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 被引量:24
1
作者 孟红 逄坤静 +5 位作者 王浩 徐楠 李守军 闫军 花中东 王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1-805,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2012-01至2017-01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160例危重先心病新生儿资料,总结并分析这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危重先心...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2012-01至2017-01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160例危重先心病新生儿资料,总结并分析这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危重先心病指:患有严重心内或大血管结构异常,容易导致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酸中毒、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只有通过外科或介入治疗才能生存。结果:患儿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50%)、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或重度肺动脉瓣狭窄(17.5%)、单纯主动脉离断或弓缩窄(15%)、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回流(10.6%)、共同动脉干或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8%)、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或重度法乐四联症(1.9%)、巨大室间隔缺损并发严重左心衰竭(0.6%)、右心房占位(0.6%)。共140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34例接受一期根治手术,4例接受姑息手术,2例接受分期根治手术。院内死亡率为7.9%。129例患儿接受术后随诊,平均随访时间(16.8±18.2)个月。仅2例患儿接受二次手术,其余患儿均康复良好。结论:有八类先心病需在新生儿期进行外科干预,既有紫绀型又有肺血多型。大部分危重先心病患儿经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多学科团队协作ECMO并发症管控模式的建立
2
作者 王旭 李守军 +5 位作者 闫军 刘晋萍 杨菊先 曾敏 李胜利 段雷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64-164,共1页
目的:ECMO 作为先心病术后心肺支持的重要手段,为受损的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了时间,使一部分以往无法存活的患儿得到了生存的机会.本文旨在探讨小儿多学科团队协作并发症防控模式对降低 ECMO 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姑息性手术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肺血管发育促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永辉 花中东 +4 位作者 王旭 闫军 王强 李守军 马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期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至2012-08连续在我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92例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室间...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期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至2012-08连续在我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92例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以比较行体肺分流术(n=47)和姑息性RV-PA连接术(n=45)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术后肺血管发育情况以及最终根治率等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2.01±1.02)年时,两组肺血管发育指标Nakata指数、McGoon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01),但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0.05)。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最终获得解剖学根治的比例明显高于体肺分流术组(62.2%vs 31.9%,P<0.01)。根治手术时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紫绀情况较体肺分流术组改善明显,手术时间也明显减少(P均<0.001);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虽有缩短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于体肺分流术,姑息性RV-PA连接术作为促进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分期手术的姑息手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根治率,可能有利于二次根治手术时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发育不良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 体肺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腾蛟 孙境 +3 位作者 王强 李守军 闫军 张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病例共10例,患者中位年龄3岁(6个月~39岁),所有患者均为左肺动脉缺...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病例共10例,患者中位年龄3岁(6个月~39岁),所有患者均为左肺动脉缺如。术前根据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计算右侧肺动脉Nakata指数、Nakata指数Z值及McGoon比值,根据患者的肺动脉发育程度,选择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根治手术为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单肺矫治的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姑息手术包括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或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结果:5例患者行一期根治手术。另5例患者行姑息手术,后者随访中有2例完成根治手术,根治手术及姑息手术无院内死亡及并发症。5例一期根治患者的右侧肺动脉Nakata指数平均(805.7±857.0) mm^2/m^2(223.3~2 433.0 mm^2/m^2),Nakata指数Z值平均-0.8±3.6(-4.5~5.3)。5例姑息手术患者的肺动脉Nakata指数平均(89.2±33.6) mm^2/m(2 53.1~149.0mm^2/m^2),Nakata指数Z值平均-6.9±1.4(-8.2~-4.5)。一期根治患者平均随访(53.4±36.2)个月(11~98个月),姑息手术患者平均随访(40.8±32.7)个月(5~94个月),随访结果良好。结论:针对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患者,可以用肺动脉Nakata指数及Nakata指数Z值评估对侧肺动脉发育,根据肺动脉发育情况选择根治或姑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单侧肺动脉缺如 Nakata指数 Nakata指数Z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马志岭 王强 +4 位作者 闫军 李守军 花中东 晏馥霞 王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63-164,共2页
目的:回顾总结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 方法:2007-01 至 2016-06 期间,16 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内畸形患儿于阜外医院行主动脉缩窄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患儿年龄 0.7~44 个月,平均年龄(8.59±1... 目的:回顾总结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 方法:2007-01 至 2016-06 期间,16 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复杂心内畸形患儿于阜外医院行主动脉缩窄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患儿年龄 0.7~44 个月,平均年龄(8.59±12.79)个月;体质量 2.7~12.0 kg,平均体质量(6.18±2.61)kg.全组患儿均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入路,其中 15 例患儿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余 1 例患儿因主动脉缩窄进行性加重,于右室双出口矫治 1 年后行主动脉自体心包补片成形.5 例单纯主动脉缩窄患儿,行主动脉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余 11例患儿伴有主动脉弓发育不良,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或补片主动脉成形手术.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旌 徐海涛 +5 位作者 陈亮 王水云 宋云虎 王强 李守军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2010-01至2017-07实施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50例HOCM患儿(年龄≤14岁)住院结局、围术期以...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2010-01至2017-07实施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50例HOCM患儿(年龄≤14岁)住院结局、围术期以及远期超声心动图(UCG)变化。结果:47例患儿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1例术后因停机困难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120 h脱机后出院,2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3例发生三度房室阻滞。与术前相比,患儿室间隔厚度(IVST)显著减小[(14.3±6.7)mm vs(21.2±9.7)mm,P<0.001],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明显降低[(19.6±17.3)mmHg vs(74.8±25.0)mmHg,P<0.01,1 mmHg=0.133 kPa]。仅4例(8.5%)术后仍存在二尖瓣前向运动(SAM)。45例存活患儿平均随访(27.7±14.0)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Ⅰ级或Ⅱ级,UCG示LVOTG[(15.5±12.5)mmHg vs(74.8±25.0)mmHg]和IVST[(14.3±7.9)mm vs(21.2±9.7)mm]仍较低(P均<0.01)。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可明显改善HOCM患儿的症状及心功能,远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合并主动脉肺动脉窗一期手术治疗经验
7
作者 张旌 王菊 +2 位作者 施浩 李守军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IAA)合并主动脉肺动脉窗(APW)一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09-01至2016-08,选取我院手术治疗IAA合并APW患者8例,男性4例,手术年龄3个月~4.5岁。其中<1岁者6例,平均年龄(5.2±2.7)个月,平均体重(5.... 目的:回顾总结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IAA)合并主动脉肺动脉窗(APW)一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09-01至2016-08,选取我院手术治疗IAA合并APW患者8例,男性4例,手术年龄3个月~4.5岁。其中<1岁者6例,平均年龄(5.2±2.7)个月,平均体重(5.7±1.6)kg;>1岁者2例,平均年龄(4.1±0.6)岁,平均体重(14.6±0.9)kg。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IAA分型:A型6例,B型2例;APW分型Ⅱ型6例,Ⅲ型2例。8例均采用胸正中切口,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一期同时纠治IAA和APW及合并畸形。结果:8例患者术前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值(83.1±8.3)mmHg(1mmHg=0.133 kPa);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7.0±18.5)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78.0±14.1)min;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值(43.6±8.5)mmHg;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平均(19.8±13.9)个月,主动脉弓部压力阶差平均(11.2±4.7)mmHg,均恢复良好。结论:IAA合并APW采用一期手术可以彻底矫治,采用胸正中切口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畸形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儿早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旭 李守军 +2 位作者 李霞 杨菊先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64-164,共1页
目的: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少见但危及生命的先天性心脏畸形,部分患儿伴发严重的心脏扩大,心肌功能受损,冠脉移植术后转归存在个体差异.本文分析此类患儿术后早期心脏功能恢复特点,并探讨影响术后早期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求名 杨克明 +9 位作者 张浩 花中东 林野 高华炜 马凯 张森 祁磊 王官玺 何凤璞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索肺动脉瓣置换术(PVR)治疗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2在我院行外科PVR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肺动脉瓣大量反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24例患者PVR手术时年龄(24.4&#... 目的:探索肺动脉瓣置换术(PVR)治疗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2在我院行外科PVR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肺动脉瓣大量反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24例患者PVR手术时年龄(24.4±12.6)岁,患者行PVR与行法乐四联症矫治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6±7.3)年。(1)围手术期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82.5±75.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9.8±44.6)min(n=18,75%);同期三尖瓣成形10例(41.7%),瓣膜置换包括12例同种瓣,12例生物瓣。(2)手术结果:无院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15.2±5.5)天。(3)随访:平均随访(1.1±0.8)年,出院后无死亡及再手术等重大并发症,1例肺动脉瓣功能衰竭。PVR后右心室容积显著减小[手术前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190.5±29.8)ml/m2 vs(109.2±19.0)ml/m2,P<0.001;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135.3±28.5)ml/m2 vs(80.0±11.3)ml/m2,P<0.001],而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峰值耗氧量、QRS间期等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超声检查发现,三尖瓣中量反流4例,肺动脉瓣大量反流1例、中量反流4例。结论:PVR可有效缩小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患者扩张的右心室,提高最大运动负荷,远期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肺动脉瓣反流 肺动脉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完全腔肺连接术15年随访结果
10
作者 王官玺 陈求名 +8 位作者 李守军 杨克明 花中东 张浩 闫军 马凯 张森 祁磊 何凤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一期完全腔肺连接术临床预后结果,并确定影响早期和晚期预后的风险因素. 方法:2000-01 至 2014-12 期间共有 266 例(中位年龄 7.1岁,范围 2.1~36.6 岁)患者因为多种疾病诊断进行一期心外管道完全腔肺连接术.其中 24...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一期完全腔肺连接术临床预后结果,并确定影响早期和晚期预后的风险因素. 方法:2000-01 至 2014-12 期间共有 266 例(中位年龄 7.1岁,范围 2.1~36.6 岁)患者因为多种疾病诊断进行一期心外管道完全腔肺连接术.其中 24 例患者(9.0%)为内脏异位, 144 例患者(54.1%)进行开窗手术.通过回顾患者病历获得相关临床结果,中位随访时间 3.9 年,最长时间为 14.8 年.用 Kaplan-Meier 法检验存活率,并在多变量危险区域分析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