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和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唐乐 姜时雨 +2 位作者 秦燕 姚嘉瑞 石远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5-351,共7页
目的: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评价和满意度会直接影响临床试验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本研究探讨受试者对抗肿瘤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认知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和试验依从管理、提高试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2... 目的: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评价和满意度会直接影响临床试验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本研究探讨受试者对抗肿瘤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认知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和试验依从管理、提高试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参加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估计内部一致性。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影响受试者认知及评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的Cronbach’s α值为0.67,问卷内部一致性可接受。在参加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患者中,不耗时组的患者对试验评价最正向[非常耗时组vs.不耗时组:优势比(odds ratio,OR)为0.07,P<0.001;一般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0.17,P=0.008]。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较偏低组对试验的整体评价更正向(教育程度偏低组vs.教育程度较高组:OR=0.29,P=0.008;教育程度中等组vs.教育程度较高组:OR=0.78,P=0.611)。参与试验过程中不耗时组满意度高(非常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0.09,P=0.005);获取信息渠道充足的满意度高(OR=8.20,P<0.001)。相比经济补偿充足的人群,经济补偿居中的人群满意度更低(补偿不足组vs.补偿充足组:OR=3.32,P=0.092;补偿一般组vs.补偿充足组:OR=0.26,P=0.032)。不耗时组的受试者压力最小(非常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5.76,P=0.001;一般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5.92,P=0.001)。参加试验前思考时间仓促的受试者较思考时间充分的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更大压力(思考时间不足组vs.思考时间充足组:OR=0.12,P=0.001)。结论: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临床试验咨询,减少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充分考虑受试者的经济补偿;在入组前给予受试者充分的思考时间、对其进行合适的心理疏导,会减少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临床试验的整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Ⅰ期 临床试验 认知评价 调查问卷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晟 王燕 +11 位作者 胡兴胜 王宏羽 郝学志 许建萍 汪麟 王彬 李峻岭 赵龙妹 姜培娣 屈凤莲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26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西妥昔单抗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但来自东方人群的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背景与目的西妥昔单抗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但来自东方人群的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29例为男性,36例为腺癌,23例既往接受过姑息性化疗(中位2个化疗方案),上一个化疗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3个月。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全组患者的缓解率为32.5%(13/40)。既往未接受过化疗和接受过化疗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2.9%(9/17)和17.4%(4/23)(P=0.018)。全组患者的中位PFS为4.8个月。既往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位PFS为8.4个月,而接受过化疗者的PFS为4.1个月(P=0.062)。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7.1个月。不良反应可处理,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有望提高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西妥昔单抗 靶向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及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莎莎 石远凯 韩晓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4-1022,共9页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3%-5%。随着对该驱动基因的深入研究...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3%-5%。随着对该驱动基因的深入研究,以Crizotinib为代表的ALK抑制剂逐渐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然而,不同患者对ALK靶向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且多数ALK靶向治疗患者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导致肿瘤进展。利用预后标志物监测患者疗效及时改变治疗方案,以及根据耐药机制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对AL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以及相关的预后标志物展开综述,探讨ALK靶向治疗疗效预测以及耐药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肺肿瘤 ALK抑制剂 耐药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临床研究—2022年ASCO会议报告
4
作者 陈馨蕊 石远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30-1235,共6页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淋巴瘤的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传统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达到了瓶颈。近年来...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淋巴瘤的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传统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达到了瓶颈。近年来,治疗淋巴瘤的新药及新方案不断涌现,免疫治疗、细胞治疗及靶向治疗进展迅速,其中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的出现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将对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议中淋巴瘤领域的临床研究报告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ASCO年会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164
5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7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 平均生存时间 专家共识 转移部位 培美曲塞 手术减压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颅内转移灶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非V600E突变型肺癌靶向治疗的策略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霞 高金生 +3 位作者 郭伟 俞博 杨海涛 刘雨桃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91,共6页
背景与目的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靶向治疗已被批准用于V-RAF小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 BRAF)发生第600位密码子上缬氨酸的氨基酸替代(amino acid substitution for valine at po... 背景与目的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靶向治疗已被批准用于V-RAF小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 BRAF)发生第600位密码子上缬氨酸的氨基酸替代(amino acid substitution for valine at position 600, V600E)的肺癌患者,针对携带BF非V600E突变的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策略尚未确定。本研究拟探讨BF非V600E突变型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BRAF非V600E突变型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0篇,包括3篇队列研究和7篇个案报道。18例BRAF非V600E突变型肺癌患者对维莫非尼无效;1例应用维莫拉非尼后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5例患者对BF抑制剂无反应;9例患者在曲美替尼单药治疗后潜在临床获益率为34%;7例患者对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获益;1例患者对索拉非尼有效。结论目前BF非V600E突变靶向治疗仍无标准治疗规范,挑战在于BF基因的异质性突变,不同的突变类型对靶向治疗的反应不同,真实世界研究证据匮乏,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非V600E突变 肺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5
7
作者 杨晟 何小慧 +7 位作者 刘鹏 周生余 董梅 秦燕 杨建良 张长弓 韩晓红 石远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631,共6页
目的:比较每周期l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每日1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合并分析PEG—rhG—CSF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的单中心数据... 目的:比较每周期l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每日1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合并分析PEG—rhG—CSF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的单中心数据,比较疗效与安全性指标。两项研究均为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56例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常用化疗方案治疗,且化疗方案相同,其中试验周期给予PEG—rhG—CSF100批舢g皮下注射,每个周期1次;对照周期皮下注射rhG—CSF5Ixg/kg,每日1次。结果:2个研究单中心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53例可进行疗效评价,PEG—rhG—CSF和rhG—CSF各使用53个周期。在使用PEG—rhG—CSF的周期和使用rhG—CSF的周期中,4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未发生率均为94-3%(50/53),均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5%(4/53)和3.8%(2,53,P=0.678)。全组患者中位应用rhG—CSF天数为10(3~14)天。此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为骨痛、注射部位疼痛、心悸、发热和乏力等。结论:1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与连续10剂常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明的青年晚期肺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雨桃 石远凯 +7 位作者 胡兴胜 郝学志 李峻岭 王子平 王燕 王宏羽 张湘茹 孙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1-40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在青年患者中发病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明青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10... 背景与目的肺癌在青年患者中发病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明青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55例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明的青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55例患者中位年龄41岁,吉非替尼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为43.6%,疾病控制率为9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0个月,是否存在脑转移对无进展生存期有明显影响(P=0.017)。中位总生存期为24.0个月,无吸烟史(P=0.028)及进展后是否接受后续治疗(P<0.001)是明显改善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明的青年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与非年龄选择人群相比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吉非替尼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获益后出现孤立进展后联合局部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昕 王彬 +5 位作者 林琳 郝学志 陈闪闪 李峻岭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4-51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小分子物质是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TKIs耐药后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孤立性病灶局部进...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小分子物质是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TKIs耐药后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孤立性病灶局部进展。本研究对孤立病灶进展患者后继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内科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后出现孤立进展的局部治疗联合TKIs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11例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4%),23例患者疗效为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51%),11例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局部进展后再次TKI联合局部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5.9个月。结论在接受EGFR-TKIs治疗的非小细胞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孤立病灶进展后,局部治疗联合TKIs药物治疗,有可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孤立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后的进展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彬 张昕 +4 位作者 林琳 郝学志 张湘茹 李峻岭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0-513,共4页
背景与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获益后出现耐药的临床表现和进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内科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93例晚期NSCLC患者,有效或稳... 背景与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获益后出现耐药的临床表现和进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内科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93例晚期NSCLC患者,有效或稳定超过6个月,腺癌94.6%,女性79.6%,不吸烟者80.6%。每2个月评估疗效,观察耐药出现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93例,中位服药时间16个月(8个月-70个月),用药时间超过2年占21.5%(20/93),超过3年8.6%(8/93)。耐药出现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腔内进展,占80%(72/90),其中原发病灶及术后断端复发进展占38.9%(35/90),肺内转移占51.1%(46/90),胸膜转移占25.6%(23/90);颅内进展30%(30/90);腹腔内进展15.6%(14/90)。结论 EGFRTKI治疗耐药后的进展在临床上表现为多样化,治疗后的预后不同,因此,需要密切的临床随访以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肺肿瘤 耐药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获益后出现缓慢进展的治疗选择:附32例病例总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琳 王彬 +4 位作者 郝学志 邢镨元 李峻岭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4-5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目前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特别是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目前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特别是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对于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后续治疗未取得共识。本文总结EGFR-TKIs治疗后缓慢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不同后续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和总生存期,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11年12月期间32例接受EGFR-TKIs治疗后缓慢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继续接受EGFR-TKIs治疗或化疗。结果 EGFR-TKIs维持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0个月,在改行化疗的患者中,化疗有效率为43.75%,总的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为87.5%。中位生存时间为15.5个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结论在EGFR-TKIs治疗后出现肿瘤缓慢进展的患者中,维持原EGFRTKIs治疗是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TKIS 缓慢进展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例EGFR突变状态不明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TKIs耐药后化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萍 王燕 +9 位作者 杨晟 于舒飞 王子平 李峻岭 王彬 郝学志 王宏羽 胡兴胜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9-5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进展后需要接受化疗。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TKIs耐药后进行化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进展后需要接受化疗。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TKIs耐药后进行化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EGFR-TKIs耐药后第一次化疗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结果含培美曲塞方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不含培美曲塞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9.3%和1.1%(P=0.011),以二线化疗更为明显,ORR分别为14.3%和3.7%(P=0.041)。化疗最好疗效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未达到PR者(PFS分别为10.1个月和2.3个月,P=0.012);含铂方案的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长于不含铂方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FS: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0.634,95%CI:0.466-0.832,P=0.004;OS:RR=0.666,95%CI:0.460-0.960,P=0.030],其中TKIs获得性耐药的患者和爆发式进展的患者进行含铂化疗生存获益更多。TKIs耐药的性质(原发或获得性)及TKIs耐药模式(爆发进展、缓慢进展和局部进展)对后续化疗的ORR、PFS及OS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于EGFR-TKIs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含培美曲塞方案和含铂方案可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培美曲塞 药物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