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MI风险评分与GRACE风险评分对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2
1
作者 高晓津 杨进刚 +15 位作者 吴超 杨跃进 许海燕 严若华 吴元 乔树宾 王杨 李卫 孙毅 金辰 董秋婷 叶蕴青 张璇 伏蕊 孙慧 严欣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9-534,共6页
目的:比较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全部数据均来自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注册研究中国心肌梗死(CAMI)... 目的:比较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全部数据均来自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注册研究中国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该研究共连续入选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07家医院的STEMI患者17 886例。本研究对STEMI患者进行TIMI和GRACE两种风险评分计算,并且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在17 886例STEMI患者中,76.5%(n=13 685)为男性;平均年龄(61.9±12.4)岁;住院天数中位值10.0天;住院死亡率为6.4%(n=1 153);4.3%(n=764)发生过院前心脏骤停;52.5%(n=9382)为前壁心肌梗死/左束支阻滞;53.4%(n=9 555)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时间的中位值为300.0 min,其中10.0%(n=1 782)接受了溶栓治疗,43.4%(n=7 763)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仅有0.1%(n=10)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模型计算TIMI风险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对院内死亡率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6(95%CI:0.7822~0.8090)和0.8096(95%CI:0.7963~0.8230)。结论:TIMI风险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对中国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预测价值基本相当,但由于纳入变量多,评分较为复杂,妨碍了这两种评分模型在临床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TIMI风险评分 GRACE风险评分 院内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无典型胸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伏蕊 宋晨曦 +5 位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高晓津 李卫 窦克非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比较中国有典型胸痛和无典型胸痛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自2013-01-01至2014-09-30共入选26 5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2 145例为S... 目的:比较中国有典型胸痛和无典型胸痛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自2013-01-01至2014-09-30共入选26 5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2 145例为STEMI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典型胸痛定义为剧烈而持久(持续时间超过20 min)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果:2 922例STEMI(24.1%)患者无典型胸痛。与典型胸痛患者相比,无典型胸痛患者较多合并糖尿病(20.0%vs 17.8%),从发病到医院时间>12小时的比例较高(35.2%vs 23.9%),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者比例较低(44.6%vs51.2%),而为右冠脉的比例较高(42.9%vs 36.9%);无典型胸痛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比例较低(64.9%vs73.9%),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3.3%vs 2.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典型胸痛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64,95%可信区间:1.018~1.827)。结论:约四分之一的STEMI患者就诊时无典型胸痛症状。无典型胸痛患者就诊时间晚,接受急诊PCI的比例低,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无典型胸痛STEMI患者的识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无典型胸痛 冠状动脉造影 院内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伏蕊 窦克非 +11 位作者 宋晨曦 杨进刚 许海燕 高晓津 李卫 王杨 刘佳 张玉平 宁彬 万书平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5-84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01至2014-09期间参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NSTEMI患者5 816例。35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为住院期死亡组,余住院期间生存的5 46... 目的:探讨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01至2014-09期间参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NSTEMI患者5 816例。35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为住院期死亡组,余住院期间生存的5 464例患者为住院期生存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院内结局等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为主要结局指标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05%(352/5816)的N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每增加1岁,比值比(OR)=1.027;95%可信区间(CI):1.014~1.041;P<0.01)、体重指数(每增加1kg/m^2,OR=0.943;95%CI:0.900~0.988;P<0.01)、收缩压(每增加1 mmH g,OR=0.983;95%CI:0.978~0.988;P<0.01)、Killip心功能分级(每增加1级,OR=1.565;95%CI:1.370~1.786;P<0.01)、心跳骤停(OR=3.118;95%CI:1.339~7.262;P<0.01)、ST段压低(OR=1.571;95%CI:1.169~2.110;P<0.01)、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OR=4.579;95%CI:1.876~11.177;P<0.01)、血肌酐(每增加1μmol/L,OR=1.004;95%CI:1.002~1.005;P<0.01)、白细胞计数(每增加1×109/L,OR=1.100;95%CI:1.071~1.130;P<0.01)、从不吸烟(OR=2.080;95%CI:1.460~2.962;P<0.01)、既往心肌梗死病史(OR=1.913;95%CI:1.298~2.820;P<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OR=0.322;95%CI:0.142~0.729;P<0.01)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12个因素是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选择最佳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IS出血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支架术后患者院内出血的预测价值--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雪燕 杨进刚 +14 位作者 范肖雪 张峻 吴元 王杨 许海燕 高晓津 窦克非 唐熠达 乔树宾 苏淑红 杨红梅 张旭霞 袁晋青 李卫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评估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停药模式(PARIS)出血评分对我国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并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 目的:评估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停药模式(PARIS)出血评分对我国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并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107家医院连续入选了27 594例AMI患者,其中14 625例在住院期间成功置入DES并接受DAPT,分别采用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3型和5型及BARC 2型、3型和5型做为出血的终点事件,评价我国置入DES术后接受DAPT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和PARIS出血评分对这两种出血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出血患者的PARIS评分明显高于无出血患者(P<0.001)。按照PARIS评分的危险分层,以BARC 3型和5型为出血终点时,共有77例(0.53%)患者出现出血事件,高危、中危、低危患者之间的PA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血中危患者出血风险是低危患者的2.38倍(P=0.006);出血高危患者出血风险是低危患者的4.78倍(P<0.001)。以BARC 2型、3型和5型为出血终点,共有223例(1.52%)出现出血事件。出血中危患者出血风险是低危患者的1.64倍(P=0.002);出血高危患者出血风险是低危患者的2.23倍(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ARIS出血评分对以BARC 3型和5型或BARC 2型、3型和5型为出血事件终点均有预测价值。对以BARC 3型和5型为终点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672]高于以BARC 2型、3型和5型为出血事件终点的预测价值(AUC:0.596;z=2.079,P=0.038),即PARIS出血评分对严重出血的预测价值更优。结论:PARIS出血评分对置入DES并接受DAPT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具有预测价值,并可用于危险分层。PARIS出血评分对严重出血作为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IS出血评分 心肌梗死 药物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