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统计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及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芳 韩伟 +2 位作者 王子兴 徐涛 姜晶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0-646,共7页
目的2022年秋季学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统计教研室在研究生课程《医学统计学》中启动基础部分的视频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讨论部分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为了解选课研究生对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认... 目的2022年秋季学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统计教研室在研究生课程《医学统计学》中启动基础部分的视频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讨论部分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为了解选课研究生对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认知,据此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22年秋季学期《医学统计学》选课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104名调查对象中,86.5%对线上视频教学成为《医学统计学》理论方法学习的主要模式持正向评价;认为线上视频教学、线下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比例分别达99.1%、98.1%;29.8%的调查对象认为线下教学模式需要改进;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持正向态度,其中混合教学模式满意度认同度最高(92.3%),增强师生互动认同度最低(82.7%)。结论研究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较为认可,教学效果较好。建议进一步完善线上课程的相关设置,重视线下教学的课程设计,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师生之间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混合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存在两个版本
2
作者 杨克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5,共6页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阐述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经典理论之一。中心法则存在两个版本。1957年克里克首次提出中心法则,1958年发表,1970年修改。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方式分为三组:(1)3种普通传递,在细胞中正常发...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阐述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经典理论之一。中心法则存在两个版本。1957年克里克首次提出中心法则,1958年发表,1970年修改。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方式分为三组:(1)3种普通传递,在细胞中正常发生,包括DNA→DNA、DNA→RNA和RNA→蛋白质;(2)3种特殊传递,指某些病毒中的RNA→RNA和RNA→DNA,以及体外DNA→蛋白质;(3)3种未知传递,即尚未发现或可能不存在的信息传递,包括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和蛋白质→RNA。1965年沃森以蛋白质生物合成途径作为中心法则,将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分成两步——转录和翻译,通常简化为DNA→RNA→蛋白质,之后又补充了“RNA复制”和“逆转录”。沃森中心法则的局限性受到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两个版本 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政管理数据识别慢性病发病病例背景下确定洗脱期时长最佳策略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怡 王敬鑫 +1 位作者 艾丽梅 万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7,共8页
背景使用行政管理数据时,确立清晰、适当的慢性病洗脱期时长是正确确定反复就医的慢性病患者发病时点、确定新发病例的基础。目的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综述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以期为我国研究者后续使用行政管理数据识别慢性病新发病例... 背景使用行政管理数据时,确立清晰、适当的慢性病洗脱期时长是正确确定反复就医的慢性病患者发病时点、确定新发病例的基础。目的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综述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以期为我国研究者后续使用行政管理数据识别慢性病新发病例时确认洗脱期长短、正确识别新发病例提供思路。方法于2021年10月,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获取有关利用行政管理数据探究慢性病发病、患病情况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10-01。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并采用定性研究报告评价标准(SRQR)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后,使用描述性分析法总结洗脱期时长的确定方法。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纳入文献的SRQR评分均≥15分,方法学质量较好。文献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行政管理数据完整、丰富的国家(地区),聚焦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肿瘤、精神分裂症等多种慢性病。研究指出,设定合适的洗脱期时长是准确识别发病病例的基础。目前,文献中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限定法、一致性检验法和逆向生存函数法三大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限定法,逆向生存曲线法的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直接限定法、一致性检验法和逆向生存函数法均有相应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的选择标准、判断标准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行政管理数据 医疗保险数据 洗脱期 发病率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地表水污染与癌症的空间关联
4
作者 赵婧 韩伟 +3 位作者 郭晓波 张璐雯 薛芳 姜晶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861,共13页
目的揭示淮河流域关键污染物的空间聚集模式,并基于污染分级进一步量化非消化道癌症风险和癌症负担,为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深化治理提供靶目标和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淮河流域2021年地表水质及2019年肿瘤登记年报的7种癌症发病数据,采用随机... 目的揭示淮河流域关键污染物的空间聚集模式,并基于污染分级进一步量化非消化道癌症风险和癌症负担,为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深化治理提供靶目标和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淮河流域2021年地表水质及2019年肿瘤登记年报的7种癌症发病数据,采用随机森林-SHapley加性解释分析筛选关键污染物,基于空间分析划分污染分级,并计算其癌症风险和人群归因分数。结果筛选出5个关键污染物,分别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5日生化需氧量及砷,并将其联合效应划分为3个污染分级,结果显示与低污染地区相比,高污染地区的5种癌症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包括肺癌(RR=1.26,95%CI=1.06~1.50)、乳腺癌(女性)(RR=1.46,95%CI=1.21~1.77)、胰腺癌(RR=1.46,95%CI=1.06~2.01)、脑癌(RR=1.44,95%CI=1.05~1.98)和胆囊癌(RR=1.60,95%CI=1.03~2.50),且人群归因分数几乎均超过5%。结论地表水污染的潜在癌症风险和负担不容忽视,唯有各行业密切合作,通过进一步制定政策法规、加强环境治理和进行公众健康干预,才能从根本上应对这一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地表水污染 空间分布模式 污染分级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佐剂研发和临床转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洋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免疫佐剂是能增强或改变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辅助疫苗发挥作用的制剂。大多数人体自发性肿瘤的免疫原性较弱,而免疫佐剂具有增强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促进抗原提呈以及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等特性,这对提高肿瘤生物治疗效果具有... 免疫佐剂是能增强或改变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辅助疫苗发挥作用的制剂。大多数人体自发性肿瘤的免疫原性较弱,而免疫佐剂具有增强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促进抗原提呈以及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等特性,这对提高肿瘤生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功能与机制的不同,可将佐剂分为免疫调节分子类、抗原递送系统类、免疫调节与抗原递送联合类三大类型。目前已有铝盐、乳剂、病毒颗粒、霍乱肠毒素和CpG ODN等佐剂获得批准用于人类疫苗或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由于安全问题、不良反应等限制因素及新型现代疫苗迅猛发展的需要,研发能与疫苗安全高效配伍应用的新型佐剂成为免疫临床转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归纳了免疫佐剂特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介绍了免疫佐剂研究与临床转化的现状及新进展,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佐剂 免疫应答 作用机制 固有免疫 转化医学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O:外周苯二氮卓受体的新命名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悦 左萍萍 郎森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2-435,共4页
早期外周苯二氮卓受体(PBR)是根据其在外周组织的广泛分布而命名的,用以区分中枢苯二氮卓受体(CBR)。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PBR已不能反映该蛋白的分布、生理特性及其功能等,故2006年Papadopoulos等提出了18ku转位蛋白... 早期外周苯二氮卓受体(PBR)是根据其在外周组织的广泛分布而命名的,用以区分中枢苯二氮卓受体(CBR)。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PBR已不能反映该蛋白的分布、生理特性及其功能等,故2006年Papadopoulos等提出了18ku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18ku),简称TSPO,将其作为PBR的新名称。该文将从TSPO的分子特性、定位分布、生理特性,特别是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苯二氮卓受体(PBR) 18ku转位蛋白 TSPO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退行性疾病 精神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HPV)58型中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艳春 张婷 +2 位作者 谢喜秀 包琦锋 许雪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58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HPV58在亚洲地区宫颈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仅次于HPV16/18.HPV58中和单克隆抗体可用于HP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的研究,并为病毒感染入侵机制的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58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HPV58在亚洲地区宫颈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仅次于HPV16/18.HPV58中和单克隆抗体可用于HP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的研究,并为病毒感染入侵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本研究采用HPV58 L1 VLP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制备,通过VLP-ELISA和假病毒中和实验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经rProtein A纯化阳性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获得单抗;采用ELISA测定型别特异性中和单抗的亲和力,采用相加实验及变性VLP-ELISA分析单抗识别表位的性质;选取高亲和力单抗建立定量分析HPV58 L1 VLP的ELISA方法.获得了2株HPV58特异性中和单抗XM-22和XM-23,亲和常数分别为2.7×107mol-1.L和1.9×106mol-1.L,二者识别表位可能不同.同时获得2株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单抗XM-21和XM-24,除可较高水平中和HPV58外,还可分别交叉中和亲缘关系较远的HPV18和HPV6.以XM-22建立的ELISA方法定量分析HPV58 L1 VLP的检测范围为0.05μg/mL~0.40μg/mL.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HPV58 L1 VLP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研究,获得的4株具有不同特点的中和单抗可用于HPV58感染入侵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58型 中和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甲基丙二酸血症小鼠模型
8
作者 王薇 毛莹莹 +6 位作者 郑萍 程沛迪 张文超 吴小兵 马文豪 陈倩 张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的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模型。方法利用CRIPS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MMACHC基因第80位碱基由碱基A突变为碱基G,在靶位点区域设计单链导向R...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的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模型。方法利用CRIPS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MMACHC基因第80位碱基由碱基A突变为碱基G,在靶位点区域设计单链导向RNA(single-guide RNA,sgRNA),构建打靶载体,将Cas9/sgRNA及打靶载体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培育获得F0代小鼠,以小鼠鼠尾鉴定基因型,将点突变阳性F0代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具有稳定基因型的F1代小鼠,F1代小鼠交配繁育获得MMACHC基因c.80A>G纯合突变型小鼠,对纯合型小鼠、杂合型小鼠、野生型小鼠进行血代谢产物甲基丙二酸和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获得12只MMACHC基因c.80A>G点突变阳性的F1代小鼠,并进行培育繁殖扩大种群,获得纯合突变型小鼠,纯合型小鼠无早期死亡,其血甲基丙二酸、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杂合型和野生型小鼠(P<0.05),杂合型和野生型小鼠血甲基丙二酸、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的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 MMACHC基因 CRISPR/Cas9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