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的疗效评判时间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月有痛经症状并且经MRI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59例。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的疗效评判时间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月有痛经症状并且经MRI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59例。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痛经程度,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比较UAE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时痛经情况和有效率。结果 1术前痛经VAS为(8.1±2.5)分,术后1、3、6、12个月痛经VAS分别为(3.7±3.7)分、(3.4±3.2)分、(2.7±3.0)分和(2.9±3.2)分。术后各评判时间点痛经程度对比术前均有下降(P=0.000)。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略下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痛经程度明显轻于术后1、3个月,而与术后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7.8%(40/59)、71.2%(42/59)、79.7%(47/59)和74.6%(44/59),各时间点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时UAE治疗有效率最高。结论术后6个月时痛经缓解程度达到最高峰后维持稳定,是评价子宫腺肌病UAE术后痛经疗效最佳时间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对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基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前瞻纳入27例2018 FIGO分期为ⅠB~Ⅳ期的宫颈鳞癌患者和27例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于3T MR扫描仪行盆腔3D APT及DWI成像。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测量病灶及正常宫颈基质最大层面的APT值及ADC值。计算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以评估测量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基质的APT值和ADC值,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观察者间测量一致性良好(ICC均>0.9)。宫颈鳞癌APT值为2.80±0.36,显著高于正常宫颈基质APT值1.81±0.38(P<0.0001)。宫颈鳞癌ADC值为(0.98±0.17)×10-3 mm 2/s,显著低于宫颈正常基质ADC值(1.56±0.32)×10-3 mm 2/s(P<0.0001)。鉴别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基质,APT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结论:APT值在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基质的鉴别中展现了与ADC值近似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