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荣誉、责任与使命: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教学剪影 被引量:1
1
作者 景泉 刘继海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通过回顾和研读相关史料,展现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先进且卓有成效的临床教学剪影。实践证明,近百年前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教学已具备国际水准,其病例讨论、多学科联合查房、跨学科教学、医护协同教学及针对住院医师的多种胜任能力培养等,... 通过回顾和研读相关史料,展现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先进且卓有成效的临床教学剪影。实践证明,近百年前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教学已具备国际水准,其病例讨论、多学科联合查房、跨学科教学、医护协同教学及针对住院医师的多种胜任能力培养等,在今天看来仍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许多当时对教学充满热情的医生和积极参与教学的医学生,后来均成为了各领域的医学大家。以教学为荣誉、责任与使命的精神深入协和传承,百年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教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欣 王佩 +2 位作者 马良坤 刘俊涛 赵继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中孕期GDM患者(n=11)和健康对照(n=40)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特征。结果:与健康组相比,GDM组唾液中气单胞菌属和代尔夫特菌属,牙菌斑中气单... 目的:探讨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中孕期GDM患者(n=11)和健康对照(n=40)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特征。结果:与健康组相比,GDM组唾液中气单胞菌属和代尔夫特菌属,牙菌斑中气单胞菌属,肠道中嗜血杆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多雷类杆菌的丰度分别与OGTT-0 h以及OGTT-1 h血糖水平显著正相关(r=0.243,P=0.001;r=0.206,P=0.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多雷类杆菌可能影响中孕期妇女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口腔微生物组 肠道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e Beam CT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79-582,共4页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BEAM CT技术 颅颌面结构 颞下颌关节 断层技术 三维影像 治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和Dickkopf-1联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碧 邵晓琳 赵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联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0、5、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Tca8113、SCC-4细胞24、48、72h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IC50...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联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0、5、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Tca8113、SCC-4细胞24、48、72h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IC50值;实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Dickkopf-1组、姜黄素+Dickkopf-1组,各组细胞处理48h后,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CAL27、SCC-4、Tca8113细胞24、48、72h后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0h时的细胞抑制率,且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P<0.01),根据IC50值选择Tca8113细胞及30μmol/L的姜黄素作为后续研究。结论:姜黄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Dickkopf-1均能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两者联用的效果强于单独用姜黄素或Dickkop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DICKKOPF-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SWEEPS双脉冲模式激活荡洗在自由水域中的气泡动力学观测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新宇 李依洲 +4 位作者 聂铭远 于悦 陈浩天 潘翀 赵继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究Er∶YAG激光光子增强的光声流(SWEEPS)技术在不同脉冲间隔参数条件下的蒸汽气泡动力学效应。方法:Er∶YAG激光手具连接工作尖放置于自由水域模型中,设置SWEEPS模式,150~600μs脉冲间隔激活。高速摄像机(200 000 Hz)摄录Er∶YA... 目的:探究Er∶YAG激光光子增强的光声流(SWEEPS)技术在不同脉冲间隔参数条件下的蒸汽气泡动力学效应。方法:Er∶YAG激光手具连接工作尖放置于自由水域模型中,设置SWEEPS模式,150~600μs脉冲间隔激活。高速摄像机(200 000 Hz)摄录Er∶YAG激光激活荡洗引起空穴效应的过程,matlab逐帧分析蒸汽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蒸汽气泡消失时刻气泡残余与激光工作尖之间的距离。实验数据经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自由水域中,Er∶YAG激光SWEEPS模式下,脉冲间隔设置的改变会引起两次脉冲激发的蒸汽气泡形成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双气泡融合、双气泡撞击及双气泡脱离。其中,脉冲间隔设置为360~440μs时,双气泡撞击现象会使蒸汽气泡消失时气泡残余与激光工作尖之间达到最远距离。结论:在自由水域中,Er∶YAG激光双脉冲SWEEPS模式在不同的脉冲间隔设置下引起双气泡间形成不同的作用关系,该现象可能可以增强Er∶YAG激光空穴效应,强化激光激活荡洗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激光激活荡洗 气泡动力学 SWE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润台 宿玉成 徐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分析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组病例 72例 ,分别为LeFortⅠ、LeFortⅡ、LeFortⅢ型骨折 ,部分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单纯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口内切口、眶下缘切... 目的 :分析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组病例 72例 ,分别为LeFortⅠ、LeFortⅡ、LeFortⅢ型骨折 ,部分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单纯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口内切口、眶下缘切口及头皮冠状切口进路 ,暴露骨折端复位骨折 ,选择不同规格的小型或微型钛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切取颅骨外板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面形、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骨折固定方法 ,提高了骨折固定稳定性 ,保证了效果 ,能早期促进骨折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技术 面中部骨折 应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分叉病变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建锋 饶佳 +1 位作者 李珍 宿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1-343,共3页
关键词 根分叉病变 解剖学基础 上颌磨牙 下颌磨牙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与牙周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欣 张小辉 +1 位作者 杨帆 赵继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牙周病是由菌斑始动的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被认为是牙周破坏的主要机制。妊娠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免疫状态,影响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该文总结妊娠与牙周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周炎症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完整下颌骨的舌癌根治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永宁 张韬 赖钦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1,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1,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0.5cm,颈部N0~N3)。同期行舌一颈联合根治术,于正中或颏孔前截断下颌骨,沿颌舌沟切开口底黏膜达舌根处,自下颌骨内侧骨面剥离骨膜及下颌舌骨肌附丽,保留下颌舌侧牙龈及部分黏膜,外展下颌骨,直视下扩大切除原发灶,取自身组织瓣(前臂桡侧皮瓣8例,胸大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1例)一期修复,皮瓣边缘与下颌内侧牙龈或黏膜缝合,复位下颌骨并以钛板钛钉固定;术后常规放疗。结果:随访6~26个月,无1例于下颌骨内侧切缘部位复发,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舌癌联合根治术中,通过严格选择病例,保留下颌骨完整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下颌骨 联合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分叉病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珍 饶佳 +1 位作者 周建锋 宿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95-697,共3页
关键词 根分叉病变 预后 治疗方法 严重程度 病变愈合 治疗失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刚 耿威 +1 位作者 林润台 宿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国产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引导骨再生的方式,为将来磷酸钙骨水泥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白兔右侧股骨大转子区植入BL...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国产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引导骨再生的方式,为将来磷酸钙骨水泥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白兔右侧股骨大转子区植入BLB种植体(Φ=3.3 mm,L=8.0 mm),同时种植体冠部制造宽度为2.0 mm、深度为4.0 mm的环行骨缺损,骨缺损区充填CPC进行修复。实验组术后1、2、4、6个月随机处死大白兔10只,对骨缺损区X线骨密度分析,带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的组织学观察新骨的生成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磷酸钙骨水泥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发生降解,新生骨组织沿降解裂隙长入,与种植体发生直接的接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月内的新骨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表明磷酸钙骨水泥在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展示了较好的引导骨再生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牙种植体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治疗牙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欣 何涛 +7 位作者 李嘉慧 贺艳焱 吉宁 孙丽丽 李昕 常金兰 常影 赵继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纳入成年牙龈炎患者156名,分为试验组(欧乐B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组,n=51)、阳性对照组(市售云南白药牙膏组,n=54)和阴性对照...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纳入成年牙龈炎患者156名,分为试验组(欧乐B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组,n=51)、阳性对照组(市售云南白药牙膏组,n=54)和阴性对照组(佳洁士牙膏组,n=51),各组受试者使用相应牙膏刷牙,2次/d。分别在基线、3 d和4周,检查mazza改良牙龈乳头出血指数(Mazza GI)和牙龈出血点个数,并在基线和4周时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结果:牙膏使用3 d和4周时,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临床指标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0 1),使用4周时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欧乐B新型含亚锡-氟化钠牙膏具有抗牙龈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亚锡 牙龈炎 牙龈出血 探诊深度 随机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诊断根尖周炎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鄢雪川 陈德平 宿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的差异性,评价CBCT在慢性根尖周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根尖周炎症状的53例患者(96颗牙),均拍摄根尖放射线... 目的:比较应用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的差异性,评价CBCT在慢性根尖周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根尖周炎症状的53例患者(96颗牙),均拍摄根尖放射线片和CBCT,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单盲法进行放射线影像学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根尖周炎的存在及病变范围评估的差异性。结果:根尖放射线片发现82.3%,CBCT发现100%的患牙存在根尖周病变。并且在两者都诊断出根尖炎时,CBCT的PAI值明显高于根尖片。结论:在诊断慢性根尖周炎方面,CBCT扫描与根尖放射线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和根尖放射线片比较,CBCT对临床上根尖周炎的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都更有优势,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 CT(CBCT) 根尖放射线片 根尖周炎 PA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1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林 鱼洁 孙建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3,共2页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较少见,本文介绍1例近中颊根存在3个根管的上颌第一磨牙,3个根管口相距约1.5 mm,根管长度基本正常。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根管解剖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润台 宿玉成 +1 位作者 徐刚 杜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应用的先进性、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本组颌骨畸形病例68例,男性26例,女性42例.除单纯颏成形术外,其他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正畸治疗.根据临床设计,全麻下分别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应用的先进性、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本组颌骨畸形病例68例,男性26例,女性42例.除单纯颏成形术外,其他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正畸治疗.根据临床设计,全麻下分别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上颌骨Lefort Ⅰ型截骨术、颏成形术、上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等不同术式,劈开截骨,按设计要求移动骨块,预制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术后均行简单的颌间弹性牵引固定1~2周.结果:1例单侧创口感染延期愈合,1例术后1年钛板露出,二次手术取出钛板.其他病例创口一期愈合,术后经正畸治疗,(牙合)关系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个月至6年无复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点:术后效果稳定,无复发,并发症少,不影响饮食、语言,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 牙颌面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粘连蛋白基因ED-B片段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鸿琳 赵焕英 李翠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粘连蛋白基因ED-B片段在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涎腺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的总RNA,RT-PCR法扩增ED-B片段,重组于pGEM-T easy载体... 目的:研究纤维粘连蛋白基因ED-B片段在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涎腺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的总RNA,RT-PCR法扩增ED-B片段,重组于pGEM-T easy载体,酶切制备成模板,体外逆转录方法合成cRNA探针,通过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ED-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ED-B-在正常涎腺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ED-B+在正常腺体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良性肿瘤中有表达,且在恶性肿瘤中其阳性表达程度增高。结论:随着涎腺向肿瘤、恶性肿瘤方向的转化,FN基因ED-B剪切片段的表达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肿瘤 纤维粘连蛋白 剪切片段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折后不同手术固定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立江 张茹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下颌骨折后不同手术固定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角、下颌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3种单一线形骨折体外模型,用MNS104型钛小夹板及M2B单皮质螺钉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骨折固定。对固定后的下颌骨骨折模型进行体外模... 目的:研究下颌骨折后不同手术固定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角、下颌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3种单一线形骨折体外模型,用MNS104型钛小夹板及M2B单皮质螺钉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骨折固定。对固定后的下颌骨骨折模型进行体外模拟功能负载。测定下颌功能活动时骨折侧髁状突的前后及左右的水平位移。用Origin6. 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处理。结果:单一钛小夹板沿中线固定下颌角区,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骨折侧髁状突均产生较大的向后的水平位移。应用单夹板外斜线固定下颌角骨折和双钛夹板固定体部颏孔区及正中联合区骨折,可明显降低骨折侧髁状突的向后水平位移。结论:任何骨折固定法必须有效对抗髁状突非生理性的位移,杜绝颞下颌关节微小创伤来源,降低病人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折 颢下颌关节 颢下颌关节紊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的牙拔除术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16-717,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网 牙拔除术 置入术后 口腔颌面外科 抗凝血治疗 溶栓治疗 静脉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成骨细胞对格列本脲的转运
19
作者 王威 刘洪臣 +2 位作者 鄂玲玲 刘宇 吴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4-637,共4页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对格列本脲的跨膜转运,为种植体全身给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C3T3-E1细胞和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mandibular osteoblasts,MO)分别与含有格列本脲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超声波破碎,用高效...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对格列本脲的跨膜转运,为种植体全身给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C3T3-E1细胞和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mandibular osteoblasts,MO)分别与含有格列本脲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超声波破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裂解液中的药物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将细胞内药物含量与细胞蛋白的比值作为观察药物转运量的检测指标。结果:2种成骨细胞内均可测到格列本脲的存在,转运药物的量与药物的浓度及药物的孵育时间有关。结论:成骨细胞可以跨膜转运格列本脲进入细胞内,药物的转运量与药物浓度和孵育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转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格列本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切割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20
作者 林润台 宿玉成 +1 位作者 戈怡 任燕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4-765,共2页
目的:与传统骨切割技术对比,探讨超声骨切割技术在正颌外科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病例12例,其中男2例,女10例;20~65岁;双颌畸形7例,上颌后缩3例,下颌前突2例;行Le FortⅠ型截骨术10例,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8例,下颌全... 目的:与传统骨切割技术对比,探讨超声骨切割技术在正颌外科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病例12例,其中男2例,女10例;20~65岁;双颌畸形7例,上颌后缩3例,下颌前突2例;行Le FortⅠ型截骨术10例,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8例,下颌全牙列根尖下截骨术1例,颏成形术5例。超声骨刀在切骨时选Ⅰ~Ⅲ级切骨模式,调节出水量,刀头选OT7或OT7A。骨断端行坚强内固定。结果:切割精度高,对周围软组织无损伤,术中出血少,骨断端无坏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与传统骨切割技术对比,超声骨切割技术弥补了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超声骨刀的技术优势为:1)能识别软硬组织,只切割硬组织,对软组织无损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2)切割时产热少,再加上冷水喷雾降温,不会对骨组织产生不可逆性坏死;3)切割时无震动,刀柄握持力轻,可控性强,避免了误操作,提高了切割精度,切割线不受限制,创口清晰,切骨线规则平整。故超声骨切割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切割技术 正颌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