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免活检创新理念的临床实践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念增 王明帅 +2 位作者 杨飞亚 尹路 韩苏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66,共2页
前列腺癌在国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前列腺癌已成为国内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超声、前列腺多参数磁... 前列腺癌在国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前列腺癌已成为国内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超声、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以及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SMA PET/CT)等。目前前列腺癌的确诊常规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针吸前列腺活检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 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PSMA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术后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非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军 李长岭 +11 位作者 马建辉 肖振东 寿建忠 肖泽均 王栋 毕新刚 管考鹏 鲁力 韩苏军 石泓哲 关有彦 温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总结大剂量羟基喜树碱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7例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6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分期... 目的:总结大剂量羟基喜树碱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7例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6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Ta71例、T_196例,分级为G_166例、G_250例、G_351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即刻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40mg,保留20~30 min,术后1w开始羟基喜树碱维持灌注,40 mg/次,1次/w×8次,以后1次/月×10次,每次维持2 h。结果:15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92(72~112)个月。患者1、2和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3.2%、31.6%和41.3%。治疗的长期预后因素包括肿瘤的分级、分期、数目和大小。本组中膀胱Ⅰ、Ⅱ和Ⅲ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5%、3.2%和1.9%,未见Ⅳ度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仅见Ⅰ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结论:大剂量羟基喜树碱即刻灌注联合维持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较为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多能良好耐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羟基喜树碱 膀胱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蒋铭心 苏瑶 +6 位作者 熊天宇 叶小波 靳松 邢念增 金木兰 杨敏福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7-972,共6页
目的评估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2月至2021年6月共计34例接受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围... 目的评估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2月至2021年6月共计34例接受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以及预后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生化进展生存期(biochem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BPFS)。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9.0个月,2年总生存率85.9%,中位无生化进展时间75.0个月,2年无生化进展率63.9%。术后1个月内9例患者出现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术后3个月尿控基本恢复。骨转移灶数目≥5和<5患者的BPFS分别为28.1个月和63.2个月(P=0.012),切缘阳性和阴性患者的BPFS分别为34.8个月和70.3个月(P=0.02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切缘阳性/阴性和无生化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26)。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经过筛选和准备的患者行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术后联合内分泌治疗等其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有望改善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减瘤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CN《肾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建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62-64,共3页
2009年11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肾癌专家组根据肾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肾癌临床实践指南>V.1.2010版进行了修订,推出NCCN<肾癌临床实践指南>V.2.2010版[1]。本文将对<... 2009年11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肾癌专家组根据肾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肾癌临床实践指南>V.1.2010版进行了修订,推出NCCN<肾癌临床实践指南>V.2.2010版[1]。本文将对<肾癌临床实践指南>V.2.2010版中所作的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供大家临床应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患者 肾肿瘤 肾透明细胞癌 NCCN 帕唑帕尼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管考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4-387,共4页
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是肿瘤防治最受关注的恶性肿瘤之一。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患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方法。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CRPC药物... 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是肿瘤防治最受关注的恶性肿瘤之一。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患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方法。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CRPC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药物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联合认知融合靶向穿刺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林军 陈永海 +1 位作者 王怿忱 寿建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经会阴的前列腺系统穿刺(systematic biopsy,SB)、认知融合靶向穿刺(cognitive fusion targeted biopsy,CF-TB)和系统联合认知融合靶向穿刺即联合穿刺(combined biopsy,CB)对有临床显著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经会阴的前列腺系统穿刺(systematic biopsy,SB)、认知融合靶向穿刺(cognitive fusion targeted biopsy,CF-TB)和系统联合认知融合靶向穿刺即联合穿刺(combined biopsy,CB)对有临床显著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和无临床显著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in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incsPCa)诊断阳性率的差异。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151例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首次前列腺穿刺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50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行3.0 T标准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检查显示有161个符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3分的结节,每个结节行2~4针CF-TB后再行SB 12针,分别分析SB、CF-TB和CB对csPCa和incsPCa的诊断阳性率,同时对年龄、PSA、CF-TB针数、PI-RADS评分和直肠指诊结果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患者的中位PSA为11.50(0.52~49.37)ng/mL,161个结节的PI-RADS评分≥3分,151例患者均行12针SB,结节行2、3和4针CF-TB患者分别47、52和52例。SB、CF-TB和CB诊断csPCa阳性率分别为54.3%(82/151)、53.0%(80/151)和58.9%(89/151),CB阳性率高于SB阳性率(P=0.016)和CF-TB阳性率(P=0.004);SB、CF-TB和CB诊断incsPCa阳性率分别为7.9%(12/151)、9.3%(14/151)和11.3%(17/151),CB阳性率与SB阳性率和CF-T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年龄、PSA、CF-TB针数、PI-RADS评分和直肠指诊结果分层分析显示,行2针CF-TB对csPCa诊断差于CB(P=0.031),3针和4针CF-TB与CB诊断csPC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的前列腺CB诊断csPCa阳性率最高,同时不增加incsPCa检出,每个结节行3针CF-TB诊断csPCa是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穿刺 认知融合靶向穿刺 联合穿刺 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 无临床意义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白红松 刘晓琪 +3 位作者 王冰凝 张海峰 郑闪 寿建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提高对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提高对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免疫组化证实的117例肾脏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典型肾脏AML 97例,肾脏EAML 20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比较二者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79/98)、82.3%(79/96),共同表达率为76.6%(72/94)。E-cadherin在经典型肾脏AML组织中仅细胞质表达率为61.9%(39/63),同时伴有细胞膜表达率为38.1%(24/63);而肾脏EAML组织中仅细胞质表达率为25.0%(4/16),同时伴细胞膜表达率为75.0%(12/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2)。β-catenin在两亚型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4/80)和93.8%(15/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3)。结论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差异表达可能辅助鉴别肾脏AML的不同亚型,用以指导临床和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肌瘤 脂肪瘤 E-CADHERIN Β-CATENIN 上皮样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冯莎 田军 黄文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VHL...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VHL综合征患者的CCRCC转移至CNS-HB的会诊病例,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中可见两种成分,部分区域呈实性巢状、片状或索状分布的细胞巢,细胞界限清晰,胞质透亮或淡染,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肿瘤细胞巢之间见薄壁血管;部分区域见丰富的薄壁毛细血管,血管间质内散在泡沫状细胞,胞质透明,富含大小不一的小空泡,核偏位、不规则。免疫表型:透明细胞巢区域CK(AE1/AE3)、PAX-8、CK-L、CK8/18、CAM5.2、CD10、EMA均阳性,S-100、Fli-1、CD34、D2-4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血管丰富区域血管内皮细胞Fli-1、CD34、D2-40均阳性,间质内泡沫状细胞S-100阳性,CK(AE1/AE3)、PAX-8、CK-L、CK8/18、CAM5.2、CD10、EM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CCRCC转移至CNS-HB临床罕见,两者在形态学上有相似性,行免疫组化检查可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VHL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