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磁共振电特性成像及脑肿瘤诊断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晓南 任雯廷 +1 位作者 刘国强 黄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860-3866,共7页
由于离子浓度变化等因素,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介电特性有显著的差异。采用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重建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布,有可能跟踪肿瘤演进。该文推导出单一人体组织匀质条件下的新介电特性重建算法,为减小拉普拉斯运算引入的噪声,提... 由于离子浓度变化等因素,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介电特性有显著的差异。采用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重建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布,有可能跟踪肿瘤演进。该文推导出单一人体组织匀质条件下的新介电特性重建算法,为减小拉普拉斯运算引入的噪声,提出控制步长方法以提高图像数据的抗噪性。以正交单通道鸟笼型线圈和杜克头数据模型为对象,由Sim4Life软件仿真验证新介电特性重建算法的准确性。在GE 3T磁共振机Discovery MR750W平台上,结合稳态自由进动序列,采集了1例脑转移肿瘤被试的射频磁场数据,完成了单倍和2倍步长下的电导率分布重建。与原始相位像相比,电导率重建像的结构分辨力有明显提升。未来,新型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等融合,有望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取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介电特性重建 功能影像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后病理反应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龙 刘跃平 +2 位作者 黄江琼 谢小妹 梁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03-406,共4页
目的:分析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后显微镜下病理反应程度与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5月接受术前放疗的上颌窦鳞状细胞癌36例,男26例,女10例,中位年龄为57.5岁。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12例,Ⅳ期22例,受... 目的:分析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后显微镜下病理反应程度与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5月接受术前放疗的上颌窦鳞状细胞癌36例,男26例,女10例,中位年龄为57.5岁。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12例,Ⅳ期22例,受侵上颌窦区中位放疗剂量为60Gy,中位休息23d后行上颌窦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并HE染色,显微镜下评价肿瘤组织放疗反应程度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依据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分度标准,Ⅰ度放疗反应为33.3%,Ⅱ度为16.7%,Ⅲ度为50.0%。治疗后中位随诊51个月,随诊期间复发14例,占38.9%,其中局部复发13例。全组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为70.9%,5年无病生存率为60.5%。肿瘤组织Ⅰ、Ⅱ、Ⅲ度放疗反应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但Ⅱ、Ⅲ度放疗反应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将Ⅱ、Ⅲ度合并为重度反应组,Ⅰ度定为轻度反应组,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5%和83.3%(P<0.001)。重度反应组与轻度反应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7.1%和91.3%与8.3%和30.0%,P值均<0.001。综合性别、年龄、病理分化、放疗剂量、放疗与手术间隔时间、临床分期以及肿瘤放疗反应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组织反应程度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放疗后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反应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鳞状细胞癌 放射治疗 病理组织学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的辅助放疗
3
作者 金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6期14-17\r\n,共4页
近年来,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学科的参与使直肠癌的疗效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同步放化疗理念的提出、术后同步放化疗转向术前同步放化疗,使更多的患者提高了局部控制率、避免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使一部分保留肛门无望的... 近年来,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学科的参与使直肠癌的疗效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同步放化疗理念的提出、术后同步放化疗转向术前同步放化疗,使更多的患者提高了局部控制率、避免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使一部分保留肛门无望的患者有保留正常器官的可能,因而可手术切除直肠癌的术前同步放化疗目前是标准治疗,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一项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奥沙利铂 单药 手术切除 直肠癌患者 治疗模式 术前同步放化疗 术前放疗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跃平 李晔雄 +7 位作者 金晶 王淑莲 王维虎 宋永文 任骅 房辉 刘新帆 余子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1-464,共4页
目的: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方法: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27岁,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 目的: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方法: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27岁,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远处转移,38例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结果:中位随诊57个月,全组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31.8%。随诊期间27例(64.3%)复发或转移,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例,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例,远处转移23例。远处转移病例中21例出现肺转移,7例脑转移,5例骨转移。远处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20例转移病例接受了化疗,6例还接受了肺内转移灶的切除,有化疗疗效评价的14例中8例进展,6例稳定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轻,四肢多见,病程发展缓慢,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远期预后差,容易出现肺、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临床特点 复发和转移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鞘内注射治疗脑膜癌病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熙 李峻岭 +6 位作者 肖建平 杨渤彦 于雷 吴晓明 万经海 徐海燕 孔建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2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少见类型。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膜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脑膜转移的... 背景与目的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少见类型。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膜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脑膜转移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对27例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鞘注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27例脑膜转移患者接受鞘注化疗后,70.4%获得临床症状缓解,但脑脊液压力和脑脊液生化改变无统计学差异。55.6%患者无不适,25.9%出现下肢麻木、轻微疼痛,无严重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4个月。结论鞘内注射MTX可改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病 甲氨蝶呤 鞘内注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复合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罗扬 惠周光 +1 位作者 杨琳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其相关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探讨C-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80例病理证实的C-SCL... 背景与目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其相关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探讨C-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80例病理证实的C-SCL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全组的OS为0.3个月-81.4个月,中位OS为26.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治疗前卡氏评分、肿瘤直径、分期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NM分期是独立的影响OS的因素(P=0.015)。全组多数患者(75.0%)采取综合模式治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采用SCLC的化疗方案或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L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混合性癌,治疗应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采集计划CT评价前列腺癌靶区运动与直肠形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龙 范学武 +2 位作者 宋晓 赵鑫 胡逸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利用多次采集计划CT(MAPCT)获取前列腺癌靶区运动数据及直肠形变,评价治疗前靶区各向位移与直肠形变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于靶区内置入金标志物,于单次采集计划CT后第1、2及3天行3次MAPCT扫描,获得... 目的利用多次采集计划CT(MAPCT)获取前列腺癌靶区运动数据及直肠形变,评价治疗前靶区各向位移与直肠形变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于靶区内置入金标志物,于单次采集计划CT后第1、2及3天行3次MAPCT扫描,获得靶区各向位移数据和直肠戴斯相似系数(DSC);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靶区位移与直肠形变之间的相关性,以直肠DSC为自变量(X),以MAPCT登记匹配位移为因变量(Y),对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前后方向靶区位移与直肠DSC呈正相关(r=0.915,P<0.05);左右及头足方向位移与直肠DSC无明显相关性(r=0.341、0.397,P均>0.05)。前后方向靶区位移与直肠形变量的一元回归方程为Y=-20.39+26.56X(P=0.001)。结论利用治疗前MAPCT数据可预估前后方向直肠形变,优化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直肠 变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剂量单侧腮腺放射损伤对双侧腮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单兆臣 李钧 +3 位作者 欧广飞 刘晓勇 张春梅 王松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单一大剂量射线照射单侧小型猪腮腺对双侧腮腺结构和功能影响。方法14只小型猪一侧腮腺用直线加速分别给予15G(y7只)和20G(y7只)离子射线照射,4只做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放射前,放射后4周和16周观察腮腺唾液流率、腺体重量、腺泡... 目的研究单一大剂量射线照射单侧小型猪腮腺对双侧腮腺结构和功能影响。方法14只小型猪一侧腮腺用直线加速分别给予15G(y7只)和20G(y7只)离子射线照射,4只做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放射前,放射后4周和16周观察腮腺唾液流率、腺体重量、腺泡面积和组织学变化。结果4周时,15Gy和20Gy照射后放射侧腮腺重量下降达50%;15Gy照射后放射侧腮腺唾液流率无明显下降,20Gy照射后放射侧腮腺唾液流率减少约50%。16周时,15Gy和20Gy照射后放射侧腮腺重量下降达50%,组织学明显改变,照射后放射侧腮腺流率分别下降约60%及80%。非放射侧腮腺重量及形态均无明显变化,但20Gy照射后16周时非放射侧腮腺唾液流率明显下降。结论单一剂量照射后腮腺结构的改变相对唾液流率下降发生较早,唾液流率减少与腺泡面积的减少不完全成正相关。非照射侧腮腺形态变化不明显,但唾液流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腮腺 小型猪 唾液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Ⅱ期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易俊林 高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47-2050,共4页
临床Ⅱ期鼻咽癌的治疗是鼻咽癌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常规放射治疗下,5年总生存率达74%~87%,远处转移为主要的失败原因,同期化疗可通过降低远处转移率而改善预后。常规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大。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提高了局部控制和... 临床Ⅱ期鼻咽癌的治疗是鼻咽癌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常规放射治疗下,5年总生存率达74%~87%,远处转移为主要的失败原因,同期化疗可通过降低远处转移率而改善预后。常规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大。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提高了局部控制和总生存率,同时对腮腺功能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恶性肿瘤 Ⅱ期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肌无力综合征(ELS)8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军 金晶 +1 位作者 张宏兴 韩豫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肌无力综合征(EL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1965~1995年我院收治8例肺癌合并ELS病例,其中SCLC 6例NSCLC 2例;NSCLC Ⅱ期1 例,Ⅲ期1例,SCLC局限期6例。治疗方法中放疗+化疗6例,单纯化疗1例,单纯...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肌无力综合征(EL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1965~1995年我院收治8例肺癌合并ELS病例,其中SCLC 6例NSCLC 2例;NSCLC Ⅱ期1 例,Ⅲ期1例,SCLC局限期6例。治疗方法中放疗+化疗6例,单纯化疗1例,单纯放疗1例。结果:随诊率为100%,中位生存9个月。ELS与肿瘤治疗的关系 症状加重1/8,无改善1/8,好转4/8,消失2/8。无1例因ELS死亡。结论:对比ELS与重症肌无力在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上的不同。手术、放疗、化疗可使部分肺癌合并ELS患者的ELS症状缓解。胍类,计明胺,钙类药物对症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无力综合征 ELS 重症肌无力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中PCNA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跃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PCNA 免疫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永文 余子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636-1637,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放射治疗 氟尿嘧啶 术中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晔雄 金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可切除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5%~65%,即使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e xcision,TME),Ⅲ期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仍可达20%~30%。为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这部分患者接受辅助性治疗是必需的。标准... 可切除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5%~65%,即使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e xcision,TME),Ⅲ期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仍可达20%~30%。为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这部分患者接受辅助性治疗是必需的。标准的辅助治疗原则包括:术前放疗、术前同步放化疗和术后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治疗原则,可以使80%的患者转变为可手术切除,显著提高了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同步放化疗 手术切除 直肠癌 直肠肿瘤 术前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活检标本PCNA、CyclinD1蛋白表达与DNA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祝淑钗 翟福山 +1 位作者 殷蔚伯 万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活检标本PCNA、CyclinD1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分型同时检测对食管癌放疗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1979年11月至1996年12月,104例食管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术前放疗及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其中男64例,女40例;平均年龄51岁(31... 目的:探讨内窥镜活检标本PCNA、CyclinD1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分型同时检测对食管癌放疗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1979年11月至1996年12月,104例食管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术前放疗及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其中男64例,女40例;平均年龄51岁(31~72岁)。均用前后两野垂直照射,肿瘤剂量30~40Gy/15~20次,3~4周。结果:PCNA蛋白高表达率55.8%,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2.5%,DNA含量Ⅰ、Ⅱ型占21.3%,Ⅲ、Ⅳ型占78.7%。PCNA蛋白高表达较低表达者预后好,P=0.02,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放疗后病理改变均有明显相关性;CyclinD1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对预后均无显著性影响且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但CyclinD1蛋白和DNA含量之间有显著性相关,P=0.03,两者结合对食管癌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1;Cox模型分析显示,仅淋巴结转移状态、术前放疗剂量和放疗前PCNA蛋白表达对预后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结论:活检标本PCNA蛋白表达有可能预示食管癌预后,CyclinD1蛋白和DNA含量结合有可能成为新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基因表达 预后 活检标本 PCNA 蛋白表达 DNA含量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清照 刘新民 +1 位作者 张志刚 王绿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RAS系统的关键酶,在肺内表达丰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CE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本研究拟探讨ACE基因内一287bp的片段插入(insertion,I)与缺失(deletion,D)多态性是否... 背景与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RAS系统的关键酶,在肺内表达丰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CE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本研究拟探讨ACE基因内一287bp的片段插入(insertion,I)与缺失(deletion,D)多态性是否与肺癌的易感性、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方法从47例肺癌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测定基因型。结果肺癌组中II、I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7、0.447和0.106,I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70和0.330;正常对照组中II、I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70、0.556和0.074,I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48和0.352,两组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间以及各临床分期间也未发现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ACE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病理类型或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多态性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