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致飞 万经海 +5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汪宇扬 张圣邦 吴德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4.0mm,52.0°±5.5°;筛后动脉65.8mm±3.5mm,41.5°±3.5°;筛板中部53.4mm±3.6mm,50.0°±4.5°;蝶筛交界处68.2mm±5.5mm,38.5°±3.5°;视神经管颅口76.4mm±3.3mm,33.5°±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解剖学和组织学 颅底肿瘤/外科学 自由词鼻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再虎 万经海 +2 位作者 李长元 冯春国 王晓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 临床疗效 疗效分析 血管内治疗 氰基 颅内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德俊 万经海 +5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汪宇扬 张圣邦 郭致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在部分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对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力求取得良好显露的同时,使手术入路更加简便、安全、实用,降低创伤,减少并发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 目的在部分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对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力求取得良好显露的同时,使手术入路更加简便、安全、实用,降低创伤,减少并发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对入路涉及重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拍照。结果在4cm×3cm大小骨窗范围内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入路涉及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等,可较好的显露脑干腹侧间隙、岩骨背侧及桥小脑角区。结论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能取得和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PLPA)入路等侧方入路相似或相近的显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切开术 颞骨岩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A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志波 万经海 +6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李长元 李汉杰 沈际佳 吴正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Aurora-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两步法)检测33例星形细胞瘤和10例非肿瘤脑组织石蜡切片中Aurora-A蛋白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Aurora-A蛋白在2...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Aurora-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两步法)检测33例星形细胞瘤和10例非肿瘤脑组织石蜡切片中Aurora-A蛋白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Aurora-A蛋白在20例星形细胞瘤及20例非肿瘤脑组织新鲜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Aurora-A蛋白在33例石蜡切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0.6%,10例非肿瘤脑组织石蜡切片中均不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20例星形细胞瘤新鲜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所有非肿瘤脑组织新鲜标本中均不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用t检验分析可知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Aurora-A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性别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urora-A蛋白表达强度可作为判定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CENP-F表达与VEGF及血管增生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长山 肖瑾 +4 位作者 万经海 程宏伟 冯春国 徐培坤 李长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增生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CENP-F、VEGF的表达,同时检测CD34了解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三者...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增生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CENP-F、VEGF的表达,同时检测CD34了解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CENP-F、VEGF的表达及MVD在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CENP-F的表达及MVD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胶质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ENP-F、VEGF阳性者其MVD均高于CENP-F、VEGF阴性者,CENP-F胶质瘤中表达阳性者其中65.7%(23/35)VEGF表达阳性(P<0.05,r=0.247)。结论CENP-F、VEGF在胶质瘤中呈正相关性,CENP-F与胶质瘤微血管增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