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并发症候选药物DL-0608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1
作者 张惠芳 陈俞材 +3 位作者 王丹姝 王月华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07-207,共1页
目的DL-0608是本实验室通过高通量和高内涵技术筛选得到的活性化合物,是一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裂解剂,在前期药效学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DL-060... 目的DL-0608是本实验室通过高通量和高内涵技术筛选得到的活性化合物,是一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裂解剂,在前期药效学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DL-0608对整体动物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其进行安全药理学研究,为今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给药方式观察DL-0608对麻醉大鼠血压、心电图、心功能、呼吸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观察DL-0608对小鼠自主活动、协调运动和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的影响.结果DL-0608对麻醉大鼠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无显著影响;DL-0608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药理学 DL-0608 糖尿病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DL0805-0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阎雨 王夙博 +4 位作者 袁天翊 焦晓臻 谢平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DL0805-0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法,观察DL0805-0对内皮完整或剔除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应用法舒地尔、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醋(LNAME)、亚甲蓝、吲哚美辛、四乙...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DL0805-0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法,观察DL0805-0对内皮完整或剔除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应用法舒地尔、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醋(LNAME)、亚甲蓝、吲哚美辛、四乙胺(TEA)、格列本脲和4-氨基吡啶(4-AP)等工具药,研究DL0805-0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结果 DL0805-0能剂量依赖性的舒张KCl(60 mmol·L-1)和NE(0.1μmol·L-1)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环。LNAME可明显抑制DL0805-0对NE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而亚甲蓝和吲哚美辛无明显影响。TEA可明显抑制DL0805-0对NE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而格列本脲和4-AP无明显影响。DL0805-0能够明显抑制NE在无钙K-H液中引起的血管收缩和复钙诱导的外钙依赖性血管收缩。结论 DL0805-0具有明显的舒张血管作用,其作用可能依赖于血管内皮功能,另外开放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钙激活的钾离子通道以及阻滞钙离子通道可能也是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 激酶 DL0805-0 大鼠胸主动脉环 内皮 钾通道 钙通道 DL080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细胞因子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阳阳 阎雨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6-880,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困扰着人类健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自身耐受性崩溃之后,免疫系统中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参与了该病的进程,细胞因子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的治疗手段。本综述以细胞因子作为切入...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困扰着人类健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自身耐受性崩溃之后,免疫系统中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参与了该病的进程,细胞因子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的治疗手段。本综述以细胞因子作为切入点,阐述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进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针对该疾病的细胞因子疗法的研究进展,认为以疾病不同时期的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划分疾病的活性指数,根据活性指数选择不同的细胞因子抑制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或许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因子疗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阎雨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狼疮动物模型对于研究SLE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种狼疮动物模型进行评述和比较,以期探讨各种模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狼疮动物模型对于研究SLE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种狼疮动物模型进行评述和比较,以期探讨各种模型的优缺点,为研究者在寻找特定的致病机制、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及更具潜力的治疗药物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裂解剂秦皮甲素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张惠芳 陈俞材 +4 位作者 王丹姝 袁天翊 王月华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0-1080,共1页
目的秦皮甲素是本实验室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得到的一种具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裂解活性的化合物,在前期的药效学实验中发现其具有一定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秦皮甲素对多种重要脏器管来源细胞的毒副作用,并观察其对整... 目的秦皮甲素是本实验室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得到的一种具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裂解活性的化合物,在前期的药效学实验中发现其具有一定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秦皮甲素对多种重要脏器管来源细胞的毒副作用,并观察其对整体动物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其安全药理学进行评价。方法不同的细胞药物处理48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或MTS法检测秦皮甲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LDH含量评价药物对细胞膜损伤程度;以十二指肠给药方式观察秦皮甲素对麻醉大鼠血压、心电图、心功能、呼吸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采用灌胃(ig)给药的方式观察秦皮甲素对小鼠自主活动、协调运动和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的影响。结果秦皮甲素在浓度为300和1000μmol·L-1时,对部分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各剂量秦皮甲素对麻醉大鼠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对小鼠的神经系统也无明显影响。结论细胞水平,秦皮甲素在300μmol·L-1以下浓度时,毒性作用较小,可以进行相应药效学评价;动物水平,秦皮甲素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毒性小,值得进一步药效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药理学研究 秦皮甲素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细胞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姝婵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7-718,共2页
肺动脉高压(PH)是指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引起右心室肥大,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旨在模拟人类疾病特征,是研究PH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PH动物模型包括慢性低氧性模型、野百... 肺动脉高压(PH)是指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引起右心室肥大,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旨在模拟人类疾病特征,是研究PH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PH动物模型包括慢性低氧性模型、野百合碱诱导模型、手术分流模型、栓塞性模型、遗传修饰模型、混合因素诱导模型等。制备模型后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判断模型是否成功,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制备模型方法和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各制备模型方法的原理及制备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以及各模型对临床PH的模拟性,为研究者在寻找PH的病理生理机制、研发新的治疗药物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疾病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动物模型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构建体外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寅仲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85-1189,共5页
随着细胞重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向不同类型体细胞定向分化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由于许多疾病或易感体质具有其独特的遗传信息,因而使用来自具有不同疾病类型的捐赠者体细胞,可以... 随着细胞重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向不同类型体细胞定向分化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由于许多疾病或易感体质具有其独特的遗传信息,因而使用来自具有不同疾病类型的捐赠者体细胞,可以重编程为一系列具有特定致病基因背景的iPSCs库。根据需要可以将其直接分化为能够产生该疾病表征的细胞谱系或亚型。这些细胞由于带有捐赠者的基因特征,因而能够在体外表现出与体内实际病理特征相似的疾病模型。目前已有超过15种此类疾病模型的新药筛选报道。虽然尚不成熟,但我们已经可以预见该方法在药物筛选中巨大的发展潜力。该文总结了以iPSCs作为基础,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所进行的疾病模型的建立。对比传统方法,分析了其在新药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以及高内涵筛选(high-content screening,HCS)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疾病模型 神经退行性疾病 新药高通量筛选 高内涵筛选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毒”与“效”的科学内涵及物质基础探索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蓉 张雪 +5 位作者 何国荣 张莉 吕扬 王振中 萧伟 杜冠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735-739,共5页
中药使用历经数千年,但对于中药之毒性一直存在误区,简单认为"中药有毒"、"中药无毒"的描述同样是片面的。本文分析了中药和化药关于"毒"的不同含义,认为传统记载有毒的中药可以分为"不良反应较多... 中药使用历经数千年,但对于中药之毒性一直存在误区,简单认为"中药有毒"、"中药无毒"的描述同样是片面的。本文分析了中药和化药关于"毒"的不同含义,认为传统记载有毒的中药可以分为"不良反应较多的中药"和"具有机体损害作用的中药",前者主要指作用复杂且作用较强的中药,后者则为含有明确毒性成分或强药理效能成分的中药,由此形成科学的表述方法,为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中药物质有效成分基础研究应通过成分研究、组合成分研究、复方成分研究,对中药"毒"与"效"的科学内涵和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毒性 药效 科学内涵 现代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寅仲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并对其病理特征进行评价。方法使用直流电刺激颈总动脉制造血栓,通过血流引导碎栓堵塞中动脉,制造脑栓塞模型。通过测定脑血流、脑梗死体积、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模型特点,并观察了组织型纤维蛋白酶... 目的建立大鼠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并对其病理特征进行评价。方法使用直流电刺激颈总动脉制造血栓,通过血流引导碎栓堵塞中动脉,制造脑栓塞模型。通过测定脑血流、脑梗死体积、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模型特点,并观察了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溶栓作用。结果脑梗死大鼠的病灶区血流量降低至基准值的30%左右,并在造模24h后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失调,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梗死灶。使用t-PA进行溶栓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上述病理特征。结论大鼠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适用于进行血栓性脑梗死病理研究与药物溶栓作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脑缺血 脑梗死 血栓模型 卒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在高糖刺激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10
作者 侯碧玉 张莉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主要参与细胞衰老、代谢、凋亡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多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高糖环境对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探索Sirt1...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主要参与细胞衰老、代谢、凋亡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多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高糖环境对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探索Sirt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葡萄糖30 mmol·L-1损伤人源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HRGEC)24 h,加入Sirt1激活剂或抑制剂继续作用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并通过Transwell实验考查细胞通透性,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含量,采用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含量,并采用高内涵方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高糖作用后内皮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相较于正常细胞下降13.51%,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P<0.05)。高糖造成细胞炎症反应加强,同时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细胞内ROS产生增加(P<0.01)。经过高糖培养的内皮细胞Sirt1表达水平下降,高糖条件下给予HRGEC 10μmol·L-1Sirt1激活剂白藜芦醇后可观察到细胞存活能力,内皮通透性显著改善(P<0.05),同时相较高糖刺激的细胞,其炎症水平下降(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而细胞内ROS含量下降。采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 10μmol·L-1作用于高糖刺激后的细胞,上述改善作用并未出现。结论高糖引发的肾微血管损伤主要与肾小球损伤有关,高糖造成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增加,炎症反应增加,进而导致细胞存活能力下下降,内皮通透性增加,Sirt1能够调节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对高糖造成的肾小球微血管内皮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二甲双胍盐的结构表征
11
作者 张宝喜 张丽 +3 位作者 龚宁波 靳桂民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磷酸二甲双胍、硝酸二甲双胍3种二甲双胍盐,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及粉末X射线衍射法分析3种二甲双胍盐结构特征。结果3种二甲双胍盐在红外光谱、拉曼光...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磷酸二甲双胍、硝酸二甲双胍3种二甲双胍盐,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及粉末X射线衍射法分析3种二甲双胍盐结构特征。结果3种二甲双胍盐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中有相似吸收峰,同时存在各自特征吸收峰;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中具有不同吸放热、失重状况;在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中亦表现出明显差异拓扑图形。结论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联用,能够相互补充、佐证,获得二甲双胍盐更全面的结构信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与热重分析联用,能够明确样品在受热过程中的热力学状态,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法,可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甲双胍盐 磷酸二甲双胍盐 硝酸二甲双胍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