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8,共4页
实验动物用于病原性研究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加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控制要求。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 实验动物用于病原性研究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加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控制要求。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认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问题,如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使用要求、动物大小与饲养设备的安全控制、福利要求与生物安全的取舍侧重等方面。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以期为良好控制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和实验动物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38-42,共5页
宠物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日渐壮大的产业和庞大的群体。宠物与人类朝夕相处,最容易成为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为了人类自身和宠物健康,我们必须对宠物投入更多的关注。宠物和实验动物作为两种不同用途的动物,存... 宠物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日渐壮大的产业和庞大的群体。宠物与人类朝夕相处,最容易成为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为了人类自身和宠物健康,我们必须对宠物投入更多的关注。宠物和实验动物作为两种不同用途的动物,存在众多的相似点。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质量保障和福利的管理体系。实验动物的管理体系也许可以为宠物的生产、饲养、质量保证和福利的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 实验动物 传染病 监测 管理 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卫 刘强 +7 位作者 许琰 冯育芳 丛喆 佟巍 蒋虹 杨贵波 魏强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证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浓度范围,测试动物对病毒的适应性,明确该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性。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静...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证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浓度范围,测试动物对病毒的适应性,明确该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性。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流氏细胞术、血常规、病毒分离、DNA-PCR和RT-PCR等方法确定实验猴是否被感染,以及感染后恒河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猴的血浆病毒载量、病毒分离结果、CD4+/CD8+比值和CD4+T细胞数等证实,4.8×105 copies/mL以上浓度的SHIV-KB9病毒液能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有效病毒浓度范围,确定了SHIV-KB9病毒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学、免疫学的测定指标,成功的建立了SHIV-KB9/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V-KB9 恒河猴 艾滋病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江宁 张连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75-278,F0003,共5页
人肠道病毒71型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是近期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尚无临床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感染,而EV71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 人肠道病毒71型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是近期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尚无临床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感染,而EV71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对EV71的两种常用动物模型:小鼠和猕猴(Macaca mulatta)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研究中的应用给与概括,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倩 刘江宁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共5页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种模型病原学和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应用的区别,以期为科研人员在今后的HBV研究中更好的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动物模型 病原学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巍 鲍琳琳 +5 位作者 Nicole Vidal 符鹏 何启亚 方华 秦川 卢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8,I0001,I0002,共10页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05)高危人群志愿者血清样本。在本次两地调查中,我们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已诊断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来分析其中的主要流行亚群以及结合个案追踪进行传播链的鉴定。结果我们共筛查了海南省499725人,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23例(0.1%),以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69.2%、经性接触传播占19.3%、供血和使用血液/血液制品感染占3.3%、母婴传播占0.8%、不详占7.7%)。然而,在西双版纳州筛查中发现了较海南省高20倍的检出率:在25390受检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01例(2%)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7.3%、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21.1%、经同性性接触传播占0.4%、母婴传播占1.2%)。在海南省抽样的83人中,以CRF01--AE重组亚型(70人,84.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B’亚型(8人)、C亚型(2人)、CRF08-BC重组亚型(1人)、B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CRF01-AE/B’重组亚型。同样,在版纳抽样的44人中,也以CRF01-AE重组亚型(27人,61.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CRF08-BC重组亚型(15人)、G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B/C重组亚型。在海南省抽样中有66人(79.5%)分布于4个大小不同的传播群,传播群1(59人)较大(奠基效应),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传播群2、3、4则较小,分别为3、2、2人,分别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C亚型和B’亚型。相反,在版纳抽样中有18人(40.9%)分布于8个较小的传播群(每群平均含2.25感染个体)。在海南省抽样中怀疑的6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4对,2对被拒绝。在版纳抽样中怀疑的8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5对,2对被拒绝,1对无法分析,此外还新发现了3对异性性接触传播群。结论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和分析对于追溯艾滋病流行的源头和地区性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分子流行病学 海南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亚型SHIVCHN19P4强毒株在中国恒河猴体内的传代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浩 刘强 +4 位作者 丛喆 王卫 乔红伟 陈志伟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C亚型SHIVCHN19P4强毒株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中病毒学和免疫学等反应的变化特点,分离制备SHIVCHN19P4中国恒河猴传代适应株病毒。方法选择4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其中两只经后肢静脉感染SHIVCHN19P4病毒,60 d后,分别采集EDTA抗凝... 目的研究C亚型SHIVCHN19P4强毒株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中病毒学和免疫学等反应的变化特点,分离制备SHIVCHN19P4中国恒河猴传代适应株病毒。方法选择4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其中两只经后肢静脉感染SHIVCHN19P4病毒,60 d后,分别采集EDTA抗凝全血静脉途径传代至另两只猴,使用流式细胞术、PCR、结合抗体检测和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传代动物病毒学、免疫学和序列变异特点。选择性从传代动物感染急性期外周血中分离PBMC,CD8+T细胞敲除后与正常PBMC共培养分离病毒。结果 4只传代动物均获得系统性感染,且传代后病毒毒力明显增强,序列分析发现SHIVCHN19P4病毒序列在传代过程中发生适应性改变;同时,成功分离制备SHIVCHN19P4传代适应性病毒株。结论 SHIVCHN19P4在中国恒河猴体内适应性传代研究为进一步建立C亚型SHIV强毒株/SAIDS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为研究C亚型HIV-1流行株致病特点以及预防性黏膜疫苗和杀微生物的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VCHN19P4 C亚型 恒河猴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用猴脑脊液采集技术方法的创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霆 丛喆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49-50,79,共3页
脑脊液在艾滋病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脑脊液的检测逐步成为SIV/SHIV感染猴模型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指标。传统的采集方法不易学习和掌握。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优化了脑脊液的采集方法,优化后的方法明显缩短穿刺时间,显著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 脑脊液 脑脊液采集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克雷 李想 +1 位作者 丛喆 薛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或CD169)是表达于组织的巨噬细胞上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中,Siglec-1可调节MIP-1α/β、MCP-1、MIP-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在病毒感染过程中,Siglec-1可通过介导病原体与巨噬... 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或CD169)是表达于组织的巨噬细胞上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中,Siglec-1可调节MIP-1α/β、MCP-1、MIP-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在病毒感染过程中,Siglec-1可通过介导病原体与巨噬细胞的的结合,促进病毒感染和吞噬;在对免疫的调节过程中,Siglec-1既可也以抑制IFN-α的过量表达,抑制固有免疫,也可抑制DC细胞活性,降低适应性免疫。本文主要阐述了Siglec-1在病原体感染、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LEC-1 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V1157ipd3N4中国恒河猴细胞适应株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有效浓度的确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丛喆 蒋虹 +8 位作者 金光 陈霆 王卫 陶真 姚南 熊竞 吴芳新 陈志伟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确定SHIV1157ipd3N4静脉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有效病毒浓度,明确SHIV1157ipd3N4感染实验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损伤情况。方法 10只正常中国恒河猴分成6组,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1 mL静脉感染,测定血浆病毒载量,CD4+/CD8+,CD4+... 目的确定SHIV1157ipd3N4静脉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有效病毒浓度,明确SHIV1157ipd3N4感染实验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损伤情况。方法 10只正常中国恒河猴分成6组,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1 mL静脉感染,测定血浆病毒载量,CD4+/CD8+,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分析感染后恒河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损伤情况。结果 5TCID50/mL以上浓度的SHIV1157ipd3N4能通过静脉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结论该实验的成功进行为SHIV/中国恒河猴疾病及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今后使用此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V1157ipd3N4 中国恒河猴 模型 动物 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光 王卫 +3 位作者 丛喆 蒋虹 陈霆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由于检测SIV p27抗原试剂盒来源困难,有时不稳定,鉴于HIV-1 p24与SIVp27有较强的交叉抗原,本研究比较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得出的结果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 目的由于检测SIV p27抗原试剂盒来源困难,有时不稳定,鉴于HIV-1 p24与SIVp27有较强的交叉抗原,本研究比较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得出的结果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定性和定量检测样品中SIV p27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的灵敏度分别是150 pg/mL和62.5 pg/mL。两种试剂盒检测病毒液和血浆中SIV p27抗原的定性结果一致。定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病毒液的直线回归决定系数R2=0.857,直线相关系数r=0.926,P<0.01,直线正相关程度较高;血浆的直线回归决定系数R2=0.512,直线相关系数r=0.716,P<0.05,直线正相关程度较低。结论 HIV-1 p24 ELISA试剂盒能够替代SIVp27 ELISA试剂盒定性检测病毒液和血浆中SIV p27抗原,但只能定量检测病毒液中SIV p27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p24 SIV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SHIV感染中国恒河猴及体内传代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南 王卫 +5 位作者 丛喆 陈霆 金光 陶真 陈志伟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了解RT-SHIV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感染特点,研究RT-SHIV在中国恒河猴中传代特点;建立RT-SHIV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为评价HIV-1药物有效性提供动物平台。方法选择4只健康恒河猴,其中两只动物经上肢静脉感染RT-SHIV病毒,感染急性期采取外... 目的了解RT-SHIV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感染特点,研究RT-SHIV在中国恒河猴中传代特点;建立RT-SHIV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为评价HIV-1药物有效性提供动物平台。方法选择4只健康恒河猴,其中两只动物经上肢静脉感染RT-SHIV病毒,感染急性期采取外周血分离CD8-PBMC,扩增病毒,将新制备的病毒静脉感染另外两只中国恒河猴,通过监测血浆病毒载量,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绝对数,了解实验猴的感染状态,同时分析病毒RT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4只动物均获得系统性感染,且传代动物急性期表现更为强烈,RT基因在感染和传代的过程中共观察到3个氨基酸的改变。结论本研究为RT-SHIV中国恒河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SHIV 传代 RT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SHIV中国恒河猴适应株细胞水平生物学特性分析
13
作者 姚南 王卫 +3 位作者 丛喆 金光 陶真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1-35,79,共6页
目的体外增值、制备动物感染来源的RT-SHIV病毒中国恒河猴适应株,比较PBMCs和CEMx174两种细胞制备出病毒的差异,同时用TZM-bl、CEMx174、PBMC三种细胞滴定测定病毒TCID50。方法用RT-SHIV病毒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定期采血测定血浆病毒载... 目的体外增值、制备动物感染来源的RT-SHIV病毒中国恒河猴适应株,比较PBMCs和CEMx174两种细胞制备出病毒的差异,同时用TZM-bl、CEMx174、PBMC三种细胞滴定测定病毒TCID50。方法用RT-SHIV病毒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定期采血测定血浆病毒载量,当病毒载量达高峰时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与正常恒河猴PBMCs或CEMx174细胞共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中的P24抗原水平,当病毒复制达高峰期时收集培养上清,分装并冻存;测定病毒RNA载量、P24抗原浓度,滴定病毒的TCID50。结果本研究共制备了78 mL PBMCs来源的RT-SHIV病毒和85 mL CEMx174细胞来源的RT-SHIV病毒。RT基因序列和原始序列的相似度为99%,仅在第254和265位的氨基酸发现突变。RT-SHIV(PBMC)和RT-SHIV(CEMx174)病毒载量分别为1.641×108 copies/mL和8.375×108 copies/mL,P24抗原水平分别为20.745 ng/mL和4.28 ng/mL,TZM-bl、CEMx174、PBMC细胞测定病毒的TCID50分别为3.16×105 TCID50/mL和1×104 TCID50/mL,5×102 TCID50/mL和5×105 TCID50/mL,5×102 TCID50/mL和5×103 TCID50/mL。结论 PBMCs细胞来源制备的病毒较CEMx174制备的病毒具有更高的感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SHIV TCID50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特异抗凋亡蛋白ARC研究进展
14
作者 廉虹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含胱冬肽酶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因子(apoptosis repressor with CARD,ARC)蛋白是20世纪末发现的在心肌、骨骼肌和大脑等终末分化组织中大量表达的抗凋亡蛋白。ARC的主要功能是抗凋亡作用。由于其在心脏中表达的特异性和抗凋亡的多层次... 含胱冬肽酶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因子(apoptosis repressor with CARD,ARC)蛋白是20世纪末发现的在心肌、骨骼肌和大脑等终末分化组织中大量表达的抗凋亡蛋白。ARC的主要功能是抗凋亡作用。由于其在心脏中表达的特异性和抗凋亡的多层次性,使ARC在心脏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其抗凋亡途径以及近年来在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胱冬肽酶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因子 凋亡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的耐药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海榕 秦川 占玲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15-620,共6页
结核病是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抗结核药物治疗不当会引起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导致结核病抬头。结核的耐药多与耐药基因突变有关,笔者总结了常见抗结核药... 结核病是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抗结核药物治疗不当会引起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导致结核病抬头。结核的耐药多与耐药基因突变有关,笔者总结了常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耐药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抗生素类 抗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楠 秦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9-994,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丧失和认知衰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关AD的病因仍然不明确且临床上无有效的防治措施。PPARγ是一种配体激活型转录因子,在AD的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丧失和认知衰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关AD的病因仍然不明确且临床上无有效的防治措施。PPARγ是一种配体激活型转录因子,在AD的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作为神经保护作用靶点;同时许多PPARγ的激动剂己经被证明在AD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上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文中综述了PPARγ在AD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PPARγ活化的因素,特别强调矢车菊素-3-O-葡糖糖苷(Cy3G)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同时,可能作为神经系统中潜在的PPARγ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PPARΓ激动剂 基因表达调控 神经保护 Cy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分子在HIV-1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克雷 薛婧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5,91,共5页
CD45分子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在免疫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分子对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是必需的,并具有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CD45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与HIV感染之间的关系... CD45分子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在免疫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分子对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是必需的,并具有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CD45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与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是艾滋病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CD45分子在HIV感染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HIV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 N蛋白与Smad3相互作用并调节TGF-β信号通路的形态学初步研究
18
作者 贾春实 朱华 +5 位作者 黄澜 徐艳峰 马春梅 邓巍 刘颖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10,I0002,I0003,共8页
目的应用病理学实验技术,初步描述SARS-CoV N蛋白与TGF-β信号通路中Smad3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及其对TGF-β信号通路下游转录产物生成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SARS-CoV感染的恒河猴肺组织及正常猴肺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应用病理学实验技术,初步描述SARS-CoV N蛋白与TGF-β信号通路中Smad3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及其对TGF-β信号通路下游转录产物生成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SARS-CoV感染的恒河猴肺组织及正常猴肺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猴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1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肺组织表达;SARS-CoVNucleocapsid蛋白与Smad3双染观察二者在肺组织中的共定位情况;应用Masson染色法比较感染与正常猴肺组织中胶原含量的差异,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肺组织中TGF-β、PAI-1及Ⅰ型胶原α2链(α2 chain of typeⅠcollagen,COLlA2)的表达,探讨N蛋白影响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PCR结果显示TGF-β、PAI-1及COL1A2在SARS-CoV感染的猴肺组织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猴肺有明显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在病毒感染的猴肺组织内TGF-β、PAI-1染色呈现强阳性,同时SARS-CoV Nucleocapsid蛋白与Smad3双染结果显示,二者在感染的猴肺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共定位现象。Masson染色结果提示,病毒感染的猴肺组织胶原含量较正常猴肺组织显著增加。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说明SARS-CoV Nucleocapsid蛋白参与调节TGF-β信号通路,促进肺组织纤维化提供了有力的形态学实验证明,为进一步理解SARS-CoV感染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的机制提供了的较为明确体内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TGF-Β 细胞信号传导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貂感染流感病毒H3N2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鲍琳琳 占玲俊 +5 位作者 邓巍 许黎黎 朱华 吕琦 李枫棣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5-9,F0002,共6页
目的建立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的雪貂动物模型。方法按实验要求筛选出流感抗体反应阴性的雪貂,经兽用氯胺酮轻度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H3N2流感病毒株A/Brisbane/10/07,设立两个稀释度106和107 TCID50,每个稀释度接种3只雪貂,感染后第5天... 目的建立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的雪貂动物模型。方法按实验要求筛选出流感抗体反应阴性的雪貂,经兽用氯胺酮轻度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H3N2流感病毒株A/Brisbane/10/07,设立两个稀释度106和107 TCID50,每个稀释度接种3只雪貂,感染后第5天安乐处死。感染前采集鼻甲骨活检,感染后1~5 d鼻甲骨活检检测病毒载量,每天记录雪貂一般临床变化。处死时取雪貂肺、肝、脾、小肠、脑组织作病毒滴度检测,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106和107TCID50的H3N2病毒分别感染雪貂,没有雪貂死亡。雪貂感染后都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体重的下降,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在鼻甲骨活检物中可测到病毒载量,肠组织可分离到病毒。肺组织以轻度性间质性肺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结论雪貂感染H3N2病毒株A/Brisbane/10/07后,临床表现、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方面的检测都可以证实雪貂感染H3N2病毒动物模型已建立,其中106 TCID50病毒滴度的是一个建立感染动物模型比较合适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isbane/10/07 H3N2 雪貂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H5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动物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鲍琳琳 占玲俊 +5 位作者 邓巍 许黎黎 朱华 吕琦 李枫棣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40-44,83,共6页
目的建立甲型H5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动物模型[1-3]。方法 H5N1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病毒以103和104 TCID50滴度分别感染雪貂。对4~10月龄去势雪貂经兽用氯胺酮轻度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每个稀释度接种3只雪貂,感染后第5天安乐... 目的建立甲型H5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动物模型[1-3]。方法 H5N1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病毒以103和104 TCID50滴度分别感染雪貂。对4~10月龄去势雪貂经兽用氯胺酮轻度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每个稀释度接种3只雪貂,感染后第5天安乐处死。感染后每天记录雪貂一般临床变化。感染前0 d采集鼻甲骨活检,感染后1~5 d鼻甲骨活检检测病毒载量和病毒滴度。处死时取雪貂气管、肺、心、肝、脾、肾、小肠、脑组织作病毒滴度检测和病理检查。结果 H5N1103和104 TCID50的病毒分别感染雪貂,雪貂死亡都率在33%。103TCID50和104 TCID50病毒分别感染雪貂,动物都出现持续3 d体温升高,104 TCID50组出现超过20%的体重下降。上呼吸道排毒呈现上升趋势,并可在除呼吸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病毒。感染的雪貂病理表现为重度肺炎。结论雪貂感染H5N1病毒株后在临床表现、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方面的检测都可以证实雪貂感染H5N1病毒动物模型已建立,104 TCID50病毒滴度是一个建立感染动物模型比较合适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etnam/1203/2004 H5N1 雪貂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