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引导比格犬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斌 吴文蕾 +2 位作者 张其清 黄晓峰 陈湘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评估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引导比格犬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选取18月龄雄性比格犬4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1周后,选取下颌第3、4前磨牙,同颌对侧同名牙随机纳入实验组或者对照组,制造牙周缺损,实验组植入BME-... 目的评估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引导比格犬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选取18月龄雄性比格犬4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1周后,选取下颌第3、4前磨牙,同颌对侧同名牙随机纳入实验组或者对照组,制造牙周缺损,实验组植入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了较多的组织再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牙槽骨的高度分别为(3.01±0.14)、(1.32±0.11)m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牙周膜组织的高度分别为(3.12±0.19)、(1.35±0.12)m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牙骨质的高度分别为(3.30±0.15)、(2.70±0.12)mm,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牙周组织的牙周膜纤维深入到新生的骨组织和牙骨质中,其结构特征与生理状态时的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异。结论 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有较强的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组织再生 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程绍玲 杨迎花 +1 位作者 梁峰杰 魏树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101-3105,共5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Ala和Phe为模板分子,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Fe3O4为磁性载体,制备了对两种氨基酸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Ala-MMIPs和Phe-MMIPs。研究了两种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Ala和Phe为模板分子,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Fe3O4为磁性载体,制备了对两种氨基酸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Ala-MMIPs和Phe-MMIPs。研究了两种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e在其印迹聚合物上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231.62μmol/g和0.21L/mmol;而Ala在它的印迹微球上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179.16μmol/g和0.12L/mmol。说明Phe与Phe-MMIPs有3个作用位点,Ala与Ala-MMIPs之间有2个作用位点,因此吸附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分子印迹聚合物 氨基酸 模板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胆甾化壳聚糖两亲材料的合成及其自聚集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名懋 杨文智 +4 位作者 刘龑 李学敏 刘玲蓉 李瑞丰 张其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76-1779,共4页
以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PHCS)为中间体,将胆甾醇琥珀酸酯(CHS)选择性接枝到壳聚糖的6-OH上,再经水合肼脱去N-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游离出氨基,获得疏水改性的O-胆甾醇基壳聚糖(O-CHCS)。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NMR)对... 以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PHCS)为中间体,将胆甾醇琥珀酸酯(CHS)选择性接枝到壳聚糖的6-OH上,再经水合肼脱去N-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游离出氨基,获得疏水改性的O-胆甾醇基壳聚糖(O-CHCS)。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透析法制备O-CHCS自聚集纳米粒,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DLLS)表征了纳米粒的形态、粒径、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O-CHC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合成的O-CHCS是一种两亲性化合物,能在水中自聚集形成粒径约337nm,ζ电位为+25.6mV的球形纳米粒,获得的纳米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和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有望成为疏水性药物或DNA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胆甾醇 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 自聚集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66Shc腺病毒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姗 林雅军 +5 位作者 魏洁 胡刚 徐蓉 许晓东 马桂蕾 孙洪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66Shc腺病毒(AdenoⅩ-p66Shc)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生成;ELISA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AnnexinⅤ-FITC/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 目的探讨重组人p66Shc腺病毒(AdenoⅩ-p66Shc)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生成;ELISA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AnnexinⅤ-FITC/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p66Shc与p53之间相互作用。结果重组人p66Shc腺病毒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La细胞增殖(P<0.05),而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阻断重组人p66Shc腺病毒的作用。p66Shc能引起细胞ROS水平显著上升(P<0.05),同时伴随8-OHdG含量的升高(P<0.05);p66Shc能引起p53蛋白和CyclinB1蛋白表达及p53磷酸化修饰(p-p53)显著升高(P<0.05),但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p66Shc与p53并非直接结合,提示p66Shc通过其他信号分子间接调控p53的表达及活性。结论重组人p66Shc腺病毒通过使HeLa细胞ROS水平上升,引起DNA氧化损伤,从而诱导p53表达及其磷酸化修饰升高抑制HeLa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6SHC HELA细胞 活性氧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卟啉类光敏剂的体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占娟 耿文一 +2 位作者 樊紫瑜 洪阁 刘天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399,共7页
为了探讨新型卟啉类光敏剂光动力体外灭菌的活性,体外培养了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3种菌株,分别检测3种细菌对5种卟啉化合物(PA1—PA5)的吸收量,菌落计数法检... 为了探讨新型卟啉类光敏剂光动力体外灭菌的活性,体外培养了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3种菌株,分别检测3种细菌对5种卟啉化合物(PA1—PA5)的吸收量,菌落计数法检测PA1—PA5对3种细菌的光反应、暗反应浓度曲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菌吞噬光敏剂的情况.结果发现,5种卟啉类化合物均具有较缓慢的光漂白率和较强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结果也表明,3类菌株可以选择性地吸收化合物PA1—PA5.相比于其他4种光敏剂,PA1表现出明显的杀菌性能,当PA1浓度增加为31.25μmol/L时,光照PA1对3种细菌的灭活率达100%.PA1对3种细菌的光动力灭菌效果最好,未来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 创伤感染 光敏剂 卟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活化A549细胞核转录子-κB的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社房 温雯 +3 位作者 王义芳 林翠林 吴艺晖 张其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7-501,共5页
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对人肺上皮细胞A549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活化机制.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作用于A549细胞后,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用凝胶电泳迁移... 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对人肺上皮细胞A549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活化机制.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作用于A549细胞后,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这一分析技术检测A549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用蛋白印迹检测A549细胞NF-κB p65蛋白和IκBα蛋白表达;用免疫荧光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NF-κB p65蛋白的核转位情况.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诱导A549细胞内ROS过量产生和NF-κB DNA结合活性;同时伴有p65蛋白核移位和IκBα蛋白胞浆降解.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抑制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的A549细胞内ROS产生、NF-κB DNA结合活性、p65蛋白核移位以及IκBα蛋白降解.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可以通过诱导A549细胞氧化应激机制从而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胆酸改性普鲁兰多糖纳米粒子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史艳萍 李学敏 +2 位作者 陈宝泉 黄玉平 张其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通过酯化反应将脱氧胆酸偶联于普鲁兰多糖骨架形成具有两亲性的普鲁兰多糖衍生物(DP),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DPNs),考察制备条件对纳米粒子性质影响,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基础。衍生物DP结构通过FT-IR和1 H NMR表征... 通过酯化反应将脱氧胆酸偶联于普鲁兰多糖骨架形成具有两亲性的普鲁兰多糖衍生物(DP),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DPNs),考察制备条件对纳米粒子性质影响,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基础。衍生物DP结构通过FT-IR和1 H NMR表征,DPNs经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仪和zeta电位仪表征检测。获得不同取代度脱氧胆酸改性普鲁兰多糖衍生物,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呈球形,表面光滑规整,平均粒径100~300nm,zeta电位在-20mV左右。脱氧胆酸改性普鲁兰多糖衍生物通过纳米沉淀法能制备出纳米粒子,颗粒性质受制备条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 普鲁兰多糖 纳米粒子 纳米沉淀法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