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和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47
1
作者 姚允泰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4-917,共4页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药,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交感、抗焦虑和器官保护等作用([1-2])。右美托咪定在国内上市后,已在麻醉学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心血管麻醉和围...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药,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交感、抗焦虑和器官保护等作用([1-2])。右美托咪定在国内上市后,已在麻醉学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心血管麻醉和围术期治疗经验的积累,有必要制定《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和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率减慢 血流动力 苏醒期躁动 心血管病 麻醉科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纤溶治疗方案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田丽娟 张昱 +4 位作者 陈芳 何爱霞 晏馥霞 李立环 石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评估两种抗纤溶治疗方案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和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139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低剂量组(n=46)、高剂量组(n=... 目的:评估两种抗纤溶治疗方案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和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139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低剂量组(n=46)、高剂量组(n=46)和对照组(n=47);低剂量组即氨甲环酸负荷量10 mg/kg,维持量10 mg/(kg·h);高剂量组即氨甲环酸负荷量20 mg/kg,维持量15 mg/(kg·h);对照组即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三组各顺序选择20例患者,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6 h(T3)和术后24 h(T4)时间点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浆纤维连接蛋白的水平。记录并比较三组术后胸管引流量和异体红细胞(异体RBC)、血小板(PLT)及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使用情况。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于T3逐渐升高,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分别于T2逐渐升高,三组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均于T4达到24 h内峰值,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均<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异体RBC、FFP、PLT使用量和使用率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氨甲环酸可以提高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同时减少体外循环术后出血和异体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氨甲环酸 纤维连接蛋白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叶长度及对合形态异常的超声心动图随访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一鸣 段福建 +5 位作者 逄坤静 李慧 齐红霞 梁玉 宋云虎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二尖瓣叶长度及对合形态的特点,以及单纯行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二尖瓣叶对合形态的改变。方法:入组2012年至2017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同一个有经验术者行扩大室间隔切除术(...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二尖瓣叶长度及对合形态的特点,以及单纯行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二尖瓣叶对合形态的改变。方法:入组2012年至2017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同一个有经验术者行扩大室间隔切除术(术中未特殊处理二尖瓣叶)的HOCM患者52例为HOCM组,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3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二尖瓣参数以及左心房、室指标的差异,且随访观察HOCM组患者在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前、术后二尖瓣参数和左心房、室指标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新发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二尖瓣反流。平均随访(7.10±7.57)个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OCM组患者二尖瓣瓣环前后径(Ann D)、二尖瓣前叶长度(ALL)、后叶长度(PLL)、前乳头肌根部直径(APM)和反乳头肌根部直径(PPM)均增大(P均<0.01),前叶在瓣环上的投影长度(Pro L)及其占瓣环总长度的比例(Pro R)均减小(P均<0.01),左心房前后径(LAD)增大,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明显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P<0.01),瓣叶对合高度(Ten H)无差异(P>0.01),瓣叶对合点到前室间隔的最近距离(C-sept)及乳头肌连线平面与前室间隔的距离(S-P)均明显减小(P<0.01)。与术前比较,HOCM组患者在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二尖瓣反流明显减少(P<0.01),二尖瓣反流均在轻度以下,未见新发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反流;Ann D、Pro L、Pro R、Ten H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1),C-sept及S-P较术前均明显增大(P均<0.01);LAD、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均明显减小,LVEDD较术前增大(P均<0.01)。结论:HOCM患者经过充分的室间隔切除,二尖瓣反流均能得到明显改善。虽然二尖瓣前后叶均延长,但术后中期随访结果未见新发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二尖瓣反流。HOCM患者二尖瓣对合形态异常、对合点前移,手术解除梗阻后,异常的对合形态未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肥厚型 二尖瓣 扩大室间隔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56例围手术期处理和结果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源 朱家德 +14 位作者 杜娟 蒋鑫 吴艳 石丽 高歌 楼松 吉冰洋 杨静 伍丽明 刘明政 罗勤 柳志红 荆志成 宋云虎 刘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总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16-11本中心56例CTEPH患者PEA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包括术后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用药调... 目的:总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16-11本中心56例CTEPH患者PEA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包括术后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用药调整、围手术期血管活性药物和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机械辅助装置的使用以及其他特殊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等。结果:56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2例(3.6%)患者出现灌注肺,2例(3.6%)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患者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右心导管测肺动脉收缩压从术前(85.05±22.40)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术后末次(36.83±17.21)mmHg,肺血管阻力从术前(773.84±342.95)dyn·s·cm^(-5)降低至术后末次(293.59±214.95)dyn·s·cm^(-5)。所有患者术后指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100%。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肺动脉收缩压从术前的(85.03±25.78)mmHg降低至随访时(39.44±19.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CTEPH患者,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有利于改善其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针对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动脉内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儿童心脏手术围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轶楠 晏馥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75-175,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a(rF Ⅶ a)用于治疗儿童心脏手术围术期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入选 2013-01 至 2015-12 期间,我院所有接受心脏手术并使用 rF Ⅶ a 治疗围术期出血的,年龄小于 18 岁的患者共 153 例.排...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a(rF Ⅶ a)用于治疗儿童心脏手术围术期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入选 2013-01 至 2015-12 期间,我院所有接受心脏手术并使用 rF Ⅶ a 治疗围术期出血的,年龄小于 18 岁的患者共 153 例.排除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病历资料不全患者 2 例,共 151 例纳入本研究.我们将入选患者(n=151)按 rF Ⅶ a 使用剂量分为:A:低剂量组(≤ 60μg/kg)(n=61),B:高剂量组(> 60μg/kg)(n=90).收集年龄、性别、体重、是否为新生儿、是否早产、既往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主刀大夫等基本信息,同时,收集 rF Ⅶ a使用前、后 2 h 纵膈引流量、24 h 血制品用量、是否二次开胸等信息以评估 rF Ⅶ a 的有效性,收集是否发生血栓事件、ICU停留时间、是否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是否肾功能不全(需要透析支持)、是否院内死亡等信息以评估 rF Ⅶ a 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6
作者 邢佳怡 王建德 +2 位作者 田莉莉 段福建 朱振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确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经导管或经胸封堵术的患者3910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确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经导管或经胸封堵术的患者3910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筛选适应证,术中经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评价封堵器形态位置,评估相关并发症。结果:3910例行房间隔封堵术的患者中,封堵器脱落8例(0.20%),均急诊转外科修补治疗。心脏穿孔/磨蚀事件共8例,其中主动脉窦-右心房瘘1例(0.03%),经皮封堵治疗成功;二尖瓣前叶穿孔2例(0.05%),予随诊观察7年未特殊处理;心脏穿孔或心房壁损伤5例(0.13%),其中1例死亡(0.03%),4例行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0.10%)。术后心包积液102例(2.61%),其中8例为少中量-中量心包积液,术后随访无明显变化或有所增多,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予随诊观察;94例为微量-少量心包积液,随诊观察积液量未见增加。术后残余分流167例(4.27%),其中多发房间隔缺损共102例;另外残余分流束宽度大于等于5 mm共17例,残余分流束小于5 mm或少量分流共150例,复查后分流均减少或消失。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包括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磨蚀,发生率极低但危害大,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包积液和残余分流,发生率低且预后好,超声心动图在及时诊断并发症和随访观察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 封堵器脱落 心脏磨蚀 心包积液 残余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院内治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恒 李立环 +3 位作者 姚允泰 周程辉 方能新 陈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0-873,共4页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07至2014-03我院同一手术团队1 500例单纯行CABG患者资料,其中亚临床甲减组10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 393例,...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07至2014-03我院同一手术团队1 500例单纯行CABG患者资料,其中亚临床甲减组10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 393例,经1:4比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04对行CABG患者最终纳入研究。观察项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率、围术期的输血率、机械呼吸辅助时间、新发脑梗死、新发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院内死亡等事件。本研究比较了经倾向性匹配后的两组术后事件,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倾向性匹配后,亚临床甲减组的机械辅助呼吸时间明显长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3.3±47.9 vs 15.0±5.5,P〈0.05),机械辅助呼吸时间〉12 h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89.4%vs 78.8%,P〈0.05),IABP置入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8%vs 0.72%,P〈0.05),且与亚临床甲减存在相关性[比值比(OR)值分别为2.363及6.126,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183~4.516及1.190~31.537)。包括院内死亡等其他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本研究两组资料,亚临床甲减组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及IABP置入比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超声引导二尖瓣钳夹术治疗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一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泽夫 段福建 +4 位作者 谢涌泉 高漫辰 万俊义 王首正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8-720,共3页
自2008年二尖瓣修复装置(MitraClip)在欧洲上市以来,经皮二尖瓣钳夹修复装置已在全球治疗超过二十万患者,成为治疗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有效策略,但是该技术需要使用放射线,不但损伤患者及医护人员,限制了适用患者范围,而且对大型... 自2008年二尖瓣修复装置(MitraClip)在欧洲上市以来,经皮二尖瓣钳夹修复装置已在全球治疗超过二十万患者,成为治疗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有效策略,但是该技术需要使用放射线,不但损伤患者及医护人员,限制了适用患者范围,而且对大型放射线设备的依赖极大地限制了这项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钳夹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引导介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仪指标与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结局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巧 窦豆 +5 位作者 别东韵 安然 贾爰 袁素 王嵘 晏馥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分析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的新生儿术中近红外光谱仪(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监测指标与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1年至202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复杂先心病手术且术中进... 目的:分析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的新生儿术中近红外光谱仪(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监测指标与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1年至202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复杂先心病手术且术中进行NIRS监测的新生儿37例,分析患儿围术期相关资料及术中NIRS指标变化情况,探索NIRS指标与术后结局的关系。依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NIRS指标的最佳界值,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结局。结果:37例患儿中早产儿占16.2%,体外循环时间为(137.6±8.4)min,基线脑氧饱和度为(64.4±1.4)%,基线肾氧饱和度为(68.6±1.3)%,术中脑氧饱和度下降程度(Δ脑氧饱和度)、肾氧饱和度下降程度(Δ肾氧饱和度)分别为15.1(7.3,24.3)%和7.9(4.5,18.6)%。共10例(27.0%)患儿发生了不良结局(包括院内死亡、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后二次气管插管、再次开胸探查、再次剖腹探查、术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30 d)。相较于未发生不良结局的患儿,发生不良结局的患儿Δ肾氧饱和度明显升高[7.9(4.1,17.6)%vs.18.1(8.3,34.1)%,P<0.05]。14例(37.8%)患儿术后延迟拔管,相较于正常拔管患儿,延迟拔管患儿的Δ肾氧饱和度明显升高[7.9(4.1,18.3)%vs.13.9(7.4,21.9)%,标准均值差(SMD)>0.1]。依据最大约登指数,Δ肾氧饱和度9%为最佳界值,据此患者分为Δ肾氧饱和度>9%组(n=16)和Δ肾氧饱和度≤9%组(n=21)。与Δ肾氧饱和度≤9%组相比,Δ肾氧饱和度>9%组的术后不良结局发生率(19.0%vs.50.0%,SMD>0.1)和延迟拔管发生率(28.6%vs.50.0%,SMD>0.1)均较高,且术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SMD均>0.1)。结论:Δ肾氧饱和度可能与行复杂先心病手术的新生儿术后结局相关,Δ肾氧饱和度可辅助医师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术 肾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血常规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勰 丁洁 +2 位作者 罗启鹏 李轶楠 晏馥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6-409,共4页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是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之一。而围术期血常规检查结果与患者耐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能力相关,对其预后有着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总结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血常规检查与预后的关系...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是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之一。而围术期血常规检查结果与患者耐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能力相关,对其预后有着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总结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血常规检查与预后的关系,以便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血常规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孝洁 敖虎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8-1031,共4页
大多心脏外科手术都需要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对脑、肾、肺及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不可避免。体外循环期间,心脏历经低温缺血,外周组织器官低灌注,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大量释放,激活不同的生化途径... 大多心脏外科手术都需要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对脑、肾、肺及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不可避免。体外循环期间,心脏历经低温缺血,外周组织器官低灌注,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大量释放,激活不同的生化途径,最终导致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消耗以及出血倾向。本文将介绍体外循环后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可能的药理学保护作用靶点,为新药研发与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缺血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儿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启鹏 张全意 +2 位作者 丁洁 李轶楠 晏馥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目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常表现为左冠状动脉灌注区心肌缺血,该病一经确诊,应尽早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矫治术,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ALCAPA患儿... 目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常表现为左冠状动脉灌注区心肌缺血,该病一经确诊,应尽早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矫治术,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ALCAPA患儿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