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珊 王伟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4-1136,共3页
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SA-AKI,cardiacsurgeryassociatedacutekidneyinjury)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32%。传统观念认为术后72h短暂血肌酐(Scr)升高对预后影响不大,目前研究表明:即使是正常范围内,Scr... 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SA-AKI,cardiacsurgeryassociatedacutekidneyinjury)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32%。传统观念认为术后72h短暂血肌酐(Scr)升高对预后影响不大,目前研究表明:即使是正常范围内,Scr值相对基线水平的轻微升高与术后死亡风险及肾脏疾病相关。本文对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致病机理、早期诊断、临床预防及治疗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后 急性肾损伤 临床研究 心血管 传统观念 肾脏疾病 死亡风险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雷迁 陈雷 +3 位作者 方能新 孙立忠 常谦 李立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深低温停循环并顺行选择性脑灌注下主动脉弓替换术(除外一期次全或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的患者173例。ICU时间延长定义为术后ICU时间... 目的研究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深低温停循环并顺行选择性脑灌注下主动脉弓替换术(除外一期次全或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的患者173例。ICU时间延长定义为术后ICU时间≥5d。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变量与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5.4±10.6)岁,男性患者占76.3%。38例(22.0%)患者术后ICU时间延长。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定义为术后需要透析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6.4%和4.6%,住院死亡率为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急诊手术、是否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是否发生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与ICU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时间>180min、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ICU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弓替换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根据危险因素预测主动脉弓替换术后ICU时间延长,加强围手术期脑保护和肾功能保护可能有助于缩短术后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深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弓替换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9
3
作者 雷迁 陈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57-460,共4页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反应增强,同时抗体还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HIT的形成。抗体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包括功能性血小板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检测方面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方法。本文就AHPF4抗体、HIT发病机制、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免疫学试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 血小板因子4 抗原抗体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循环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荟 王伟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器官、组织提供氧和能量底物,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循环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循环休克,在这种状态下,循环系统不能为机体器官、组织提供足够灌注从而造成广泛细胞缺氧[1]。为循环衰竭患者提供早期合理的... 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器官、组织提供氧和能量底物,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循环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循环休克,在这种状态下,循环系统不能为机体器官、组织提供足够灌注从而造成广泛细胞缺氧[1]。为循环衰竭患者提供早期合理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对于预防其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至关重要。由于循环休克的核心问题是机体氧供与氧需失平衡,所以许多氧代谢参数可帮助临床医师判断两者是否匹配。在这些参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压差 血流动力学 循环衰竭 患者 器官功能不全 应用 管理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