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血清叶酸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分析:前瞻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张羿 彭远舟 +8 位作者 陈逍天 姚沁玙 陈红燕 李梦茹 王定美 窦亚兰 顾晓妍 黄国英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3-419,共7页
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引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围孕期叶酸补充能否有效预防HDP还有争议,这凸显了深入探究叶酸内暴露与HDP关系的必要性。本研究将探索量化孕前血清叶酸(SF)水平与HDP风险... 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引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围孕期叶酸补充能否有效预防HDP还有争议,这凸显了深入探究叶酸内暴露与HDP关系的必要性。本研究将探索量化孕前血清叶酸(SF)水平与HDP风险之间的关联,旨在为制定针对性的一级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目的探讨孕前SF浓度与HDP风险的关联,为一级预防及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市孕前亲子队列人群中(SPCC)2016年3月16日至2023年12月31日纳入的备孕女性并完成孕期随访的对象。主要结局为HDP,包括妊娠高血压(GH)和子癎前期(PE),基于产前医疗记录诊断。SF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孕前个人社会人口学信息、孕产史和叶酸补充剂的使用通过调查问卷收集。首先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孕前SF浓度与HDP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探索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的分类进行亚组分析。调整的协变量包括是否初产妇、怀孕年龄(岁)、孕前BMI(kg·m^(-2))、围孕期是否饮酒、主动或被动吸烟暴露、围孕期是否服用叶酸补充剂、孕前血样采集至末次月经的间隔时间(月)以及HCY。主要结局指标孕前SF浓度与HDP的关系。结果SPCC中研究期间孕前共纳入备孕女性22488人,排除未怀孕(6056人)、流产(774人)以及缺乏基线叶酸浓度(955人)的对象,最终14703人进入分析。该人群中1218人(8.3%)年龄>35岁,84.2%为初产妇,12.0%为孕前超重和肥胖,22.5%自我报告孕前使用过叶酸补充剂。孕期发生HDP 587人(4.0%),其中GH 555人(3.8%),PE 32人(0.2%)。总人群孕前SF浓度为(10.2±4.5)ng·mL^(-1),其中非HDP组和HDP组分别为(10.2±4.5)ng·mL^(-1)和(9.6±4.4)ng·mL^(-1)。调整协变量后,孕前SF浓度每升高1 ng·mL^(-1)与HDP平均发病率降低3%有显著关联(RR=0.97,95%CI:0.95~0.99,P=0.008),且二者之间非线性关系不显著(P=0.475)。当SF>13.5 ng·mL^(-1)时HDP风险下降的人群归因风险度为19.2%并有统计学意义((95%CI:2.4%~32.8%,P=0.022)。结论孕前保持SF浓度处于高浓度与HDP风险降低有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血清叶酸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一碳代谢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自然流产的前瞻性遗传关联研究
2
作者 陈逍天 张羿 +5 位作者 姚沁玙 窦亚兰 何沅宸 何雯楠 黄国英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0-427,共8页
背景一碳代谢循环(OCM)是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双亲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自然流产(SPL)的关系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目的探讨男女双方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SPL的关联。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 背景一碳代谢循环(OCM)是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双亲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自然流产(SPL)的关系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目的探讨男女双方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序列变异与SPL的关联。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上海孕前亲子队列中自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招募的参加孕前或婚检的夫妻双方、完成基因分型、并在2023年10月前完成分娩的家庭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的研究基础,选择与红细胞叶酸水平变化贡献最大的、且有明确重要生物学功能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纳入分析(MTHFR基因rs1801133、MTRR基因rs1801394和rs326119、MTHFD1基因rs2236225、FIGN基因rs211928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将妊娠期间发生的所有妊娠失败或胚胎死亡事件定义为SPL。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男女双方5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SPL的关联,调整年龄、孕前BMI、孕次、不良妊娠史、烟草暴露、饮酒和红细胞叶酸,报告调整的风险比(aRR)以及95%CI。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SPL定义的差异,分别针对主要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主要结果的稳定性。主要结局指标孕前双亲OCM循环通路关键酶基因SNPs与SPL的关联。结果在纳入的4145对备孕夫妻中,随访到SPL 230例(5.5%)。男方MTHFR基因rs1801133 C>T变异与25%的SPL风险升高显著相关,调整协变量后,aRR(95%CI)为1.25(1.03~1.52),P=0.024。与男方rs1801133 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SPL的风险升高58%[aRR(95%CI)=1.58(1.08~2.32);P=0.018];未发现女方MTHFR基因rs1801133与SPL有显著关联。与女方FIGN基因rs2119289 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SPL的风险下降28%[aRR(95%CI)=0.72(0.53~0.98);P=0.036];未发现男方FIGN基因rs2119289位点与SPL有显著关联。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结果一致。结论男方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和女方FIGN基因rs2119289位点序列变异与SPL显著关联,可能是SPL的遗传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前瞻性队列 一碳代谢 遗传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海平面地区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3
作者 董瑶瑶 贾品 +6 位作者 田友平 裘梦凡 万凡 夏倩文 王源 胡晓静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I0003-I0012,共17页
背景 目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使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OX)的筛查阈值绝大部分针对海平面地区,有研究者尝试建立非海平面地区(海拔>200 m)SpO2的正常值范围,一些国家也采取不同的POX筛查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 汇总非海平面地... 背景 目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使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OX)的筛查阈值绝大部分针对海平面地区,有研究者尝试建立非海平面地区(海拔>200 m)SpO2的正常值范围,一些国家也采取不同的POX筛查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 汇总非海平面地区使用POX筛查新生儿CHD的不同筛查方案的筛查效果。设计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 检索Embase via Ovi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4年11月18日。阅读标题和摘要初筛,阅读全文复筛。纳入在特定海拔地区(至少包括1个非海平面地区)进行的,研究对象为新生儿,采用POX筛查或POX结合其他方法筛查CHD,文中描述了具体筛查方案的文献。排除重复发表或无法获取全文,或文献类型为传统综述、会议等,或无诊断CHD的金标准,或无法提取诊断准确性参数或四格表数据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筛查信息和诊断参数等。采用QUADAS-2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 4.4.0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POX筛查非海平面地区新生儿CHD的诊断参数。结果 纳入7项诊断准确性研究。样本量199~6 109例。低质量文献1篇、中等质量文献4篇、高质量文献2篇。3项单中心研究,为非海平面地区,海拔806~3 380 m;4篇多中心研究,包含海平面地区和非海平面地区,海拔≤610 m~4 338 m。使用美国儿科学会规定的筛查方案(AAP筛查方案亚组)4篇,在AAP筛查方案的基础上调整SpO2阈值或结合其他筛查手段(调整方案亚组)3篇。(1)非海平面地区AAP筛查方案亚组(2项研究,海拔分别为806 m和1 646 m)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66%(95%CI:14%~96%),特异度97%(95%CI:97%~98%),假阳性率3%(95%CI:2%~3%),AUC 0.79(95%CI:0.55~1.00);调整方案亚组(1项研究,海拔3 380 m)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74%(95%CI:65%~81%),特异度81%(95%CI:78%~84%),假阳性率19%(95%CI:16%~22%), AUC 77.4(95%CI:0.732~0.816)。(2)非海平面地区+海平面地区AAP筛查方案亚组(1项研究,海拔100~1 900 m)Meta分析结果显示:筛查敏感度79%(95%CI:38%~96%),特异度99%(95%CI:99%~99%),假阳性率1%(95%CI:1%~1%),AUC 0.871(95%CI:0.711~1.00);调整方案亚组(2项研究,海拔≤610~4 338 m)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61%(95%CI:41%~79%),特异度96%(95%CI:96%~97%),假阳性率4%(95%CI:0~31%), AUC 0.80(95%CI:0.71~0.89)。1项研究未纳入Meta分析,通过概率图和95%CI的预测回归线显示,若使用AAP筛查方案,可能会导致海拔780 m处比海平面地区多出3.5倍的假阳性筛查结果。结论 在海平面或低海拔地区使用AAP筛查方案效果可能更好,非海平面或海拔较高地区使用调整阈值后的筛查方案效果可能更好,但具体根据海拔高低如何制定筛查阈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脉搏血氧饱和度 筛查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灌注指数在新生儿临床监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夏倩文 胡晓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9-1042,共4页
对外周灌注指数(PPI)在新生儿临床监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周灌注指数 新生儿 感染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超声分类诊断
5
作者 党艳 张璟 +2 位作者 高燕 黄国英 马晓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856,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超声分类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为川崎病患者的心超图像,选取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非彩色多普勒成像的二维图像,剔除冠状动脉图像缺失、图像质量差,图像不完善...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超声分类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为川崎病患者的心超图像,选取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非彩色多普勒成像的二维图像,剔除冠状动脉图像缺失、图像质量差,图像不完善的病例,共纳入研究图片1 328张,其中包括冠状动脉瘤664张图片,冠状动脉正常664张图片。利用所采集图片基于典型的深度神经网络AlexNet、LeNet、VggNet19、ResNet18进行分类诊断,其中1 000张作为训练集,164张作为验证集,164张作为测试集,约各占总图像数量的80%、10%、10%。结果 基于AlexNet的深度神经网路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图像分类结果最好,可达98%准确率,且该深度分类模型在参数数量及训练效率上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分类诊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深度学习 分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孕夫妇烟草暴露和饮酒对血清叶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健伟 朱蔚 +8 位作者 喻茜 郭颖 韩霞 陈逍天 李梦茹 周茜 严卫丽 陆妹娟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377,共4页
背景现阶段备孕人群(夫妻双方)孕前叶酸补充剂的使用率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叶酸水平影响不清楚。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备孕人群的叶酸水平,分析烟草暴露和饮酒对血清叶酸水平的影响。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我所)... 背景现阶段备孕人群(夫妻双方)孕前叶酸补充剂的使用率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叶酸水平影响不清楚。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备孕人群的叶酸水平,分析烟草暴露和饮酒对血清叶酸水平的影响。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我所)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门诊为调查现场,以参加孕前检查、处于备孕状态的夫妻双方为研究对象(女方年龄<45岁)。行现场问卷调查并采血,分析备孕人群烟草暴露(近3个月有过吸烟或被动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中)和饮酒(过去30 d至少喝过1杯含有酒精的饮料)对血清叶酸水平的影响。由于尚无备孕人群特异的夫妻双方血清叶酸水平参考值,为确保样本统计效能最大,根据本研究人群血清叶酸检测值的P_(50)百分位数,<P_(50)和≥P_(50)分别定义为叶酸偏低组和叶酸正常组。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BMI、学历和孕前是否使用叶酸补充剂。主要结局指标血清叶酸水平。结果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符合本文纳入排除标准的备孕期夫妻3990对,共计7980人进入本文分析。男性和女性年龄分别为(28.5±3.8)和(27.4±3.5)岁,烟草暴露比例分别为31.3%和0.9%,饮酒暴露比例分别为27.9%和6.0%,孕前服用叶酸补充剂分别占0.7%和2.7%,血清叶酸水平(中位数,ng·mL^(-1))分别为12.7(9.5,17.0)和18.8(14.0,26.1)。调整了年龄、性别、BMI、学历及孕前叶酸补充等协变量后,烟草暴露在总体人群(OR=1.48,95%CI:1.28~1.72)和男性(OR=1.46,95%CI:1.26~1.71)中与叶酸水平偏低显著相关;饮酒暴露在总体人群(OR=1.24,95%CI:1.09~1.42)、男性(OR=1.21,95%CI:1.05~1.42)和女性(OR=1.34,95%CI:1.02~1.76)中与叶酸水平偏低均显著相关。结论烟草暴露、饮酒与血清叶酸水平偏低存在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叶酸 烟草暴露 饮酒 备孕期夫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7年患病率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逍天 温晓飒 +8 位作者 张羿 朱效宁 窦亚兰 韩雁 王胤 胡玉环 何雯楠 陈红燕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背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而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一般人群NAFLD患病率研究十分有限,长期变化趋势亦不明确。目的描述儿童青少年NAFLD患病流行趋势。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 背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而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一般人群NAFLD患病率研究十分有限,长期变化趋势亦不明确。目的描述儿童青少年NAFLD患病流行趋势。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2020年参加健康体检的住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将ALT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性别和年龄别P_(97.5)水平定义为疑似NAFLD,依此估计疑似NAFLD患病率(简称患病率)。根据全国标准分别以BMI和腰围定义一般性肥胖和腹型肥胖。通过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CI行描述NAFLD患病率逐年变化幅度,趋势性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校正BMI和腰围。主要结局指标NAFLD患病率。结果NAFLD总体患病率为5.1%,从2014年至2020年上升了2.5倍(2.1%到7.4%),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P_(trend)<0.001),AAPC为0.9%(95%CI:0.1%~1.7%),且男孩高于女孩(6.3%vs 3.7%)。在体重正常人群中NAFLD患病率为1.9%,7年中呈逐年上升趋势(P_(trend)<0.001)。调整BMI和腰围后,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仍显著(P_(trend)<0.001)。结论上海儿童青少年人群NAFLD患病率呈现每年上升近1.0%的趋势,调整BMI和腰围因素后,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仍然存在。提示除肥胖外,儿童人群防控NAFLD需进一步关注其他可干预危险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儿童青少年 肥胖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腰围身高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逍天 温晓飒 +8 位作者 张羿 郭琪 窦亚兰 韩雁 王胤 胡玉环 何雯楠 陈红燕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8-373,共6页
背景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腰围身高比(WHtR)是反映内脏脂肪和评价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简单而准确的体格测量指标,但WHtR与NAFLD的关系研究十分有限。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WHtR与NA... 背景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腰围身高比(WHtR)是反映内脏脂肪和评价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简单而准确的体格测量指标,但WHtR与NAFLD的关系研究十分有限。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WHtR与NAFLD的关系。设计常规体检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所有参加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2020年住校学生健康体检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血清ALT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性别和年龄别第97.5百分位数水平定义为疑似NAFLD(简称NAFLD)。基于全国数据提示心血管代谢风险聚集的WHtR作为切点值,以男孩和女孩WHtR分别≥0.481和≥0.456定义为WHtR升高;以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等协变量后,分析WHtR升高与NAFLD的关系。通过计算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WHtR升高对NAFLD的区分效果。主要结局指标WHtR与NAFLD的关联性。结果与WHtR正常组相比,NAFLD患病率在WHtR升高人群中显著升高(16.2%vs 2.3%,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在WHtR升高人群中,男孩NAFLD患病率高于女孩(21.6%vs 11.0%,P<0.001),而在WHtR正常人群中男孩和女孩的NAFLD患病率接近(2.3%vs 2.2%,P=0.71)。WHtR升高人群NAFLD的发生风险增加71%,校正的OR=1.71,95%CI:1.26~2.3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WHtR升高分别能增加男孩77%(OR=1.77,95%CI:1.19~2.63,P=0.005)和女孩69%(OR=1.69,95%CI:1.05~2.71,P=0.005)的NAFLD发生风险。WHtR升高区分NAFLD的AUC为0.73(95%CI:0.71~0.76),敏感度63.2%、特异度83.4%、阳性预测值16.8%和阴性预测值97.7%。结论儿童青少年WHtR升高与NAFLD的发生独立相关;学校和社区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重点关注WHtR升高的人群,除了血压、糖脂代谢异常以外,还需特别关注NAFLD的患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儿童青少年 腰围身高比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学龄前儿童营养指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雯楠 李云 +10 位作者 陈红燕 钱甜 余文娴 顾晓妍 张羿 陈逍天 窦亚兰 张晓华 高翔 黄俊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6-280,共5页
背景学龄前儿童饮食生活方式需要日常监测并进行引导,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高效、便捷的工具来综合量化这一方面的水平。目的 引进韩国版学龄前儿童营养指数量表(NQ-P),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对英文版NQ-P进行翻译、... 背景学龄前儿童饮食生活方式需要日常监测并进行引导,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高效、便捷的工具来综合量化这一方面的水平。目的 引进韩国版学龄前儿童营养指数量表(NQ-P),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对英文版NQ-P进行翻译、文化调适,选择2家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中文版NQ-P量表调查和信效度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中文版NQ-P评分。结果 中文版NQ-P量表计算评分和加权方式与原版一致,共14个条目,分为3个领域(平衡、节制、环境)。共440名(97.3%)3~6.5岁儿童家长提供了有效问卷,男童占比51.8%。参与调查的家长72.0%为母亲,282名(64.1%)为儿童的主要饮食负责人。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个领域总分的CFI为0.768,RMSEA为0.063,单个领域评分的CFI为0.905~0.909,RMSEA为0.031~0.043。总分和单个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6~0.774,14个条目的重测Kappa值为0.79~0.98。结论 中文版NQ-P量表效度和信度较好,可用于针对中国家长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质量的初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饮食行为 量表引进 饮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