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ho激酶靶点的防治血管损伤性疾病药物的发现与研究
1
作者 方莲花 袁天翊 +5 位作者 陈俞材 武玉洁 郭晶 王夙博 宫丽丽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00-201,共2页
小分子G蛋白Rho及其下游Rho激酶(ROCK),是在血管壁细胞的信号传递中起分子开关作用的重要激酶.该研究通过重组表达制备人缘ROCK,建立ROCK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活性化合物,探讨活性化合物对血管损伤性疾病的防治... 小分子G蛋白Rho及其下游Rho激酶(ROCK),是在血管壁细胞的信号传递中起分子开关作用的重要激酶.该研究通过重组表达制备人缘ROCK,建立ROCK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活性化合物,探讨活性化合物对血管损伤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人源ROCK1,纯化得到的蛋白具有表达量大、蛋白可溶、生物活性高的优点.以Rho激酶为靶点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稳定、灵敏、重复性好的特点.发现12个化合物具有良好的Rho激酶抑制活性,并选出2个先导物--黄连碱和吲唑类化合物DL0805.黄连碱明显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梗死,其作用机制与增强心肌抗氧化功能、保护心肌线粒体、降低心肌ROCK-I/ROCK-II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黄连碱通过增强心肌抗氧化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Rho/ROCK信号通路,阻断NF-κB通路,减轻心肌炎症反应,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L0805及其衍生物具有舒张血管、保护血管功能作用,静脉给予0805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动物心率无明显影响.与现有同类药物比较,0805衍生物的优势在于,作用靶点新颖、作用机制比较明确、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抗高血压血管病变的作用特点,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 药物靶点 血管性疾病 黄连碱 吲唑类化合物 高血压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雯 宋俊科 +2 位作者 张雪 萧伟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08-208,共1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处死动物前进行神经行为学缺损评分.取脑计算脑水肿百分比;采用TTC染色计算脑梗...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处死动物前进行神经行为学缺损评分.取脑计算脑水肿百分比;采用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应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受损脑区的炎症反应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而银杏二萜内酯1、3和10mg·kg^-1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神经行为学缺损评分(P〈0.05、P〈0.05和P〈0.01).银杏二萜内酯10mg·kg^-1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P〈0.01),降低脑水肿(P〈0.05),并明显下调缺血/再灌注引起的TNFα和IL-6的表达升高(P〈0.05和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银杏二萜内酯10mg·kg^-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p53、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P〈0.01和P〈0.01),明显提高Bcl-2的水平(P〈0.01).同时银杏二萜内酯10mg·kg^-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NF-κB、p38-MAPK和ERK蛋白水平(P〈0.05、P〈0.01和P〈0.05).结论该研究采用经典的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评价了银杏二萜内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银杏二萜内酯可能是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炎症,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银杏二萜内酯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AD活性化合物DL0410降低Aβ毒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蓉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04-205,共2页
目的研究发现Aβ聚集是神经毒性的重要因素,抑制Aβ聚集和解聚Aβ的药物是防治AD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室筛选了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化合物DL0410.前期研究发现,DL0410还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清除Aβ,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 目的研究发现Aβ聚集是神经毒性的重要因素,抑制Aβ聚集和解聚Aβ的药物是防治AD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室筛选了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化合物DL0410.前期研究发现,DL0410还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清除Aβ,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DL0410的抑制Aβ聚集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硫磺素-T(Th-T)结合实验进行DL0410抑制Aβ1-42聚集的评价;利用30、60μmol·L^-1Aβ1-42损伤PC12细胞建立线粒体损伤的AD细胞模型,采用CCK-8染色评价细胞活力,通过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Aβ1-42侧脑室注射ICR小鼠模型,考察DL0410对AD模型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结果DL0410在1~10μmol·L^-1浓度范围内,DL0410对Aβ1-42聚集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在10μmol·L-1浓度下抑制率26%(P〈0.01);可抑制Aβ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较存活率提高14%(P〈0.01);提高Aβ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可使膜电位升高12%(P〈0.05);分子对接结果提示,DL0410抑制Aβ聚集主要是依赖疏水以及π阳离子相互作用.Aβ1-42侧脑室注射ICR小鼠在水迷宫实验中,小鼠定向航行训练d3,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化合物DL0410(10,30mg·kg^-1)后,小鼠寻找站台的潜伏期有明显的缩短(P〈0.05);被动回避能力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予DL0410(3、10、30mg·kg^-1)对其跳台潜伏期明显提高(P〈0.05);DL0410(30mg·kg^-1)下调Aβ引起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使caspase-3蛋白下调30%(P〈0.05).结论DL0410可抑制Aβ聚集,下调介导线粒体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通过线粒体膜透过性转运孔(PTP)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AD模型动物学习记忆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胆碱酯酶 侧脑室注射 学习记忆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化合物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4
作者 陈俞材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水溶性化合物被公认为是丹参抗心血管疾病的活性成分。该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从预防、治疗及防治再灌注损伤等多层次药理作用对丹参水溶性化合物抗心肌缺血作用进行综述,为丹参中活性单...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水溶性化合物被公认为是丹参抗心血管疾病的活性成分。该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从预防、治疗及防治再灌注损伤等多层次药理作用对丹参水溶性化合物抗心肌缺血作用进行综述,为丹参中活性单体成分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溶性化合物 心肌缺血 丹酚酸 丹参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Rho激酶抑制剂DL0805-2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陈俞材 袁天翊 +6 位作者 张惠芳 王丹姝 王蕊 焦晓臻 谢平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52-152,共1页
目的新结构Rho激酶抑制剂DL0805-2是前期发现的抗高血压急症候选药物,实验拟观察DL0805-2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DL0805-2低、中、高剂量组(3mg·kg^-1、10mg·kg^-1、30mg·... 目的新结构Rho激酶抑制剂DL0805-2是前期发现的抗高血压急症候选药物,实验拟观察DL0805-2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DL0805-2低、中、高剂量组(3mg·kg^-1、10mg·kg^-1、30mg·kg^-1)、法舒地尔(fasudil)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DL0805-2对大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将ICR种小鼠30只随机分组同前,按体表面积换算成相应剂量,观察DL0805-2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结果DL0805-2对心率、心电、心功能、呼吸频率和幅度、自主活动和爬杆能力无明显影响,对血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DL0805-2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对血压有短暂的降低作用.DL0805-2毒副作用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0805-2 一般药理学 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溢煌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62-162,共1页
目的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脏功能障碍.RhoA属于小G蛋白Rho亚家族,在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及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国内外近期研究发... 目的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脏功能障碍.RhoA属于小G蛋白Rho亚家族,在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及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国内外近期研究发现,一方面RhoA/ROCK通路可通过影响心肌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等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造成心肌损伤,另一方面,RhoA的激活对再灌注损伤也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更多的研究策略是通过抑制RhoA/ROCK通路而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选择性ROCK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在不断发现不同的RhoA调控通路的情况下,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期,针对性地、适宜地激活或抑制RhoA及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和活性,能够发挥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时,研究和开发针对RhoA不同通路不同时期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药物,可使药物治疗策略更加丰富,也可期待药物疗效的提高和副作用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心肌缺血/再灌注 ROCK 调控机制 药物靶点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雯 宋俊科 +7 位作者 何国荣 张雪 周启蒙 王振中 萧伟 肖智勇 周文霞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8-1656,共9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h,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器(...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h,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脑内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内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升高;降低缺血脑区皮层和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二羟苯乙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的浓度,抑制皮层内肾上腺素的减少。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以通过调节脑内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氨基酸类递质 单胺类递质 HPLC-ECD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糖酐40原料及其氯化钠注射液中糠醛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珍 王嫦鹤 +4 位作者 吴沛佳 郭欢迎 刘海静 丁丽霞 杜冠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糖酐40原料及其氯化钠注射液中糠醛的含量。方法色谱柱:MACHEREY-NAGE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调节pH值为3.0,体积比为1090);柱温:(3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糖酐40原料及其氯化钠注射液中糠醛的含量。方法色谱柱:MACHEREY-NAGE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调节pH值为3.0,体积比为1090);柱温:(3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5nm。结果糠醛在0.01~10.1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92 440.8 X-3 711.6(R=0.999 9),日间精密度RSD为0.5%;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0.3%),最低检测限为0.003μg/mL。右旋糖酐40原料中糠醛含量为0.071 10~1.306 0μg/g,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中糠醛的含量为0.018 0~0.198 8μg/mL。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右旋糖酐40原料及其氯化钠注射液中糠醛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原料 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 糠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可利调节线粒体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 杜立达 +1 位作者 张雯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08-208,共1页
目的探讨百可利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线粒体相关机制.方法利用1μmol·L^-1鱼藤酮损伤SH-SY5Y建立线粒体损伤的PD细胞模型.MTT法评价细胞活力;Bcl-2/Bax、细胞色素C的检测反映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内自由基、ATP水平... 目的探讨百可利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线粒体相关机制.方法利用1μmol·L^-1鱼藤酮损伤SH-SY5Y建立线粒体损伤的PD细胞模型.MTT法评价细胞活力;Bcl-2/Bax、细胞色素C的检测反映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内自由基、ATP水平的检测反映线粒体功能变化;通过线粒体数目、PGC-1α蛋白表达、CREB通路的变化研究百可利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作用.结果与鱼藤酮模型组相比,百可利(20μmol·L^-1)可使细胞活力提高12%、凋亡率下降8%;使Bcl-2/Bax比值升高48%(P〈0.01),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抑制线粒体凋亡途经;百可利(20μmol·L^-1)可使线粒体膜电位较模型组升高28%(P〈0.01),线粒体自由基水平降低17%(P〈0.01),ATP水平增加26%(P〈0.01),发挥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可上调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蛋白PGC-1α表达量15%(P〈0.01);减少PGC-1α上游调控因子CREB的磷酸化核转位25%(P〈0.01).结论百可利通过抑制鱼藤酮诱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缓解鱼藤酮引起的神经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可利 帕金森病 线粒体凋亡途径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功能 鱼藤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抑制大鼠球囊损伤致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
10
作者 赵睿 孙岚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91-191,共1页
目的丹酚酸A作为传统中药丹参的有效水溶性提取物,已被报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血小板聚集、抗肝纤维化等药理活性.前期细胞实验中丹酚酸A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衍生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活性,后续设计了实... 目的丹酚酸A作为传统中药丹参的有效水溶性提取物,已被报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血小板聚集、抗肝纤维化等药理活性.前期细胞实验中丹酚酸A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衍生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活性,后续设计了实验在动物模型上验证药物的抗血管狭窄药理活性,探讨潜在的药物机制.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对大鼠单侧颈动脉用球囊损伤血管内皮,连续21d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丹酚酸A(0.3mg·kg^-1)后,处死动物并取手术侧血管组织切片染色以及蛋白提取.结果观察HE染色切片,模型组内膜显著性增厚,管腔明显狭窄;统计血管内膜/中膜厚度,相对模型组(4.32),给药组的比值(1.28)显著性降低,但较假手术组(0.3)有所升高.免疫印迹分析血管组织蛋白,并对血管切片p21免疫组化染色,相对模型组(1.31),给药组(0.49)能显著性提高p21蛋白的表达量.给药组对大鼠的体重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结论丹酚酸A(0.3mg·kg^-1)能显著性抑制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现象,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抑制性蛋白p21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丹参 球囊模型 P21 内膜增生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对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11
作者 牛子冉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70-170,共1页
目的建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新方法,并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加入ET-1(10^-8mol... 目的建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新方法,并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加入ET-1(10^-8mol·L^-1)刺激后,通过细胞骨架的观察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ET-1对细胞的影响.结果培养6d后可见脑基底动脉组织块周围有平滑肌细胞爬出,经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α-actin鉴定,鉴定为平滑肌细胞.ET-1刺激后细胞骨架致密,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结论成功建立胶原酶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的新方法为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药物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ET-1可能通过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架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脑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基底动脉 平滑肌细胞 ET-1 细胞骨架 细胞内钙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