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法依规加强医疗机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和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建设
1
作者 霍枫 赵洪涛 翟晓梅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配套文件的实施,为依法依规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和落实新《条例》和配套文件,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家人体器官捐...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配套文件的实施,为依法依规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和落实新《条例》和配套文件,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建设和国家脑死亡判定工作发展情况,本文对医疗机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与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机制建设,以及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建设等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体系建设 伦理 委员会 多学科协作 法规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制度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的伦理分析
2
作者 冯龙飞 翟晓梅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器官移植在重建健康、挽救生命的卓越成效表明了其重大价值所在,其中器官捐献是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器官捐献率也逐年上升。尽管如此,我国依然面临捐献器官数量不足的严峻事实... 器官移植在重建健康、挽救生命的卓越成效表明了其重大价值所在,其中器官捐献是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器官捐献率也逐年上升。尽管如此,我国依然面临捐献器官数量不足的严峻事实,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医学科学技术和公共卫生政策进一步完善。根据国际经验,实施一定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捐献率,但是激励制度本身隐藏的伦理特性似乎与器官捐献事业中的利他精神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因此,本文从激励的性质、器官捐献与激励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的伦理论证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激励制度 伦理论证 经济激励 非经济激励 利他精神 丧葬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107例患者肌电图与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娅丽 胥璟 +4 位作者 杨静 曹文婷 袁李梅 杨继春 邓丹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肌炎(DM)患者肌电图(EMG)的表现和临床特征,为DM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MG检查并被确诊为DM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EMG结果分为EMG正常组和... 目的:分析皮肌炎(DM)患者肌电图(EMG)的表现和临床特征,为DM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MG检查并被确诊为DM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EMG结果分为EMG正常组和EMG异常组,对两组临床资料、EMG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107例DM患者,EMG正常组18例,EMG异常组89例,其中肌源性损害者74例,近端肌肉受累者55例。EMG正常组住院天数比EMG异常组更长,发病年龄更大,且EMG正常组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高于EMG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发病情况、皮损特点、肌肉症状及肿瘤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G正常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清IgA水平均高于EMG异常组(P<0.05);EMG异常组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EMG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激素使用情况及用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MG异常组的DM患者多为四肢近端的肌源性损害,且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更低。同时,EMG异常组的DM患者ESR更高,ESR可能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肌电图 回顾性分析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