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超纪 苗齐 +4 位作者 刘兴荣 曾正培 李汉忠 罗爱伦 张抒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08-909,9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心脏嗜铬细胞瘤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l7、19及35岁。患者均以头痛、心悸、大汗及血压增高就诊。术前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查均升高,分别经超声心动、CT及冠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心... 目的:探讨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心脏嗜铬细胞瘤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l7、19及35岁。患者均以头痛、心悸、大汗及血压增高就诊。术前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查均升高,分别经超声心动、CT及冠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心脏不同部位有占位性病变,3例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3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心脏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28~48个月患者头痛、心悸、大汗及高血压明显改善。1例术后原心脏部位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病灶有进展,1例24小时尿儿茶酚胺水平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心脏嗜铬细胞瘤极为罕见,诊断过程困难,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心脏嗜铬细胞瘤有效的方法,对不能手术直接切除的心脏嗜铬细胞瘤患者,自体心脏移植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心脏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5例报告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超纪 苗齐 +3 位作者 刘兴荣 马国涛 张恒 曹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5例,年龄41~49岁,心功能(NYHA)Ⅲ级3例,Ⅱ级2例。均为女性,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晕厥...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5例,年龄41~49岁,心功能(NYHA)Ⅲ级3例,Ⅱ级2例。均为女性,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晕厥症状,病程4天~5个月。体检示双下肢水肿、腹水及肝大2例,盆腔占位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5例患者下腔静脉、右心占位。3例有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病史,1例有左卵巢畸胎瘤剔除史;腹部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15~36个月。肿瘤起源于左右生殖静脉各1例,起源于左髂内静脉2例,右髂内静脉1例。术前行输尿管DJ管植入术2例。结果:2例患者接受分期手术。3例患者一期行盆腔肿瘤及体外循环下行下腔静脉、右心肿瘤切除手术,2例停循环时间分别为29,43min。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72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中Ⅰ级4例,Ⅱ级1例,1例术后3个月B超发现盆腔复发肿瘤,随访5年无盆腔包块明显增大,患者无自觉症状。3例经下腔静脉切开的患者,1例行下腔静脉重建,其它2例均直接修补,术后随诊无下腔静脉梗阻。结论:提高对有子宫肌瘤病史或右心房肿物患者的警惕性,外科直视下进行心脏内肿物子宫附件病变组织及盆腔残余瘤体切除术,可获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平滑肌瘤病 心内延伸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R术后激光心肌管道的实验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东 刘晓程 +4 位作者 刘克 曹承刚 李若凡 程效东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透室壁性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TMR)的供血机理。方法 :采用CO2 激光照射成年兔左室壁 ,形成透室壁性激光心肌管道 ,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 ,利用组织学切片染色法 ,观察激光心肌管道内血管的再生与重建及形态学变化...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透室壁性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TMR)的供血机理。方法 :采用CO2 激光照射成年兔左室壁 ,形成透室壁性激光心肌管道 ,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 ,利用组织学切片染色法 ,观察激光心肌管道内血管的再生与重建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TMR术后 ,激光心肌管道内相继出现血液凝固、机化、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 ,最终由纤维性瘢痕修复。但在纤维性瘢痕中存在着稀少的与心腔相通的小动脉和小静脉。结论 :激光心肌管道本身并不能对心肌直接供血 ,而是由机化过程形成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及纤维瘢痕中存留的小动脉对心肌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室壁性 激光心血管重建术 形态学 心肌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MR成像监测移植干细胞治疗SD大鼠心肌梗死并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剑 王怡宁 +7 位作者 孔令燕 薛华丹 马国涛 雷晶 何泳蓝 李琢 金征宇 孟洁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5期337-342,共6页
目的以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探讨临床型1.5T MR扫描仪活体示踪SD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注射USPIO标记的干细胞并同时评估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USPIO40μg Fe/ml、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1.5... 目的以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探讨临床型1.5T MR扫描仪活体示踪SD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注射USPIO标记的干细胞并同时评估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USPIO40μg Fe/ml、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1.5μg/ml与ADSCs共孵育培养,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验证标记有效性、MTS试验验证标记安全性。开胸结扎实验组(n=10)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并于心肌内注射标记干细胞,术后利用1.5T MR扫描仪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n=5)大鼠行磁共振成像,观察心肌信号、计算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心肌结构和标记ADSCs的分布。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USPIO标记ADSCs的阳性率>99%,透射电镜下可见黑色氧化铁颗粒位于细胞溶酶体内,MTS试验证实USPIO标记对ADSCs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开胸结扎冠脉前降支成功构建心梗模型,实验组大鼠心脏于FIESTA和FSPGR序列图像上可见左室前壁内信号降低和室壁运动异常,2D MDE序列图像上发现实验组心肌内延迟强化。实验组LVEDV、LVESV、LVEF分别为0.52±0.05ml,0.20±0.03ml和61.0±4.3%,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44±0.04ml,0.25±0.05ml和42.7±13.4%,两组大鼠的LVEF、LVED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于梗死心肌周边发现局灶性氧化铁颗粒沉积。结论临床1.5T MR成像仪活体示踪SD大鼠心肌梗死注射移植USPIO标记的ADSCs并同时评估SD大鼠心功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 脂肪来源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急性心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应用2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蔡秋燕 刘旺林 +5 位作者 程卫 刘晶晶 张超纪 刘剑州 隆云 何怀武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518,共6页
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种床旁无创、连续、动态、无辐射的肺通气监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除肺通气监测外,近年来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床旁监测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 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种床旁无创、连续、动态、无辐射的肺通气监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除肺通气监测外,近年来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床旁监测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技术床旁评估2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肺灌注情况,为该技术在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高渗盐水造影电阻抗断层成像 肺灌注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二尖瓣置换和成型术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璐璐 朱波 +1 位作者 苗齐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0-973,共4页
目的比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二尖瓣置换和成型手术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累及二尖瓣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龄19~77岁,ASAⅡ-Ⅳ级,根据患者所行手... 目的比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二尖瓣置换和成型手术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累及二尖瓣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龄19~77岁,ASAⅡ-Ⅳ级,根据患者所行手术分为两组:二尖瓣置换术组(Z组,n=15)和二尖瓣成型术组(C组,n=40)。比较两组致病菌、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是否入住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发热、新出现的心脏杂音和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Z组贫血、心力衰竭、术后入ICU比例明显高于C组(P <0.05)。两组超声心动图表现、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置换 瓣膜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容量治疗策略对心肺转流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慧丽 苗齐 +2 位作者 曹丽华 罗爱伦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对比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与琥珀酰明胶(佳乐施)对心肺转流(CPB)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3例择期CPB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的CPB预充液及术中、术后48h容量治疗选用羟乙基淀粉;Ⅱ组选用... 目的对比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与琥珀酰明胶(佳乐施)对心肺转流(CPB)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3例择期CPB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的CPB预充液及术中、术后48h容量治疗选用羟乙基淀粉;Ⅱ组选用琥珀酰明胶。观察两组患者的容量治疗策略和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停机时、术后2、24、48h采动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术后24、48h两组CRP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48hⅠ组比Ⅱ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24、48h两组ICAM-1均较麻醉诱导后升高(P<0.05),而术后48hⅡ组比Ⅰ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48hⅠ组P-Selectin、IL-6显著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有利于激活急性期反应蛋白,并减轻内皮损伤维持内皮稳定性,从而减轻CABG后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心肺转流 羟乙基淀粉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P选择素 细胞间黏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房肿块切除术后再发右心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一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翟海昕 邓海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49-50,共2页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沿静脉生长的平滑肌瘤疾病。疾病多源于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疾病有着类似恶性肿瘤的独特生长方式,即肉眼可见沿血管腔扩展,延伸累及右心房,具有潜在致命性,是一类病理组织学良性但...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沿静脉生长的平滑肌瘤疾病。疾病多源于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疾病有着类似恶性肿瘤的独特生长方式,即肉眼可见沿血管腔扩展,延伸累及右心房,具有潜在致命性,是一类病理组织学良性但生物行为学恶性的肿瘤。下腔静脉瘤栓是肿瘤延伸转移至下腔静脉血管腔内,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诊断时有远处转移。这种瘤栓相当独特,大多沿着腔静脉延伸而不累及静脉壁,最常见于肾细胞癌患者,发生率为4%~10%,部分病例瘤栓进入右心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肿块切除术 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右心房Rosai-Dorfman病患者一例的围术期护理
9
作者 翟海昕 张远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50-53,共4页
Rosai-Dorfman 病(Rosai-Dorfman disease, RDD)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为窦组织细胞增生伴淋巴结肿大,组织细胞胞质内可见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的现象,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该病主要发生... Rosai-Dorfman 病(Rosai-Dorfman disease, RDD)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为窦组织细胞增生伴淋巴结肿大,组织细胞胞质内可见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的现象,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约43%的患者伴淋巴结外病变;其中约5%单独发生于淋巴结外,不伴淋巴结肿大及相应的系统性功能异常,称结外 RDD[1]。结外 RDD伴随吞噬现象的组织细胞数量少,且被吞噬的炎细胞数目也较少,易被临床及病理医师误诊或漏诊。目前文献报道 Rosai-Dorfman 病有累及鼻腔/副鼻窦、中枢神经系统(颅骨)[2]、肾脏[3]、咽喉、颌面部[4]、直肠[5]、软组织[6]及其骨[7]和软骨[8]等,但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累及心脏的。本文就我科收治的一例罕见右心房Rosai-Dorfman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 ROSAI-DORFMAN病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患者获得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晓杰 徐园 +11 位作者 邓海波 郭海凌 陈亚萍 郭淑丽 刘玮楠 张毅 都菁 杨旭 张雅琴 李敏 高娜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调查国内临床护理环境下外科患者获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术前2 d、术前1 d、手术日、术后1 d、术后2 d六个时间段,对595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在各... 目的:调查国内临床护理环境下外科患者获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术前2 d、术前1 d、手术日、术后1 d、术后2 d六个时间段,对595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在各个时间段不均衡,在患者入院后呈递增趋势,“预防血栓健康宣教”“建议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运动”在手术日的给予率分别为96.64%、79.83%、96.81%,高于术前1 d实施率(P<0.001)。患者术前VTE基本预防措施获得率低,部分护士对VTE风险的认知不准确。结论:护士主导的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整体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制定适合外科患者的VTE基本预防策略,建立长效机制,将VTE基本预防的时间、内容和评价进行规范,以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VTE基本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佟冰渡 高娜 +6 位作者 王晓杰 陈亚萍 徐园 孙建华 邓海波 陆欣欣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 :调查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4年1-12月出院的近端DVT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发生预后不良患者22例(30.6%),其中2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相关性死亡(2.... 目的 :调查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4年1-12月出院的近端DVT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发生预后不良患者22例(30.6%),其中2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相关性死亡(2.8%);4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5.6%);16例患者发生血栓后综合征(2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3个月后较高水平的D-Dimer值、未规范化抗凝治疗和遗传性易栓症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高。结论 :近端DVT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较高;护士应注重对此类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尤其是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保证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并使用D-Dimer监测抗凝治疗效果,进而降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TMR与激光TMR的形态学对照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东 刘晓程 +5 位作者 程效东 李若凡 刘克 曹承刚 张恩辉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4-166,169,T003,共5页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机械性TMR与激光TMR对心肌管道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的影响 ,探讨最佳的TMR方法。方法 :采用高速空心钻头和CO2 激光在家兔左室壁进行打孔 ,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动物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 ,利用组织切片染色...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机械性TMR与激光TMR对心肌管道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的影响 ,探讨最佳的TMR方法。方法 :采用高速空心钻头和CO2 激光在家兔左室壁进行打孔 ,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动物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 ,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 ,分别观察机械性和激光心肌管道内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结果 :机械钻孔形成的心肌管道不存在任何热损伤的迹象 ,而激光形成的心肌管道存在着严重的热损伤 ;数周后机械管道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激光管道 ,P <0 .0 1;6~ 8周后 ,机械管道残迹的纤维化直径明显小于激光管道 ,P <0 .0 0 0 1。结论 :①机械性TMR和激光TMR在心肌管道的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方面均存在着非常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②应用机械钻孔的方式进行TMR明显优于激光心肌打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 机械钻孔 激光 血管生成 纤维化 形态学 T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玉芬 邓海波 +7 位作者 陆欣欣 杨旭 徐园 陈亚萍 王晓杰 佟冰渡 郭一峰 吴欣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1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建立并实践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医院护理部VTE专科护理小组,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实际,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获得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管理体系的... 目的:建立并实践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医院护理部VTE专科护理小组,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实际,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获得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并临床实践,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后,临床护士VTE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近三年管理VTE患者数量成明显上升趋势,结合信息系统,识别VTE高危科室,开展进一步护理。结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实践对提升护士VTE护理能力、改善VTE患者疾病管理现状、推动VTE专科护士培养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学者开展预测模型研究的现状和启示:一项范围综述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园 朱丽筠 +6 位作者 王钰 孙建华 王晓杰 邓海波 王磊 安然逊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目的:描述我国护理学者开展预测模型建立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进行检索,在JBI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 目的:描述我国护理学者开展预测模型建立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进行检索,在JBI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的指导下对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41篇文献(学位论文29篇,期刊论文112篇),且集中发表于2019年及以后的核心期刊上。研究对象以患者为主,聚焦并发症、疾病转归等问题;研究场所以单中心为主(82.3%),前瞻性研究占19.9%;所有研究均构建了预测模型,但模型的评价及验证方面完成度不佳。结论:我国护理学者开展的预测模型建立的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数量明显增加。但研究方法及模型质量亟须加强,应建立更科学、精准、实用的预测模型,以助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护理研究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
15
作者 张超纪 任华 +1 位作者 马国涛 朱晓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报道7例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外科治疗体会。方法:1999年3月至2002年11月,共收治7例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Ⅳ4例,Ⅲ2例,Ⅱ1例;6例在体外循环下,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目的:报道7例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外科治疗体会。方法:1999年3月至2002年11月,共收治7例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Ⅳ4例,Ⅲ2例,Ⅱ1例;6例在体外循环下,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结果:术后6例存活,1例围术期死亡。术后2周测不吸氧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2周超声心动测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随访显示NYHA Ⅰ级4例,Ⅱ级2例,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高压 血栓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邓海波 王晓杰 +8 位作者 陈亚萍 徐园 丁炎明 汪晖 李卡 石丽 陆欣欣 佟冰渡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1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通过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三级甲等医院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现状,为国内医院全面开展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在2015年中华护... 目的:通过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三级甲等医院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现状,为国内医院全面开展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在2015年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研讨会上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 278名护士,其中手术科室护士3 062名,非手术科室护士2 2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科室的规范化静脉血栓预防流程及VTE风险评估的开展明显优于非手术科室,P值分别为0.042、0.046。手术科室护士的VTE总体知识水平高于非手术科室护士,P=0.001。目前仍缺乏全国同质化的VTE规范预防护理流程。结论:目前国内亟待建立VTE预防护理共识,全面、快速推进临床VTE预防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同质化进程,同时提高临床护士的VTE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园 朱丽筠 +6 位作者 王晓杰 孙建华 王钰 邓海波 王磊 安然逊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9期1436-1440,共5页
血栓后综合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长期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文章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基本情况、预测性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预... 血栓后综合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长期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文章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基本情况、预测性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后综合征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行为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彦苓 嘎多 +7 位作者 马玉芬 刘羽 黄萍 邓海波 王磊 王晓杰 徐园 朱丽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117名护...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1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5.0%的护士未接受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培训,被调查的所有科室除外科外,其余科室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使用率均不足50%。结论:目前西藏自治区内的医院尚缺乏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规范化培训和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和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亟须完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知识规范化培训、规范护理行为,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实施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预防 西藏自治区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杰 嘎多 +8 位作者 朱丽筠 徐园 孟彦苓 黄萍 王钰 郭海凌 邓海波 王磊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知识水平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VTE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12月使用临床护士VTE预防知识问卷对西藏自治区6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 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知识水平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VTE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12月使用临床护士VTE预防知识问卷对西藏自治区6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的59所医院11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护士的VTE总体知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科室护士基础知识水平优于非手术科室(P<0.05);手术科室的规范化VTE预防流程开展明显优于非手术科室(P<0.05)。结论:西藏自治区手术科室护士的VTE预防知识水平优于非手术科室,管理者需要关注不同科室VTE预防工作的开展,开发适合西藏自治区的培训模式,为护士提供持续性、高质量的培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提升临床VTE预防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西藏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