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治建议 被引量:33
1
作者 段炼 王林杰 +8 位作者 斯晓燕 张丽 刘小伟 李玥 王汉萍 郭潇潇 周佳鑫 朱惠娟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9-652,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已经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由于ICIs特定的作用目标和机制,可引起自身免疫和炎症效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已经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由于ICIs特定的作用目标和机制,可引起自身免疫和炎症效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与传统疗法的不良反应机制不同,irAEs表现隐匿且不固定,有些严重不良反应将迫使患者中止治疗,甚至影响患者生存。因此,随着ICI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认识此类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接受ICIs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将对ICIs引起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治建议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玥 王汉萍 +7 位作者 郭潇潇 周佳鑫 段炼 斯晓燕 张丽 刘小伟 钱家鸣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61-665,共5页
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热点,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 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热点,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该信号通路实现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抑制该信号通路,活化T淋巴细胞发挥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因此,ICIs的相关毒性包括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消化系统如胃肠道、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代谢解毒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相关器官,是irAEs的常见受累系统。本文将分别对ICIs的肝脏、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肝脏毒性 消化道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血液毒性处理的临床诊疗建议 被引量:20
3
作者 庄俊玲 赵静婷 +10 位作者 郭潇潇 周佳鑫 段炼 邱维 斯晓燕 张丽 李玥 刘小伟 王汉萍 周道斌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6-680,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重新激活免疫系统,启动肿瘤杀伤,而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各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报道少见,主要表现为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严重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重新激活免疫系统,启动肿瘤杀伤,而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各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报道少见,主要表现为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严重时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可能致命,如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我们将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血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对诊断和治疗给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眼科系统毒性反应的诊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小伟 王铮 +11 位作者 赵潺 王汉萍 郭潇潇 周佳鑫 段炼 斯晓燕 张丽 李玥 王孟昭 施举红 张美芬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53-660,共8页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毒副作用也随着药物的普及而逐渐展现出来。其中眼部的毒副反应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眼部的不良反应包括从眼睑、睫毛、结膜、角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和眼眶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毒副作用也随着药物的普及而逐渐展现出来。其中眼部的毒副反应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眼部的不良反应包括从眼睑、睫毛、结膜、角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和眼眶等,可累及眼部的所有组织。本文就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的眼部毒副作用的诊断和治疗给予相应的描述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风湿性毒副反应诊治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佳鑫 王迁 +8 位作者 段炼 斯晓燕 张丽 刘小伟 李玥 王汉萍 郭潇潇 张文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1-675,共5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之一。但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这类药物所导致的免疫相关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irAEs几...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之一。但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这类药物所导致的免疫相关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irAEs几乎可影响到人体的各个器官。本文主要针对ICIs在风湿方面毒副反应的临床特点展开综述,并且总结了具有基础风湿病的患者在使用ICIs后的免疫相关副反应,最后对这类副反应的治疗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副反应 风湿性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感染诊治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陆旻雅 张丽 +7 位作者 李玥 王汉萍 郭潇潇 周佳鑫 段炼 斯晓燕 徐英春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66-670,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其中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近年来开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其中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近年来开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目前认为PD-1/PD-L1抑制剂具有较小的副作用,并不会增加感染风险。但目前出现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后出现机会性感染,及未出现irAEs的情况下发生潜伏/慢性感染重新激活的病案报道,使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感染开始受到重视。本文将针对PD-1/PD-L1抑制剂相关感染的现有临床数据、可能机制及诊治建议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PD-1/PD-L1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焦珍珍 方全 黄建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蛋白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人外周血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蛋白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人外周血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含20%自体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收取其帖壁的单核细胞,以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oxLDL对正常人单核细胞干预24h,72h的uPAR、LOX-1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干预正常人单核细胞24小时后,随着其浓度的增加uPAR及LOX-1蛋白表达上调,在50μg/ml时达峰,而高浓度组(100μg/ml)对两者的蛋白表达起着抑制作用。oxLDL刺激正常人单核细胞72小时后,低浓度(10μg/ml)不能有效地增加uPAR的表达,较高浓度(50μg/ml、100μg/ml)能够较有效地增加uPAR的表达。oxLDL刺激正常人单核细胞72小时后,LOX-1的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调,但浓度≥50μg/ml时,其表达有所下降。结论:本研究中oxLDL不同作用时间对uPAR及LOX-1的影响不同,提示了oxLDL致炎症过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