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主动脉急症患者诊治的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舒畅 罗明尧 +9 位作者 方坤 田川 张瑛 薛云飞 赵嘉伟 李毅清 吴龙 刘隽炜 邱雪峰 董念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7,共7页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恰逢主动脉急症高发的冬春时节,而主动脉急症大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紧急处理。在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之下,疫期主动脉急...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恰逢主动脉急症高发的冬春时节,而主动脉急症大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紧急处理。在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之下,疫期主动脉急症患者的诊疗需制订全新的流程。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和正确救治意识,既让主动脉急症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又能避免救治期间可能发生的院内疫情传播,是急诊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相关学科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呼吁各医疗单位在严格遵守政府和医院感控部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医疗实践,在"疫情防控为重,严防院内感染,确诊COVID-19患者首选保守"的前提下,提倡"择期手术适当推迟,限期手术术前隔离排查,急诊手术严格防护"的诊治原则,同时针对COVID-19疫期主动脉急症患者的急诊科接诊、病房收治、术前准备、术中防护、术后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主动脉急症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诊断及处理的首个国际共识评释 被引量:7
2
作者 蒋雄京 何际宁 +1 位作者 陈阳 邓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54-57,共4页
由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和肾脏”工作组和血管医学学会委托编写的关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诊断及处理的首个国际共识[1],旨在更新2014年发表的欧洲和美国专家共识和科学声明,并对双方的立场进行协调。该共识增加了基于共识的实用临... 由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和肾脏”工作组和血管医学学会委托编写的关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诊断及处理的首个国际共识[1],旨在更新2014年发表的欧洲和美国专家共识和科学声明,并对双方的立场进行协调。该共识增加了基于共识的实用临床推荐,包括了肾动脉FMD导管造影和经皮血管成形共识方案,还首次涵盖对欧洲/国际FMD注册研究的分析,并更新了美国FMD注册研究的数据。最后,文章阐述了对正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见解以及提出未来科学研究方向,达到多层面了解该动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首个 国际共识 评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low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锐 杨秀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416,共3页
Barlow综合征(Barlow’s Syndrome),又称为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先天性二尖瓣脱垂或黏液样病变二尖瓣脱垂,是二尖瓣脱垂中一种特殊的形式。Barlow综合征是以心脏收缩晚期杂音及非喷射性喀喇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随着近年来基因组学以及... Barlow综合征(Barlow’s Syndrome),又称为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先天性二尖瓣脱垂或黏液样病变二尖瓣脱垂,是二尖瓣脱垂中一种特殊的形式。Barlow综合征是以心脏收缩晚期杂音及非喷射性喀喇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随着近年来基因组学以及外科技术的发展,Barlow综合征的本质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干预措施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篇综述将从Barlow综合征的病因学进展及干预方式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low 综合征 二尖瓣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姜文翔 吴进林 于存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4-306,共3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a intramural hematoma,IMH)是一种特殊的急性主动脉病变,因其在临床表现上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相似性,三者并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IMH与主动脉夹层所不同的是其病变没有典型的内膜片和夹层破口,IMH... 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a intramural hematoma,IMH)是一种特殊的急性主动脉病变,因其在临床表现上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相似性,三者并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IMH与主动脉夹层所不同的是其病变没有典型的内膜片和夹层破口,IMH显著病理改变为主动脉壁出现"新月形"增厚(>5 mm),且壁内不能探测到血流信号。其发病约占主动脉综合症的10%~25%,其中,A型壁内血肿占到其30%,B型壁内血肿占到其60%~70%。目前针对IMH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有争议,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成为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对IMH的诊断和评估准确性。同时,随着手术和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IMH的治疗方式上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主动脉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