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9
1
作者 徐雅莉 孙强 +13 位作者 单广良 张瑾 廖海波 李世拥 姜军 邵志敏 蒋宏传 沈念春 石岳 尉承泽 张保宁 陈妍华 段学宁 李波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外科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宣立学 张慧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45-46,51,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技术 乳腺外科 应用 现代外科 微创技术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鉴定与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红军 岳志刚 +1 位作者 郑敏 郑朝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法分离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蛋白,转至PVDF膜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分别杂交,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比较分析杂交后的差异蛋白,将差异蛋白经胰酶酶解后行质谱鉴... 目的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法分离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蛋白,转至PVDF膜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分别杂交,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比较分析杂交后的差异蛋白,将差异蛋白经胰酶酶解后行质谱鉴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鉴定的肿瘤相关抗原进行验证。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阳性杂交信号较多,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28 800的阳性率为60%(12/20),而对照血清阳性率为5%(1/2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该蛋白为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GAM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且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PGAM1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 食管鳞状细胞癌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 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性分离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建强 毕新宇 +4 位作者 赵建军 李智宇 黄振 赵宏 赵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降低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3例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A组)进行肝切除;155例采用传统钳夹法(B组)进行肝切除。围手术期常规保肝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及... 目的探讨降低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3例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A组)进行肝切除;155例采用传统钳夹法(B组)进行肝切除。围手术期常规保肝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肿瘤直径(6.02±3.24)cm,术中出血量(445±240)ml,输血52例(24.3%),输血量(520±280)ml。无手术死亡及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12例(4.9%),术后住院时间为(13.4±4.9)d。B组肿瘤直径(5.84±2.93)cm,术中出血量(1 200±320)ml,输血53(34.2%)例,输血量(1 400±623)ml。手术后30d内死亡5例(3.23%),发生并发症25例(16.1%),其中术后腹腔或肝创面出血5例、肝功能衰竭5例。术后住院时间(18.9±10.3)d。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死亡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P<0.01)。结论在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同时,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进行肝切除,可以显著降低肝癌肝切除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并发症 死亡率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勇 郝玉芝 +4 位作者 蒋力明 金美花 罗巍 周志祥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59-2161,共3页
目的评价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直肠癌患者行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检查,进行术前T分期,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115例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总符合率89.57%,T1、T2、T3、T4期诊断灵敏... 目的评价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直肠癌患者行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检查,进行术前T分期,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115例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总符合率89.57%,T1、T2、T3、T4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0%、61.11%、96.61%、88.89%和97.67%、96.91%、89.29%、99.06%;过度判断6.96%(8/115),判断不足3.48%(4/115)。结论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声检查 耦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7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边志民 王成锋 赵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47例SP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行手术切...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47例SP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行手术切除,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8例、胰尾切除术2例、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9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2例;开腹探查术2例。术后出现胰漏14例,胆漏2例,出血3例,腹腔感染3例,胃瘫4例。45例术后随访3~68个月,平均32个月,其中随访>24个月29例,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无死亡。结论胰腺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及MRI是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对保乳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明 王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最初只有炎性乳腺癌和不可手术的乳腺癌病例才考虑首先进行化学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目的是希望能够降低乳腺癌分期而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辅助治疗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得到应用,目的是减小肿瘤体积,避免切除乳房,... 最初只有炎性乳腺癌和不可手术的乳腺癌病例才考虑首先进行化学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目的是希望能够降低乳腺癌分期而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辅助治疗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得到应用,目的是减小肿瘤体积,避免切除乳房,增加保乳治疗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保乳手术 炎性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 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 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血肿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边志民 王成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胰腺血肿 血流动力学障碍 诊治 临床症状 腹腔动脉瘤 良性病变 后天因素 瘤体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