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1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记物CA-50,CA-242和唾液精脒在头颈部肿瘤病人中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彬 李庆宏 +6 位作者 陈智周 范振符 赵世民 朱争艳 许智雄 倪莉 张月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第2期94-98,共5页
采用三明治式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99人,良性疾病42人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CA-50和CA-242进行测定,此外,对上述病人还采用 ̄[125]I标记的固相放免法测定唾液精眯。发现CA-50,CA-2... 采用三明治式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99人,良性疾病42人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CA-50和CA-242进行测定,此外,对上述病人还采用 ̄[125]I标记的固相放免法测定唾液精眯。发现CA-50,CA-242和精脒水平在恶性肿瘤病人中增高百分比分别为27%(26/98),49%(42/86)和62%(49/79)。在良性疾病中增高比率分别为10%(4/42),28%(11/39)和40%(11/27)。联合使用三个标记物,可以相对提高恶性组的阳性率,降低良性组的假阳性率。14名恶性肿瘤病人的标记物作了连续测定,结果术后10~15天时的CA-50值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3~4个月时的CA-50值,而CA-242和唾液精脒却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50 唾液 恶性肿瘤病人 人中 精脒 良性疾病 头颈部肿瘤 假阳性率 标记物 人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甲酯异丙基异腈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初步临床应用
3
作者 郑容 唐谨 +2 位作者 李家秀 陈盛祖 刘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39-41,共3页
我们对26例有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进行了^(99m)Tc-甲酯异丙基异腈(^(99m)Tc-CPI)显像,11例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病灶摄取^(99m)Tc-CPI,9例甲状腺癌转移灶8例有^(99m)Tc-CPI浓聚。1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2例^(99m)Tc-CPI显像阴性。与同组患者^... 我们对26例有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进行了^(99m)Tc-甲酯异丙基异腈(^(99m)Tc-CPI)显像,11例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病灶摄取^(99m)Tc-CPI,9例甲状腺癌转移灶8例有^(99m)Tc-CPI浓聚。1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2例^(99m)Tc-CPI显像阴性。与同组患者^(131)I甲状腺扫描相比,^(99m)Tc-CPI显像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诊断的阳性率高于^(131)I扫描。^(99m)Tc-CPI显像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定位诊断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放射性核素成像 诊断 ^99mTc-甲酯异雨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实验检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陈盛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验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ET实验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当热灶直径以PET分辨率为单位时,图像热灶的最大及平均恢复系数随热灶直径的变化与分辨率无关,且热灶半高宽/分辨率与热灶直径的关系不受分辨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实验检验 关系 图像 影响 恢复系数 平均 计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中CT的剂量与CT图像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连宇 耿建华 +3 位作者 王弈斌 吴宁 郑容 周纯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PET/CT中CT扫描部分的辐射剂量提供数据依据。用GEDiscovery ST16型号PET/CT系统,按不同的采集条件扫描CT质量控制模体,测量CT图像的相关性能指标;测量在各种管电流下的加权CT剂量指数,计算不同螺距下的容... 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PET/CT中CT扫描部分的辐射剂量提供数据依据。用GEDiscovery ST16型号PET/CT系统,按不同的采集条件扫描CT质量控制模体,测量CT图像的相关性能指标;测量在各种管电流下的加权CT剂量指数,计算不同螺距下的容积CT剂量指数;分析CT图像质量与CT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CT图像高对比度分辨力不受CT剂量影响;CT图像的低对比度分辨力随CT剂量增加而提高;CT剂量能影响CT图像的均匀性;CT图像噪声随CT剂量增加而降低,且可用一表达式来表示。得出在保证一定的CT图像质量的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PET/CT检查中CT部分的辐射剂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CT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PET图像上病灶SUV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2 位作者 田嘉禾 姚树林 陈盛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5-930,共6页
进行定量分析是PET技术重要的优势,但由于部分容积效应(PVE)的影响,使图像定量值失真。本研究建立一种校正PET图像上病灶标准摄取值(SUV)的方法。基于PET图像PVE形成原理及模拟实验,分析病灶图像上最大SUV与病灶真实大小、病灶真实SUV... 进行定量分析是PET技术重要的优势,但由于部分容积效应(PVE)的影响,使图像定量值失真。本研究建立一种校正PET图像上病灶标准摄取值(SUV)的方法。基于PET图像PVE形成原理及模拟实验,分析病灶图像上最大SUV与病灶真实大小、病灶真实SUV之间的关系,建立由图像上最大值校正SUV的方法,称之为最大值校正法。并通过PET模型实验,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①最大值校正法:建立了用图像上病灶SUV最大值计算SUV校正值的公式。②实验验证:对不同大小的病灶,其SUV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校正,尤其对小于分辨率的病灶(4.7mm、3mm),校正效果更显著,SUV校正值的准确度提高了53.55%、54.17%和50.37%、68.52%。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校正PET图像上病灶SUV的方法——最大值校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SUV 部分容积效应 校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4 位作者 陈盛祖 司宏伟 张雯杰 郑容 田嘉禾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研究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Hawkeye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对Toshiba椭圆柱分辨率模型成像。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在不同的活度下做18次扫描。OS-EM算法选择4种后滤波截止频率重建图像。计算线源横断层面上... 研究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Hawkeye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对Toshiba椭圆柱分辨率模型成像。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在不同的活度下做18次扫描。OS-EM算法选择4种后滤波截止频率重建图像。计算线源横断层面上扩展函数的半高宽(FWHM)。在视野中活度较低时(<101.00MBq),FWHM基本不随活度变化;但在较高的活度区,FWHM随视野中活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在视野中心至横向12cm范围内,视野中心区径向FWHMx最大,越靠边缘越小,而切向FWHMy基本不随位置变化;FWHM随重建算法中后滤波截止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结论是视野中的总活度、位置及重建算法均影响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 双探头符合成像 活度 重建算法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图像中球形病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徐白萱 姚树林 邵明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6-1142,共7页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成像的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建立部分容积效应校正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于任一分辨率和背景强度,图像上病灶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病灶直径的增大而呈S形增加;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背景强度,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分辨率的增大而呈倒S形减小;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背景强度线性增加,以背景为基点时,高出背景的病灶强度(最大值、平均值)与相应病灶真值之比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对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半高宽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当病灶直径大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与其真实直径很接近,但随分辨率变差,其接近程度也变差;当病灶直径小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基本不再随直径变小而变小,而是基本等于空间分辨率,并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部分容积效应 影响因素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探头符合图像中冷灶的部分容积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3 位作者 陈盛祖 郑容 曹仲年 田嘉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239-243,共5页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使图像的像素值与实际值产生偏差。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双探头符合图像中冷灶的影响。采用GE.Hawkeye符合成像设备及东芝AZ 618ECT模型。18F FDG的总活度从15.15MBq到204.33MBq分18次扫描。...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使图像的像素值与实际值产生偏差。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双探头符合图像中冷灶的影响。采用GE.Hawkeye符合成像设备及东芝AZ 618ECT模型。18F FDG的总活度从15.15MBq到204.33MBq分18次扫描。图像重建采用OSEM算法,Hanning后滤波。由重建数据确定冷灶的恢复系数,分析部分容积效应。结果显示,冷灶恢复系数随其背景实际放射性浓度的增高而增大,并随冷灶尺寸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部分容积效应不仅随病灶尺寸的减小而增强,且随本底活度的增加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头符合探测 图像 部分容积效应 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Notch信号通路与YAP1/TAZ的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琳 张玉姣 +5 位作者 雷福茜 罗安琪 景鑫 王璐 雷建军 邵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8-895,共8页
目的探讨Notch1与YAP1/TAZ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利用慢病毒分别构建不同Notch1、YAP1表达水平的稳定感染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ting、RT-qPCR、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Notch1与YAP1/TA... 目的探讨Notch1与YAP1/TAZ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利用慢病毒分别构建不同Notch1、YAP1表达水平的稳定感染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ting、RT-qPCR、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Notch1与YAP1/TAZ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对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乳腺癌数据分析发现,Notch1与YAP1/TAZ之间表达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shNotch1组YAP1/TAZ的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1ICD组YAP1/TAZ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otch1过表达的MDA-MB-231细胞中,TAZ降解被抑制;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TAZ蛋白与Notch1、β-TrCP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shYAP1组Notch1、JAG1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YAP1组Notch1、JAG1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ASPAR 2018网站预测TEAD家族为JAG1的转录因子;当siTEAD1/3/4#1、#2有效抑制TEAD1/3/4mRNA的转录与蛋白表达时,JAG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在乳腺癌中,Notch1与YAP1/TAZ存在正反馈环路。YAP1/TAZ可能通过与TEAD家族结合调节JAG1的表达,活化Notch1信号通路。Notch1蛋白影响YAP1/TAZ蛋白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OTCH1 YAP1/TAZ T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校正PE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邵明哲 姚树林 陈盛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1-1238,共8页
部分容积效应使PET图像中的病灶失真,影响临床定量诊断。本文建立一种临床实用的校正病灶失真的方法。方法:根据部分容积效应形成的原理,并基于柱形病灶的模拟实验结果,分析病灶断层图像特征剖线数据和一维病灶图像的关系。由此将二维... 部分容积效应使PET图像中的病灶失真,影响临床定量诊断。本文建立一种临床实用的校正病灶失真的方法。方法:根据部分容积效应形成的原理,并基于柱形病灶的模拟实验结果,分析病灶断层图像特征剖线数据和一维病灶图像的关系。由此将二维病灶图像部分容积效应校正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称之为一维校正法。并通过柱型病灶模型的PET实验,对所建校正法进行实验检验。结果:①一维校正法:校正方法的三步骤及数学公式。②实验验证:直径大于分辨率(FWHM)的病灶,得到了很好的直径校正值,偏差在±6%内。直径小于分辨率的病灶,直径校正偏差较大。病灶放射性浓度均值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随病灶变小而加重,对应病灶直径29—3mm,相对偏差从~-17%增加到- 80%以上。经校正后,偏差大幅减少,尤其对直径大于分辨率的病灶,放射性浓度基本得到了完全校正恢复,偏差都在±7%内。对直径小于分辨率的病灶(4.7mm、3mm),虽然没有完全校正恢复,但使偏差平均减小了近一半。结论:提出了一种二维病灶PE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校正的方法——一维校正法,此方法简单快速,其校正效果令人鼓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部分容积效应 校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学形态学工具配准人脑MR-PET图像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虎 马斌荣 +1 位作者 任海萍 沈晋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0-436,455,共8页
数学形态学是以形态为基础对图像进行分析的数学工具。我们利用简单的形态学操作从PET和MR图像中提取对应的解剖结构皮质层 ,以归一化互信息为相似性测度 ,进行医学PET/MR图像的几何对准。评估结果证明 ,该方法的配准精度能达到亚像素精... 数学形态学是以形态为基础对图像进行分析的数学工具。我们利用简单的形态学操作从PET和MR图像中提取对应的解剖结构皮质层 ,以归一化互信息为相似性测度 ,进行医学PET/MR图像的几何对准。评估结果证明 ,该方法的配准精度能达到亚像素精度 ,并能极大地节省运行时间 ,是一种稳健性强、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配准 互信息 人脑 MR-PE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湮没辐射成像相关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党亚萍 陈盛祖 张雪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简述了正电子的产生、正电子的湮没辐射、湮没辐射光子的符合探测以及多探头多环探测器等相关技术问题;分析和讨论了PET、PET/CT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正电子 湮没辐射 PET PET/CT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动化制备多种氟标药物模块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喆 滕宝 +2 位作者 吴战宏 李方 陈盛祖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3-236,249,共5页
改进现有设备实现18F-FLT和18F-FECh等多种氟标药物的半自动化制备。通过对美国CTI公司生产的18F-FDG化学合成模块(CPCU)改进并增加部分装置完成了以上药物的半自动化合成。经过多次实验,改造后的模块合成18F-FLT和18F-FECh的产率分别达... 改进现有设备实现18F-FLT和18F-FECh等多种氟标药物的半自动化制备。通过对美国CTI公司生产的18F-FDG化学合成模块(CPCU)改进并增加部分装置完成了以上药物的半自动化合成。经过多次实验,改造后的模块合成18F-FLT和18F-FECh的产率分别达到37.3%±3.1%和37.2%±4.7%,较手工操作分别提高了3倍和1倍,合成时间各由100 min和90 min缩短到50 min和45 min,产品的放化纯度均大于98%。该设备可半自动化合成多种氟标药物,为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模块 半自动化 氟标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探针在前哨淋巴结探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盛祖 丁洪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8,86,共3页
目的 探讨γ探针 (γ- Probe)在前哨淋巴结探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γ放免探测仪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方法  71例经临床证实的乳腺癌病人进行了前哨淋巴结的γ闪烁显像和γ探针定位探测。γ探针的性能... 目的 探讨γ探针 (γ- Probe)在前哨淋巴结探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γ放免探测仪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方法  71例经临床证实的乳腺癌病人进行了前哨淋巴结的γ闪烁显像和γ探针定位探测。γ探针的性能重点测试定位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灵敏度用点源测试 ,用高于本底计数 10倍所对应的活度 ( Bq)表示。空间分辨用点源伸展函数 ( FSF)半高宽 ( FWHM)表示。γ探针在乳腺癌患者的体表测量分 4个区域 :前哨淋巴结区、注射区、本底区及腋窝区 ,用于评估γ探针在病人实际探测中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结果 γ探测仪 FGDP型的灵敏度为 1480 Bq,空间分辨为 4 mmFWHM。临床应用可明显鉴别前哨淋巴结与注射区、本底区和其他部位淋巴结。结论 γ探针是一种探测前哨淋巴结的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γ放免探测仪 FGDP可用于前哨淋巴结探测 ,其主要性能指标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Γ探针 前哨淋巴结探测 腋窝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衰减校正改善成像质量的研究
16
作者 李小华 陈盛祖 +2 位作者 杜建强 欧阳习 张继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19,共6页
对 SPECT的穿透衰减校正装置进行模型和临床实验 ,结果显示穿透衰减校正能有效降低人体对γ射线的衰减影响 ,显著改善深部位置的图像对比度 ,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SPECT 穿透衰减校正 成像质量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