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知识产权概况及相关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剑波 张徐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6期22-29,共8页
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近20多年来的专利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密切关系,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的论点。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申请 抗氧化剂 抗肿瘤药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治疗靶点及药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心怡 姜胤如 +4 位作者 赵子源 王珑睿 孙闻婧 杜冠华 孔令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8-549,共12页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EG发病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开展其新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G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过敏反...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EG发病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开展其新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G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和辅助型T细胞2介导的迟发性过敏反应。EG治疗的相关靶点主要是辅助型T细胞2细胞因子和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功能的相关因子,但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仍未取得突破。目前EG的治疗药物以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和生物制剂为主,各类药物优缺点,目前尚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本文对EG发病机制、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的系统综述,提出多靶点治疗是EG理想的治疗策略,中药及天然产物可作为未来EG治疗药物的主要研发方向。期望为EG的临床治疗策略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反应 治疗靶点 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昱君 陈秋宇 +4 位作者 孙卓 唐婧姝 兰嘉琦 吴镭 彭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疾病异质性强,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疾病异质性强,发病机制研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探究ALS疾病病理机制、助力新药研发,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及社会意义。该文针对AL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为ALS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氧化应激 蛋白聚集体 线粒体障碍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 神经炎症 轴突损伤 骨骼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颜倩 孙洋 +8 位作者 龙俊鹏 刘莎莎 姚娇 林玉婷 阳松威 杨岩涛 裴刚 艾启迪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指伴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退行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指伴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退行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发病机制。PAH患者的肺部存在血管周围炎症浸润,肺血管病变存在于极度发炎的微环境里,细胞焦亡中的促炎因子驱动了PAH患者的肺部血管重塑。本文针对细胞焦亡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PAH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治疗PAH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治疗药物 炎症小体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药动学模型在特殊人群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常咏春 盛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2-879,共8页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等特殊人群在药物治疗中具有与其他患者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治疗方案优化和新药开发难度。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通过改变代谢酶、...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等特殊人群在药物治疗中具有与其他患者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治疗方案优化和新药开发难度。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通过改变代谢酶、转运体活性和清除率等代谢相关生理参数,可以较好地预测特殊人群的药物相互作用。基因多态性,肠道代谢等因素也影响PBPK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综述旨在为特殊人群的临床用药方案优化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 基因多态性 首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LDI-TOF MS肽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鹿血晶掺伪鉴别研究
6
作者 王慎兴 曹玲 +6 位作者 黄青 马聪玉 潘建斌 赵浩东 施海蔚 狄斌 陈洪渊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本研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构建了具有物种特异性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特征肽指纹图谱,用于中药鹿血晶的掺伪鉴别。以鹿血晶真品(梅花鹿、马鹿)和常见掺伪品(猪、牛、羊、驴)共6个物种的血晶制品作... 本研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构建了具有物种特异性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特征肽指纹图谱,用于中药鹿血晶的掺伪鉴别。以鹿血晶真品(梅花鹿、马鹿)和常见掺伪品(猪、牛、羊、驴)共6个物种的血晶制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肽段预测并结合高分辨质谱,筛选出1组能够反映物种差异的特征肽段。采集不同物种来源血晶制品以及不同来源市售中药鹿血晶的特征肽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实现了不同来源血晶制品的快速准确区分。该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基质样品中目标特征肽段的灵敏、特异检测,具有高专属性、快速、便捷的优势,为鹿血晶及血晶类中药制品的掺伪鉴别提供了准确的分析手段,也为其他复杂蛋白类制品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中药鹿血晶 肽指纹图谱 掺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7
作者 谢逸菲 张雯 +5 位作者 张森 宋俊科 杨海光 王守宝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目的研究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中硫酸双肼屈嗪、氨苯蝶啶、氢氯噻嗪及利血平4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灌胃给予3.6、10.8和32.4 mg·kg^(-1)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不同时间点采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研究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中硫酸双肼屈嗪、氨苯蝶啶、氢氯噻嗪及利血平4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灌胃给予3.6、10.8和32.4 mg·kg^(-1)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不同时间点采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硫酸双肼屈嗪、氨苯蝶啶、氢氯噻嗪、利血平的血药浓度,并通过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灌胃给予3.6、10.8和32.4 mg·kg^(-1)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后,大鼠血浆中硫酸双肼屈嗪的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1.50、1.33、1.42 h,峰浓度(C max)分别为12.30、38.31、120.52μg·L^(-1);氨苯蝶啶的t_(max)分别为1.33、1.33、1.42 h,C max分别为20.93、67.36、168.64μg·L^(-1);氢氯噻嗪的t_(max)分别为2.00、2.00、1.75 h,C max分别为19.89、57.58、160.78μg·L^(-1);利血平在大鼠血浆中含量极低,仅在32.4 mg·kg^(-1)给药后1和1.5 h检测到微量。结论口服给予大鼠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后,硫酸双肼屈嗪、氨苯蝶啶和氢氯噻嗪能够较快清除,且其口服吸收基本成线性,在线性范围内给药剂量越大,有效成分的吸收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 药动学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在神经胶质母细胞瘤中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晓雪 李婉 +6 位作者 曹婉昕 许芳 杨红 迟湘胤 杜冠华 夏明钰 王金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1289,共9页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最高的4级胶质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所有肿瘤的30%。由于GBM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治疗GBM的特定靶点。目前替莫唑胺(TMZ)是治疗GBM唯一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存在药物响应率低和极易...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最高的4级胶质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所有肿瘤的30%。由于GBM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治疗GBM的特定靶点。目前替莫唑胺(TMZ)是治疗GBM唯一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存在药物响应率低和极易耐药等问题。因此,开发新的靶点及新型GBM治疗药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正五聚蛋白3(PTX3)作为五聚体蛋白质超家族成员,已被证实对多种肿瘤具有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TX3在GBM进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TX3可以促进GBM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GBM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能力,促进GBM恶性进展。鉴于PTX3在GBM中的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PTX3的结构,生理作用,表达调控,在GBM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PTX3潜在治疗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胶质母细胞瘤 作用机制 药物靶点 表达调控 五聚体蛋白超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中活性二萜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萌 李静一 贾美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1-620,共10页
二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中,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在医药、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其自身的甲羟戊酸途径可为二萜化合物... 二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中,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在医药、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其自身的甲羟戊酸途径可为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提供基本前体,因具有完整的膜系统、细胞器结构和蛋白质表达修饰系统,比原核生物更适合异源酶的表达,已成为二萜化合物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微生物底盘。因此,对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高效合成活性二萜化合物及其中间体一直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的活性二萜及其中间体的异源生物合成途径构建和优化策略,并对现存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二萜化合物的异源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二萜化合物 生物合成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0
作者 冒莉 郑启泰 吕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1-375,共5页
多晶型现象在固体药物中普遍存在,多晶型是影响固体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固体药物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进行多晶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药物晶型研究进展,讨论了固体药物晶型的研究意义、主要的技术手... 多晶型现象在固体药物中普遍存在,多晶型是影响固体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固体药物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进行多晶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药物晶型研究进展,讨论了固体药物晶型的研究意义、主要的技术手段、晶型药物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晶型的工艺控制以及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药物 研究进展 多晶型现象 生物利用度 药物质量 开发阶段 早期研究 归纳总结 研究意义 技术手段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雯 杜立达 +3 位作者 马寅仲 闫蓉 孔令雷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而且治疗药物的种类有限。该文围绕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目前临床应用药物类型和治疗策略,分析了我国临床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而且治疗药物的种类有限。该文围绕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目前临床应用药物类型和治疗策略,分析了我国临床应用药物的特点和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并探讨了新药研发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脑缺血药物 缺血 急性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药理学发展研究:国际论文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穆鑫 赵颖 +4 位作者 阿丽塔 李阳 王昕 唐小利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3-596,共4页
为了解2013年中国药理学发展的特点,本文对中国学者2013年发表的国际论文进行研究,以期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本研究在2012版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药理学期刊中,检索2013年中国学者发文情况。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作者共参... 为了解2013年中国药理学发展的特点,本文对中国学者2013年发表的国际论文进行研究,以期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本研究在2012版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药理学期刊中,检索2013年中国学者发文情况。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作者共参与发表文献5 090篇,其中,中国作者为第一/通讯作者的文献4 812篇,期刊影响因子最高为22.345。发文涉及的研究机构大多为大学和高校,科研院所及临床医院较少。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看,植物药研究在我国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热点比较分散。结果提示,2013年我国药理学研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基础研究需要积累和创新,临床药理学和新药研究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学科发展 国际论文 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领域分析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痛风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朱深银 周远大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803-806,共4页
近年来,痛风和痛风发生的前期状态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文综述了痛风的流行病学特征、痛风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痛风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通风药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盐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的数据处理策略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丹 王彩虹 +2 位作者 金滢 王喆 张金兰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HRMS)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和高质量准确度的特点,是药物代谢产物分析的有力手段。通过使用HPLC-HRMS产生高分辨质谱数据(高分辨质量数、多级质谱数据、同位素分布),结合多重采集后数据处理技术,可...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HRMS)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和高质量准确度的特点,是药物代谢产物分析的有力手段。通过使用HPLC-HRMS产生高分辨质谱数据(高分辨质量数、多级质谱数据、同位素分布),结合多重采集后数据处理技术,可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快速发现和结构鉴定。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基于HPLC-HRMS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数据挖掘策略及应用,如,提取离子色谱、质量亏损过滤、同位素过滤、本底扣除、产物离子过滤、质谱树状图过滤、SWATH和MSE以及这些技术的联用等。通过合理地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策略对HPLC-HRMS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进行药物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HRMS) 代谢产物 数据处理策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杨秀颖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和脂类经非酶糖基化后生成的含多种结构分子的混合物,阻断AGEs的致病途径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等的新途径。该文主要综述了体内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学机制,及AGEs生成抑制剂...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和脂类经非酶糖基化后生成的含多种结构分子的混合物,阻断AGEs的致病途径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等的新途径。该文主要综述了体内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学机制,及AGEs生成抑制剂,断裂剂及AGEs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药物治疗 AGEs断裂剂 AGEs生成抑制剂 AGEs受体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导致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基于真实世界的药物警戒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喆 王涛 +2 位作者 唐彦 陈晓光 赵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965-97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的关联性及特点。方法检索2004年1月至202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ood and... 目的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的关联性及特点。方法检索2004年1月至202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 adverse events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中PPIs/AGEP相关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测量法及贝叶斯法对不同PPIs导致的AGEP进行关联性分析,并比较其发病时间及预后。结果共检索到此期间PPIs导致的AGEP病例报告162例。应用的PPIs药物主要为奥美拉唑(33.95%,55/162),其次为埃索美拉唑(29.63%,48/162)、泮托拉唑(26.54%,43/162)。以泮托拉唑与AGEP的关联性最强,其次为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与AGEP的关联性较弱。PPIs导致AGEP发病时间的中位数为6(2,12)d,60.00%~83.33%的患者于用药后10 d内发病(除雷贝拉唑外)。3例(1.86%)AGEP患者死亡,128例(79.50%)需住院治疗。以埃索美拉唑导致的AGEP患者住院比率最高(91.49%,43/47),其次为泮托拉唑(88.37%,38/43)、兰索拉唑(85.71%,12/44),奥美拉唑(61.82%,34/55)最低。结论基于对FAERS数据库的药物警戒研究,揭示不同PPIs导致AGEP的风险及特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不良反应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临床研究现状浅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穆鑫 赵颖 +3 位作者 张兰 崔一民 张永祥 杜冠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69-877,共9页
目的:分析疫情期间我国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提出防治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建议。方法: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检索关于新冠肺炎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对药物类别、研究目标、方案设计... 目的:分析疫情期间我国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提出防治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建议。方法: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检索关于新冠肺炎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对药物类别、研究目标、方案设计等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7月1日,与药物相关的临床试验项目共有271项。注册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主要是已上市药物,包括化学药、中药及生物制品,有些是药物联合应用。这些研究主要采取了随机或非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另外还有些是单臂、连续入组、析因分组等。结论:疫情期间应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尽快发现有效的防治药物是应对疫情的重要措施,但同时本次新冠肺炎药物临床试验也暴露出在试验设计、实施及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短板,建议采取加强候选药物的科学性评价、规范研究者发起药物临床研究、建立由多学科组成的国家级抗病毒药物研发平台及协同创新攻关机制等措施,提升我国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试验 化学药 中药 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肺纤维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崔冰 胡卓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严重危害生命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后半数生存率仅为3年,超过大部分恶性肿瘤。目前所有的抗肺纤维化治疗措施疗效甚微。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病分子细胞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发现并确认多种抗肺纤维化的新药靶。本文首先...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严重危害生命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后半数生存率仅为3年,超过大部分恶性肿瘤。目前所有的抗肺纤维化治疗措施疗效甚微。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病分子细胞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发现并确认多种抗肺纤维化的新药靶。本文首先概述抗肺纤维化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正在临床实验的新药物,然后重点介绍作用于肺泡上皮细胞、成肌纤维细胞或具有抑制血管新生、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阻断氧化应激等作用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药物治疗 复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7:一个新的抗炎免疫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莉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磷酸二酯酶(phosphod iesterases,PDEs)作为体内特异性水解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唯一蛋白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表明PDE7是cAMP特异性的,分为PDE7A、PDE7B两个亚型,主要分布在免疫和炎症细胞中。PDE7作为一个新的潜在抗炎... 磷酸二酯酶(phosphod iesterases,PDEs)作为体内特异性水解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唯一蛋白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表明PDE7是cAMP特异性的,分为PDE7A、PDE7B两个亚型,主要分布在免疫和炎症细胞中。PDE7作为一个新的潜在抗炎免疫药物靶点,其选择性抑制剂有可能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采末病(AD)等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 磷酸二酯酶7 抗炎免疫 PDE7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组织中药物分布的表面采样探针质谱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志刚 何菁菁 +3 位作者 贺玖明 马双刚 庾石山 再帕尔·阿不力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7-762,共6页
对并列式液滴微连接表面采样探针(LMJ-SSP)质谱技术在大鼠体内药物分布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质谱检测方式采用自制的常压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AFAI-MS)技术。通过优化其主要的探针系统参数(吸液毛细管长度24 cm;出液流速7.... 对并列式液滴微连接表面采样探针(LMJ-SSP)质谱技术在大鼠体内药物分布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质谱检测方式采用自制的常压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AFAI-MS)技术。通过优化其主要的探针系统参数(吸液毛细管长度24 cm;出液流速7.5μL/min;采样端距切片表面距离20μm),建立了LMJ-SSP系统,并以10-羟基喜树碱为标准品,通过在空白大鼠组织切片中添加药物的方式,对组织中的药物进行检测,并对LMJ-SSP-AFAI-MS方法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的平行性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以抗癌候选药物S-(+)-去氧娃儿藤宁碱(CAT)为研究对象,采用鼠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后制作整体动物组织切片,采用LMJ-SSP-AFAI-MS方法对药物在大鼠整体组织切片中各主要脏器内的含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CAT的药效及毒副作用的解释提供了分析依据。LMJ-SSP-AFAI-MS方法适合于开放环境下大体积物体表面的质谱分析检测,且具有灵敏度高、不受复杂基体影响等特点,有望为动物体内候选新药的分布特征分析提供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采样探针 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 质谱分析 整体组织切片 药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