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麻醉透皮技术与整形美容手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默晗 孙丰润 +3 位作者 王涛 贺渝淼 马超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术中麻醉根据麻醉药物分布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局部麻醉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传统剂型经皮递送局麻药作用时间较短,且脂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体表透皮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新型体表镇痛局麻... 术中麻醉根据麻醉药物分布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局部麻醉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传统剂型经皮递送局麻药作用时间较短,且脂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体表透皮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新型体表镇痛局麻药递送系统可将涂抹于皮肤的药物递送至真皮层以阻滞神经末梢痛觉传入,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提高了药物递送效率。此外,透皮给药相较于注射给药可显著增加给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本文概述了常用的局麻药透皮吸收促进方法以及目前已上市的透皮局麻药物,并结合研究进展对局部麻醉透皮技术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体表麻醉药 透皮递药系统 整形美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效镇痛药物的研发与转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贺渝淼 李默晗 +1 位作者 马超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疼痛管理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疼痛也因此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传统镇痛药物作用时间有限,疼痛早期需密切监测、频繁用药才能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并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因此,如何延长镇痛药物的作用时间成为疼痛领域的重要研究... 疼痛管理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疼痛也因此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传统镇痛药物作用时间有限,疼痛早期需密切监测、频繁用药才能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并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因此,如何延长镇痛药物的作用时间成为疼痛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从使用佐剂、开发衍生药物,到缓释药物载体的引进,超长效镇痛药物研发进程被不断推进,其临床应用亦逐渐成为现实。本文简述超长效镇痛药物研发策略,并以缓释镇痛药物为重点,介绍缓释药物载体在镇痛领域的研发进展及产品转化现状,以期为超长效镇痛药物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效镇痛药 缓释药物载体 转化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多聚体材料的缓释局麻药在慢性痛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丰润 李默晗 +3 位作者 贺渝淼 王涛 马超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433-439,共7页
目的对复合多聚体材料组成的局麻药缓释载体的药物释放特征和镇痛效果进行测评。方法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含盐酸布比卡因的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膜(静电纺丝膜,M组),并以PLGA-PEG(聚乙二醇)-PLGA温敏凝胶包裹纺丝膜制备成... 目的对复合多聚体材料组成的局麻药缓释载体的药物释放特征和镇痛效果进行测评。方法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含盐酸布比卡因的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膜(静电纺丝膜,M组),并以PLGA-PEG(聚乙二醇)-PLGA温敏凝胶包裹纺丝膜制备成含盐酸布比卡因的缓释递送系统(凝胶包裹静电纺丝膜形成的复合缓释载体,G组),评定两组体外释放特征、体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体外条件下,M组对盐酸布比卡因的累积释放时间可达5 d以上,G组累积释放时间可延长至10 d。体内条件下,M组和G组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大鼠模型的镇痛时间均可达14 d,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M组盐酸布比卡因血药浓度在术后第1天达峰值[(0.294±0.029)μg/L],G组于术后第3天达峰值[(0.192±0.064)μg/L],且峰值较M组降低,两组盐酸布比卡因血药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HE染色示,M组、G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以盐酸布比卡因纳米纺丝缓释膜为基础,PLGA-PEG-PLGA温敏凝胶包裹为介质的复合缓释材料,可进一步延长盐酸布比卡因缓释时间,具有长效镇痛效果且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局麻药 静电纺丝 温敏凝胶 聚合物药物递送载体 盐酸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