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1
作者 郑钧正 卢正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7-547,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放射防护 强制性国家标准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男子摄入原生放射性核素所致内照射剂量估算 被引量:17
2
作者 诸洪达 刘庆芬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01,108,共12页
本文依据近年来对膳食摄入量和人体器官组织含量研究结果和有关文献进展,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估算了我国当前成年男子摄入原生放射性核素(氡与子体除外)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约为0 .484mSv,比UNSCEAR世界估算值高约69% ;2 38U放射系的约为... 本文依据近年来对膳食摄入量和人体器官组织含量研究结果和有关文献进展,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估算了我国当前成年男子摄入原生放射性核素(氡与子体除外)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约为0 .484mSv,比UNSCEAR世界估算值高约69% ;2 38U放射系的约为估算值的2 .6倍;钍放射系的约为3 .6倍。这些差异可归因于我国土壤铀、钍浓度都高于世界均值和特定膳食组成等因素。采用直接法估算4 0 K年有效剂量为0 .1 68mSv,接近于世界估算值(0 .1 65mSv)。2 38U系和2 32 Th系核素按直接法和间接法估算值分别为0 .2 2mSv和0 .3 1mSv ,都比UNSCEAR世界相应估算值高。这些结果为推荐我国天然辐射剂量参考值、我国参考人相应参数和辐射监测背景值提供了有用依据。最后,对我国今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照射剂量 有效剂量 摄入 放射性核素 成年男子 膳食 参考值 估算 土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男子18种器官、组织中56种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诸洪达 武权 +8 位作者 樊体强 刘庆芬 王京宇 王耐芬 刘虎生 王小燕 欧阳荔 刘雅琼 解清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为进一步完善确定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中元素浓度、负荷量等参数参考值的依据,在前两个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我国四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和四川省)补充采集了16例急死正常成年男子尸体肌肉、肋骨、肝等总共18... 为进一步完善确定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中元素浓度、负荷量等参数参考值的依据,在前两个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我国四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和四川省)补充采集了16例急死正常成年男子尸体肌肉、肋骨、肝等总共18种器官、组织样品,同时采集了这些地区各1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全血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分析技术,测定了样品中56种元素浓度,估算了18种器官、组织和全身的负荷量。本文还从辐射防护角度,将本文所得结果与ICRP参考人参数I、yengar的估算值等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年男子 元素浓度 器官 组织 负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氨基酸衍生物合成及放射增敏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济洋 朱泽红 +4 位作者 郝建秀 周则卫 李瑞峰 李光强 徐文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2-758,共7页
本文以大黄酸为先导化合物,将其3位羧基分别与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脯氨酸和2-氨基丁酸的氨基形成酰胺键,合成8个衍生物,再碱化得钠盐。采用MTT法测定这些化合物对H460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选... 本文以大黄酸为先导化合物,将其3位羧基分别与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脯氨酸和2-氨基丁酸的氨基形成酰胺键,合成8个衍生物,再碱化得钠盐。采用MTT法测定这些化合物对H460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选取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在相应的IC15和IC20浓度下,初步测定放射增敏活性。结果显示除大黄酰色氨酸钠在24 h和48 h和大黄酰脯氨酸钠在48 h有促进增殖作用,其余大黄酸氨基酸钠盐衍生物对肺癌H460细胞具有显著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型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大黄酰亮氨酸钠作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279.863、92.735、65.567μM,大黄酰异亮氨酸钠作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205.251、164.222、77.442μM,抑制作用较大黄酸钠有明显提高(P<0.05)。初步放射增敏活性测定表明,大黄酰异亮氨酸钠在相应的IC15和IC20浓度下与照射联用,测得的OD值均小于单纯照射组,说明它有放射增敏作用。此结果可为后续寻找高效低毒的肿瘤放射治疗增敏药物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羟基蒽醌 H460 细胞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男子肺及肾脏中的Hg、I、Mo等25种微量元素的ICP-MS测定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燕 诸洪达 +3 位作者 欧阳荔 王耐芬 刘虎生 王京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37-241,共5页
在我国四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采集16例急死正常成年男子尸体的肺和肾脏样品。采用HNO3+H2O2为消解液,微波消解样品,用ICP-MS法直接测定样液中Hg、I、Mo等25种微量元素,内标元素Re可补偿机体效应。对猪肝标准物质(GBW08551)及人发标准物... 在我国四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采集16例急死正常成年男子尸体的肺和肾脏样品。采用HNO3+H2O2为消解液,微波消解样品,用ICP-MS法直接测定样液中Hg、I、Mo等25种微量元素,内标元素Re可补偿机体效应。对猪肝标准物质(GBW08551)及人发标准物质(GBW09101)测定,测得值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肺及肾脏 ICP-MS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gdnyr修饰牛骨片的放射性示踪研究
6
作者 仝健 张洪卫 +1 位作者 李怀芬 牛惠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骨组织缺损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在支架材料上引入粘附蛋白(RGD八肽)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赋予材料表面成骨细胞增殖的条件。利用^(125)I-Eprgdnyr放射性示踪技术研究经紫外线辐照活化的牛骨片在化学偶联剂(EDC)作用下的Eprgdnyr偶... 骨组织缺损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在支架材料上引入粘附蛋白(RGD八肽)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赋予材料表面成骨细胞增殖的条件。利用^(125)I-Eprgdnyr放射性示踪技术研究经紫外线辐照活化的牛骨片在化学偶联剂(EDC)作用下的Eprgdnyr偶联量。结果表明:Eprgdnyr偶联到牛骨片上的量与反应液中Eprgdnyr和EDC含量呈正相关。为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进行骨重建支撑材料表面修饰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gdnyr(RGD八肽) 骨组织工程 放射性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脑损伤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海玉 郭娇 +1 位作者 孙元明 龙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352,共7页
原发性或转移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会引起脑组织功能和形态学变化,导致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表现出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针对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与防治方法做一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放疗 放射性脑损伤 损伤机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小鼠血清通过抑制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放射性肺炎
8
作者 苑通 郭玉莹 +1 位作者 张俊伶 樊赛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9,共9页
目的探讨正常小鼠血清(NMS)对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胸腔照射诱导的放射性肺炎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血清组、照射组和照射后静脉注射血清组。注射血清组小鼠在照射后立即静脉注射正常小鼠血清100μL,对... 目的探讨正常小鼠血清(NMS)对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胸腔照射诱导的放射性肺炎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血清组、照射组和照射后静脉注射血清组。注射血清组小鼠在照射后立即静脉注射正常小鼠血清100μL,对照组小鼠注射100μL生理盐水,隔天注射1次,共注射8次。照射后15 d取材,HE染色检测肺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内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外泌体miRNA高通量测序探索处理后小鼠的信号通路变化,qRT-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黏着斑通路talin-1、tensin 2、FAK、vinculin、α-actinin和paxill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后注射血清组小鼠肺脏器系数、血清及肺组织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TGF-β、IL-1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CD45^(+)、CD4^(+)、T_(reg)淋巴细胞在小鼠肺组织中的浸润程度显著下降(P<0.05);肺中Egfr和Pik3c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talin-1、tensin 2、FAK、vinculin、α-actinin和paxillin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正常小鼠血清通过抑制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减轻电离辐射诱发的小鼠放射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小鼠血清 放射性肺炎 外泌体 粘着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铋软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
9
作者 周晓靓 杨雨薇 +2 位作者 刘金剑 唐海康 徐文清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7,共7页
为了有效防护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皮肤防护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纳米氧化铋软膏剂实现对介入诊疗中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大鼠模型评估纳米氧化铋软膏对40 Gy X射线照射后急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通过全身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模... 为了有效防护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皮肤防护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纳米氧化铋软膏剂实现对介入诊疗中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大鼠模型评估纳米氧化铋软膏对40 Gy X射线照射后急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通过全身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模型,观察该软膏剂对4 Gyγ射线造成的血液系统损伤的预防作用。针对^(125)I在植入放疗的辐射防护问题,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icro-SPECT/CT)成像,比较不同组别小鼠^(125)I的射线透过率。结果表明,氧化铋软膏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以及全身照射造成的血小板减少以及股骨有核细胞降低均有显著预防作用。另外,Micro-SPECT/CT扫描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铋软膏对小鼠体内植入^(125)I产生的γ光子也有很好的辐射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铋 辐射防护 放射性皮肤损伤 软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碱提多糖的纯化、化学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0
作者 洪阁 刘培勋 +2 位作者 高小荣 沈秀 徐文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研究银耳孢子发酵物中的多糖类化学成分,并探讨了分离得到的一个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银耳孢子发酵粉用热水煮提除去水溶性组分后,再采用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提取,Sevage法除蛋白,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32-纤维素... 研究银耳孢子发酵物中的多糖类化学成分,并探讨了分离得到的一个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银耳孢子发酵粉用热水煮提除去水溶性组分后,再采用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提取,Sevage法除蛋白,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32-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得到分布均一的多糖TFBP-A。糖组成分析显示,TFBP-A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摩尔比为90∶5∶5;HPGPC测定TFBP-A分子量为58962。TFBP-A的抗氧化活性实验显示:在H2O2引起的红细胞溶血试验中,以蒸馏水抑制率为0%计算,TFBP-A抑制率为78.6%;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实验中,TFBP-A最高抑制率为53%;在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中,TFBP-A的EC50为0.191 mg.mL-1。从银耳孢子发酵物中用碱液提取得到的多糖组分TFBP-A为酸性杂多糖,重均分子量为58962,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银耳 中草药 多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M-2近交系小鼠对电离辐射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继文 吴红英 +6 位作者 王月英 赵忠萍 岳井银 吴美羔 刘鹏 张荷清 穆传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 观察IRM 2小鼠对电离辐射的耐受性。方法 分析测定了IRM 2小鼠对137Csγ射线的LD50 及经 4 0Gy137Cs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总数、骨髓细胞DNA含量和脾结节的变化 ,并与亲代小鼠ICR和 61 5进行了比较。... 目的 观察IRM 2小鼠对电离辐射的耐受性。方法 分析测定了IRM 2小鼠对137Csγ射线的LD50 及经 4 0Gy137Cs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总数、骨髓细胞DNA含量和脾结节的变化 ,并与亲代小鼠ICR和 61 5进行了比较。结果 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照射后 ,IRM 2小鼠对γ射线的LD50 比ICR和 61 5小鼠分别高 1 73~1 57Gy和 1 44Gy ;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总数、骨髓细胞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且恢复得快 ;CFU S的增加也较ICR和 61 5小鼠明显。结论 I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ICR 外周血白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 骨髓细胞 Γ射线照射 DNA含量 纯系 品系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锡矿工肺癌的氡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世荃 乔友林 +5 位作者 姚树祥 张景源 尤占云 刘韵源 张辅铭 王燮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90,共13页
根据近 30年来作者们发表的剂量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 /实验室研究三个方面的成果 ,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对云锡矿工肺癌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肯定了氡在云锡矿工肺癌病因中的贡献和氡 /砷复合致癌作用。现场调查和骨内 2 10 Pb... 根据近 30年来作者们发表的剂量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 /实验室研究三个方面的成果 ,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对云锡矿工肺癌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肯定了氡在云锡矿工肺癌病因中的贡献和氡 /砷复合致癌作用。现场调查和骨内 2 10 Pb体外测量结果说明 ,氡 /砷累积暴露量的密切相关和早年氡监测数据的欠缺是根据既往流行病学资料估算云锡氡致肺癌危险系数与砷校正系数的干扰因素。对井下砷暴露水平已经明显降低而氡暴露水平仍旧较高的云锡 60年代下井矿工进行长期随访有利于减少这种干扰 ,得到更可信的危险系数估算值。为了对氡 /砷在致癌病因中所占的份额进行估计 ,提出铀矿山对比、肺癌组织发生学研究和氡砷复合动物实验三个途径 ,结果认为云锡矿工肺癌病因是“氡砷复合 ,以氡为主”,粗略估计砷在肺癌病因中的贡献不会超过 1/ 3。本文指出国内外某些作者在砷复合作用校正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他们对云锡矿工氡致肺癌危险系数估计偏低 ,其结果不适于在我国氡致肺癌的危险控制与预测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肺癌 含砷矿尘 辐射致癌危险系 病因学 职业病 放射性物质 致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_(838)对造血组织的放射防护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福军 王汝勤 +2 位作者 赵云庭 赵忠萍 李志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32-833,共2页
E838是一种新型放射防护剂,为炔雌醇衍生物。小鼠照射8Gy前第3、2、1天连续口服或腹腔注射E8380.25μg/0.2ml,结果显示E838对受照小鼠CFU-S(脾集落生成单位)和BMN(骨髓有核细胞数)有明显的... E838是一种新型放射防护剂,为炔雌醇衍生物。小鼠照射8Gy前第3、2、1天连续口服或腹腔注射E8380.25μg/0.2ml,结果显示E838对受照小鼠CFU-S(脾集落生成单位)和BMN(骨髓有核细胞数)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为临床应用E838治疗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838 造血组织 放射防护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药物增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世堂 刘培勋 +3 位作者 徐阳 禹洁 龙伟 洪阁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052-1054,共3页
如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就近年来应用广泛的纳米混悬剂、渗透泵、自微乳化技术、固体分散体、固体脂质纳米粒、液固压缩技术等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及改善生... 如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就近年来应用广泛的纳米混悬剂、渗透泵、自微乳化技术、固体分散体、固体脂质纳米粒、液固压缩技术等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及改善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纳米混悬剂 固体分散 液固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国食品中钍和铀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雅琼 王小燕 +6 位作者 王京宇 王耐芬 刘虎生 诸洪达 王继先 陆梅 刘国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1-493,共3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ICP-MS)对中国 1 0类食品中痕量 Th和 U进行了研究。选择了最佳仪器测定参数 ,选用铼 ( Re)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仪器灵敏度漂移。用 HNO3 与 HCl O4混合酸消解样品 ,不须分离富集 ,用 ICP-MS可直接测...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ICP-MS)对中国 1 0类食品中痕量 Th和 U进行了研究。选择了最佳仪器测定参数 ,选用铼 ( Re)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仪器灵敏度漂移。用 HNO3 与 HCl O4混合酸消解样品 ,不须分离富集 ,用 ICP-MS可直接测定中国 1 0类食品中 Th和 U。方法检出限为 5 .7ng/L ( 2 3 2 Th) ,1 0 .4ng/L( 2 3 8U) ( 3σ,n=6)。同时对 NIST SRM 1 5 48标准参考物质进行分析 ,测得值与标准参考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法 测定 中国 食品 Th 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的中药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浩 昝金行 +1 位作者 龙伟 刘培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2-1546,共5页
目的研究清热、温里、补阳3类中药的抗炎作用分子机制。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研究上述3类中药中分子与炎症网络中8个关键靶点(JNK-1、JNK-3、P38、IKK、5-Lox、COX-2、LTA4和PLA2)的作用,根据评分结果探讨不同种类中药抗炎... 目的研究清热、温里、补阳3类中药的抗炎作用分子机制。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研究上述3类中药中分子与炎症网络中8个关键靶点(JNK-1、JNK-3、P38、IKK、5-Lox、COX-2、LTA4和PLA2)的作用,根据评分结果探讨不同种类中药抗炎机制。结果清热类、温里类中药评分结果较好,其多靶点效应明显;清热类中药对于信号传导网络作用相对明显,温里类中药抗炎机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补阳类中药抗炎效果主要通过直接影响代谢网络靶点实现。结论清热、温里、补阳类中药抗炎的分子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炎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高静 刘培勋 龙伟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9期1058-1060,共3页
介绍几种中药提取新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酶法、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这些新技术在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中现状及应用。
关键词 中药提取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膜分离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 酶法 微波萃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PARγ调节剂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宁 孟爱民 王莉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岛素增敏效果而无其副作用的选择性PPARγ调节剂(SPPARγM)是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的发展方向。现有实验主要对SPPARγM候选分子影响PPARγ受体构象改变、受体磷酸化、受体对共调节因子的选择性募集和PPARγ下游靶基因选择性开启等几个层次的分子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该文综述了SPPARγM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PARγ调节剂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构象改变磷酸化 共调节因子 靶基因 二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防护剂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斌 张军帅 刘培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随着世界核安全形势的紧张以及放射治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辐射防护剂的研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辐射损伤防治药物是救治与防护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手段之一,在接触放射性物质前使用,能预防射线... 近年来,随着世界核安全形势的紧张以及放射治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辐射防护剂的研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辐射损伤防治药物是救治与防护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手段之一,在接触放射性物质前使用,能预防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受到照射后使用,能减轻放射病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恢复。自1949年Patt报道半胱氨酸能预防急性放射损伤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很多国家对辐射损伤的药物预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深入的研究。本工作简述了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简史、化学分类及其作用机理,并就其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剂 研究简史 化学分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除虫脲光解产物对小鼠肝脏DNA损伤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文华 裴亚托 +3 位作者 刘强 胡卫萱 丁峰 蔡彦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82-1486,共5页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不同浓度除虫脲经紫外光照射后的混合物可能导致小鼠肝脏细胞DNA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应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得出彗星尾部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尾距和Olive尾距4个指标。通过SPSS软件分析表明,其光降解...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不同浓度除虫脲经紫外光照射后的混合物可能导致小鼠肝脏细胞DNA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应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得出彗星尾部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尾距和Olive尾距4个指标。通过SPSS软件分析表明,其光降解混合物导致的彗星拖尾现象与空白组有显著区别,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表明不同浓度除虫脲经光降解后其混合物具有一定的致突、致癌性,且毒性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脲 光降解产物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