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程化疗后仍反复梗阻的边缘区淋巴瘤一例
1
作者 韩思睿 张炎 +7 位作者 张冠南 刘珮君 施文 李文波 李融融 贾丛伟 曹剑 王为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4-1351,共8页
本文报道1例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的小肠边缘区淋巴瘤病例。该患者以反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多发小肠肠壁增厚、高摄取,多节段管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病程初期胃镜、肠镜、小肠镜活检均未能明确诊断,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亦无... 本文报道1例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的小肠边缘区淋巴瘤病例。该患者以反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多发小肠肠壁增厚、高摄取,多节段管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病程初期胃镜、肠镜、小肠镜活检均未能明确诊断,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亦无效,最终在起病8个月余后再次行小肠镜活检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先后予以三种不同方案化疗,患者肠梗阻症状均无改善,影像学仍提示多节段肠壁增厚伴高摄取。此时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所示的高摄取病灶是残余的淋巴瘤组织还是纤维化瘢痕,有无必要进一步调整化疗方案,以及是否需手术切除病变。多学科讨论后认为影像学鉴别价值有限,如条件允许,应行手术治疗。患者成功完成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未发现淋巴瘤残余,而存在明显的病变纤维化。目前患者已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基本恢复至发病前。本文报道该病例的诊疗历程,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边缘区淋巴瘤在治疗后易出现病变纤维化,而PET/CT易将其误判为淋巴瘤残余而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化疗,对于此状况,及时手术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区淋巴瘤 肠梗阻 影像学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