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感染性关节炎患者的慢病管理:挑战与应对
1
作者 翁习生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非感染性关节炎(non-infectious arthritis,NIS)主要包括骨关节炎和炎性关节炎。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NIS患者的慢病管理将面临巨大挑战,如病程长、多系统受累、个性化诊疗需求高、对疾病认识不足以及共病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非感染性关节炎(non-infectious arthritis,NIS)主要包括骨关节炎和炎性关节炎。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NIS患者的慢病管理将面临巨大挑战,如病程长、多系统受累、个性化诊疗需求高、对疾病认识不足以及共病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应对挑战,需从国家层面制定系统性NIS慢病管理策略,包括加大科普力度、完善转诊制度,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早期诊断,实施包括优化药物/手术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干预措施,以有效管理NIS。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型生物制剂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NIS的慢病管理将更为智能化和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关节炎 慢病管理 挑战 人工智能 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病的长期临床疗效:一项20年以上随访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溢明 胡明玮 +6 位作者 朱威 余沐洋 林进 金今 钱文伟 冯宾 翁习生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膝骨关节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评估远期假体生存率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基于既往一项已完成随访的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1993—2002年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初次TKA术且随访20年... 目的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膝骨关节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评估远期假体生存率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基于既往一项已完成随访的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1993—2002年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初次TKA术且随访20年以上的膝骨关节病(包括膝骨关节炎和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2024年11月10日对入组患者统一进行1次末次随访。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假体生存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0年、末次随访时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和屈伸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评价TKA临床疗效,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Likert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1993—2002年间,北京协和医院行初次TKA术且随访10年以上的患者共226例(246膝)。其中104例(131膝)获得末次随访并纳入本研究分析,包括21例(24膝)假体在位,18例(18膝)因各种原因行二次手术,65例(89膝)因非TKA术原因死亡。截至末次随访,平均随访≥20年的患者共29例(35膝),完成HSS评分、ROM测定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者12例(16膝)。Kaplan-Meier曲线显示,10年、15年、20年、25年假体生存率分别为93.6%、92.4%、89.8%、71.8%。末次随访时HSS评分虽较术后随访10年时有所降低[(84.69±11.03)分比(95.25±13.32)分,P<0.05],但较术前显著改善[(84.69±11.03)分比(58.75±7.19)分,P<0.05]。术前、术后随访10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伸ROM分别为(93.44±17.30)°、(101.88±13.33)°、(91.56±15.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10膝(62.50%)评分为4分(非常满意),余6膝(37.50%)均为3分(满意),满意度为100%。结论TKA治疗膝骨关节病远期假体生存率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假体生存率 膝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1
3
作者 张智海 沈建雄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5-262,287,共9页
目的 通过对既往国内文献复习 ,提出一种更方便、更科学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方法 检索国内期刊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文献 ,摘录骨密度丢失率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 ,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作者、使用不同型号仪器、不同部位的... 目的 通过对既往国内文献复习 ,提出一种更方便、更科学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方法 检索国内期刊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文献 ,摘录骨密度丢失率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 ,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作者、使用不同型号仪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及相关曲线。结果 中国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推荐使用骨密度丢失百分率 2 5 %或 2SD ;中国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推荐使用骨密度丢失百分率 2 5 %或 2SD ;测量部位推荐使用如下顺序 :股骨颈 >前臂远端 1/ 3、1/ 10、1/ 6 >RA法手指骨 2 ,3,4中节 >股骨Troch区 ;不推荐使用股骨Ward区和腰椎侧位。结论 使用骨密度丢失百分率这个指标作为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非常有意义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 回顾性研究 股骨 中国人 SD 指骨 腰椎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骨转移精准治疗新进展
4
作者 梁安南 樊浩 +4 位作者 邢金毅 郑志发 赵丽娜 吴志宏 邱贵兴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7-825,共9页
肿瘤骨转移作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终末期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随着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骨转移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姑息性治疗逐步向精准靶向干预转变。目前,临床治疗... 肿瘤骨转移作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终末期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随着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骨转移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姑息性治疗逐步向精准靶向干预转变。目前,临床治疗策略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包括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骨改良药物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已取得显著进展。然而,现有治疗方案仍存在疗效个体差异显著、耐药性频发以及不良反应突出等问题。本文系统阐述肿瘤骨转移精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不同治疗策略的优势与局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优化临床实践和推动转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骨转移 放疗 免疫治疗 骨改良药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早期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杨兴东 余沐洋 +4 位作者 徐溢明 朱威 胡明玮 翁习生 冯宾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30 d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24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THA的患者资料,以患者是否伴发SL...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30 d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24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THA的患者资料,以患者是否伴发SLE分为SLE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侧别以1∶1比例进行匹配,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术后30 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LE组患者270例,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18例(6.67%),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例(0.74%)、肺部感染2例(0.74%)、泌尿系统感染3例(1.11%)、其他系统感染2例(0.74%)、切口愈合不良5例(1.85%)、切口感染1例(0.37%)、消化系统并发症1例(0.37%)、休克1例(0.37%)、SLE活动1例(0.37%),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为22.59%(61/270)。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SLE组和对照组各163例纳入分析:(1)内科合并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LE组在骨质疏松、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继发或伴发其他风湿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均<0.05)。(2)术前实验室检查方面,SLE组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糖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而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P均<0.05)。(3)手术相关指标方面,SLE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2”患者比例更高(15.95%比3.07%,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324.7(200.0,500.0)mL比421.8(200.0,500.0)mL,P=0.005]。(4)并发症方面,SLE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8.59%比1.23%,P=0.005),相对危险度为1.081(95%CI:1.028~1.136),SLE组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5.77%比17.18%,P=0.059)。结论SLE患者接受THA术后30 d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LE患者,但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相当。为保证SLE患者THA手术安全性,应尽可能在术前将患者病情控制稳定,并实施严格的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和脊柱退行性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柏秋实 薛剑超 +2 位作者 王树杰 张虹淼 赵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脊柱手术围术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1%,多数是由于手术对脊髓造成的直接机械损伤或间接缺血性再灌注造成的~([1])。这种变化可表现为神经电信号的改变。神经电生理监测(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NM)是脊柱外科医生了... 脊柱手术围术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1%,多数是由于手术对脊髓造成的直接机械损伤或间接缺血性再灌注造成的~([1])。这种变化可表现为神经电信号的改变。神经电生理监测(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NM)是脊柱外科医生了解患者麻醉状态下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NM首次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柱退行性病变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lers-Danlos综合征中身材矮小的诊疗进展
7
作者 徐可欣 李国壮 +3 位作者 吴志宏 仉建国 DISCO(系统解析脊柱侧凸及相关合并症)国际多中心协作组 吴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Ehlers-Danlos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s,ED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关节过度活动、皮肤过度伸展和组织脆弱为主要表现。身材矮小是指比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的平均身高低至少2个标准差,其发病机理复杂,早发现、早... Ehlers-Danlos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s,ED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关节过度活动、皮肤过度伸展和组织脆弱为主要表现。身材矮小是指比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的平均身高低至少2个标准差,其发病机理复杂,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身材矮小并非所有EDS亚型的特征性表现,其主要见于脊柱发育不良型EDS、皮肤脆裂型EDS、肌肉挛缩型EDS等亚型中,并可能受到脊柱畸形、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对于EDS患者的身材矮小,应注重深度表型评估和多学科综合诊疗。EDS患者的身材矮小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针对EDS相关身材矮小患者的治疗尚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旨在综述EDS患者身材矮小的诊疗进展,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LERS-DANLOS综合征 身材矮小 多学科协作诊疗 深度表型评估 罕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超 刘磊 +9 位作者 蔺晨 王炜 翟吉良 潘博 梁乃新 田锋 易杰 廖泉 朱惠娟 翁习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探索医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以此为依托,探索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在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2019级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和同期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目的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探索医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以此为依托,探索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在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2019级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和同期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及培训效果。结果初步建立了外科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已成功培养三届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共26人),其近3次年度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医师。此外,在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建立过程中,19项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立项,14篇相关教学论文发表。结论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在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培养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仍需进一步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实际需求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博士后 医学精英教育 操作技能 进阶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因组测序解读与报告专家共识
9
作者 卢宇蓝 李国壮 +31 位作者 王雅琼 徐可欣 董欣然 蔡继昊 吴冰冰 王慧君 方萍 王剑 王华 孙路明 叶勇裕 李晴 刘雅萍 刘丽 刘宁 刘嘉琦 宋昉 杨琳 邱正庆 陈泽夫 罗华夏 郭丹 郝婵娟 赵森 黄尚志 彭镜 蔡小强 睢瑞芳 李林康 吴南 周文浩 张抒扬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8,共15页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其复杂的数据分析与解读对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运用GS技术进行遗传病分子诊断会涉及临床应用的伦理与技术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诊断性数据解读、报告范围和内容等。本专家共识总结了临床基因组测序(clinical GS,c GS)的核心流程,明确了检测范围与技术局限性,提供了数据质控、分析、注释及变异解读的关键步骤,并对报告内容和知情同意的争议性问题展开讨论。本共识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临床基因组测序技术,提升遗传病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技术的临床效用,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罕见病 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变异解读 遗传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N1基因相关肌病合并脊柱侧凸的围术期管理一例
10
作者 陈唯韫 戴毅 +1 位作者 钱敏 梁锦前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5-1001,共7页
SEPN1基因负责编码硒蛋白N,其突变可引发SEPN1基因相关肌病(SEPN1-related myopathy,SEPN1-RM)。SEPN1-RM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复杂的先天性肌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导致多系统受累,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轴向和近端肌肉无力、早期呼吸功能损... SEPN1基因负责编码硒蛋白N,其突变可引发SEPN1基因相关肌病(SEPN1-related myopathy,SEPN1-RM)。SEPN1-RM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复杂的先天性肌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导致多系统受累,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轴向和近端肌肉无力、早期呼吸功能损害及脊柱畸形等。本文报告1例携带SEPN1基因新发位点突变患儿接受脊柱矫形融合术的诊疗情况。患儿经详细多学科评估、充分术前准备、精细化围术期管理,成功完成了高风险脊柱矫形手术,且恢复良好。本文通过回顾患儿诊断、围术期管理及随访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系统探讨了该罕见疾病的诊疗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知,并为其围术期综合管理提供循证支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N1基因相关肌病 脊柱侧凸 围术期管理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ctDNA TP53突变与乳腺癌预后: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1
作者 樊浩 梁安南 +5 位作者 邹伟 高广西 刘理金 刘菲 赵丽娜 吴志宏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4-885,共12页
目的分析血浆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TP53突变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2000—2025年血浆ctDNA TP53突变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结局影响的相关文献,指标包括... 目的分析血浆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TP53突变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2000—2025年血浆ctDNA TP53突变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结局影响的相关文献,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或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和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并通过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队列研究1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包含352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P53突变型921例。经评估,所有文献均为高质量或低风险研究。随机效应模型显示,TP53突变与较差的OS(I^(2)=77%,HR=1.82,95%CI:1.15~2.88,P=0.010)、PFS(I^(2)=63%,HR=1.68,95%CI:1.30~2.17,P<0.001)和DFS(I^(2)=85%,HR=1.98,95%CI:1.05~3.75,P=0.040)均显著相关。漏斗图显示,相关研究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可信度。根据研究设计、乳腺癌患者分期、分子亚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前瞻性研究(OS:HR=2.32,95%CI:1.84~2.92,P<0.001;PFS:HR=1.83,95%CI:1.47~2.27,P<0.001)、转移性/晚期乳腺癌(OS:HR=2.03,95%CI:1.44~2.87,P<0.001;PFS:HR=1.90,95%CI:1.57~2.31,P<0.001)、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OS:HR=2.11,95%CI:1.56~2.85,P<0.001;PFS:HR=1.94,95%CI:1.62~2.33,P<0.001)患者中,血浆ctDNA TP53突变均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在不同治疗方案方面,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组血浆ctDNA TP53突变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好(PFS:HR=0.08,95%CI:0.02~0.30,P<0.001)。结论血浆ctDNA TP53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结局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预后不良的潜在预测因子,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管理和预后评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乳腺癌 循环肿瘤DNA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Y4遗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关: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增玉 张跃川 +4 位作者 彭越 吴南 邱贵兴 庄乾宇 仉建国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究SPRY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及PUMC分型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中国北方地区汉族AI... 目的探究SPRY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及PUMC分型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中国北方地区汉族AIS患者及按年龄、性别与其进行1∶1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临床资料。比较二者SPRY4基因rs3797053、rs1004044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并分析上述位点基因型与AIS患者PUMC分型的关联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AIS患者97例,健康受试者100名。AIS患者rs10040443位点等位基因C[17.5%(34/194)比8.0%(16/200),P=0.005]及CC基因型频率[10.3%(10/97)比1.0%(1/100),P=0.0014]均高于健康受试者,rs379705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受试者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的影响后,rs10040443位点多态性在共显性、隐性及加性遗传模式下与AIS均存在关联性,其CC基因型可增加AIS发生风险;在各种遗传模式下,rs3797053位点多态性与AIS均无明显关联性。AIS患者SPRY4基因rs10040443位点基因型分布与PUMC分型具有一定关联性,CT+TT基因型患者中PUMCⅡ型的比例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66.67%比0,P<0.001);rs3797053位点基因型分布与PUMC分型无明显关联性(P=0.315)。结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SPRY4基因rs10040443位点多态性与AIS相关,该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AIS的危险因素,CT+TT基因型与PUMCⅡ型具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PUMC分型 SPRY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凸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望舒 陈丽霞 +3 位作者 沈建雄 石伟宏 张宇航 张厚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目的建立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特定性训练分型新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实用性。方法本研究共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回顾性分析,旨在建立青少儿IS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系统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评定,研究对象为2... 目的建立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特定性训练分型新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实用性。方法本研究共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回顾性分析,旨在建立青少儿IS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系统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评定,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青少儿IS患者。收集其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背面及前屈位大体相等临床资料,以PUMC手术分型系统为蓝本,建立青少儿IS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系统,并对观察者组间可信度和组内可重复性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二部分为双向性队列研究,旨在验证该协和分型系统在指导青少儿IS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评估其临床实用性,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IS且选择保守治疗的青少儿患者。根据患儿及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定期复查,不予临床干预,训练组基于协和保守分型系统制订个体化特定性训练治疗方案(连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1年后Cobb角变化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回顾性研究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IS青少儿899例。青少儿IS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系统将PUMC手术分型中的单弯(Ⅰ型)、双弯(Ⅱ型)、三弯(Ⅲ型)进行了精减,并新增了一种微小弯型(0型),共包括4种型别9个亚型。青少儿IS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的观察者组间可信度均值为88.23%,Kappa系数为0.862;组内可重复性均值为92.78%,Kappa系数为0.908。(2)双向性队列研究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IS青少儿90例。其中训练组51例,对照组39例。训练组治疗1年后Cobb角下降[(12.16±9.97)°比(16.61±2.88)°,P=0.002],对照组1年后Cobb角增加[(17.64±5.60)°比(15.74±2.75)°,P=0.014],且Cobb角变化组间比较存在临床意义(≥5°)。训练组治疗1年后满意度评分增高[5(3,5)分比3(3,3)分,P≤0.001],对照组1年后满意度评分降低[3(1,3)分比3(3,3)分,P=0.004]。结论本研究针对青少儿IS建立了一种新型评估与训练体系,即青少儿IS保守治疗协和分型系统。该保守分型系统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可指导青少儿IS特定性训练治疗,临床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分类 协和分型系统 保守治疗 青少儿 特定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跨模态重建中的生成对抗网络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卓远 徐国豪 +3 位作者 王峻晨 王赛硕 王传涛 翟吉良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162-1169,共8页
单一模态的医学影像所包含的疾病特征信息有限,临床医生可通过综合分析多种模态的医学影像信息以明确诊断,但由于医疗资源及诊疗时间受限,医生一般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多模态影像信息。跨模态医学影像重建技术能够生成临床所需的... 单一模态的医学影像所包含的疾病特征信息有限,临床医生可通过综合分析多种模态的医学影像信息以明确诊断,但由于医疗资源及诊疗时间受限,医生一般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多模态影像信息。跨模态医学影像重建技术能够生成临床所需的多种模态医学影像,有望辅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精准诊疗。目前,传统跨模态重建技术已实现部分临床场景的应用,但重建影像的生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成对抗网络可重建出临床所需的高质量多模态医学影像,最大程度地节约医疗资源并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本文就生成对抗网络在X线、CT、MRI、PET等多模态影像之间的跨模态重建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发更先进的跨模态重建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重建 放射影像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锻炼装置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高洋 佟冰渡 陈亚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团队自主研发的下肢锻炼装置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训练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青少... 目的:分析应用团队自主研发的下肢锻炼装置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训练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1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2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宣教方法,责任护士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责任护士使用下肢锻炼装置对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的指导和督促,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直腿抬高训练的完成情况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直腿抬高训练完成率及准确率更高,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更短,患者功能锻炼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锻炼装置能够明显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训练的完成率及准确性,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锻炼 直腿抬高训练 依从性 准确性 脊柱侧凸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名义群体法的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怡真 张多多 +3 位作者 王强 常晓 陈美妮 罗林枝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723,共6页
目的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胜任力框架并观察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等关键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轮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 目的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胜任力框架并观察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等关键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轮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的胜任力框架。然后采用该胜任力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邀请临床教学秘书进行自评打分,自评采用李克特评分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统计并分析自评结果。结果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及教学行政管理人员通过首轮NGT讨论,对于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要素,如个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等可基本形成共识,但对其内涵及重要性排序持有不同观点。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通过第二轮NGT讨论,在首轮讨论结果基础上形成了涵盖7个维度(医学知识与技能、以学习者为中心、沟通与合作、职业素养与榜样、反思与提升、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协调与管理)的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自评结果显示,除“教学协调与管理”“教学理论与方法”2个维度自评得分低于4分外,余5个维度自评得分均高于4分。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并尝试应用,应用效果对引导胜任力提升及评价具有重要提示作用,但具体内涵描述尚待更多实践以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教学管理 名义群体法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运动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建乐 吴南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896,共6页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是一类新型的小分子基因靶向药物,可与目的mRNA结合,ASOs以其与目标序列互补的碱基配对方式,对基因进行靶向调控。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分子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ASOs在运动系统中的研究和...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是一类新型的小分子基因靶向药物,可与目的mRNA结合,ASOs以其与目标序列互补的碱基配对方式,对基因进行靶向调控。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分子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ASOs在运动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深入。本文阐述了ASOs在基因沉默和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此外,还介绍了ASOs在运动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分析此类药物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旨在深化医务人员对ASOs的认识,并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 临床应用 运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的设置
18
作者 程悦 杨旭 +5 位作者 吴欣娟 徐园 李芳芳 黄莉 孙湘雨 曹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598,共6页
目的:设置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确保医联体转诊护理交接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优化护理转诊交接流程。方法:以身份、背景、现状、评估和建议沟通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髋、... 目的:设置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确保医联体转诊护理交接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优化护理转诊交接流程。方法:以身份、背景、现状、评估和建议沟通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7%、92.3%,专家判断系数为0.98,专家熟悉程度为0.86,专家权威程度为0.92,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全面的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为构建医联体护理转诊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医联体 向下转诊 护理交接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椎板减压手术机器人的信息交互界面评价
19
作者 郭博文 秦华 +4 位作者 王丽 赵宇 李子辰 耿宝多 李青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217-6224,共8页
为提升手术机器人的安全性及操作绩效,以椎板减压手术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交互界面进行用户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维度评价指标权重,并对骨外科医生展开问卷调研,收集界面内操作按键、实时磨削信息和机器人运行信息的有用性、易... 为提升手术机器人的安全性及操作绩效,以椎板减压手术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交互界面进行用户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维度评价指标权重,并对骨外科医生展开问卷调研,收集界面内操作按键、实时磨削信息和机器人运行信息的有用性、易学习性、易理解性、平衡度及整体度评分。通过加权求和,得出界面内各按键及信息的加权评分。结果表明,操作按键、实时磨削信息的易学习性和平衡度评分及机器人运行信息的平衡度评分较低;界面内操作按键的加权评分高于均值,但实时磨削、机器人运行信息的加权评分低于均值。可见未来设计手术机器人界面时,需注重界面内按键及信息的辨识度,避免出现易混淆的按键或信息。统一界面语言、使用医用专业领域词汇、添加界面操作提示或功能说明是提升手术机器人安全性及操作绩效的必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人机交互界面 界面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显著改善小鼠骨质疏松症
20
作者 穆雪萌 杜芯仪 +2 位作者 王彦超 金云峰 张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2-609,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ASON-OP对小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将3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ASON-OP组和ASON-NC组(ASON-NC为无义序列,作为阴性对照),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小鼠以外,其... 本试验旨在探究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ASON-OP对小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将3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ASON-OP组和ASON-NC组(ASON-NC为无义序列,作为阴性对照),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小鼠以外,其他4组小鼠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OVX),构建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继续饲养1周,而后进行给药处理。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300μ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特立帕肽,剂量为80μg/(kg BW·d),1周给药5次;ASON-NC组每天灌胃ASON-NC溶液,剂量为2 mg/(kg BW·d);ASON-OP组每天灌胃ASON-OP溶液,剂量为2 mg/(kg BW·d)。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骨组织微结构、骨转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和ASON-NC组相比,连续4周灌胃寡核苷酸ASON-OP显著增加了OVX小鼠的骨密度(P<0.05);显著提高了OVX小鼠血清成骨因子骨钙素(OC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破骨因子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1)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OVX小鼠股骨中促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肝/骨/肾型碱性磷酸酶(Alpl)、骨钙素(Bglap)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ASON-OP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寡核苷酸 ASON-OP 小鼠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