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改善高脂血症分子机理的研究II运动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载脂蛋白A和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斐 张娜 +1 位作者 张勇 蔡辉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18,共4页
观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和有氧游泳运动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深入探讨与高脂血症发生密切相关的载脂蛋白A -I、载脂蛋白B基因在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实验动物体内表达的变化 ,并与有氧运动对它们的影响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高脂饮食组肝... 观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和有氧游泳运动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深入探讨与高脂血症发生密切相关的载脂蛋白A -I、载脂蛋白B基因在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实验动物体内表达的变化 ,并与有氧运动对它们的影响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高脂饮食组肝脏apoA -I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高脂运动组显著高于高脂不运动组 ;8周高脂饮食和 /或有氧运动没有显著上调或下调大鼠肝脏apoBmRNA的水平。结果提示 ,运动可在转录水平对抗高脂负荷下调大鼠肝脏apoA -I表达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高脂血症 肝脏 载脂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安向光 韩忠朝 +2 位作者 武怀珠 周毓玲 王佩显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中国汉族AMI患者56例(男44,女12,平均年龄67±10岁)和正常对照组55例(男42,女13,年龄68±8岁)血浆PAI-1活性,并分析环境因素对P...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中国汉族AMI患者56例(男44,女12,平均年龄67±10岁)和正常对照组55例(男42,女13,年龄68±8岁)血浆PAI-1活性,并分析环境因素对PAI-1水平的影响。结果 (1)AMI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PAI-1水平分别为O.90±O.13Au/ml和O.72±O.13Au/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2)吸烟、高血压病史、既往血栓性疾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血糖水平均与血浆PAI-1水平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是血浆PAI-1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浆PAI-1水平增加是心肌梗死(MI)的危险因素;(2)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为PAI-1水平的独立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发色底物法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照射增强白血病化疗的疗效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卫霞 褚建新 +2 位作者 赵钧铭 丁顺利 王淑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了增强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 ,而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探讨了低剂量照射增强Ara C抗白血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用小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模型 (L615 )进行 ,先确定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小剂量Ara C最... 为了增强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 ,而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探讨了低剂量照射增强Ara C抗白血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用小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模型 (L615 )进行 ,先确定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小剂量Ara C最佳联合治疗方案 ;在此基础上观察该方案对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 ,并从骨髓病理形态学的动态观察、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骨髓基质细胞GM CSF表达 (免疫酶标法 )、骨髓条件培养上清液GM CSF水平 (微孔滤膜免疫金银染色法 )等探讨其疗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小鼠于接种白血病细胞后第 4天给予 30 0cGy全身照射后 ,间隔 1,2或 3天连续 3天给予 30mg kgAra C ,有 5 8% - 72 %的动物存活 >30天 ,其中 17%的小鼠获得治愈 ,30天内因白血病死亡小鼠的存活时间也比单纯照射和单纯Ara C组明显延长 (P <0 .0 5 )。该治疗方案对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数有一过性减少 ,但恢复较快。骨髓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 ,30 0cGy照射后小鼠骨髓轻度抑制 ,血窦扩张充血 ;骨髓基质细胞GM CSF表达高于正常 ;骨髓细胞条件培养液的GM CSF水平也高于正常。由此可见 ,低剂量照射与小剂量Ara C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低剂量照射增加骨髓血窦的通透性 ,诱导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照射 化疗药物 ARA-C 小鼠白血病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淋巴瘤裸鼠腹腔内移植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邵晓枫 杨纯正 +4 位作者 熊冬生 许元富 彭晖 赖增祖 朱祯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建立人 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主要是为了研究抗 CD20/CD3双功能抗体对人 B淋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周龄左右的雌性BALB/c-nu,腹腔注射pristane 0.2ml/只 2次,经60Co照射... 目的:建立人 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主要是为了研究抗 CD20/CD3双功能抗体对人 B淋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周龄左右的雌性BALB/c-nu,腹腔注射pristane 0.2ml/只 2次,经60Co照射,3天后腹腔接种人B淋巴瘤细胞株(Raji)1×10~7/只,并于第 2天随机分组用预先激活的T细胞加入双功能抗体进行治疗,每周腹腔给药 1次,共4次。结果:人B淋巴瘤细胞株(Raji)裸鼠腹腔移植,接种38只均获成功,成瘤率100%。染色体检查证明为人类染色体特征,病理形态学观察,瘤块主要分布于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贴近肠壁处,并且CD19、CD20,HLA—DR阳性率达95%以上,对照组40天时全部死亡,治疗组存活至100天处死。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人类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经过实验证明,抗CD3/抗 CD20。双功能抗体有很好地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移植瘤 CD20 CD3 双功能抗体 DIABODY B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CD20抗体Fab′片段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冬梅 刘银星 +5 位作者 杨铭 熊冬生 许元富 彭晖 邵晓枫 杨纯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 研究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B淋巴细胞株Raji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ROS)的影响。 方法 利用MTT法测定Fab′片段抑制细胞生长 ,形态学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Fab′片段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用DCFH DA和双氢罗丹明 1 2 3(DH... 目的 研究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B淋巴细胞株Raji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ROS)的影响。 方法 利用MTT法测定Fab′片段抑制细胞生长 ,形态学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Fab′片段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用DCFH DA和双氢罗丹明 1 2 3(DHR )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变化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MTT法测定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电镜观察 ,可见“凋亡小体”出现 ,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条带 ,抗CD2 0抗体Fab′片段能增加Raji细胞内ROS水平 ,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结论 ROS水平升高在抗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抗体 B淋巴细胞 凋亡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星 糜若然 +7 位作者 伊铁忠 瞿全新 熊冬生 邵晓枫 姜文国 许元富 杨纯正 郑曙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25-628,共4页
目的: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功能片段的cDNA,构建人VEGF-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VEGF-C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在淋巴管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人VEGF-CcDNA序列,设计合成二对特... 目的: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功能片段的cDNA,构建人VEGF-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VEGF-C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在淋巴管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人VEGF-CcDNA序列,设计合成二对特异性引物,第一对5'端含有EcoRⅠ及第二对3'端含有XhoⅠ酶切位点。运用RT-PCR法克隆人MDA-MB231中的VEGF-CcDNA部分编码序列(CDS);经双酶切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在处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纯化。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及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用RT-PCR克隆到VEGF-CcDNA部分CDS;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显示有人VEGF-CcDNA编码序列,基因序列测定显示重组质粒上插入的人VEGF-C序列正确。结论:从富含VEGF-C的人MDA-MB231细胞系中克隆得到的VEGF-C基因功能片段cDNA,成功构建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克隆 真核表达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书春 邹尧 +7 位作者 刘晓明 陈晓娟 张丽 杨文钰 刘天峰 郭晔 陈玉梅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5-229,共5页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重型再障)患儿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月到2012年5月就诊的10例重型再障患儿均接受减低剂量的环磷酰胺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具体应用剂量为环磷酰胺30 mg/...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重型再障)患儿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月到2012年5月就诊的10例重型再障患儿均接受减低剂量的环磷酰胺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具体应用剂量为环磷酰胺30 mg/(kg·d)×4 d,环孢菌素A起始剂量为4 mg/(kg·d),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剂量,使环孢菌素A谷浓度在150 ng/ml以上。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0(6-126)个月,10例患儿中有4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0%,其余3例无效。1例难治的重型再障患儿在应用环磷酰胺治疗后25个月进展为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治疗后42个月死于脑梗。结论:减低剂量的环磷酰胺联合环孢菌素A使本组10例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7例获得缓解或部分缓解,为儿童重型再障患者提供一个备选的二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环孢菌素A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迎 李业楠 +5 位作者 邹德慧 王亚非 秦铁军 赵耀中 钱林生 邱录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21-423,共3页
目的:评价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32例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31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0例(64.5%),... 目的:评价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32例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31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0例(64.5%),部分缓解(PR)7例(22.6%)。总有效率(CR+PR)87.1%。其中25例初治患者CR20例(80.0%),PR5例(20.0%),总有效率100%;6例难治复发患者PR2例(33.3%),SD2例(33.3%),PD2例(33.3%),总有效率33.3%。初治患者和复发难治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时间分别为72.0(2~74)个月、7.2(1~12)个月。治疗前按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标准评定的体力评分对疗效有明显影响(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ECOG体力评分、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is Index,IPI)评分和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和PFS均有关(P<0.05),B症状与PFS有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IPI评分对PF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为9.34。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初治侵袭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可作为CD20阳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华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白血病住院病人疼痛的诊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喜存 王海龙 郭建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白血病病人 癌性疼痛 住院病人 诊疗 世界卫生组织 日常医疗工作 恶性肿瘤 病例报道 麻醉科 处理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