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峰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8-480,共3页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新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其疗效与心脏运动是否同步显著相关。目前,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均可检测心脏运动同步性,本文就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予...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新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其疗效与心脏运动是否同步显著相关。目前,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均可检测心脏运动同步性,本文就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8F-脱氧葡萄糖心肌显像对儿童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存活心肌的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光 杨敏福 +3 位作者 吕小东 段福建 闫朝武 宋丽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应用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心肌存活情况,并探讨其在ALCAPA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5至2009-10在我院接受18F-FDG心肌显像的6例ALCAPA患儿的临床和显像... 目的:应用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心肌存活情况,并探讨其在ALCAPA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5至2009-10在我院接受18F-FDG心肌显像的6例ALCAPA患儿的临床和显像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儿心肌显像提示心肌存活3例、部分存活1例、不存活2例。心肌存活情况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反复感冒)、心电图(异常Q波)、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侧支循环形成有关。在随访期间,除1例广泛心肌梗死患儿死亡外,其余5例患儿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且生存良好。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于儿童ALCAPA患者,利用18F-FDG显像进行存活心肌评价,能为患儿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后心功能的判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18F-脱氧葡萄糖 心肌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价缺血性心肌顿抑 被引量:5
3
作者 杜艳 杨敏福 +6 位作者 田月琴 方纬 沈锐 李家俊 王道宇 郭风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用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评价运动试验后缺血性心肌顿抑。方法:对10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及30例冠心病低度可能的患者行运动试验后早期(5~15 min)、延迟(约1.5 h)及隔日静息门控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 目的:用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评价运动试验后缺血性心肌顿抑。方法:对10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及30例冠心病低度可能的患者行运动试验后早期(5~15 min)、延迟(约1.5 h)及隔日静息门控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用QGS软件处理得到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并对心肌灌注进行17节段5分法评分。根据心肌灌注显像将108例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70例)和心肌显像正常组(38例),比较心肌缺血组、心肌显像正常组及冠心病低度可能组运动试验后早期、延迟及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结果:心肌缺血组患者运动试验后早期及延迟显像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静息射血分数,差值分别为-4.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组运动试验后收缩末期容积较静息时增加,早期与静息收缩末期容积比值为1.28±0.43,延迟与静息收缩末期容积比值为1.25±0.31。三组患者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收缩末期容积扩张有很好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S是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收缩末期容积扩张的独立预测因子。心肌显像正常组及冠心病低度可能组无此变化。结论:在运动试验门控心肌SPECT显像中,心肌缺血患者常会出现心肌顿抑,表现为左心室功能的延迟恢复,即运动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收缩末期容积扩张。并且,心肌顿抑的发生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肌缺血的数量是运动试验后左心室功能改变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运动试验 射血分数 心室容积 心肌顿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