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阮侠 谭刚 +9 位作者 王琳 蔡晶晶 薛庆华 徐铭军 张建敏 晏馥霞 郑晖 邓晓明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为依托,探索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协作的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综合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平台麻醉亚专科手术量及北京市各专科医院的临床专业特色和教... 目的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为依托,探索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协作的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综合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平台麻醉亚专科手术量及北京市各专科医院的临床专业特色和教学资源优势,建立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相结合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联合基地,并制订临床医学博士后联合培养方案。比较联合培养方案实施前后,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与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的麻醉亚专科病例培训数量及核心胜任力考核成绩差异。结果联合培养方案实施后,在临床麻醉总病例数不变的前提下,小儿外科麻醉、产科麻醉、心血管外科麻醉的培训病例数量和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率均显著提高(P均<0.01);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的“知识技能”“沟通合作”“病人照护”3项核心胜任力成绩显著提升(P均<0.05)。结论联合培养方案可优化麻醉科的病例资源,提高临床医学博士后的核心胜任力,对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的规范化培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培养 规范化培训 临床医学博士后 核心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脑电熵指数水平下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海涛 孙莉 +2 位作者 薛富善 王海 张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合适的脑电熵指数水平和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方法:60名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SE55组)和B组(SE45组)。在脑电熵监测下对两组患者实施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A组和B组患者SE值分别降至55和45...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合适的脑电熵指数水平和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方法:60名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SE55组)和B组(SE45组)。在脑电熵监测下对两组患者实施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A组和B组患者SE值分别降至55和45后,实施气管插管。记录SE值达到目标值时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和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麻醉诱导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麻醉诱导时将脑电熵SE目标值设定于55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满意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为(3.1±0.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麻醉 监测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科总住院医师1920例会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毛鹏 隋静湖 +5 位作者 杨克勤 刘波涛 杨阳 水源 李春蕊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疼痛科总住院医师会诊病例的构成和工作情况。方法:统计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总住院医师2003年10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会诊病例,分析病例构成和处置情况。结果:共会诊患者1920例,其中常规会诊1786例(93.0%),急症会... 目的:分析总结疼痛科总住院医师会诊病例的构成和工作情况。方法:统计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总住院医师2003年10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会诊病例,分析病例构成和处置情况。结果:共会诊患者1920例,其中常规会诊1786例(93.0%),急症会诊134例(7.0%)。会诊病例最多的是癌痛,670例,占全部会诊病例的34.9%;其次为慢性腰腿痛,244例,占12.7%。内科系统会诊最多的为癌痛,536例,占内科会诊的36.7%;外科系统会诊最多的是三叉神经痛,102例,占外科会诊的31.4%。急症会诊以癌痛最多,86例,占急症会诊的64.2%。会诊处置以神经阻滞基础上的综合治疗为主,共1534例,占79.9%。结论:疼痛科总住院医师应了解疼痛科会诊病例的构成特点及基本处置方法,在会诊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住院医师 会诊 疼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和氧化亚氮复合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60
4
作者 魏灵欣 邓晓明 +4 位作者 刘建华 罗茂平 唐耿志 杨冬 胥琨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和氧化亚氮(N2O)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外耳再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5~12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组(P-R组)与丙泊酚、芬太尼和N2O组(P-F-N2O组)。麻醉诱导... 目的 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和氧化亚氮(N2O)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外耳再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5~12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组(P-R组)与丙泊酚、芬太尼和N2O组(P-F-N2O组)。麻醉诱导后,P-R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P-F-N2O组持续输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辅助吸入60%N2O维持麻醉。术中根据循环反应和体动情况调整丙泊酚和芬太尼的输注速度。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与P-F-N2O组相比,P-R组术中MAP下降明显,丙泊酚平均用量降低(P〈0.01),睁眼时间、对语言命令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1),术后4h内视觉模拟评分(VAS)增加(P〈0.01)。结论与P-F-N2O组相比,P-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迅速、平稳,但术后早期疼痛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模拟教学在气道管理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冬 郅娟 邓晓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0,共3页
气道管理是麻醉及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必须人人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气道管理失败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而所有相关医护人员必须接受气道管理培训[1]。近年来医学模拟教学(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在... 气道管理是麻醉及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必须人人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气道管理失败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而所有相关医护人员必须接受气道管理培训[1]。近年来医学模拟教学(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在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得到迅猛发展[2,3]。欧美等众多国家已经将医学模拟教学广泛应用于气道管理培训中,并对其提高学员气道管理基本技能、困难气道管理策略以及危机管理能力的可靠性、有效性和优越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模拟教学 气道管理 管理培训 应用 医疗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 相关学科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灵欣 邓晓明 +4 位作者 杨冬 罗茂萍 张雁鸣 唐耿志 胥琨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复合 小儿 手术中 血浆靶控输注 麻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马西尼对异氟醚麻醉后清醒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胥琨琳 安刚 +3 位作者 吴宏亮 刘建华 程永伟 张雁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氟马西尼 异氟醚 麻醉 清醒恢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被引量:230
8
作者 于布为 吴新民 +3 位作者 左明章 邓晓明 高学 田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进一步规范困难气道处理流程,降低气道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于2009年起草和制定了《困难气道管理专家共识》。在此共识基础上,结合近年困难气道管理的新观点与新进展,我们制订了本版《困难气道... 为进一步规范困难气道处理流程,降低气道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于2009年起草和制定了《困难气道管理专家共识》。在此共识基础上,结合近年困难气道管理的新观点与新进展,我们制订了本版《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指南 困难气道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气道处理 气道管理 相关并发症 2009年 专家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毛鹏 隋静湖 +4 位作者 樊碧发 杨克勤 刘波涛 李春蕊 蔡淑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分别为1%盐酸利多卡因(内含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甲钴铵注射液500μg)和1%盐酸利多卡因。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后5 min、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阻滞中和阻滞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阻滞后5 min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C组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B组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C组相近,但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门诊缺少X线透视设备的情况下,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腰椎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和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鲲鹏 贾乃光 +3 位作者 赵诗斌 李成辉 张亚军 薛富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4-747,共4页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SOS)左侧磨牙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SOS左侧磨牙入路气管插管组(S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插管组(M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SOS)左侧磨牙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SOS左侧磨牙入路气管插管组(S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插管组(M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BP、HR,并计算SBP×HR(RPP),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的BP和RPP均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两组患者的BP和RPP升高,T2~T5时两组患者HR明显增快(P<0.05)。T2时S组SBP明显低于M组(P<0.05)。与S组比较,M组气管插管开始后HR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后延。观察期S组和M组SBP大于基础值30%的发生率和RPP大于2200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OS左侧磨牙入路可简便有效地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操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SOS左侧磨牙入路可引起较轻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KANI喉镜 MACINTOSH直接喉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肌内源性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海燕 薛富善 +5 位作者 李成文 许亚超 刘毅 杨泉涌 孙海涛 刘鲲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一氧化氮(NO)合成和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健康SD大鼠(n=6)建立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电化学微传感器监测NO含量;采用Griess法监测NO代谢产物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采...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一氧化氮(NO)合成和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健康SD大鼠(n=6)建立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电化学微传感器监测NO含量;采用Griess法监测NO代谢产物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NOS mRNA表达。连续监测心功能。结果再灌注早期心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后升高,但再灌注后各观察时点的心肌NO含量均显著低于基础值平衡末(P<0.05)。再灌注早期心肌NO代谢产物增加,随后减少。再灌注早期心肌NOS活性升高,随后降低。再灌注60min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变化不大。心肌NO含量与冠脉循环流量(CF)、左室内压(LVDP)、左室压变化速率最大值(dp/dtmax)和左室压变化速率最小值(dp/dtmin)的恢复率成正相关。结论缺血-再灌注可降低心肌内源性NO含量,主要原因是再灌注早期促进NO消耗而后期抑制NO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复合应用氯胺酮和L-NAME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平 薛富善 +2 位作者 何农 孙海燕 李成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复合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药-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L-NAME)对氯胺酮抑制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 目的观察鞘内复合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药-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L-NAME)对氯胺酮抑制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经鞘内导管注入均为10μ1容量的生理盐水(K0组)、氯胺酮25μg(K1组)、氯胺酮150μg(K2组)和氯胺酮25μg加L-NAME100μg(KL组)。20min后在大鼠右足底皮下注射5%甲醛40μl,另选4只大鼠在右足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组)。观察大鼠的疼痛行为表现,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后角FOS阳性细胞(FIL)的数目。结果K1、K2和KL组大鼠同侧脊髓后角FIL总数分别较K。组大鼠分别降低了32.4%、48.5%和39.1%。K1组和K:组大鼠脊髓后角板层Ⅰ~Ⅱ和板层Ⅴ~Ⅵ/Ⅹ内的FIL数目均显著低于K0组大鼠(P〈0.05),而KL组大鼠仅脊髓后角板层Ⅴ~Ⅵ/Ⅹ内的FIL数目显著低于K1组大鼠(P〈0.05)。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后角内c—fos的表达,并且复合应用L-NAME可选择性增强其对脊髓后角深层c—fos表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 脊髓后角 C-FOS表达 甲醛炎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昭琼 魏蔚 +1 位作者 薛富善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SteO2)的敏感性与精确性。方法45例择期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放置自制SteO2装置入食管下段。Ste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机械通气和稳定后供氧,SteO2从100%降到90%后立即纯氧吸入,实时动脉... 目的探讨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SteO2)的敏感性与精确性。方法45例择期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放置自制SteO2装置入食管下段。Ste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机械通气和稳定后供氧,SteO2从100%降到90%后立即纯氧吸入,实时动脉血气监测,观察相同时点SteO2和SpO2的变化。结果(1)SteO2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14);SteO2与SaO2比较,相对与绝对偏差分别是1.7%和1.2%。(2)SteO2下降变化早于SpO2,提前(109.8±19.3)s(P<0.01)。结论经食管连续监测SteO2具有可行性。在预警条件下,急性缺氧时SteO2较SpO2更早报警。SteO2可以作为无创连续SaO2另一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血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 缺氧 动脉血氧饱和度 食管监测 临床意义 脉搏血氧饱和度 择期手术患者 全麻气管插管 动脉血气监测 SPO2 SA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光导塑形芯喉镜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晓明 胥琨琳 +1 位作者 张秀华 安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7-357,共1页
纤维光导塑形芯喉镜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邓晓明,胥琨琳,张秀华,安刚纤维光导塑形芯喉镜(fiber-opticstyletlaryngo-scope简称FOSL)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气管插管设备,在解决经口困难... 纤维光导塑形芯喉镜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邓晓明,胥琨琳,张秀华,安刚纤维光导塑形芯喉镜(fiber-opticstyletlaryngo-scope简称FOSL)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气管插管设备,在解决经口困难气管插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儿童 喉镜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华 薛富善 孙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I、R、NR、N和C组。采用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大鼠肝脏缺血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I组)、雷米芬...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I、R、NR、N和C组。采用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大鼠肝脏缺血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I组)、雷米芬太尼(R组和NR组)和纳络酮(NR组和N组)。测定肝脏缺血再灌注1h和12h时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活性、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再灌注12h时肝脏组织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1h后R组的ALT活性和TNF-α水平以及再灌注12h后R组的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比值均明显低于I组和NR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可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期阶段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比值。纳络酮仅能阻断部分雷米芬太尼的肝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雷米芬太尼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预先应用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可选择性抑制坐骨神经电刺激诱发的大鼠脊髓后角深层c-fos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平 薛富善 +5 位作者 何农 孙海燕 许亚超 刘毅 杨泉涌 李成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NAME对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发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雌性SD大鼠24只,将其随机平均分为4组。半数动物实施假手术,术前15 min向鞘内分别注射10μl生...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NAME对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发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雌性SD大鼠24只,将其随机平均分为4组。半数动物实施假手术,术前15 min向鞘内分别注射10μl生理盐水(A组)或L-NAME 250μg(B组);另一半动物实施坐骨神经电刺激1 h,术前15 min向鞘内分别注射10μl生理盐水(C组)或L-NAME 250μg(D组)。分别在鞘内给药前(T0)和术后4 h(T1)、12 h(T2)和24h(T3)测量各组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时间(TFL);术后24 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脊髓后角内FLI神经元的数目。另取4只大鼠处死作为脊髓免疫组化检查的对照。结果:在坐骨神经电刺激后12 h和24 h,C组大鼠的TFL分别较术前缩短45%和39%;而在D组,这种降低已不再显著。与A、B两组的绝大多数FLI神经元是集中在脊髓后角浅层的情况不同,C组大鼠在脊髓后角深层亦出现了大量FLI神经元,大约占脊髓后角FLI神经元总数的33%;与C组相比,虽然D组脊髓后角浅层和固有层的FLI神经元数目降低不显著,但是其脊髓后角深层的FLI神经元数目却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结论:鞘内预先应用L-NAME可选择性抑制坐骨神经电刺激诱发的大鼠脊髓后角深层c-fos的表达,减弱或阻断机体热痛阈的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坐骨神经电刺激 脊髓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管型喉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郅娟 杨冬 邓晓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喉罩通气道(1aryngealmaskairway,LMA)作为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自1983年英国Brain医师发明后,因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损伤小、对循环影响轻微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LMA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 喉罩通气道(1aryngealmaskairway,LMA)作为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自1983年英国Brain医师发明后,因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损伤小、对循环影响轻微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LMA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不仅用于急症气道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插管型喉罩 气道处理 喉罩通气道 BRAIN 通气装置 L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9例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魏灵欣 邓晓明 +6 位作者 佟世义 唐耿志 刘建华 张雁鸣 杨冬 胥琨琳 薛富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 临床分析 面颈部瘢痕 麻醉工作 麻醉意外 临床经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孝文 邓晓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6,共3页
超声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围术期检查、诊断和穿刺引导的新型可视技术,既可以提高诊疗的成功率,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便携、无创、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日益受到推崇,并逐渐应用于气道的评估、解剖定位和辅... 超声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围术期检查、诊断和穿刺引导的新型可视技术,既可以提高诊疗的成功率,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便携、无创、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日益受到推崇,并逐渐应用于气道的评估、解剖定位和辅助气管插管,本文就超声技术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技术 气道管理 应用 气管插管 解剖定位 围术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Q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患儿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郅娟 杨冬 +4 位作者 邓晓明 温超 王烨 魏灵欣 隋静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8-400,共3页
Air-Q插管型喉罩是一次性使用的新型气管插管型喉罩,设计上兼顾了经典喉罩(Classic LMA)和插管型喉罩(Fastrach ILMA)的双重特点,从而为解决患儿气管插管及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选择.患儿会厌狭长、下垂,声门位置较高,在采用经喉... Air-Q插管型喉罩是一次性使用的新型气管插管型喉罩,设计上兼顾了经典喉罩(Classic LMA)和插管型喉罩(Fastrach ILMA)的双重特点,从而为解决患儿气管插管及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选择.患儿会厌狭长、下垂,声门位置较高,在采用经喉罩引导气管插管时,不推荐盲探插管法[1].纤维支气管镜(FOB)具有镜干柔软、前端调节范围大、直视操作等优点,与喉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插管损伤.目前,有关Air-Q插管型喉罩应用于患儿气道管理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Air-Q插管型喉罩联合FOB在患儿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评价Air-Q插管型喉罩作为通气装置及气管插管引导工具在患儿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从而为其应用于患儿困难气道处理提供可借鉴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 插管型喉罩 纤维支气管镜 患儿 临床观察 临床应用效果 气道管理 插管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