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评价与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涛 左萍萍 +2 位作者 刘雁勇 杨楠 纪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01-304,I0001,共5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3325...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33258染色了解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黑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成功筛选的15只PD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寻台速度下降,时间延长(P<0.05);在平衡杆实验中,其潜伏期和过杆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右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该区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6-OHDA诱导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与其胞内caspase-3表达增高相关,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和平衡杆实验中行为学改变与TH免疫组化染色及Hoechst33258染色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黑质 行为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帕金森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哲 周忠蜀 +11 位作者 向青 胡景伟 潘琳 张岚 舒峻 徐波 梁妍 左萍萍 贺春 徐杨 高艳 崔晓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18-321,I0002,F0003,共6页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β-tubulin、TH、DAT、Ngn2和mash-1抗体,鉴定在hAMCs中的表达;RT-PCR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及nestin mRNA在hAMCs的表达。C57BL/6小鼠MPTP(i.p.)建立PD模型,将hAMCs移植到右侧纹状体内。通过自发运动和转杆实验以及抗人线粒体和TH抗体在脑纹状体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评价hAMCs对PD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经神经细胞培养基诱导培养后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上述所有与神经发生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hAMCs移植后的PD小鼠自发运动次数增加(P<0.05),转杆时间延长(P<0.05)。结论hAM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具有神经细胞特性,移植到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能够改善MPTP所致的运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脑移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烷醇对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涛 乔洪文 +4 位作者 刘雁勇 杨楠 纪超 陈彪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观察28烷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善作用与中脑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及其各自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以28烷醇17.5 mg/kg(低剂量组)、35 ... 目的观察28烷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善作用与中脑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及其各自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以28烷醇17.5 mg/kg(低剂量组)、35 mg/kg(中剂量组)、70 mg/kg(高剂量组)进行干预。给药2周后行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测试和平衡杆测试;TUNEL染色检测纹状体内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caspase-3、NGF及其受体、proN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旋转试验和平衡杆实验成绩改善(P<0.05);高剂量组纹状体内凋亡小体减少(P<0.05),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增高(P<0.05),proNGF及其受体sortilin和p75NTR表达降低(P<0.05),caspase-3表达减少(P<0.05)。结论 28烷醇可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病理行为。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是调节NGF介导的细胞存活通路和proNGF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前体 神经保护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相关研究
4
作者 王尔茜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腺苷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信号分子,它以磷酸化形式(腺苷三磷酸,ATP)与神经递质一起包装在突触囊泡中被释放。弥散于突触间隙的腺苷与其A1、A2、A3三类受体结合,启动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产生广泛、灵活而多变的生物效应。近年发... 腺苷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信号分子,它以磷酸化形式(腺苷三磷酸,ATP)与神经递质一起包装在突触囊泡中被释放。弥散于突触间隙的腺苷与其A1、A2、A3三类受体结合,启动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产生广泛、灵活而多变的生物效应。近年发现,腺苷具有一定的抗抑郁疗效,但机理尚未阐明。本文就腺苷及其受体在抗抑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腺苷受体 抗抑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乙酰基双氢埃托啡的合成及其镇痛药理试验
5
作者 迟传金 何毓嘉 李灵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04-304,共1页
3-0-乙酰基双氢埃托啡的合成及其镇痛药理试验迟传金,何毓嘉,李灵源(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合成药化教研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药理室)双氢埃托啡(C1)是目前所知镇痛活性最强的半合成吗啡类镇肩药之一[1]。由于... 3-0-乙酰基双氢埃托啡的合成及其镇痛药理试验迟传金,何毓嘉,李灵源(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合成药化教研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药理室)双氢埃托啡(C1)是目前所知镇痛活性最强的半合成吗啡类镇肩药之一[1]。由于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则显示对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基 双氢埃托啡 合成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激活线粒体自噬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明洋 冯璐 +5 位作者 范姝婕 郑吉 李冬梅 杨楠 左萍萍 刘雁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0-75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CPCG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CPCGI低剂量治疗组、CPCGI高剂量治疗组、阳性药金纳多组,每组10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 目的观察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CPCG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CPCGI低剂量治疗组、CPCGI高剂量治疗组、阳性药金纳多组,每组10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2 h后复灌模型,即刻给药,连续14 d。术后1 d、3 d、7 d和14 d行神经功能症状缺损评分,术后14 d行贴纸去除及平衡木行走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Beclin1、PINK1及Parkin的表达。结果术后14 d,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大鼠过杆时间明显缩短(P<0.01),CPCGI给药组去除两侧前肢贴纸的时间缩短(P<0.05)。模型组皮层组织中Beclin1及Park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INK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CPCGI各组均能逆转该作用(P<0.05)。结论 CPCGI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 线粒体自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涛 纪超 +2 位作者 黎青 张清俊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模型,4周后观察行为学改变,5周后检测正常对照、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模型,4周后观察行为学改变,5周后检测正常对照、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方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在成功筛选的10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右侧纹状体中,与自身对侧、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SOD、GSH-Px活性,GSH含量均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均P<0.05);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Bax蛋白表达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Bax和Bcl-2蛋白参与了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PD) 6-羟基多巴胺 纹状体 氧化应激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乌灵菌粉的抗抑郁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楠 刘雁勇 +3 位作者 郝文宇 纪超 牟亮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乌灵菌粉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以慢性轻度应激(CMS)致抑郁模型小鼠为观察对象,提取对照组、CMS组、乌灵菌粉组、氟西汀治疗组大脑皮层的总RNA,应用Clontech公司的小鼠1.2表达谱芯片进行各组间1176个基因的比...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乌灵菌粉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以慢性轻度应激(CMS)致抑郁模型小鼠为观察对象,提取对照组、CMS组、乌灵菌粉组、氟西汀治疗组大脑皮层的总RNA,应用Clontech公司的小鼠1.2表达谱芯片进行各组间1176个基因的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比较发现,CMS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皮层有130个基因发生改变,其中上调116个,下调14个;与CMS组比较,乌灵菌粉组有85个基因发生改变,其中上调34个,下调51个;氟西汀组133个基因发生改变,上调35个,下调98个。这些基因涉及受体活性、蛋白激酶、炎性因子、转铁蛋白、神经发生等各个方面。结论CMS致抑郁模型小鼠脑内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出现亢奋或低下,而通过乌灵菌粉和氟西汀干预后可使多个基因表达趋向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菌粉 抑郁 慢性轻度应激 大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蕊 范思远 +5 位作者 梁珍 纪超 杨楠 刘雁勇 崔丽英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9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乙酰谷酰胺组、红花注射液组和谷红注射液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4 h...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9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乙酰谷酰胺组、红花注射液组和谷红注射液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4 h给药治疗,连续给药14 d。采用Bederson神经缺损症状评分平衡杆测试观察各组运动功能。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黑质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过杆总时间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红花注射液与谷红注射液组过杆总时间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缺血侧黑质TH神经元细胞存活率较健侧显著减少(P<0.001),红花注射液和谷红注射液组TH神经元的细胞存活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谷红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黑质神经元的继发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谷红注射液 运动功能 黑质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粗提物对拟痴呆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楠 刘雁勇 +4 位作者 郝文宇 纪超 梁妍 朱海波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栀子粗提物对Aβ25-35致痴呆小鼠模型及鹅膏蕈氨酸(IBO)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Aβ25-35脑室注射致痴呆小鼠模型及前脑基底核注射IBO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栀子粗提... 目的观察中药栀子粗提物对Aβ25-35致痴呆小鼠模型及鹅膏蕈氨酸(IBO)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Aβ25-35脑室注射致痴呆小鼠模型及前脑基底核注射IBO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栀子粗提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12.5、25、50mg/kg)对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阳性药采用多奈派齐(0.75mg/kg)。结果栀子粗提物3个剂量均可提高Aβ25-35致痴呆小鼠的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中剂量对IBO致记忆获得障碍大鼠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各给药组大鼠受到避暗箱内电击的潜伏期均有所延长,3min内受到电击的次数均有所减少。结论栀子粗提物有改善拟痴呆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粗提物 拟痴呆动物模型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避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素B_2放射免疫分析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汪钟 黄如松 +2 位作者 安岩 朱国强 胡艳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320-322,共3页
正常时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体内处于动态平衡,两者失调,可能诱发某些疾病发生。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的含量可反映机体内TXA2的水平。我们应用自制的放免分析盒,对几种与TXA2有关疾... 正常时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体内处于动态平衡,两者失调,可能诱发某些疾病发生。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的含量可反映机体内TXA2的水平。我们应用自制的放免分析盒,对几种与TXA2有关疾病的患者和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浆TXB2含量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测定 放射性同位素诊断 血栓素 血浆 B2 糖尿病患者 内毒素血症 妊娠中毒症 尾静脉注射 并发症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醇对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涛 刘亚静 +4 位作者 刘雁勇 杨楠 纪超 陈彪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检测28醇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低剂量组(n=12)、中剂量组(n=12)和高剂量组(n=12)。将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治疗组分别以28醇17.5 mg... 目的检测28醇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低剂量组(n=12)、中剂量组(n=12)和高剂量组(n=12)。将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治疗组分别以28醇17.5 mg/kg、35 mg/kg、70 mg/kg灌胃。给药2周后行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Morris水迷宫、平衡杆实验。结果中高剂量组30 min内旋转圈数少于模型组(P<0.05),寻台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潜伏期和过杆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结论 28醇可以提高PD模型大鼠的四肢协调及运动能力、运动始动性和运动平衡能力,有效对抗多巴胺神经损伤造成的行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28醇 6-羟基多巴胺 行为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健康成年大鼠和东莨菪碱大鼠脑内M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捷 吴新民 左萍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观察预先腹腔注射咪达唑仑对健康成年大鼠和东莨菪碱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中胆碱能毒蕈碱样受体(MR)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方法:(1)近期影响组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n=9),咪达唑仑组(Mid,n=9),东莨菪碱组(Sco,n=10),咪... 目的:观察预先腹腔注射咪达唑仑对健康成年大鼠和东莨菪碱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中胆碱能毒蕈碱样受体(MR)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方法:(1)近期影响组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n=9),咪达唑仑组(Mid,n=9),东莨菪碱组(Sco,n=10),咪达唑仑+东莨菪碱组(Mid+sco,n=10)。第1,2,3天,Mid组和Mid+sco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咪达唑仑50mg/kg,Con组和Sco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4,5,6天,Sco组和Mid+sco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mg/kg,Con组和Mid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远期影响组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n=9),咪达唑仑组(Mid,n=9),东莨菪碱组(Sco,n=9),咪达唑仑+东莨菪碱组(Mid+sco,n=9)。第1,2,3天,Mid组和Mid+sco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咪达唑仑50mg/kg,Con组和Sco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10,11,12天,Sco组和Mid+sco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mg/kg,Con组和Mid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给药完毕后急性处死大鼠,分离脑组织的皮层和海马,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MR与[3H]QNB的特异性结合量。选择近期影响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MR受体饱和实验,用Scatchard曲线分析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容量(Bmax)的变化。结果:(1)近期影响组海马MR与[3H]QNB特异性结合量Con组高于Mid组、Sco组和Mid+Sco组(均P<0.01);Mid组高于Sco组(P<0.05)和Mid+sco组(P<0.01);Sco组高于Mid+sco组(P<0.05)。皮层MR与[3H]QNB特异性结合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d组、Sco组海马MRKd值高于Con组和Mid+sco组(P<0.01);Con组Bmax值高于Mid组(P<0.05)、Sco组和Mid+sco组(均P<0.01),Mid组高于Sco组和Mid+sco组(均P<0.01),Sco组高于Mid+sco组(P<0.05)。(2)远期影响组:Con组、Mid组海马MR与[3H]QNB特异性结合量高于Sco组和Mid+sco组(均P<0.01)。各组间皮层MR与[3H]QNB特异性结合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腹腔注射50mg/kg咪达唑仑连续3d对皮层MR没有影响,可在短时期内降低健康成年大鼠和东莨菪碱大鼠海马MR与[3H]QNB的特异性结合量与海马MR密度和亲和力发生改变有关,对健康成年大鼠和东莨菪碱大鼠海马MR与[3H]QNB的特异性结合量无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东莨菪碱 受体 毒蕈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蝙蝠葛苏林碱对兔淋巴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锦轩 张一彬 +4 位作者 段全虹 朝凤云 胡韶毅 吴亭 王振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定量测试法检测了静息淋巴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并以Ca^(2+)载体A23187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了(一)蝙蝠葛苏林碱(8701)对兔淋巴细胞胞浆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701的各种实验浓度均可显著地促进淋巴... 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定量测试法检测了静息淋巴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并以Ca^(2+)载体A23187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了(一)蝙蝠葛苏林碱(8701)对兔淋巴细胞胞浆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701的各种实验浓度均可显著地促进淋巴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在浓度为10^(-4)mol·L^(-1)时,增加细胞内Ca^(2+)浓度的作用显著高于Ca^(2+)载体A23187的作用(P<0.01),提示该药有可能作为淋巴细胞的刺激剂或在高浓度时可能造成淋巴细胞的Ca^(2+)中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苏林碱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莉莉 杨楠 +2 位作者 许力 左萍萍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8-799,共2页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CI(C)组、低DHEA剂量(L)组和高DHEA剂量(H)组,每组12只。制作CCI模型后,L组和H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DHEA10 mg/kg和40 mg/kg。术后每天...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CI(C)组、低DHEA剂量(L)组和高DHEA剂量(H)组,每组12只。制作CCI模型后,L组和H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DHEA10 mg/kg和40 mg/kg。术后每天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并在术后7、14 d测量神经结扎侧后足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C组术后MWT明显降低。术后7 d和14 d,H组MWT较C组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每日腹腔注射DHEA40 mg/kg对CCI大鼠的疼痛行为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坐骨神经痛 慢性压迫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衰老小鼠海马神经元受损DNA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毅龙 左萍萍 +1 位作者 梁妍 纪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绝经及D-半乳糖模型小鼠空间认知的改变,评价雌激素保护海马神经元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双侧卵巢切除(OVX)并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造模。雌激素替代治疗(ERT)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50μg/kg。... 目的观察模拟绝经及D-半乳糖模型小鼠空间认知的改变,评价雌激素保护海马神经元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双侧卵巢切除(OVX)并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造模。雌激素替代治疗(ERT)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50μg/kg。造模与ERT共8周。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试剂盒检测雌激素与氧化应激酶。免疫组化染色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海马MTH1表达。结果模型组血中E2水平仅为假手术组的1/5(P<0.01),而ERT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寻台时间明显延长(P<0.01),ERT组缩短(P<0.05);模型组SOD、GSH-Px明显降低而MDA明显增高(P<0.05),ERT组接近正常。8-oxo-dG作为DNA氧化损伤标志物在模型组海马明显增多,而DNA修复蛋白MTH1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两者在ERT组恢复正常(P<0.05)。结论雌激素可通过对海马神经元受损DNA的修复及抗氧化作用改善衰老模型的空间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衰老 小鼠 海马 DNA 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微栓栓塞致大鼠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系统损害的影响
17
作者 华震 王东信 +1 位作者 王沛玉 左萍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脑部微栓栓塞致大鼠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系统损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2)600微栓组和900微栓组,分别经右侧颈内动脉注射600和900个微球;(3)600保护组和900保护组,分别经右侧颈内动脉注射600和...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脑部微栓栓塞致大鼠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系统损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2)600微栓组和900微栓组,分别经右侧颈内动脉注射600和900个微球;(3)600保护组和900保护组,分别经右侧颈内动脉注射600和900个微球,并给予利多卡因。第7天起进行水迷宫测试。最后取脑组织测定胆碱乙酰转移酶、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结合活性。结果(1)潜伏期900微栓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和600微栓组。(2)有效搜索策略百分比两个微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保护组则明显高于相应的微栓组。(3)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皮层区域900微栓组和两个保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保护组还明显低于相应的微栓组;纹状体区域各微栓和保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胆碱酯酶活性皮层区域900微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600微栓组,900保护组则明显高于900微栓组;海马区域各微栓和保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M受体结合活性皮层区域900微栓组和两个保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保护组还明显低于相应的微栓组;海马和纹状体区域各微栓和保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保护组还明显低于相应的微栓组。结论脑部微栓栓塞产生数量相关的大鼠学习记忆和中枢胆碱能系统损害。利多卡因减轻微栓栓塞所造成的学习记忆能障碍,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指标有进一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脑缺血 迷宫学习 乙酰胆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醇对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的作用及其机制
18
作者 王涛 刘雁勇 +3 位作者 杨楠 纪超 陈彪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0-823,共4页
目的观察28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75只成年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28醇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间隔2 h... 目的观察28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75只成年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28醇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间隔2 h腹腔注射MPTP 16 mg/kg共4次造模。28醇各剂量组按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周,其他组给予等量0.5%缩甲基纤维素钠(CMC)无菌水。行为学检测采用转杆试验和自发运动试验,Nissl染色组化实验检测纹状体神经元数量及状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黑质区p-Erk1/2、p-p38 MAPK、p-JNK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8醇高剂量组转杆试验和自发运动试验成绩改善(P<0.05)。28醇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含有Nissl小体的神经元显著增多并染色加深(P<0.05),黑质区p-p38 MAPK、p-JNK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下降(P<0.05),p-Erk1/2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8醇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指标。可能通过调节MAPKs家族信号转导因子p-p38 MAPK、p-JNK蛋白表达,减少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伤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保护 行为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28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单铵对体外培养人和大鼠淋巴细胞前列腺素和DNA合成的影响
19
作者 段金虹 程锦轩 +2 位作者 程喆人 韩凤云 王振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40-443,共4页
本文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甘草酸单铵(AG)对体外培养人和大鼠淋巴细胞的~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抑制率及PGI_2和TXA_2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G在1.5×10^(-7)和3×10^(-7)时增加~3HTdR参入抑制率。利用RIA方法测定了AG对淋巴细... 本文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甘草酸单铵(AG)对体外培养人和大鼠淋巴细胞的~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抑制率及PGI_2和TXA_2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G在1.5×10^(-7)和3×10^(-7)时增加~3HTdR参入抑制率。利用RIA方法测定了AG对淋巴细胞PGI_2和TXA_2的影响,发现在4×10^(-7)mol/L、4×10^(-8)mol/L和4×10^(-11)mol/L的AG作用下,可显著降低TXA_2的释放,而对PGI_2的释放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 胸腺嘧啶核苷 淋巴细胞 前列环素 血栓素A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钙激素对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及对骨吸收作用的机制
20
作者 韩凤云 程锦轩 +1 位作者 段金虹 王振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4-248,共5页
报道两种调钙激素:甲状旁腺素(PTH)及降钙素(CT)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对MNC分泌前列腺素E_2(PGE_2)有增强作用,其作用随时间而增大,在120min时达到最高峰并趋于稳定,这种作用可被消炎痛抑制;同... 报道两种调钙激素:甲状旁腺素(PTH)及降钙素(CT)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对MNC分泌前列腺素E_2(PGE_2)有增强作用,其作用随时间而增大,在120min时达到最高峰并趋于稳定,这种作用可被消炎痛抑制;同时观察到CT、PTH、PGE_1刺激MNC,胞内cAMP水平显著提高,其最佳作用分别为:CT为2.5min;PGE_1为2.5min;PTH为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