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佛医学院的临床医疗与培训见闻及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毓欣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是全世界范围内顶尖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力量于一身的医学巨擎,它的成功与其领先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治学态度、先进的临床医疗培训体系密不可分。面临新的变革时代,为完善我国临床医疗与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借鉴... 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是全世界范围内顶尖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力量于一身的医学巨擎,它的成功与其领先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治学态度、先进的临床医疗培训体系密不可分。面临新的变革时代,为完善我国临床医疗与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借鉴国外先进医学文化精髓必不可少。笔者两次身临其中,通过参与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和临床医生培养项目,深入地了解其先进的医疗服务管理理念和完善的医疗人才队伍培训制度。从临床医生的视角,通过亲身经历,希望能借鉴国外的经验,助力于医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及国内医院的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医学院 布列根妇女医院 医疗体系 医生培训 临床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33104例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侯伟 付晓琳 +17 位作者 谢潇潇 张春燕 边佳昕 毛翛 文娟 罗春玉 金华 祝茜 戚庆炜 钱叶青 袁静 赵彦艳 尹爱兰 李树铁 蒋宇林 张蔓丽 肖锐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种PCR对223个基因的携带者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97个常染色体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55.58%,26个X连锁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1.84%。在16 669例家系中,共检出874对(5.24%)高危夫妇。其中常染色体基因高危夫妇584对(3.50%),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306对(1.84%),16对夫妇同时为常染色体基因和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最常检出的常染色体高危基因包括GJB2(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393对),HBA1/HBA2(α-地中海贫血,36对)和PAH(苯丙酮尿症,14对),SMN1(脊髓性肌萎缩症,14对)。最常检出的X连锁高危基因包括G6PD(G6PD缺乏症,236对),DMD(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23对)和FMR1(脆性X综合征,17对)。除外G6PD后的高危夫妇率为3.91%(651/16 669),进一步除外GJB2 c.109G>A位点后,高危夫妇率为1.72%(287/16 669)。理论上严重的单基因病出生缺陷的发病率约为4.35‰(72.5/16 669)。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22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5%以上的高危夫妇,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54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9%以上的高危夫妇。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人群中223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频率,为中国人群的携带者筛查策略制定和panel设计提供依据。在携带者筛查实践中,针对某些特殊基因或变异位点的遗传咨询可能会面临困难。这些特殊基因或变异需要在检测前告知受检夫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不筛查这些基因或变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态度推动遗传检测新技术在胎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戚庆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89,共6页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胎儿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范围已从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扩展到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和单基因病,筛查策略也从仅针对染色体异常逐渐进展至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变异进行同步筛查的策略...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胎儿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范围已从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扩展到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和单基因病,筛查策略也从仅针对染色体异常逐渐进展至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变异进行同步筛查的策略。目前,游离DNA检测已经成为产前筛查的主流检测技术,但在检测疾病范围、目标疾病的检测性能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评估新遗传性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筛查效率,完善临床路径,提高从业人员的咨询能力,全面评估新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完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游离DNA检测 染色体非整倍体 拷贝数变异 单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耐药及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疗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毛铭懿 蒋芳 向阳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可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及预后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其中高危患者具有较高的单药化疗耐药风险,应首选联合化疗。然而,仍有部分高危患者在联合化疗后出...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可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及预后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其中高危患者具有较高的单药化疗耐药风险,应首选联合化疗。然而,仍有部分高危患者在联合化疗后出现耐药或在治愈后复发,此类患者异质性强,后续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就高危耐药及复发GTN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及其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高危 耐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第6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梅 夏维波 徐苓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87-288,共2页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华医学会第6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江苏省医学会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大力支持和承办,来自国内29个省市的532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研究人...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华医学会第6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江苏省医学会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大力支持和承办,来自国内29个省市的532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就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代谢性骨病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在开幕晚宴上,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同志和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杨明同志莅临了本次会议并代表中华医学会向分会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骨质疏松症 骨矿盐疾病 会议 学术 江苏省医学会 附属第二医院 代谢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线上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含必 陈洁 +5 位作者 张志媛 赵春霞 武童 门晓亮 李昭昭 孙爱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托“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北京行”教学项目,计划于2020年9月至2025年12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继续医学教育...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托“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北京行”教学项目,计划于2020年9月至2025年12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第1年教学计划)2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考核成绩,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线上教学完成了3期共30次线上直播课程,参与学习25000人次,其中包括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4757人;线下教学共举办82次现场教学活动,16家妇幼保健院参与学习的妇产科临床医生共1771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考核成绩分别为(90.88±4.88)分和(88.65±4.35)分。结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考核成绩相当,但线上教学具有便捷、高效、经济等诸多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线上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殖与妊娠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12
7
作者 田新平 赵久良 +3 位作者 李梦涛 宋亦军 刘俊涛 曾小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04-513,共10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其生育管理已成为SLE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中国风湿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其生育管理已成为SLE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中国风湿免疫病相关生殖及妊娠研究委员会的联合组织与指导下,制定了我国首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殖与妊娠管理指南。该指南针对13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作出基于循证证据的推荐,涵盖了孕前准备(孕前咨询、妊娠风险评估、妊娠时机选择、辅助生育措施选择)、妊娠期疾病监测与治疗、胎儿监测与并发症诊治、产后随访与哺乳注意事项及新生儿监护的母婴全程管理,指南还就SLE患者妊娠的适应证、禁忌证、妊娠过程中一些重要脏器损害的识别与治疗、妊娠与哺乳期药物的使用、妊娠终止的适应证与围妊娠终止期药物的调整、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等临床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详细推荐,旨在提高SLE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母婴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殖 妊娠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舒适与安全并行,教学与质控并举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砡 赵梦芸 +10 位作者 裴丽坚 龚亚红 阮侠 张羽冠 夏迪 鲁志龙 张占杰 周炯 付晨薇 高劲松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0,共5页
分娩镇痛是以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为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以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医疗服务。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为我国分娩镇痛首批试点单位,近年来在分娩镇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成果。本文主要介绍... 分娩镇痛是以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为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以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医疗服务。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为我国分娩镇痛首批试点单位,近年来在分娩镇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成果。本文主要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分娩镇痛相关经验,具体包括:(1)合理调配人员安排,多学科联动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为安全分娩提供舒适度保障;(2)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方案,为安全分娩保驾护航;(3)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分娩镇痛培训与救治演练落到实处;(4)开展教育与科普讲座,帮助产妇树立科学分娩镇痛观。希望该经验分享可为我国各级诊疗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麻醉安全 疼痛管理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洁 张嘉璐 +2 位作者 梁晓英 王天一 薄海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 :了解护士对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影响因素的认知体验,为护士更加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警示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不同科室的13名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以临床事件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 目的 :了解护士对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影响因素的认知体验,为护士更加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警示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不同科室的13名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以临床事件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关键事件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了防止高警示药品错误实践的描述性模型——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组织、护理与合作影响,提炼出组织因素、护士能力与责任、沟通合作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结论 :护士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受到组织文化、自身知识与能力、医护患间沟通合作等因素影响。本研究为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实践提供了概念框架,同时也为医疗机构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警示药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警示药品 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医疗之理解与责任
10
作者 郎景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缓和医疗的发展方兴未艾,但临床对其认识仍然浅显,且可能存在较大偏颇。本文从缓和医疗的本源出发,阐释缓和医疗的内涵以及重要性,以期加深医务工作者对缓和医疗的理解,从而推动缓和医疗理念在临床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内涵 医学人文 终极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多点执业研究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嘉璐 陈洁 +5 位作者 张蒙 王晓杰 梁晓英 王天一 张东颖 薄海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5-128,F0003,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外护士多点执业的研究现况,并结合本国国情探讨适合我国护士多点执业开展的方法。方法以JBI 2020版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各国政府网站发布的政策文件进行手动搜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目的了解国内外护士多点执业的研究现况,并结合本国国情探讨适合我国护士多点执业开展的方法。方法以JBI 2020版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各国政府网站发布的政策文件进行手动搜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结果共纳入8个国家的31篇文献。执业形式大致分为代理机构护士、院外兼职护士及互联网上门服务护士3类;执业地点包括医院、家庭、社区、私人诊所、长期照护机构、监狱和学校等;注册护士是多点执业资格准入的基本标准;各国多点执业的注册管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国家护士多点执业的形式不一、执业场所多样。我国护士多点执业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丰富护士多点执业形式、拓展多点执业场所、科学规划多点执业准入机制和优化执业注册制度,发展本土化护士多点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多点执业 执业资格 注册管理 兼职护士 代理机构护士 互联网+护理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TG/HDL-C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大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萱瑾 王亚新 +3 位作者 李旖旎 张素菡 马良坤 孙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0-586,共7页
目的 探究妊娠早期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北京协和... 目的 探究妊娠早期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并根据妊娠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孕妇分为GDM组和正常糖耐量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评估妊娠早期(8~12^(+6)周)TG/HDL-C与GDM的相关性,并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TyG)指数为参照,评估妊娠早期TG/HDL-C预测GDM的临床价值。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单胎妊娠孕妇1617名,其中GDM组372例(23.01%)、正常糖耐量组1245名(7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民族、孕前体质量指数、GDM史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妊娠早期TG/HDL-C最高四分位数孕妇GDM发生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孕妇的2.46倍(OR=2.46,95%CI:1.73~3.51),TyG指数最高四分位数孕妇GDM发生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孕妇的2.36倍(OR=2.36,95%CI:1.67~3.37)。妊娠早期TG/HDL-C预测GDM的效能(曲线下面积:0.607比0.608)、对GDM基础风险模型的改善程度(净重新分类指数:0.240比0.270;综合判别改善指数:0.022比0.024)均与TyG指数较为接近。结论 妊娠早期TG/HDL-C显著升高与GDM发生风险增加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其对GDM的预测价值与TyG指数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TG/HDL-C 妊娠期糖尿病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非上皮性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13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3-596,共4页
卵巢非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0%[1],主要包括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和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 stromal tumor,SCST)。卵巢mGCT和恶性SCST的年发病率分别为3.7/100万和2.1/100万[1]。卵巢mGC... 卵巢非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0%[1],主要包括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和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 stromal tumor,SCST)。卵巢mGCT和恶性SCST的年发病率分别为3.7/100万和2.1/100万[1]。卵巢mGCT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5%和青春期前卵巢恶性肿瘤的80%,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女性中,通常在35岁以下发病。而恶性SCST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青少年女性 上皮性恶性肿瘤 青春期前 性索间质肿瘤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CT 现状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外团队协作入户对产妇实施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蕊 田策 +3 位作者 马良坤 李颖 赵海霞 张丽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实施院内外联动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了解母婴产褥期健康问题,总结入户访视经验,为完善产褥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指导团队对社区入户指导团队4名成员进行培训和一对一对接指导,协助制订入户照护方案,由入户指导... 目的通过实施院内外联动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了解母婴产褥期健康问题,总结入户访视经验,为完善产褥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指导团队对社区入户指导团队4名成员进行培训和一对一对接指导,协助制订入户照护方案,由入户指导团队对102名存在母乳喂养问题的产妇行入户访视服务,包括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结果共完成118人次入户访视服务。最常见的产妇问题为哺乳姿势问题,占73.7%;最常见的婴儿问题为喂养遇到的难题,占65.2%。产妇对访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未发生事故和投诉。结论院内外团队协作入户对产妇行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能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遇到的问题,提高产妇满意度。在实施前应构建访视团队以及相应的指导团队,加强入户指导质量把控,提高院内外联动性、对指导者进行一对一指导以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褥期 母乳喂养 院内外联动 入户指导 产后访视 保健服务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孟华 姜玉新 +5 位作者 戚庆玮 向阳 吕珂 谭莉 郝娜 张为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不同类型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与胎儿生长发育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65例头臀长(CRL)在25-80mm之间的高危胎儿接受了经腹壁早孕期超声检查及绒毛活检。根据胎儿静脉导管血流不同波型将频谱形态分为三型:Ⅰ型:在整... 目的探讨早孕期不同类型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与胎儿生长发育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65例头臀长(CRL)在25-80mm之间的高危胎儿接受了经腹壁早孕期超声检查及绒毛活检。根据胎儿静脉导管血流不同波型将频谱形态分为三型:Ⅰ型:在整个心动周期内无反向血流;Ⅱ型:在心房收缩期的起始段出现很短时间内的反向血流信号,随后的大部分心房收缩期内为正向血流信号;Ⅲ型:在整个心房收缩期内为持续反向血流。所有本组胎儿进行了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学及酶学检查,并随访至生后。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只有2例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为Ⅲ型,绒毛检查结果证实其中一例为21-三体,另一例为黏多糖储积症。26例胎儿经基因学诊断为遗传性疾病,2例胎儿宫内死亡。在其余135例正常发育胎儿组中,95例(70.4%)胎儿静脉导管频谱为Ⅰ型,40例(29.6%)胎儿频谱为Ⅱ型。按胎儿头臀长分为5组(≤39mm,40-49mm,50-59mm,60-69mm,≥70mm)后,Ⅰ型/Ⅱ型胎儿例数分别为24/16、31/8、15/13、11/2、14/1。应用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显示Ⅰ型及Ⅱ型频谱波型的出现频率与胎儿头臀长分组密切相关(P=0.015),绝大多数的Ⅱ型静脉导管频谱出现在头臀长小于60mm的胎儿组中。结论通过本组正常胎儿的研究显示,早孕期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中心房收缩早期出现的很短的反向血流信号应被视为一种“正常变异”现象,而非一种异常的静脉导管频谱类型,特别是在胎儿头臀长小于60mm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早孕 静脉导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真真 戴晴 +3 位作者 姜玉新 朱庆莉 杨佳欣 高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分析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形态和参数上有无差异,初步评估其对于鉴别附件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造影后病灶内部有增强成分的36例附件区包块(良性16例,恶性20例)进行分析。选择增强区作为感兴趣区获得... 目的分析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形态和参数上有无差异,初步评估其对于鉴别附件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造影后病灶内部有增强成分的36例附件区包块(良性16例,恶性20例)进行分析。选择增强区作为感兴趣区获得TIC,将曲线下降支分为单相和双相。比较良恶性肿物在曲线下降支形态和曲线各参数中有无差异。结果①曲线下降支形态分析(共29例):分为单相和多相,单相组中恶性病变占90.9%,良性病变占9.1%;双相组中良性病变占61.1%,恶性病变占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8)。以此指标作为诊断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为72.4%;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为75.9%。②曲线参数分析:当恶性组仅包括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时,在半洗出时间和半廓清时间上显著大于良性组。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于附件区肿物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强度曲线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妇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角妊娠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萍 成宁海 +1 位作者 石英 沈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06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6例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17例异位妊娠中,宫角妊娠共36例,占2%,临床表现为停经(100%)、不规则阴道出血(44%)和腹痛(39%)。宫...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06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6例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17例异位妊娠中,宫角妊娠共36例,占2%,临床表现为停经(100%)、不规则阴道出血(44%)和腹痛(39%)。宫角妊娠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达50%,易被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绒癌。36例患者中1例(3%)观察治疗,9例(25%)在B超或腹腔镜监测下行清宫术,5例(14%)行全子宫切除术,16例(44%)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宫角和/不和同侧输卵管切除术,5例(14%)行开腹或腹腔镜宫角妊娠物清除术。3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随访有3例宫内妊娠。结论宫角妊娠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治疗以手术为主,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诊断 误诊 治疗 宫角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评判时间点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霍智锋 段慧 +4 位作者 陈春林 刘萍 王俊 蒋冰阳 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的疗效评判时间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月有痛经症状并且经MRI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59例。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的疗效评判时间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月有痛经症状并且经MRI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59例。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痛经程度,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比较UAE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时痛经情况和有效率。结果 1术前痛经VAS为(8.1±2.5)分,术后1、3、6、12个月痛经VAS分别为(3.7±3.7)分、(3.4±3.2)分、(2.7±3.0)分和(2.9±3.2)分。术后各评判时间点痛经程度对比术前均有下降(P=0.000)。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略下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痛经程度明显轻于术后1、3个月,而与术后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7.8%(40/59)、71.2%(42/59)、79.7%(47/59)和74.6%(44/59),各时间点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时UAE治疗有效率最高。结论术后6个月时痛经缓解程度达到最高峰后维持稳定,是评价子宫腺肌病UAE术后痛经疗效最佳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 疗效评价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MR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鑫 王文艳 +3 位作者 有慧 刘冬 朱兰 冯逢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MRI的检查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的动态MRI检查,在患者行Valsalva动作时应用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按HMO分度系统做出MRI诊断及测量,其中22例... 目的评价动态MRI的检查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的动态MRI检查,在患者行Valsalva动作时应用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按HMO分度系统做出MRI诊断及测量,其中22例患者在行盆底修复手术后又进行了同样检查,因此对共计46例盆腔动态MRI检查测量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6例盆底动态MRI中,43例MRI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经Kappa检验,κ=0.862。动态盆腔MRI检查与临床测量对盆底前部、顶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好(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0,0.520);对盆底后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差(r=0.290)。结论动态盆腔MRI可以全面评价盆腔脏器的脱垂情况,可作为临床有效的盆底功能评价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器官脱垂 磁共振成像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桥试验联合腹压漏尿点压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林刚 文建国 +4 位作者 张瑞莉 吕宇涛 张艳 孟庆军 郎景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液桥试验联合腹压漏尿点压(LPP)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及判断尿道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SUI的女性患者50例和对照35例,进行液桥试验和LPP测定,记录膀胱与尿道压力升高幅度的差值(ΔP)。结果:液桥试验阳性44例,其... 目的:探讨液桥试验联合腹压漏尿点压(LPP)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及判断尿道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SUI的女性患者50例和对照35例,进行液桥试验和LPP测定,记录膀胱与尿道压力升高幅度的差值(ΔP)。结果:液桥试验阳性44例,其中LPP分型Ⅰ型11例,Ⅱ型12例,Ⅱ/Ⅲ型9例,Ⅲ型12例。液桥试验诊断SUI的灵敏度为0.88,特异度为0.94;液桥试验联合LPP诊断SUI的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97。Ⅰ型、Ⅱ型、Ⅱ/Ⅲ型、Ⅲ型组ΔP逐渐增大(P<0.05)。结论:液桥试验联合LPP可成为诊断SUI并判断下尿路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桥试验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功能 女性 腹压漏尿点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