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中国15年研发进程及最新政策支持
1
作者 刘丹 李修齐 +3 位作者 刘书鹏 吴晓霏 余孟洋 王洪允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7-854,共8页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RDC)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其凭借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精准靶向能力、高诊断灵敏度以及显著的治疗效果,已成为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诊疗一体化药物。本文系统回顾2009—2024年间我国...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RDC)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其凭借在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精准靶向能力、高诊断灵敏度以及显著的治疗效果,已成为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诊疗一体化药物。本文系统回顾2009—2024年间我国在RDC领域的研发进展,从RDC药物概述、结构和分类、中国临床研究趋势和临床试验进展、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以促进RDC药物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多肽偶联核素 抗体偶联核素 靶向治疗 临床研发现状 中国在研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研究的医学伦理审查挑战与困境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玲 徐新杰 +2 位作者 王焕玲 白桦 黄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5期586-590,共5页
人类遗传资源是孕育尖端生物科技的知识宝库、是精准医学的基石。随着基因诊断及个性化诊疗的推进,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研究激增。人类遗传资源人格与财产、物质与信息的双重属性也给伦理审查带来了挑战。涉及遗传资源研究伦理审核的难... 人类遗传资源是孕育尖端生物科技的知识宝库、是精准医学的基石。随着基因诊断及个性化诊疗的推进,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研究激增。人类遗传资源人格与财产、物质与信息的双重属性也给伦理审查带来了挑战。涉及遗传资源研究伦理审核的难点主要包括如何落实知情同意和如何做好受试者保护、如何平衡个体与家庭的利益、处理概括同意与具体同意的关系以及受试者获益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医学伦理困境的反思与解决策略:健全现有法律体系,提升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文件的效力层级;完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条款及规定,将知情同意法律化;完善伦理治理规范,利用规范的灵活性对不宜写入法律的有关内容进行约束;应明确规定权利主体及人类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所衍生权益归属问题,遗传资源保护与技术共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资源 伦理审查 知情同意 受试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互认现场督导检查评分标准的制订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岳小林 李晓玲 +3 位作者 王美霞 白桦 张卓然 王香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4-668,共5页
目的为检验伦理审查互认的实施效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对联盟中25家具备主审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为此联盟制定了伦理审查互认现场督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保证检查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方法评分标准主要参考《北京市医... 目的为检验伦理审查互认的实施效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对联盟中25家具备主审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为此联盟制定了伦理审查互认现场督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保证检查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方法评分标准主要参考《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互认联盟工作规则》及25家医疗机构前期基本调研情况制订。结果评分标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构成。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制度建设(30分)、互认情况(25分)和审查效率(45分)。结论评分标准为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推进的重要工具,尽管个别指标在现阶段有使用上的局限性,但总体能较全面地考察伦理审查互认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且有一定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审查互认 多中心临床研究 评分标准 研究型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10年现状分析: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晨 韩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028-1035,共8页
目的基于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分析近10年我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特点,探讨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方法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收集自201... 目的基于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分析近10年我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特点,探讨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方法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收集自2012年11月1日(开放注册)至2021年11月28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涵盖的121种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信息,从研究数量、主要研究者地域分布、研究领域、研究设计和受试者规模等多个角度分析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和特点。结果共235项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纳入分析,其中Ⅰ期41项,Ⅱ期22项,Ⅲ期74项,Ⅳ期15项,生物等效性试验77项,其他6项。10年间,我国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数目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54%。早期(Ⅰ/Ⅱ期)临床试验共涉及16种罕见病,主要集中于血友病、特发性肺纤维化、多发性硬化症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Ⅰ期临床试验以单中心(61%,25/41)平行对照(46%,19/41)研究为主,Ⅱ期临床试验以多中心(96%,21/22)平行对照(65%,13/22)研究为主,Ⅲ期临床试验以多中心(99%,73/74)单臂试验(64%,47/74)研究为主;临床试验受试者规模随研究分期增加而增大,Ⅰ期试验主要集中于11~50例(83%,34/41),59%(13/22)的Ⅱ期临床试验大于50例,53%(39/74)的Ⅲ期临床试验为51~500例。结论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涉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罕见病病种较少,但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仍以传统临床试验设计为主,未来需根据疾病及药物作用机制,探索更多新的临床研究策略,助力罕见病药物研发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现状分析
5
作者 刘书鹏 余孟洋 +1 位作者 吴晓霏 王洪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6-1363,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的现状及其特征,了解现阶段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转化研究的总体进度及其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ClinicalTrial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获取2002—2023年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相关信息,包括分期、疫苗类型...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的现状及其特征,了解现阶段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转化研究的总体进度及其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ClinicalTrial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获取2002—2023年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相关信息,包括分期、疫苗类型、研究设计及地理分布等,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获取2002—2023年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1563项,年均登记注册约70项。其中Ⅰ期976项(62.4%,976/1563)、Ⅱ期474项(30.3%,474/1563)、Ⅲ期68项(4.4%,68/1563)、其他45项(2.9%,45/1563)。Ⅰ~Ⅲ期临床试验在全球多个地区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482项(31.8%)、单中心临床试验1036项(68.2%),疫苗类型以细胞载体疫苗(38.7%,588/1518)和蛋白/多肽疫苗(34.1%,518/1518)为主,研究设计主要为单臂研究(55.3%,840/1518)和随机对照研究(27.8%,422/1518)。疫苗适应证前5位依次为黑色素瘤(16.5%,251/1518)、胶质母细胞瘤(8.9%,135/1518)、乳腺癌(8.6%,130/1518)、前列腺癌(8.5%,129/1518)、肺癌(8.1%,123/1518)。结论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整体发展平稳,以探索性试验为主。疫苗类型主要为细胞载体疫苗,研究设计主要为单臂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疫苗适应证多见于黑色素瘤、胶质母细胞瘤和乳腺癌。目前该领域临床转化存在较大难度,原因可能与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患者异质性及疫苗设计和制备面临的挑战等因素有关。随着蛋白组学、基因测序、生物算法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有望突破肿瘤治疗性疫苗研究的壁垒,实现更好的临床转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疫苗 临床试验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致横纹肌溶解1例
6
作者 李丽美 左玮 史亦丽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9-1171,共3页
1例抗黑色素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伴肝功能异常患者,入院后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后出现横纹肌溶解。分析该患者临床表现与用药相关性,确诊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致横纹肌溶解。钆喷酸葡胺可导致... 1例抗黑色素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伴肝功能异常患者,入院后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后出现横纹肌溶解。分析该患者临床表现与用药相关性,确诊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致横纹肌溶解。钆喷酸葡胺可导致皮肌炎患者横纹肌溶解,应用钆喷酸葡胺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警惕该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横纹肌溶解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标志物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代丽源 石远凯 韩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287-295,共9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但存在治疗反应率低等临床问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肿瘤⁃免疫系统交互对话、动态变化的过程,纵向监测生物标志物变化,有助于消除个体间的差异,提供肿瘤时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但存在治疗反应率低等临床问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肿瘤⁃免疫系统交互对话、动态变化的过程,纵向监测生物标志物变化,有助于消除个体间的差异,提供肿瘤时空异质性信息。本文将从肿瘤细胞源性、免疫微环境源性及多指标联合三方面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标志物动态监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动态监测 预后标志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群与抗肿瘤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娜 韩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932-938,共7页
抗肿瘤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但药物响应率有限及药物不良反应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药物微生物组学”概念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微生物菌群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 抗肿瘤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但药物响应率有限及药物不良反应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药物微生物组学”概念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微生物菌群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三方面综述微生物菌群与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涉及免疫调节、激素水平调节、代谢物水平调节、药物生物转化及跨膜转运调节等,并对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微生物菌群调控策略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抗肿瘤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微生物组学 微生物菌群 抗肿瘤药物 药物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代丽源 韩晓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4-540,共7页
血清自身抗体标志物具有标本易获取、检测技术简便、可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等优势。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自身抗体标志物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预后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 血清自身抗体标志物具有标本易获取、检测技术简便、可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等优势。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自身抗体标志物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预后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发生预测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显示出了良好的预测潜力。本文主要探讨自身抗体标志物在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预后及irAE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irAE 自身抗体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伪人参皂苷GQ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霍记平 梅升辉 +5 位作者 赵志刚 王洪允 胡蓓 李平亚 刘金平 江骥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评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伪人参皂苷GQ(PGQ)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全面分析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PGQ浓度的整个过程,对测量重复性、标准品称量、工作液配制、生物样品配制、萃取回收过程、仪器允差和... 目的评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伪人参皂苷GQ(PGQ)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全面分析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PGQ浓度的整个过程,对测量重复性、标准品称量、工作液配制、生物样品配制、萃取回收过程、仪器允差和标准曲线拟和等引起的不确定度分别进行评定,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扩展。结果人血浆低浓度(15.16 ng·m L^(-1))、中浓度(2 516.67 ng·m L^(-1))和高浓度(3 902.00 ng·m L^(-1))PGQ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39,177.74和262.69 ng·m L^(-1)(P=95%,k=2)。结论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PGQ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萃取回收率、生物样品配制和测量重复性引入,在中浓度和高浓度时主要由生物样品配制和萃取回收率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人参皂苷GQ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干扰药物在抗肿瘤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11
作者 陈锐 徐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2-486,共5页
随着核酸干扰机制的发现及一系列技术难题的逐步攻克,非肿瘤领域的多款核酸干扰药物在国外获批上市,其以特异性高、疗效持续时间长、研发成功率高等优势,成为令全球瞩目的新兴领域。在肿瘤领域尚未有此类新药上市,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突破... 随着核酸干扰机制的发现及一系列技术难题的逐步攻克,非肿瘤领域的多款核酸干扰药物在国外获批上市,其以特异性高、疗效持续时间长、研发成功率高等优势,成为令全球瞩目的新兴领域。在肿瘤领域尚未有此类新药上市,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突破寄予厚望。本文阐述核酸干扰药物的特点、潜在抗肿瘤机制、递送系统的难点及在抗肿瘤领域的进展,分析其在非肿瘤领域的成功难以在肿瘤领域被简单复制的潜在原因,为研发及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干扰 肿瘤 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6:肿瘤治疗新靶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茹云 娄宁 +1 位作者 韩晓红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52-459,共8页
黏蛋白16(mucin16,MUC16),又称癌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1981年美国科学家Bast等从卵巢上皮癌抗原中检测出且能被单克隆抗体OC125识别的一种糖蛋白抗原。CA125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但在卵巢上皮癌患者的血清中... 黏蛋白16(mucin16,MUC16),又称癌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1981年美国科学家Bast等从卵巢上皮癌抗原中检测出且能被单克隆抗体OC125识别的一种糖蛋白抗原。CA125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但在卵巢上皮癌患者的血清中常见升高。CA125是卵巢上皮癌诊断和监测复发最常用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MUC16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以与半乳糖凝集素-1/3(galectin-1/3)、间皮素、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9(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type lectins-9,Siglec-9)等配体结合,通过多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对肿瘤发生发展、迁移侵袭及肿瘤免疫具有重要作用。靶向MUC16的治疗方式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相关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MUC16可能是一个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新靶点。本文重点阐述MUC1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关注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为后续靶向MUC16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6 肿瘤治疗 粘蛋白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