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分型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56
1
作者 蒋海越 潘博 林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6-480,共5页
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相应的分型亦有多种,作者根据多年治疗耳廓畸形的临床经验,将先天性小耳畸形分为四种临床类型,便于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I型:耳廓各解剖结构基本存在,总体轮廓小,常合并杯状耳或招风耳等耳... 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相应的分型亦有多种,作者根据多年治疗耳廓畸形的临床经验,将先天性小耳畸形分为四种临床类型,便于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I型:耳廓各解剖结构基本存在,总体轮廓小,常合并杯状耳或招风耳等耳畸形,治疗不需耳廓再造,可通过复合组织移植和耳廓畸形矫正调整两侧大小和形态。Ⅱ型:耳廓的部分解剖结构可辨认,耳甲腔狭小较明显,其中ⅡA型耳廓上部折叠的软骨量较多,可行耳廓软骨舒展及复合组织移植术;ⅡB型则需耳廓再造术。Ⅲ型最为常见,耳廓解剖结构无法辨认,残耳形态不规则近似花生状、腊肠状等,需行耳廓再造术,可利用残耳组织形成耳垂。IV型:患侧仅为小的皮赘或分散的山丘状隆起;或耳廓遗迹完全缺失、局部无任何解剖痕迹也称无耳畸形,局部无可供利用的残耳组织,需行包括耳垂在内的全耳再造术。针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小耳畸形选择相应的术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耳廓再造应充分的分析利用残耳的组织并将这些组织灵活的与再造部分完美的对接,才能使再造的耳廓浑然一体,到达尽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治疗 分型 耳廓畸形 复合组织移植 临床表现 临床经验 临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外翻对前足底压力分布的改变 被引量:22
2
作者 郄淑燕 张庆民 +3 位作者 张致媛 林琳 张丽华 赵延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研究拇外翻对前足底压力的分布改变,为拇外翻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力学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拇外翻患者17人,共34足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成人17人,34足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测试,... 目的研究拇外翻对前足底压力的分布改变,为拇外翻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力学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拇外翻患者17人,共34足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成人17人,34足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测试,将前足底5个跖骨头分别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比较拇外翻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区域峰压强(PP)和压强时间积分(PTI)来评估行走状态下前足底压力变化。结果拇外翻足的PP和PTI最大值均位于第3跖骨头下,分别为:(24.01依12.33)Pa,(6.89依3.02);而正常足则位于第二跖骨头下,分别为:(16.79依7.65)Pa,(6.03依2.72)。结论拇外翻足的前足底压力分布与正常足有显著性差异,拇外翻足出现压力中心外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分布 拇外翻 足底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肋软骨采集及耳支架雕刻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佳宇 林琳 +4 位作者 蒋海越 何乐人 杨庆华 潘博 尚巧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应用自体肋软骨制作三维耳廓支架的方法。方法个性化自体肋软骨支架制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肋软骨采集、雕刻及拼装。根据参照耳廓外形特征,肋软骨的发育情况及钙化程度等个体因素,确定个性化耳支架制作方法。结果自2011... 目的探讨个性化应用自体肋软骨制作三维耳廓支架的方法。方法个性化自体肋软骨支架制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肋软骨采集、雕刻及拼装。根据参照耳廓外形特征,肋软骨的发育情况及钙化程度等个体因素,确定个性化耳支架制作方法。结果自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我科治疗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并实施自体肋软骨支架植入耳再造二期手术435例,其中男345例,女90例,左耳138例,右耳297例,年龄5.5至48岁。我们在耳再造术后1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随访显示:再造耳支架稳定,无变形和吸收,再造耳外形良好,与参照耳廓形态接近。结论个性化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制作方法可行性强,设计灵活,节省肋软骨,制作方便,结构稳定,再造耳形态逼真、自然协调、立体感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再造 耳支架 螺旋CT 小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类型与临床治疗 被引量:14
4
作者 毕晔 林琳 +2 位作者 宋宇鹏 于晓波 蒋海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分类与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畸形特点将其分为5类,根据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手术矫正方案。结果 14例患者(16侧耳)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患者1个月至1年,患者均对手术效果...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分类与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畸形特点将其分为5类,根据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手术矫正方案。结果 14例患者(16侧耳)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患者1个月至1年,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对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手术方案,有助于诊断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廓畸形 分类 耳整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软骨舒展联合矫正复合组织移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 被引量:9
5
作者 林琳 蒋海越 +2 位作者 潘博 赵延勇 韩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16例。结果随访3-12月,患侧移植组织成活良好,形态基本满意,供区无明显畸形。结论残耳卷曲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舒展术及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方法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较小,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复合组织移植 软骨反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卷软骨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移植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晓波 蒋海越 +2 位作者 潘博 赵延勇 林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缝卷软骨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的疗效。方法手术分二期完成,一期于耳后上部梭形切开,将耳上部皮肤脱套并分离切开耳廓软骨,将耳后软骨向后反折缝合,形成对耳轮上脚,矫正杯状耳前倾畸形。二... 目的探讨缝卷软骨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的疗效。方法手术分二期完成,一期于耳后上部梭形切开,将耳上部皮肤脱套并分离切开耳廓软骨,将耳后软骨向后反折缝合,形成对耳轮上脚,矫正杯状耳前倾畸形。二期将健侧耳廓上部切取楔形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于患耳上部,增加患耳周径,使双耳对称。结果本组患者14例(14耳),术后随访6个月一1年,效果良好,双耳对称。结论缝卷软骨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移植矫正单侧杯状耳畸形是矫正单侧轻中度杯状耳畸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 杯状耳畸形 游离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处法耳廓再造Ⅰ期术后扩张早期感染的处理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永振 何乐人 +3 位作者 林琳 蒋海越 尚巧利 马辰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总结并讨论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对处理八大处法耳廓再造Ⅰ期术后扩张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我科收住的132名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埋置耳后扩张器137个,其中3例扩张器置入早期出现扩... 目的总结并讨论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对处理八大处法耳廓再造Ⅰ期术后扩张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我科收住的132名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埋置耳后扩张器137个,其中3例扩张器置入早期出现扩张囊腔内感染,左侧2例,右侧1例。此三例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为8岁,9岁,13岁,术后10-16天患者出现术区胀痛、局部张力增大,扩张皮瓣绯红、皮温升高,压痛阳性等表现。针对三例患者采取冲洗液为生理盐水、2%碘酒、75%酒精的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进行处理。结果本文所述3例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患者经过5-10次冲洗后扩张皮瓣颜色恢复正常,局部症状消失,复查微生物培养结果均转阴,3例患者均恢复扩张器间断注水。注水过程中未见异常情况出现。三例患者均扩张完成并完成二期手术。结论扩张皮瓣下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可以有效处理扩张器置入后扩张囊腔内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周期短,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处法耳廓再造 扩张囊腔感染 清洁冲洗加无菌化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宋晓冬 林琳 +1 位作者 杨庆华 蒋海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方面利用残耳组织对再造耳廓进行耳屏、耳轮脚、耳甲艇的重建,耳甲腔的加深以及耳廓支架的抬高,另一方面对再造耳廓...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方面利用残耳组织对再造耳廓进行耳屏、耳轮脚、耳甲艇的重建,耳甲腔的加深以及耳廓支架的抬高,另一方面对再造耳廓支架自身进行调整,包括位置及方向的调节,支架修薄及毛囊去除等。结果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共对34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再造耳廓进行多样化的修整。随访96例患者1—9个月,可见再造耳廓亚结构单位更完善,细节更逼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再造耳廓的修整方法形式多样,操作简单,可根据患者再造耳廓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并重组不同方法对再造耳廓进行细节修整,使其与健侧耳廓的对称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扩张法耳廓再造术 残耳组织 耳廓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再造患者全程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庆芳 刘学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548,共3页
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就是让病人从进入医院到离开医院的过程中,在医疗、护理、用药、饮食、生活、健康咨询等方面均享有医院提供的全程服务“J。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服务的模式已与... 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就是让病人从进入医院到离开医院的过程中,在医疗、护理、用药、饮食、生活、健康咨询等方面均享有医院提供的全程服务“J。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服务的模式已与患者日益增加的护理服务需求不相适应。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针对小耳畸形患者的不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患者人院到出院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模式 患者 外耳再造 全程护理服务模式 护理服务需求 全程服务 健康咨询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景健 赵延勇 +2 位作者 林琳 姬东硕 杨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于耳廓大小为正常1/2或2/3的小耳畸形,采用保留耳轮脚和耳垂的中段耳廓再造法。以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为基础,根据残耳的形态个体化设计耳软骨支架形态,最大程度保留形态接... 目的介绍一种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于耳廓大小为正常1/2或2/3的小耳畸形,采用保留耳轮脚和耳垂的中段耳廓再造法。以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为基础,根据残耳的形态个体化设计耳软骨支架形态,最大程度保留形态接近正常的残耳组织。结果自2010年至今,采用本法进行耳廓再造13例,术后无一例皮瓣坏死。再造耳形态良好,患者及家属满意,且多数无需三期手术。结论小耳畸形应根据不同程度选择适当的修复重建方法,对于保留了大部分正常耳廓形态但不能用复合组织移植方法修复的轻度小耳畸形,采用扩张皮瓣法中段耳廓再造较全耳再造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再造 耳前皮瓣 筋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1阳性人脂肪来源细胞体外软骨分化潜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恒赟 周广东 曹谊林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人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 derived cells,ADCs)软骨潜能亚群并初步检测其体外成软骨能力。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ADCs,以CD61为表面标志,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所得CD61+和CD61-两群细胞进行体外成软骨诱导,3周...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人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 derived cells,ADCs)软骨潜能亚群并初步检测其体外成软骨能力。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ADCs,以CD61为表面标志,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所得CD61+和CD61-两群细胞进行体外成软骨诱导,3周后进行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二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和软骨特异性基因SOX9和COL II定量PCR检测。结果采用CD61作为分选标志可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获得两群细胞亚群。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两群细胞经软骨诱导后均表达二型胶原。定量PCR结果表明CD61+组SOX9和COL II表达高于CD61-组(p<0.05)。结论 CD61+ADCs具有较强体外软骨分化能力,CD61有望成为ADCs软骨潜能亚群体外分选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软骨潜能亚群 CD61 分选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组织的合理应用
12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4 位作者 林琳 蒋海越 赵延勇 杨庆华 何乐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耳再造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我科对85例耳甲腔型小耳患者(88只耳)行扩张器法耳再造术。一期行耳后扩张器植入和残耳耳垂旷置。二期取自体肋软骨做扩张皮瓣耳廓再造术... 目的探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耳再造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我科对85例耳甲腔型小耳患者(88只耳)行扩张器法耳再造术。一期行耳后扩张器植入和残耳耳垂旷置。二期取自体肋软骨做扩张皮瓣耳廓再造术,并利用旷置的耳垂行转位术与再造耳支架衔接。三期将剩余的残耳组织做再造耳的局部修整。结果随访6~15个月,再造耳立体感强,以残耳形成的耳垂外形丰满,覆盖于耳甲腔处的残耳耳甲皮瓣色泽自然,垫于耳支架后方的残耳软骨弹性好,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量丰富,在耳再造各期手术中的综合利用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耳组织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 耳再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后埋置扩张器后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尚巧利 何乐人 +3 位作者 林琳 杨庆华 周佳宇 蒋海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I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我科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353例患者共368只扩张器进行回顾,其中血肿5例,感染4例,切口裂开4例,扩张皮瓣破溃扩张器外...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I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我科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353例患者共368只扩张器进行回顾,其中血肿5例,感染4例,切口裂开4例,扩张皮瓣破溃扩张器外露14例,分别给予清除血肿,放置引流冲洗扩张囊腔,切口重新缝合,换药后限期手术等处理。结果 5例血肿患者清除血肿后如期完成手术,4例感染患者及4例切口裂开患者经过处理后,扩张延期7-10天,均完成了Ⅱ期手术,14例扩张皮瓣破溃者处理后限期完成手术。结论 I期术后尽管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经过恰当及时的处理后,均能得到控制,未对II期手术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 并发症 耳廓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分期矫正杯状耳畸形的手术顺序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媚 赵延勇 +3 位作者 蒋海越 潘博 林琳 韩景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分期矫正杯状耳畸形的两种手术顺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18例先天性单侧杯状耳畸形均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分期矫正,其中9例耳轮环缩明显者使用A手术顺序:Ⅰ期行复合组织游离移植... 目的观察并比较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分期矫正杯状耳畸形的两种手术顺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18例先天性单侧杯状耳畸形均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分期矫正,其中9例耳轮环缩明显者使用A手术顺序:Ⅰ期行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Ⅱ期行耳畸形矫正术;9例环缩较轻、耳廓上部垂落明显者采用B手术顺序:Ⅰ期行耳畸形矫正术Ⅱ期行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比较两种治疗顺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优缺点。结果随访观察表明,18例患者术后双耳位置、形态、大小基本对称,未出现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耳的环缩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顺序,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耳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 手术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生殖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梦菊 狄潇 +3 位作者 徐维锋 王萱 陈跃鑫 郑月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658-663,共6页
胡桃夹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及生殖静脉曲张等系列症状。传统开放手术方式首选左肾静脉转位术,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胡桃夹综合征合并左精索静脉曲... 胡桃夹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及生殖静脉曲张等系列症状。传统开放手术方式首选左肾静脉转位术,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胡桃夹综合征合并左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青年患者,采用左生殖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并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该手术方式为胡桃夹综合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精索静脉曲张 生殖静脉转流术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治疗上肢淋巴水肿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茹 栾杰 +3 位作者 穆大力 刘春军 辛敏强 穆籣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7年右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经术前淋巴造影证实为腋窝淋巴回流障碍。应用携带淋巴... 目的总结采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7年右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经术前淋巴造影证实为腋窝淋巴回流障碍。应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胸壁修复、乳房再造及淋巴回流重建,并彻底松解腋窝严重挛缩瘢痕。术后对该病例双侧上肢周径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该病例术后出现移植皮瓣严重水肿,术后引流量达755 mL/d,长达5 d,伴随心房颤动、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及切口延迟愈合等术后并发症。经过及时引流及规范综合治疗,术后转归良好,患侧上肢周径逐渐缩小,术后3周趋于稳定。术后随访5年效果较好。结论应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同时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 乳房再造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淋巴回流障碍 上肢周径 低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皮瓣结合乳房真皮脂肪瓣乳头再造及乳房下皱襞重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延刚 李发成 黄桂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6-660,共5页
目的评价星状皮瓣联合游离脂肪瓣乳头再造及乳房下皱襞(inframammary fold reconstruction,IMF)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31例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患者,均为乳腺癌术后单侧乳房全切、全乳缺失伴乳头缺... 目的评价星状皮瓣联合游离脂肪瓣乳头再造及乳房下皱襞(inframammary fold reconstruction,IMF)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31例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患者,均为乳腺癌术后单侧乳房全切、全乳缺失伴乳头缺失,已接受自体脂肪移植重塑乳房者。研究组共19例,患者使用星状皮瓣结合乳房真皮脂肪瓣法再造乳头、联合IMF抽吸成型术同期进行下皱襞重建。对照组共12例,单纯行自体脂肪移植乳房再造术,未行乳头及乳房下皱襞再造。研究组分别于术后7 d、3个月、6个月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区恢复良好,切口愈合不良1例,未发现乳头坏死。术后6个月,患者乳头大小及位置与健侧对称,乳房形态改观明显,轮廓自然美观与健侧对称性良好。研究组患者满意度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为:26.3%、52.6%、22.9%、5.3%、0%;对照组满意度等级分别为:0%、18.1%、45.5%、36.4%、8.3%,(Z=3.451,P=0.01),两组的满意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皮瓣结合乳房真皮脂肪瓣法联合IMF重建术,设计方法简便,术中易于操作,术后美观度好,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再造术 乳房下皱襞重建术 星状瓣 真皮脂肪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尹宏宇 王川 +1 位作者 彭启立 崔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切开法重睑术的联合切口设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有求美者358人,716只眼,均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切开法重睑术进行手术治疗,倒“L”短臂与重睑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切开法重睑术的联合切口设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有求美者358人,716只眼,均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切开法重睑术进行手术治疗,倒“L”短臂与重睑切口相连续,长臂隐藏于下睑缘。术后6个月开始通过患者术后效果评价表(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随访,最后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47位求美者对术后效果满意,11位求美者、15只眼出现了重睑或内眦形态不佳的问题,均予以二次手术修复,满意率达97%。结论本文设计的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切开法重睑术的联合切口设计是一种简便实用、易于掌握的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方法,求美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切开法重睑术 内眦赘皮 单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宏宇 王川 +4 位作者 崔磊 张智勇 唐晓军 李秉航 冯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1-8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下面部轮廓改善均满意。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面动脉断裂、下颌骨骨折和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发生。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可更安全有效地控制截骨线,降低严重手术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 内收型下颌角肥大 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切除即刻乳房再造术中假体的选择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戈 谢春伟 +1 位作者 穆大力 栾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切除即刻乳房再造术中选择假体的方法,探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适应证。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肿瘤科的乳腺癌切除术患者121例,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2例、单纯乳腺切除术89例。乳腺切除... 目的:研究乳腺癌切除即刻乳房再造术中选择假体的方法,探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适应证。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肿瘤科的乳腺癌切除术患者121例,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2例、单纯乳腺切除术89例。乳腺切除后根据阿基米德法计算缺失乳房体积,并测量切除组织直径,以切除组织的体积和直径为依据选择乳房假体,并置入胸大肌及前锯肌后间隙。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术后无假体外露、皮瓣坏死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血清肿4例。对患者行手术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手术效果非常满意89.3%(108/121)、满意9.0%(11/121)、不满意1.7%(2/121)。结论:在乳腺癌切除术同时采用乳房假体行即刻乳房再造可避免供区损伤,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再造方法。采用阿基米德法对缺失乳房组织量进行计算并测量切除组织的直径,可相对准确地得到假体的参数,避免选择假体的盲目性,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乳房再造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切除术 即刻乳房再造 假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