病和耐药菌感染,到恶性肿瘤与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挑战,人类对新型生物活性分子的需求愈发迫切。微生物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其代谢产物在多样性与功能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始... 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健康威胁,从新发突发传染病和耐药菌感染,到恶性肿瘤与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挑战,人类对新型生物活性分子的需求愈发迫切。微生物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其代谢产物在多样性与功能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始终是药物发现与生物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的研究正从传统的培养筛选与分离鉴定,迈向更加理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威胁 新发突发传染病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抗癌乙片、维胺酯和核黄素三年和五年的阻断效果 被引量:35
13
作者 林培中 张金生 +8 位作者 戎振鹏 韩锐 徐世平 高润泉 丁镇伟 王继信 冯华进 曹士国 郭万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5-245,共11页
自1983年起,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河顺乡和安阳县磊口乡,进行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研究。通过食管细胞学普查,检出食管上皮重增患者2531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抗癌乙片、维胺酯和安慰剂。检出轻增3393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 自1983年起,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河顺乡和安阳县磊口乡,进行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研究。通过食管细胞学普查,检出食管上皮重增患者2531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抗癌乙片、维胺酯和安慰剂。检出轻增3393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核黄素和安慰剂。三年和五年内患者的服药率在90%以上。服药三年和五年后,进行了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证明,抗癌乙片和维胺酯在三至五年内,使重增的癌变率下降了50%左右。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是一条有希望的食管癌预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乙片 食管癌 维胺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权修权 朴惠顺 +2 位作者 康琳 尹学哲 高钟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前针对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具有作用于特定靶点,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 目前针对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具有作用于特定靶点,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等优点。该文旨在近几年对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靶向治疗 药物 小分子 抗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的数据处理策略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丹 王彩虹 +2 位作者 金滢 王喆 张金兰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HRMS)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和高质量准确度的特点,是药物代谢产物分析的有力手段。通过使用HPLC-HRMS产生高分辨质谱数据(高分辨质量数、多级质谱数据、同位素分布),结合多重采集后数据处理技术,可...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HRMS)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和高质量准确度的特点,是药物代谢产物分析的有力手段。通过使用HPLC-HRMS产生高分辨质谱数据(高分辨质量数、多级质谱数据、同位素分布),结合多重采集后数据处理技术,可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快速发现和结构鉴定。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基于HPLC-HRMS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数据挖掘策略及应用,如,提取离子色谱、质量亏损过滤、同位素过滤、本底扣除、产物离子过滤、质谱树状图过滤、SWATH和MSE以及这些技术的联用等。通过合理地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策略对HPLC-HRMS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进行药物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HRMS) 代谢产物 数据处理策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药物晶型研究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健 杨世颖 +2 位作者 靳桂民 张丽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药物的不同晶型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排列或分子作用力,拉曼光谱可以反映分子极化率的变化,可用于药物多晶型的检测,该技术目前已被《欧洲药典》《英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收载为晶型检测方法。该文聚焦拉曼光谱技术在药物晶... 药物的不同晶型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排列或分子作用力,拉曼光谱可以反映分子极化率的变化,可用于药物多晶型的检测,该技术目前已被《欧洲药典》《英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收载为晶型检测方法。该文聚焦拉曼光谱技术在药物晶型研究中的应用,系统综述拉曼光谱在药物晶型定性、定量、动态过程等研究中的前沿进展,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多晶型 药物 晶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秀颖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和脂类经非酶糖基化后生成的含多种结构分子的混合物,阻断AGEs的致病途径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等的新途径。该文主要综述了体内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学机制,及AGEs生成抑制剂...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和脂类经非酶糖基化后生成的含多种结构分子的混合物,阻断AGEs的致病途径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等的新途径。该文主要综述了体内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学机制,及AGEs生成抑制剂,断裂剂及AGEs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药物治疗 AGEs断裂剂 AGEs生成抑制剂 AGEs受体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晶技术改善非洛地平稳定性及体外溶出度
18
作者 邹瑶 孟欣 +3 位作者 刘梅菊 邢逞 龚宁波 吕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7-873,共7页
目的制备非洛地平的4种新型共晶物,以改善其溶解性差的问题。方法采用悬浮液法制备了非洛地平-己内酰胺、非洛地平-2,4-二羟基苯甲酸、非洛地平-2,5-二羟基苯甲酸和非洛地平-3,5-二羟基苯甲酸共晶物,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 目的制备非洛地平的4种新型共晶物,以改善其溶解性差的问题。方法采用悬浮液法制备了非洛地平-己内酰胺、非洛地平-2,4-二羟基苯甲酸、非洛地平-2,5-二羟基苯甲酸和非洛地平-3,5-二羟基苯甲酸共晶物,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实验对其成药性进行评估。结果4种共晶物的溶解性及溶出速率较非洛地平原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非洛地平-3,5-二羟基苯甲酸共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溶解度。结论共晶技术显著改善非洛地平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具有潜在的制剂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共晶 晶体工程 溶出度 溶出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19
作者 赵书洋 赵健和 +3 位作者 刘志红 吴君 刘艾林 方坚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6-1779,共14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名家医案中常用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平台中治疗AD的名家医案,筛选治疗AD的核心中药;进一步建立疾病-核心中药-活性成分...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名家医案中常用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平台中治疗AD的名家医案,筛选治疗AD的核心中药;进一步建立疾病-核心中药-活性成分-共有靶点网络模型。通过共有靶点建立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评估潜在关键靶标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结合能力与稳定性。结果从建库起至的2023年10月所有名家医案进行数据挖掘。获得核心中药理气药有陈皮、枳实;补气药有人参、大枣、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进一步筛选得出核心中药包含活性成分778种,对应靶点377个,疾病靶点1986个;与AD靶点取交集后得到79个共有靶点,通过PPI网络拓扑分析,确定了包括TNF、AKT1、TP53、PPARG等7个核心靶点。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证实,核心中药的活性成分的靶点涉及138条通路,通过调控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血清素能突触、化学致癌物-活性氧等通路治疗AD。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关键靶点与核心成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及稳定性。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AD的核心中药,从分子层面对其关键活性成分12-O-烟酸单烯酮、香豆亭治疗AD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揭示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名家医案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物靶点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良 李祎莹 +3 位作者 杨宏艳 李江 徐少锋 王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35-135,共1页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开发新型、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一项紧迫任务.一些传统“活血化瘀”中药证明有明显抗血小板作用,如丹参、葛根素、丁苯肽等.我们对它们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开发新型、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一项紧迫任务.一些传统“活血化瘀”中药证明有明显抗血小板作用,如丹参、葛根素、丁苯肽等.我们对它们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葛根素及丁苯酞前药PHPB对4种诱导剂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lagen)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我们用体外实验及体内给药、体外实验(exvivo)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葛根素抑制诱导剂作用依次为ADP〉〉Col〉凝血酶=AA,丹酚酸B抑制作用分别为ADP〉〉Col〉凝血酶〉AA,而PHPB为ADP〉AA〉Col〉凝血酶.这些结果显示上述化合物均较强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由于血小板上ADP受体存在两种亚型P2Y1和P2Y12,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化合物对通过上述两种受体亚型的作用.已知ADP受体P2Y1亚型激动后引起PLC-Gq-IP3信号通路激活,而P2Y12亚型激活则通过GiAC抑制而减少CAMP,两者均引起血小板内游离钙的增加,抑制任一亚型都可是血小板聚集下降.我们的研究表明.丹酚酸B可相对选择性地抑制P2Y12受体亚型,而葛根素和PHPB则主要抑制P2Y1受体亚型,这些研究有助于开发新一代来源于天然产物的抗血小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有效成分 药物靶点 血小板聚集 ADP受体 受体亚型 血小板内游离钙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