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智宇 崔修铮 +1 位作者 王一澎 张慧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09-1011,1019,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发生于胃肠道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14例术前考虑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发生于胃肠道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14例术前考虑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32~67岁。8例有上腹不适症状,6例体检偶然发现。10例发生于胃,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空肠。术前影像学检查仅1例CT提示"异位胰腺",1例胃镜考虑"异位胰腺",其余均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例行局部切除术,3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2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肿瘤型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手段,能明确诊断及避免其它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胃肠道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序列多肽与不同肿瘤细胞结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贾莹莹 钱海利 +5 位作者 唐萌 赵周社 李宏利 辛军 张立生 林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研究期望获得不同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的资料,以指导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HYNIC-RGD对人胰腺癌、肝癌、肠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的结合;用99mTc-HYNIC-RGD在小鼠乳腺和肝癌...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研究期望获得不同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的资料,以指导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HYNIC-RGD对人胰腺癌、肝癌、肠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的结合;用99mTc-HYNIC-RGD在小鼠乳腺和肝癌动物模型上比较了肿瘤对99mTc-HYNIC-RGD的摄取。结果:体外研究表明胰腺癌和肝癌细胞对RGD结合明显高于肠癌和子宫颈癌。注射后3小时小鼠皮下接种的乳腺癌和肝癌肿瘤组织对99mTc-HYNIC-RGD的摄取达到高峰,乳腺癌对99mTc-HYNIC-RGD摄取高于肝癌40%以上。结论:体外研究表明胰腺癌和肝癌细胞均对RGD有高的摄取,活体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表明乳腺癌对RGD具有高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肽类 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洪君 张蓉 +2 位作者 吴令英 章文华 刘丽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放射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对放疗反应与组织类型有关,无性细胞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肿瘤完全消失;颗粒细胞瘤7例,5例完全消失,1例缩小50...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放射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对放疗反应与组织类型有关,无性细胞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肿瘤完全消失;颗粒细胞瘤7例,5例完全消失,1例缩小50%以上,有效率86.0%(6/7);粘液性癌4例及内胚窦瘤2例,肿瘤无反应(0/4,0/2)(P<0.05)。其它类型有效率为:浆液性腺癌28/41,内膜样癌6/9,透明细胞癌4/7,混合性上皮癌4/4,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及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2例(1/1,1/2)。肿瘤对放疗反应与病理分化有关,低分化43例,完全消失25例,58.1%(25/43),缩小>50%8例,18.6%(8/43),有效率76.7%(33/43)。中分化18例有效率61.1%(11/18)。低中分化总有效率72.1%与高分化的有效率28.5%(4/14)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肿瘤对放疗反应与放疗区肿瘤大小有关,肿瘤>3cm46例有效率45.7%(21/46);肿瘤<1cm30例,有效率90.3%(28/3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靶区肿瘤的大小与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肿瘤分化程度 残存肿瘤 放射疗法 肿瘤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侯惠荣 张薇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5,12,共3页
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加强医院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医院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医院基建 财务管理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原发睾丸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镜 周立强 +4 位作者 冯奉仪 王奇璐 王金万 储大同 孙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睾丸淋巴瘤的预后,提出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患者。按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9例,ⅡE期2例,Ⅲ~Ⅳ期9例。结果:全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25.0%,ⅠE、ⅡE期5年、10年生存率为54.5%、45.5%,Ⅲ、Ⅳ期5年... 目的:分析原发睾丸淋巴瘤的预后,提出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患者。按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9例,ⅡE期2例,Ⅲ~Ⅳ期9例。结果:全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25.0%,ⅠE、ⅡE期5年、10年生存率为54.5%、45.5%,Ⅲ、Ⅳ期5年、10年生存率为0。结论:经综合治疗,睾丸淋巴瘤的预后明显改善。建议对早期睾丸淋巴瘤行术后正规、足量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睾丸淋巴瘤 临床分析 化疗 症状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癌1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洪君 吴令英 +4 位作者 刘丽影 章文华 张容 李晓光 石素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腹胀、腹水、食欲不振、消瘦为首发症状(100%)。15例均行肿瘤减灭术,病理为盆腹腔腹膜广泛种植的中、低分化...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腹胀、腹水、食欲不振、消瘦为首发症状(100%)。15例均行肿瘤减灭术,病理为盆腹腔腹膜广泛种植的中、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2例伴砂粒体,2例卵巢浅表受侵。术后给予CAP(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或TP(紫杉醇、顺铂)化疗,平均8.4个疗程。结果:随访<2年4例,均无瘤生存。>2年11例,仅1例死于癌,2年生存率90.9%(10/11),3年生存率54.5%(6/11),5年生存率18.2%(2/11)。Ⅲ和Ⅳ期3年生存率各为83.3%(5/6)和25.0%(1/4),5年生存率各为33.3%(2/6)和0。残存肿瘤<2cm和>2cm,3年生存率各为50.0%(3/6)和33.3%(3/9),5年生存率各为33.3%(2/6)和0。结论:临床应警惕腹胀、腹水患者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诊断。积极减瘤术和术后辅助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癌 预后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630
7
作者 王金万 孙燕 +26 位作者 刘永煜 于起涛 张沂平 李凯 朱允中 周清华 侯梅 管忠震 李维廉 庄武 王东林 梁后杰 秦凤展 卢辉山 刘晓晴 孙红 张燕军 王杰军 罗素霞 杨瑞合 涂远荣 王秀问 宋恕平 周静敏 游丽芬 王竞 姚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83-290,共8页
背景与目的EndostarTM(YH-16)是中国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Ⅰ、Ⅱ期临床结果证明该药单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背景与目的EndostarTM(YH-16)是中国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Ⅰ、Ⅱ期临床结果证明该药单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493例一般状况评分为0~2,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NSCLC患者进入NP联合YH-16与NP联合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的终点目标是有效率(RR)、临床受益率(CBR)、肿瘤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安全性.结果486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RR分别为35.4%和19.5%(P=0.0003),总CBR分别为73.3%和64.0%(P=0.035),总的中位TTP分别为6.3个月和3.6个月(P=0.0000).对初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40.0%和23.9%(P=0.003),CBR分别为76.5%和65.0%(P=0.023),中位TTP分别为6.6个月和3.7个月(P=0.0000);对复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23.9%和8.5%(P=0.034),CBR分别为65.2%和61.7%(P=0.68),中位TTP分别为5.7个月和3.2个月(P=0.0002).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QOL评分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5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方面,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YH-16与NP方案联合,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的RR及中位TTP,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NP方案 随机双盲对照 晚期和复发非小细胞肺癌 Ⅲ期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系统分辨力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何义杰 陈盛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 ,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 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 ,测定ECATEXACTHR +PET系统 2D采集模式下 ,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 ,两种重建条件 (① :FBP ,Hanning ,截止频率 0 .4;② :OSEM ,Gaussian ,核 2mm后滤波 )时...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 ,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 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 ,测定ECATEXACTHR +PET系统 2D采集模式下 ,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 ,两种重建条件 (① :FBP ,Hanning ,截止频率 0 .4;② :OSEM ,Gaussian ,核 2mm后滤波 )时的系统分辨力。结果 系统分辨力不随视野中总活度而变化 ;但与空间位置相关 ,中心区最好 ,距中心16mm处的径向分辨力下降近 2mm ;由条件二重建的图像中心区分辨力为 4.5 2mm ,高于条件一重建的图像 ( 7.5 1mm) ,空间各点处两种条件重建图像的分辨力相差约 3mm。结论 PET系统分辨力与活度无关 ,但空间分布不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系统分辨力 活度 位置 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戴景蕊 张宏图 欧阳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旨在提出肾上腺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6例。位于肾上腺5例,异位肾脏1例。CT扫描5例,MRI扫描4例。结果肿瘤最大径5cm~12cm;呈圆形或椭圆形,实性5例... 目的旨在提出肾上腺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6例。位于肾上腺5例,异位肾脏1例。CT扫描5例,MRI扫描4例。结果肿瘤最大径5cm~12cm;呈圆形或椭圆形,实性5例,囊性1例;全部有完整包膜;肿瘤边缘清楚锐利5例。CT表现:平扫3例,囊状1例,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各1例。增强扫描4例中3例肿瘤边缘见高度强化的结节状及条状影,1例见对比剂向瘤体中部充盈。MRI表现:T1WI肿瘤呈低信号团块。T2WI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高低信号对比明显,边缘区有结节及条状高信号影,中部为不规则高信号区与低信号区混杂存在。动态增强扫描3例肿瘤边缘均见结节状及条状强化。异位于肾内病灶在CT及MRI图像上与原发肾癌相似无法区别。结论在CT及MRI增强图像中肿瘤边缘见结节状、条状明显强化影是血管瘤的特征。因此强调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增强扫描是非常必要的。MRIT2WI像显示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高低信号对比明显及边缘见高信号结节或条状影与其它肿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血管瘤 CT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我国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周清华 孙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67-26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肺癌 分子靶向 肿瘤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槐 陈雁 +4 位作者 李建平 郎思旭 欧阳汉 郝玉芝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9年至 1999年 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 ,对照研究影像学表现 (US ,CT ,MRI,GI)与手术及病理所见 ,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9年至 1999年 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 ,对照研究影像学表现 (US ,CT ,MRI,GI)与手术及病理所见 ,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胰腺癌的影像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胰腺外形的变化 ,表现为胰腺增大和局部膨隆 ;②胰腺内肿块 ;③伴发胰、胆管扩张 ;④血管受侵 ;⑤邻近脏器受侵 ;⑥肝转移 ;⑦淋巴结转移。结论 影像学检查 ,尤其是 2种或 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瑞吉镇痛效果上市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12
作者 孙燕 张海春 +9 位作者 吴一龙 于世英 刘淑俊 谢广茹 王瑞芝 许德凤 陈嘉 王杰军 程训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多瑞吉是强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控释透皮贴剂,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稳定持久和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大样本多瑞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统计了上市后3791例患者(男性2494例,女性1297例;年龄6~94岁,平均年龄... 目的:多瑞吉是强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控释透皮贴剂,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稳定持久和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大样本多瑞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统计了上市后3791例患者(男性2494例,女性1297例;年龄6~94岁,平均年龄56.84岁)的临床资料。结果:无论轻、中、重度疼痛均缓解良好,疗效和剂量相关,起效时间为3~6天,在6、9、15、30天时镇痛作用持续而稳定。对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治疗后有明显提高,说明多瑞吉的镇痛给患者带来了实际的裨益。不良反应中头晕、恶心、便秘和嗜睡比较常见,少数患者局部有轻度过敏。呼吸抑制为0.32%(12/3791),未发现精神依赖和其他罕见不良反应。结论:多瑞吉大样本观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癌痛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诊断 被引量:23
13
作者 叶枫 赵心明 +1 位作者 石素胜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其中3例患者行CT延迟扫描,其中的1例患者与另1例患者行PET/CT检查;从胰腺形态、大小、强化形式、胰管、胆总管、胰周及腹膜后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其中3例患者行CT延迟扫描,其中的1例患者与另1例患者行PET/CT检查;从胰腺形态、大小、强化形式、胰管、胆总管、胰周及腹膜后间隙分析CT表现。结果66.7%(4/6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增大,33.3%(2/6例)表现为胰腺局限性增大;66.7%(4/6例)可见"鞘膜"征;100%(5/5例)增强扫描呈门脉期和延迟期均匀强化;100%(6/6例)有主胰管狭窄;33.3%(2/6例)可见胆总管胰头段狭窄致低位胆道梗阻;33.3%(2/6例)伴淋巴结肿大。2例(100%)PET/CT提示病变摄取增高。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有典型的CT表现,能够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MTT法预测卵巢上皮癌化疗药敏性与体内疗效相关性的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洪君 吴令英 +4 位作者 章文华 李晓光 张蓉 刘玉英 赵清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1-523,526,共4页
目的:预测卵巢上皮癌体外化疗敏感性与体内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7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及6种经验组合方案对卵巢上皮癌的体外抑制率进行了检测并与体内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种药物抑制率范围为6.25%~51.43%。其中PTX为51.... 目的:预测卵巢上皮癌体外化疗敏感性与体内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7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及6种经验组合方案对卵巢上皮癌的体外抑制率进行了检测并与体内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种药物抑制率范围为6.25%~51.43%。其中PTX为51.43%最高,TXT为20.29%,DDP为18.57%,TPT为11.63%,ADM为11.43%,GEM8.82%及Vp-166.25%敏感性最差;6种联合方案的抑制率范围在10.00%~35.00%,TPT+PTX+DDP(35.00%)及PTX+DDP(30.00%)较好,其余4种TXT+DDP(20.59%),TPT+DDP(17.65%),GEM+DDP(11.76%)及Vp-16+ADM(10.00%)均较差。本组药物抑制率与试验前是否用过化疗药无关。体内、外敏感及耐药的总符合率为72.86%(51/70),不符合率27.14%(19/7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T法对卵巢上皮癌的个体化治疗计划有参考价值,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化学疗法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勤富 汪楣 +4 位作者 汪良骏 杨宗贻 张汝刚 张大为 殷蔚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后放疗对根治术后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  1982年 2月至 1995年12月收治的 36 6例小于 6 5岁的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病例 ,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 (n =184)和单纯手术组 (n= 182 )。结果 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 5... 目的 评价术后放疗对根治术后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  1982年 2月至 1995年12月收治的 36 6例小于 6 5岁的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病例 ,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 (n =184)和单纯手术组 (n= 182 )。结果 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3 .4%± 5 .1%和 40 .5 %± 4.6 % (P =0 .5 6 )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42 .9%± 5 .2 %和 38.3 %± 4.5 % (P =0 .2 8)。T3 4 N1M0 患者在术后放疗组的 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5 8.1%± 15 .5 %和 6 5 %± 12 % ,单纯手术组则分别为 39.9%± 10 .2 % (P =0 .0 92 )和40 %± 10 % (P =0 .0 5 7)。术后放疗可明显减少胸内复发 (P <0 .0 1)。结论 术后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 ,对总的生存改善不明显 ,但对T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术后放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在体外胃癌细胞温热化疗中协同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跃民 傅军 +2 位作者 张伟 郑朝旭 袁兴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温热化疗的协同作用,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MGC-803作用模型,利用MTS-PMS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温热化疗的协同作用,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MGC-803作用模型,利用MTS-PMS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Ⅴ-FITC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THP对MGC-803细胞的杀伤具有较强的温度依赖关系,其作用在39℃~45℃温度区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强。THP对癌细胞的杀伤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随药物浓度增加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经THP和温热处理后,MGC-803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倍增时间延长(P<0.01)。THP和温热协同处理后,处于S期的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减少,与单纯加温或单纯加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凋亡与坏死比例升高,与单纯加温或单纯加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THP对胃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温热协同杀伤效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THP) 温热效应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朝旭 袁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459-1460,共2页
胃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关键。胃癌初期症状主要包括 :(1)上腹痛 ;(2 )食欲减退及消瘦 ;(3)恶心呕吐 ;(4 )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 ;(5 )吞咽困难 ;(6 )上腹部肿块等 ,症状多隐匿 ,无特异性且可长期... 胃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关键。胃癌初期症状主要包括 :(1)上腹痛 ;(2 )食欲减退及消瘦 ;(3)恶心呕吐 ;(4 )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 ;(5 )吞咽困难 ;(6 )上腹部肿块等 ,症状多隐匿 ,无特异性且可长期存在 ,易误诊、漏诊。临床上应引起注意并运用影像学技术及实验室技术等与其他消化系统疾患准确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治疗 死亡率 鉴别诊断 吞咽困难 黑便 上腹部 首位 准确 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多点活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洪君 吴令英 +2 位作者 俞高志 张蓉 李晓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多点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初次手术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活检的1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及不同转...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多点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初次手术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活检的1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及不同转移数目的5年生存率。结果:165例腹膜后淋巴结多点活检中,21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3.81%,中位生存期30.20个月,与无淋巴结转移107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66.36%,中位生存77.30个月,两者比较(P<0.001)。淋巴结转移≤3枚10例,5年生存率50.00%,中位生存42.10个月与淋巴结转移≥4枚11例,无5年生存,中位生存期21.30个月,两者相比(P<0.001)。经单因素分析,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宫旁浸润及附件浸润、淋巴血管瘤栓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多因素相关分析,此8个变量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后淋巴结多点活检能使手术病理分期更准确,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I、I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应常规行腹膜后淋巴结多点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多点活检 淋巴转移 因素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强 袁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634-1635,共2页
外科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回顾了外科治疗的历史演变 ,概述了胃癌手术适应证、根治性手术的基本原则和术式选择、姑息性手术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胃癌 治疗 外科手术 适应征 术式选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局部切除治疗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强 王成锋 +1 位作者 袁兴华 邵永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治疗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经局部切除治疗的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临床资料,并加以讨论。结果:经肛局部切除(transanalexcision,TE术)20例,经骶局部切除(Kraske术)8例。术后...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治疗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经局部切除治疗的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临床资料,并加以讨论。结果:经肛局部切除(transanalexcision,TE术)20例,经骶局部切除(Kraske术)8例。术后病理高、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1例;肿瘤浸润粘膜层13例,浸润粘膜下层12例,浸润肌层3例。术后复发4例,转移2例,5年生存率78.6%(22/28)。结论: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恶性程度低,对于病变位于低位直肠的患者,只要符合适应证,则局部切除术既可以达到根治术的疗效,又能保留正常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直肠 绒毛状腺瘤 癌变 局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