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至2017-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收治的4 782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将其中的PA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PH)...目的:分析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至2017-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收治的4 782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将其中的PA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根据年龄、性别1:2匹配后比较其临床特征,并比较血钾正常和低钾血症(<3.5 mmol/L)PA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47例(5.2%)患者确诊为PA,其中位年龄48.8(16.6)岁,男性148例(59.9%),143例(57.9%)有低钾血症。与PH患者相比,PA患者收缩压较高[150(24)mm Hg vs 145(27)mm Hg,1 mm Hg=0.133 k Pa],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高[83.4(36.6)g/m^2 vs 75.7(26.2)g/m^2],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较高[24.1(41.1)mg/g vs 10.5(22.1)mg/g],合并冠心病(12.6%vs 7.7%)和外周动脉疾病(11.7%vs 4.7%)者比例较高,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1.0)mmol/L vs 2.9(1.1)mmol/L]、总胆固醇[4.4(1.2)mmol/L vs 4.6(1.3)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4(0.6)%vs 5.6(0.6)%]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钾正常的PA患者相比,低钾血症PA患者年龄较小[45.9(16.8)岁vs51.3(14.3)岁],但舒张压[95(26)mm Hg vs 90(20)mm H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8.5(40.6)mg/g vs 20.5(32.8)mg/g]和LVMI [86.5(34.8)g/m2 vs 77.9(31.8)g/m^2]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PH患者相比,PA患者靶器官损害重,合并心血管病比例高。有低钾血症的PA患者年龄较小,但舒张压较高且靶器官损害较重。展开更多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6岁,因"胸背疼痛伴意识丧失3年,血压升高1年"入院。患者2012-05出现胸背疼痛,每次数小时,2012-06-03突发视物不清、大汗、呼吸困难,之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10 min后恢复,当时测血压60/30 mm Hg(1 mm Hg=0.133 k...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6岁,因"胸背疼痛伴意识丧失3年,血压升高1年"入院。患者2012-05出现胸背疼痛,每次数小时,2012-06-03突发视物不清、大汗、呼吸困难,之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10 min后恢复,当时测血压60/3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130次/min。超声心动图示中量心包积液,未见主动脉瓣反流。展开更多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胸憋、气短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补钙治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前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胸憋、气短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补钙治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前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2%,肺动脉收缩压(s PAP)约71 mm Hg(1 mm Hg=0.133 k Pa)。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无效,转诊我院。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至2017-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收治的4 782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将其中的PA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根据年龄、性别1:2匹配后比较其临床特征,并比较血钾正常和低钾血症(<3.5 mmol/L)PA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47例(5.2%)患者确诊为PA,其中位年龄48.8(16.6)岁,男性148例(59.9%),143例(57.9%)有低钾血症。与PH患者相比,PA患者收缩压较高[150(24)mm Hg vs 145(27)mm Hg,1 mm Hg=0.133 k Pa],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高[83.4(36.6)g/m^2 vs 75.7(26.2)g/m^2],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较高[24.1(41.1)mg/g vs 10.5(22.1)mg/g],合并冠心病(12.6%vs 7.7%)和外周动脉疾病(11.7%vs 4.7%)者比例较高,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1.0)mmol/L vs 2.9(1.1)mmol/L]、总胆固醇[4.4(1.2)mmol/L vs 4.6(1.3)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4(0.6)%vs 5.6(0.6)%]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钾正常的PA患者相比,低钾血症PA患者年龄较小[45.9(16.8)岁vs51.3(14.3)岁],但舒张压[95(26)mm Hg vs 90(20)mm H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8.5(40.6)mg/g vs 20.5(32.8)mg/g]和LVMI [86.5(34.8)g/m2 vs 77.9(31.8)g/m^2]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PH患者相比,PA患者靶器官损害重,合并心血管病比例高。有低钾血症的PA患者年龄较小,但舒张压较高且靶器官损害较重。
文摘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6岁,因"胸背疼痛伴意识丧失3年,血压升高1年"入院。患者2012-05出现胸背疼痛,每次数小时,2012-06-03突发视物不清、大汗、呼吸困难,之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10 min后恢复,当时测血压60/3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130次/min。超声心动图示中量心包积液,未见主动脉瓣反流。
文摘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胸憋、气短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补钙治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前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2%,肺动脉收缩压(s PAP)约71 mm Hg(1 mm Hg=0.133 k Pa)。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无效,转诊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