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力衰竭中心脏能量代谢变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双双
邢岩江
+1 位作者
张佳玮
王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31-3840,共10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明晰。本综述将从糖代谢、脂代谢、酮体代谢及氨基酸代谢4个方面阐述心力衰竭中能量代谢的变化,通过HFpEF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代谢在HFpEF心脏中能量代谢的变化和意义,明确心力衰竭与各底物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从心脏能量代谢角度为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酮体代谢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致心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方杰
曹济民
闫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Wallukat等首次观察到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存在高阳性率、高滴度的血管紧张素受体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Wallukat等首次观察到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存在高阳性率、高滴度的血管紧张素受体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R-AA),该抗体可通过激活AT1R发挥类激动剂样的作用进而导致心肌和血管损伤,由此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T1R-AA的发现、心血管损伤作用及机制以及今后的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自身抗体
心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族与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比较
3
作者
徐涛
韩少梅
+1 位作者
朱广瑾
刘军廷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探讨藏族和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四川省随机抽取1440名年龄10~18岁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n=707)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汉族青少年(n=733)。...
目的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探讨藏族和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四川省随机抽取1440名年龄10~18岁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n=707)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汉族青少年(n=733)。用Biodynamics BI-310身体成份分析仪对青少年进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藏族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略低于汉族(男性:150.06 cm比154.03 cm,P〈0.001;女性:147.28 cm比151.06 cm,P〈0.001)。藏族青少年男性的平均体重和体重指数与汉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藏族青少年女性的平均体重和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体重指数略大(19.33 kg/m2比18.46 kg/m2,P〈0.001)。藏族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瘦体重都显著低于汉族(男性:35.20 kg比39.05 kg,P〈0.001;女性:32.25 kg比35.60 kg,P〈0.001),而脂肪体重明显高于汉族(男性:5.90 kg比3.40 kg,P〈0.001;女性:9.65 kg比7.25 kg,P〈0.001);藏族青少年的脂肪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汉族,但去脂体重指数显著较低。藏族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脂肪百分比分别比汉族高6.62%和6.42%(P均〈0.001)。10~17岁藏族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始终比同性别同年龄组的汉族青少年高4%~7%。结论生长在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因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其身体成分状况不同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汉族青少年。藏族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始终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汉族青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成分
脂肪百分比
藏族
青少年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力衰竭中心脏能量代谢变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双双
邢岩江
张佳玮
王婧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31-38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41004)。
文摘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明晰。本综述将从糖代谢、脂代谢、酮体代谢及氨基酸代谢4个方面阐述心力衰竭中能量代谢的变化,通过HFpEF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代谢在HFpEF心脏中能量代谢的变化和意义,明确心力衰竭与各底物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从心脏能量代谢角度为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观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酮体代谢
氨基酸代谢
Keywords
Heart failure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Energy metabolism
Glucose metabolism
Fatty acid metabolism
Ketone body metabolism
Amino acid metabolism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致心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方杰
曹济民
闫莉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
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
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基础
学院
生理学
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
研究所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基础
学院
病理
生理学
系
出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540,8167021355)资助课题
文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Wallukat等首次观察到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存在高阳性率、高滴度的血管紧张素受体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R-AA),该抗体可通过激活AT1R发挥类激动剂样的作用进而导致心肌和血管损伤,由此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T1R-AA的发现、心血管损伤作用及机制以及今后的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自身抗体
心血管损伤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族与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比较
3
作者
徐涛
韩少梅
朱广瑾
刘军廷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
研究所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06FY110300)
文摘
目的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探讨藏族和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四川省随机抽取1440名年龄10~18岁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n=707)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汉族青少年(n=733)。用Biodynamics BI-310身体成份分析仪对青少年进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藏族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略低于汉族(男性:150.06 cm比154.03 cm,P〈0.001;女性:147.28 cm比151.06 cm,P〈0.001)。藏族青少年男性的平均体重和体重指数与汉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藏族青少年女性的平均体重和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体重指数略大(19.33 kg/m2比18.46 kg/m2,P〈0.001)。藏族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瘦体重都显著低于汉族(男性:35.20 kg比39.05 kg,P〈0.001;女性:32.25 kg比35.60 kg,P〈0.001),而脂肪体重明显高于汉族(男性:5.90 kg比3.40 kg,P〈0.001;女性:9.65 kg比7.25 kg,P〈0.001);藏族青少年的脂肪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汉族,但去脂体重指数显著较低。藏族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脂肪百分比分别比汉族高6.62%和6.42%(P均〈0.001)。10~17岁藏族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始终比同性别同年龄组的汉族青少年高4%~7%。结论生长在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因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其身体成分状况不同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汉族青少年。藏族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始终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汉族青少年。
关键词
身体成分
脂肪百分比
藏族
青少年
高海拔
Keywords
body composition
body fat percentage
Tibetan
adolescents
high-altitude
分类号
Q984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力衰竭中心脏能量代谢变化研究进展
马双双
邢岩江
张佳玮
王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致心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刘方杰
曹济民
闫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藏族与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比较
徐涛
韩少梅
朱广瑾
刘军廷
《协和医学杂志》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