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民大肠癌筛查知信行现状及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丁璐 王亚东 +5 位作者 王贵齐 许建 赵君 王明亮 刘茉 杨文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187-4191,共5页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的大肠癌筛查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讨居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7月1—21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在北京陶然亭社区和天桥社区抽取居民600名,其中陶然亭社区330名,天桥社区270名。采用自行设计...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的大肠癌筛查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讨居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7月1—21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在北京陶然亭社区和天桥社区抽取居民600名,其中陶然亭社区330名,天桥社区27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访问式问卷,以集中现场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大肠癌筛查知信行情况,将问卷填写合格的482名居民纳入研究。结果居民大肠癌筛查知识的中位得分为9(3)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48名(占10.0%)、207名(占42.9%)、227名(占47.1%);平均信念得分为(44±10)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245名(占50.8%)、233名(占48.4%)、4名(占0.8%);在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方面,愿意、不愿意、不确定是否参加免费大肠癌筛查的患者数分别为337名(占69.9%)、107名(占22.2%)、38名(占7.9%)。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知识与信念(rs=0.19,P<0.05)、知识与参与意愿(rs=0.12,P<0.05)、信念与参与意愿(rs=0.15,P<0.05)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信念得分居民的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知识得分居民的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信念得分对居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市居民的大肠癌筛查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性别、年龄及筛查信念是居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应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识和信念水平,从而改善其筛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筛查 知信行理论 社会参与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应用与优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君 王亚东 +4 位作者 王贵齐 丁璐 刘茉 杨文珍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541-3544,共4页
定期在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大规模人群筛查耗资巨大,目前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筛查出最多的癌前病变及癌症是筛查实施者最关心的问题。在一定的经费下采用不同的筛... 定期在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大规模人群筛查耗资巨大,目前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筛查出最多的癌前病变及癌症是筛查实施者最关心的问题。在一定的经费下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案取得的效果不同,因此选择成本效果最好的方案是筛查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成本效果角度对目前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进行概述,并结合笔者进行的相关课题,提出了将筛查方案"对象、方法、流程"三要素进行组合比较成本效果的研究计划,相信通过这一探索性研究,会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相筛查 结肠镜检查 直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文珍 王亚东 +5 位作者 王贵齐 徐俊杰 石友 丁璐 赵君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7-800,810,共5页
目的从知信行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视角,了解农村居民(村民)大肠癌筛查的参与意愿和行为,探讨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图。方法于2014年3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市韩村河镇抽... 目的从知信行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视角,了解农村居民(村民)大肠癌筛查的参与意愿和行为,探讨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图。方法于2014年3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市韩村河镇抽取2个村,对2个村的村民进行入户访问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村民的基本情况、大肠癌筛查知信行情况及社区因素情况,最终确定有效问卷707份。采用描述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列联系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7名村民中,有38.6%(273/707)知道大肠癌,10.0%(71/707)知道大肠癌筛查,2.4%(17/707)参加过大肠癌筛查,87.3%(617/707)表示时间、地点合适则愿意参加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村民大肠癌及其筛查的知识得分M(Q)为0(3)分,信念得分为35(9)分。村民大肠癌筛查的知识与信念、信念与参与意愿之间存在正向弱相关(P<0.05),但知识与参与意愿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51.9%(367/707)的村民对社区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47.1%(333/707)的村民很依赖社区,59.0%(417/707)的村民邻里交往很密切,69.3%(490/707)的村民非常喜欢邻里交谈,70.0%(495/707)的村民表示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邻居。社区因素中的社区依赖、邻里交谈及邻里互助与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家庭人均月收入、信念、社区依赖及邻里互助是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知识、信念及社区因素均对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有影响。建议以知信行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采用社区参与模式,增加村民的大肠癌筛查知识,发挥村民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提高村民的大肠癌筛查参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社区参与理论 知信行理论 农村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翟爱军 陈洪 +2 位作者 王贵齐 王亚东 赵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184-4186,共3页
目的评价社区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的成本效果。方法对2013年4—7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某单位在职及退休职工5 270名进行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测算筛查成本和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初筛人群中,... 目的评价社区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的成本效果。方法对2013年4—7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某单位在职及退休职工5 270名进行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测算筛查成本和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初筛人群中,结直肠肿瘤危险因素量表调查问卷(QA)顺应性为100.00%(5 270/5 270),阳性率为11.95%(630/5 270);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顺应性为83.91%(4 422/5 270),阳性率为2.28%(101/4 422);共筛查出666例高危人群(QA和IFOBT任意一项阳性者),阳性率为12.64%(666/5 270)。高危人群中,有202例接受了结肠镜检查,顺应性为30.33%(202/666)。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癌3例,检出率为1.49%(3/202);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45例,检出率为22.28%(45/202)。初筛出1例高危人群的平均成本为55.95元,筛查出1例癌前病变的平均成本为2 612.88元,筛查出1例结直肠癌的平均成本为39 193.13元。结论社区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顺应性好,是经济和有效的,适合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结直肠肿瘤 机会性筛查 成本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翟爱军 陈洪 +1 位作者 王贵齐 王亚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3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6月选取北京市云岗社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户籍人群(自然人群)8 876例为筛查对象。分别采用免疫法粪便隐血...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3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6月选取北京市云岗社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户籍人群(自然人群)8 876例为筛查对象。分别采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法、结直肠肿瘤危险因素量表(QA)法和IFOBT联合QA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筛查,IFOBT法与QA法任意1项阳性者为高危人群,应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比较3种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全结肠镜检查率、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QA法、IFOBT联合QA法阳性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阳性率高于QA法(P<0.016 7)。QA法、IFOBT联合QA法全结肠镜检查率低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全结肠镜检查率高于QA法(P<0.016 7)。3种筛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A法对结直肠息肉、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对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对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QA法(P<0.016 7)。3种筛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筛查中,IFOBT联合QA法能提高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息肉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式研究在人群癌症筛查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丁璐 王亚东 +4 位作者 王贵齐 李鹏 赵君 刘茉 杨文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人群筛查是癌症防控的基本手段。目前,癌症筛查已被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会针对不同癌症定期组织筛查。然而,在资金和技术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较低的人群筛查参与率逐渐成为影响癌症筛查效能的主...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人群筛查是癌症防控的基本手段。目前,癌症筛查已被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会针对不同癌症定期组织筛查。然而,在资金和技术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较低的人群筛查参与率逐渐成为影响癌症筛查效能的主要因素。社区参与式研究(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CBPR)以社区参与理论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人群的癌症筛查参与率。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的人群癌症筛查参与现状和提高人群癌症筛查参与率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社区参与式研究及其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参与率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筛查 社区参与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效果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文珍 王亚东 +2 位作者 王贵齐 徐俊杰 刘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1-656,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的效果。方法2014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北京市韩村河镇的27个行政村中选取2个村(五侯村、孤山口村)作为社区干预试验现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干预组... 目的评价基于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的效果。方法2014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北京市韩村河镇的27个行政村中选取2个村(五侯村、孤山口村)作为社区干预试验现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五侯村)和对照组(孤山口村)。五侯村、孤山口村分别有911、936例村民符合结直肠癌筛查要求,将其作为筛查的目标人群,采用高危因素问卷和便隐血试验(FOBT)(2次)进行初筛,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干预组采用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组织动员模式进行干预。2014年3月,选取五侯村、孤山口村符合纳入标准的村民745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前的基线调查。2014年8月,再次选取五侯村、孤山口村符合纳入标准的村民74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后的终末调查。记录两组一般资料,结直肠癌筛查消息知晓率、宣传折页获得率、宣传海报关注率、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初筛参与率,肠镜参与率。结果基线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45份(对照组363份、干预组382份),回收有效问卷707份(对照组343份、干预组364份),有效回收率为94.9%。终末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40份(对照组359份、干预组381份),回收有效问卷696份(对照组330份、干预组366份),有效回收率为94.1%。干预组结直肠癌筛查消息知晓率、宣传折页获得率、宣传海报关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结直肠癌筛查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结直肠癌筛查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前结直肠癌筛查态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结直肠癌筛查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后结直肠癌筛查知识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结直肠癌筛查态度得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初筛参与率高23.8%(P<0.05);两组肠镜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较大程度提高了村民结直肠癌筛查的消息知晓情况和初筛参与行为;但由于村民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其对村民的结直肠癌筛查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农村人口 筛查 干预效果评价 组织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探讨
8
作者 杨文珍 王亚东 +2 位作者 王贵齐 徐俊杰 刘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索与农村人群特点相适应的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以提高村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以知信行理论(KAP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设计出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主要包括组... 目的探索与农村人群特点相适应的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以提高村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以知信行理论(KAP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设计出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主要包括组建社区筛查小组、基线调查了解需求、社区领袖树立筛查模范、社区领袖协助宣传教育、社区领袖带领社区医务人员入户进行个性化劝导等干预措施。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来评价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效果。2014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的27个行政村中选取五侯村、孤山口村作为社区干预试验现场,分为干预组(五侯村)和对照组(孤山口村)。干预组采用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组织动员模式。从社区干预试验现场选取有当地户籍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村民为筛查对象,对其进行免费结直肠癌筛查。记录两组初筛参与率、便隐血试验(FOBT)第1次完成率、FOBT第2次完成率、初筛完成率。结果干预组911例,对照组936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初筛参与率分别为35.6%(324/911)、11.6%(109/936),其中FOBT第1次完成率分别为85.5%(277/324)、87.2%(95/109),FOBT第2次完成率分别为71.3%(231/324)、55.0%(60/109),初筛完成率分别为71.3%(231/324)、55.0%(60/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干预组初筛参与率、FOBT第2次完成率、初筛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FOBT第1次完成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组设计的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参与率,而且简单方便,适宜于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的组织动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筛查 农村 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组织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