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ZIP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瑜 徐志超 +1 位作者 季爱加 宋经元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通过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次生代谢产物也是重要药物和化工原料的来源。bZIP转录因子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多基因家族,可有效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本文概...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通过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次生代谢产物也是重要药物和化工原料的来源。bZIP转录因子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多基因家族,可有效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本文概述了植物bZIP转录因子的结构和类型,重点阐述了bZIP转录因子调控萜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深入探讨bZIP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有助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优化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在新药创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IP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在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海艳 豆小文 +2 位作者 骆骄阳 奚广生 杨美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9-833,共5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通过增强基底能灵敏探测化合物的分子指纹信息,从而清楚解析其特征化学结构。SERS用于复杂体系中特定微量成分的检测具有无损、无需分离处理、经济环保等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通过增强基底能灵敏探测化合物的分子指纹信息,从而清楚解析其特征化学结构。SERS用于复杂体系中特定微量成分的检测具有无损、无需分离处理、经济环保等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尤其适宜于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中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筛检。本文系统综述SERS研究进展,包括增强机理、常用及新型基底,同时针对其在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测实例中探讨了SERS的应用前景。基于此,展望SERS技术在外源性有害物质筛检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实现该技术准确、灵敏、定量的快速检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外源性有害物质 快速筛检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春艳 郭顺星 王春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02-705,共4页
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综述红树林内生真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指出红树林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苯并呋喃(吡喃)酮、有... 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综述红树林内生真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指出红树林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苯并呋喃(吡喃)酮、有机酸、蒽醌、环二肽、聚酮和香豆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内生真菌 肿瘤细胞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余翠翠 魏建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1-1710,共10页
植物在应对不同环境胁迫时会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萜类化合物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功能,很多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如免... 植物在应对不同环境胁迫时会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萜类化合物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功能,很多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保肝等。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温度、紫外线辐射、光照、干旱、臭氧及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等环境因素对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究植物萜类化合物受环境因子影响产生应激反应的一般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萜类化合物 环境因子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种质资源与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璇 徐娇 +1 位作者 金钺 隋春 《农学学报》 2018年第7期36-41,共6页
简述了党参种质资源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总结了党参育种工作的相关成果。尽管党参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目前党参的育种工作多采用混合选择法和系统选育法,品种改良效果有限,建议针... 简述了党参种质资源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总结了党参育种工作的相关成果。尽管党参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目前党参的育种工作多采用混合选择法和系统选育法,品种改良效果有限,建议针对党参的药用价值,对党参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加大利用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品种选育研究,如开展杂交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以更大程度提高栽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党参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修饰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和脱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吕建欣 郭梦月 +3 位作者 张会茹 孔丹丹 骆骄阳 杨美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7-366,共10页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天然产生的有毒小分子化合物。真菌毒素污染的产品一旦被人体摄入,极有可能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不良影响。据报道,真菌毒素在食品与中药材中均有检出,开发有效方法对其进行快速检测以及绿色脱毒已成为研究重点...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天然产生的有毒小分子化合物。真菌毒素污染的产品一旦被人体摄入,极有可能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不良影响。据报道,真菌毒素在食品与中药材中均有检出,开发有效方法对其进行快速检测以及绿色脱毒已成为研究重点。磁性纳米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表面能和高磁响应等特性,其作为磁性吸附剂载体在真菌毒素检测和脱除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常见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功能化修饰方法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和脱除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真菌毒素控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磁性纳米材料 合成方法 检测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模式对板蓝根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勇 宋素琴 +1 位作者 蔺彩霞 乔旭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2-41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新疆1年春季种植(SPS1)、2年春季连作种植(SPS2)以及一年夏季种植(SUS)板蓝根对板蓝根根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板蓝根根系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结...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新疆1年春季种植(SPS1)、2年春季连作种植(SPS2)以及一年夏季种植(SUS)板蓝根对板蓝根根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板蓝根根系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结果】根内真菌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芽枝霉门Blastocla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组成。与SUS相比,SPS1显著降低了杓兰菌根菌Neonectria以及青霉菌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但是却提高了头珠霉属Oedocephalum的相对丰度,SPS2显著增加了土壤Ascomycota和Chytridiomycota的丰度,显著降低了Mortierellomycota的丰度;但提高了镰刀菌Fusarium,黄曲霉Aspergillus,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赤霉属Gibberella以及新月双镰孢Bisifusarium物种的相对丰度。与SPS1相比,SPS2显著降低了Mortierella和Plectosphaerella的相对丰度,但提高了镰刀菌Fusarium,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和杓兰菌根菌Neonectria的相对丰度。【结论】不同种植模式下板蓝根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存在差异,连续种植会降低有益真菌丰度和增加病原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连作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不同种植模式 高通量测序 内生真菌多样性 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壮女贞总苷降脂作用及其基于AMPK通路的降脂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乐 贺震旦 +3 位作者 杨润梅 高南南 许利嘉 金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探讨粗壮女贞总苷(total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 from CN,CNTG)降脂作用及其基于AMPK通路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 Syrian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及CNTG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地鼠... 目的探讨粗壮女贞总苷(total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 from CN,CNTG)降脂作用及其基于AMPK通路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 Syrian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及CNTG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地鼠应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1周后取血,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含量,确定模型形成。之后连续给药4周,在给药2周、3周及4周后分别取血,检测血清中TC、TG、LDL-C和HDL-C的含量。在给药4周后剖取肝脏,进行肝脏TG、TC含量测定和肝脏病理学检测。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NTG对肝脏中AMPK、CD36、CPT1、ACC的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和其上游调控蛋白LKB1的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并检测HMG-Co A还原酶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给药2周、3周、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CNTG高剂量组血清中的TC、TG、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中TC、TG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可明显减轻肝细胞病变。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NTG可以明显升高AMPK的相对表达量(P<0.01),但CD36、ACC和CPT1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NTG高剂量组肝脏中的LKB1、phospho-LKB1及phospho-AMPKα的相对表达量均提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NTG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其机制可能是CNTG促进肝脏中LKB1磷酸化以激活AMPK,从而调控机体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女贞总苷 高脂血症 降脂 AMPK LKB1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及研究方向 被引量:220
9
作者 陈士林 庞晓慧 +2 位作者 姚辉 韩建萍 罗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747-754,共8页
近年来,中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中药鉴定标准化的进程。通过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我国首次提出将ITS2序列作为药用植物鉴定的通用条形码序列,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补充序列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 近年来,中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中药鉴定标准化的进程。通过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我国首次提出将ITS2序列作为药用植物鉴定的通用条形码序列,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补充序列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以COI序列为核心、ITS2为辅助序列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为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就构建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进行了综述,包括中药DNA条形码序列的筛选确定、中药DNA条形码鉴定流程和中药DNA条形码鉴定数据库系统构建,并介绍了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DNA条形码 ITS2 COI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檗野生种群生存现状及化学表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志鹏 张阳 +4 位作者 张昭 齐耀东 张本刚 索风梅 陈瑶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我国常用中药关黄柏的基原,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在20世纪60-90年代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且至今种群规模未得到很好的恢复。本文对我国燕山、千山、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5条山脉黄...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我国常用中药关黄柏的基原,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在20世纪60-90年代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且至今种群规模未得到很好的恢复。本文对我国燕山、千山、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5条山脉黄檗野生种群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径级结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黄檗野生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幼龄级、青壮级个体分别占总个体数的13.9%和68.0%,表明幼龄植株储备匮乏,天然更新不足,总体呈严重的衰退趋势,受威胁状况严峻;千山种群的小檗碱、巴马汀、黄柏碱含量及生物碱总量最高,而小兴安岭种群最低,且二者与其他三条山脉黄檗种群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黄檗种群分布区缩小,年龄结构呈衰退趋势,部分种群个体数量极少,即使在保护状态下也难以自我恢复;千山黄檗种群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较高,在开展药材生产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檗 分布 种群结构 化学表征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鉴定植物药常山及其混伪品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美艳 张娜娜 +3 位作者 张军 辛天怡 易思荣 宋经元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6,共8页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常山属(Dichroa)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是我国著名的抗疟药物。但目前全国各地使用较为混乱,代用品、混淆品多,鉴定困难。本研究收集常山及其混伪品6种,共64份样品,利用DNA条形码和二维DNA条形码技...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常山属(Dichroa)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是我国著名的抗疟药物。但目前全国各地使用较为混乱,代用品、混淆品多,鉴定困难。本研究收集常山及其混伪品6种,共64份样品,利用DNA条形码和二维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可准确鉴定常山及其混伪品,20%的常山样品存在混伪现象,混伪品主要为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常山ITS2序列长度为230 bp,种内K2P遗传距离为0~0.0253,常山及其混伪品种间K2P遗传距离为0.152~0.748。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常山及其混伪品能够明显区分,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成功构建常山的二维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实现"互联网+"的跨平台信息交换,可为二维DNA条形码技术在流通监管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 DNA条形码 ITS2 混伪品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益智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蕾 吕秀香 +3 位作者 谢彬彬 黄文华 余竞光 郭宝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8-881,共4页
采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MCI树脂等层析技术从中药益智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益智酮甲(1,yakuchinone A)、益智醇(2,oxyphyllacin-ol)、白杨素(3,chrysin)、rhamnoci... 采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MCI树脂等层析技术从中药益智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益智酮甲(1,yakuchinone A)、益智醇(2,oxyphyllacin-ol)、白杨素(3,chrysin)、rhamnocitrin(4)、oxyphyllenodiol A(5)、oxyphyllenodiol B(6)、nootkatone(7)、dehydro-noot-katone(8)、7-epi-teucrenone(9)、oxyphyllenone A(10)、oxyphyllenone B(11)、原儿茶酸(12,protocatechuic acid)和琥珀酸(13,succinic acid)。其中化合物4、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8为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根的化学成分分离及其抗炎活性
13
作者 黄迎 金紫栎 +5 位作者 马国需 茹晴 余德发 付志文 骆骄阳 杨美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2-1258,1366,共8页
为研究樟树根的化学成分和抗炎活性,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樟树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以及文献报道数据鉴定其结构,然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筛选... 为研究樟树根的化学成分和抗炎活性,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樟树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以及文献报道数据鉴定其结构,然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筛选了其抗炎活性。鉴定的17个成分分别为3,7-dimethyl-oct-1-ene-3,6,7-triol(1)、lα,2β,4β-trihydroxy-p-menthane(2)、1-hydroxy-4-(2-hydroxypropan-2-yl)-1-methylcyclohex-3-en-2-one(3)、2-exo-hydroxycineole(4)、2,3,6,7,10-pentaol(5)、9-氧橙花叔酮(6)、3,7,11-三甲基-1,7(E),10-十二碳三烯-3-羟基-9-酮(7)、lβ,6α-dihydroxy-4(14)-eudesmene(8)、(1S,2S)-1,2,3-tr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9)、3,4-methylenedioxycinnamyl alcohol(10)、槲皮素(11)、柚皮素(12)、calamusin I(13)、pinnatolide(14)、9β-hydroxysesamin(15)、2-(3,4-methylenedioxyphenyl)-1,2-ethanediol(16)、bis(2-ethylhexyl)terephthalate(17)。其中,化合物2、3、5、8、9、10、13、14、16、17首次从樟树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5、11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无细胞毒性,其中化合物11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39.5±4.4μmol/L,与阳性对照吲哚美辛的IC50值(34.2±5.7μmol/L)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根 抗炎作用 单萜 倍半萜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洋洋 陈德力 +2 位作者 郑威 余章昕 魏建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2)、5-hydroxy-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3)、6,7-di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4)、7-Hydroxy-6-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6,7-dimeth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7)、6,7-dimethoxy-2-(2-phenyl ethyl)chromone(8)、6,8-dihydr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9)、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10)。结合脂多糖介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2~4和1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5.31±0.75,5.57±0.62,0.57±0.02,3.78±0.64μM。化合物5为首次从白木香产沉香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中所得,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体结香技术 2-(2-苯乙基)色酮 沉香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与山麦冬块根形态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焦连魁 孙鹏 +1 位作者 王露 李先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8-703,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麦冬和山麦冬块根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麦冬和山麦冬块根均是在不定根的根尖部位形成,其生长发育主要依靠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和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但在麦冬与山麦冬中,两者在块根膨大中所起...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麦冬和山麦冬块根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麦冬和山麦冬块根均是在不定根的根尖部位形成,其生长发育主要依靠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和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但在麦冬与山麦冬中,两者在块根膨大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和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在麦冬块根膨大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山麦冬块根膨大的过程中则以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为主,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山麦冬 块根 不定根 皮层 膨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草主要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辉 贾光林 +2 位作者 刘志英 谢彩香 孙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产地甘草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高效液相(HPLC)色谱法,测定了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吉林不同产地甘草样品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利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多元... 本文研究了不同产地甘草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高效液相(HPLC)色谱法,测定了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吉林不同产地甘草样品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利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方法,应用Arcgis软件包进行空间插值,获得采样区域10个生态因子(包括活动积温X1、年平均气温X2、海拔X3、年相对湿度X4、年日照时数X5、年均降水量X6、7月最高气温X7、7月平均气温X8、1月最低气温X9、1月平均气温X10)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与甘草药材主要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并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内蒙古武川(NHW)、山西右玉(SSY)、山西大同(SDD)、山西天镇(SDT)和山西阳高(SDY)的甘草样品6种有效成分总和最高,可以认为这几个产地野生甘草品质较优。生态因子中年平均气温、7月最高气温、7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与甘草酸、甘草苷和异甘草苷呈负相关关系,海拔、年均降水量与三种有效成分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有效成分 生态因子 偏最小二乘回归 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药材DNA提取方法优化和市售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旭朝 刘金欣 +3 位作者 孙伟 宋经元 石林春 孙稚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602-609,共8页
目的:对动物药材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优化方法提取市售动物药材DNA并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基于SDS法DNA提取原理,比较裂解液中不同EDTA浓度(0.025、0.25、0.5 mol·L^(-1))、是否含Na Cl和Triton X-100等因素对不同用药部... 目的:对动物药材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优化方法提取市售动物药材DNA并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基于SDS法DNA提取原理,比较裂解液中不同EDTA浓度(0.025、0.25、0.5 mol·L^(-1))、是否含Na Cl和Triton X-100等因素对不同用药部位动物药材DNA提取质量的影响,筛选得到最佳裂解液配方;使用优化的裂解液配方提取121份市售动物药材DNA并进行基原物种鉴定。结果:裂解液配方为1%SDS、0.03 mol·L^(-1)Tris-HCl、0.25 mol·L^(-1)EDTA、0.2 mol·L^(-1)Na Cl对不同用药部位动物药材DNA提取效果最佳,并可实现对蝉蜕等提取困难样本DNA的提取;利用优化裂解液提取的121份市售动物药材DNA满足中药材分子鉴定后续实验要求,所有市售动物药材均可准确鉴定到基原物种。结论:本研究优化的裂解液配方可用于除壳类、分泌物类、加工品外不同用药部位动物药材的DNA提取,为动物药材分子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材 DNA条形码 DNA提取 裂解液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基原植物DNA条形码序列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玉秀 刘杨 +3 位作者 刘培卫 符传坤 卢丽兰 魏建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3-1269,共7页
为寻找适用于中药材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探索快速高效的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新方法,该文首先利用扩增成功率和测序成功率对中药材莪术三种基原植物,9个样本的7种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matK、psbA-trnH、trnL-trnF、rpoB... 为寻找适用于中药材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探索快速高效的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新方法,该文首先利用扩增成功率和测序成功率对中药材莪术三种基原植物,9个样本的7种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matK、psbA-trnH、trnL-trnF、rpoB和atpB-rbcL)进行评估,然后利用MEGA6.0软件对获得的高质量的序列通过变异位点分析、遗传距离计算和系统树分析等进一步进行评估,最后将筛选到的DNA条形码序列对未知基原的待测样品进行基原鉴定。结果表明:(1)ITS、ITS2和matK等条形码序列在莪术基原植物中的扩增或测序成功率较低,难以应用于实际鉴定;而psbA-trnH、trnL-trnF和rpoB条形码序列变异位点信息过少,不足于区分莪术的三种不同基原植物;只有atpB-rbcL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较高,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序列,同时序列长度(642~645 bp)理想,变异位点多(11个),可实现莪术的三种不同基原的区分鉴别。(2)待测样品经基于atpB-rbcL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鉴别为温郁金。综上所述,叶绿体atpB-rbcL序列能够准确鉴定莪术不同基原植物,可以作为中药材莪术基原植物鉴定的条形码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DNA条形码 筛选 ATPB-RBCL 基原植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独行菜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庆鲁 黄文华 郭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533-3534,3603,共3页
[目的]对家独行菜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柱色谱、LH-20凝胶、重结晶等方法对家独行菜子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波谱和理化性质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家独行菜子中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 [目的]对家独行菜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柱色谱、LH-20凝胶、重结晶等方法对家独行菜子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波谱和理化性质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家独行菜子中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芥子酸(1)、芥子酸乙酯(2)、阿魏酸乙酯(3)、1,2-二芥子酰基葡萄糖(4)、对异丙基苯甲酸(5)、苯甲酸(6)、苯乙酰胺(7)、苯甲胺(8)、二苯乙酮(9)、蔗糖(10)、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结论]化合物2 ~ 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独行菜子 芥子酸 芥子酸乙酯 1 2-二芥子酰基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的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美妮 韩蕊莲 +3 位作者 韩建萍 刘美子 姚辉 宋经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644-64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用品和伪品的ITS2序列,探究鉴定女贞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采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MEGA4.1计算女贞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并基于K2P模型构建NJ树,最后应用Schultz等建立的I... 目的:通过分析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用品和伪品的ITS2序列,探究鉴定女贞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采用Codon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MEGA4.1计算女贞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并基于K2P模型构建NJ树,最后应用Schultz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和网站预测二级结构。结果:女贞的最小种间K2P距离(3.2%)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0.90%),NJ树中女贞的不同来源样品聚为一支。女贞与其混伪品的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均有差异。结论I:TS2序列可以作为鉴定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条形码序列,并且该序列在中药材原植物的鉴定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 混伪品 分子鉴定 ITS2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