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以病变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进刚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3,共3页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疾病。如何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即从关注“病变”到关注“人”,成为降低ACS发病和死亡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易损斑块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和拘禁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单中心研究
2
作者 王硕 李柳 +3 位作者 刘国楹 随永刚 武如冰 米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和拘禁导丝技术(JWT)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连续性入选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3例伴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的不稳定性心... 目的:探讨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和拘禁导丝技术(JWT)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连续性入选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3例伴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采用BSKT或JWT术式进行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根据住院号单双号分组,其中单号入组BSKT组(n=107),双号入组JWT组(n=96)。观察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心肌灌注指标。结果:BSKT组和JWT组术后即刻最小管腔面积、术后6个月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术后6个月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总评分、静息+负荷心肌缺血总节段数、异常心肌灌注范围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SKT组支架置入即刻成功87例(81.3%),JWT组64例(66.7%),BSKT组显著优于JWT组;BSKT组术后1 d心肌肌钙蛋白I[(0.22±0.13)ng/ml vs.(0.45±0.27)ng/ml,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35.24±13.15)U/L vs.(42.39±21.66)U/L,P=0.004]、B型利钠肽[(133.52±25.62)pg/ml vs.(167.22±22.04)pg/ml,P<0.001]均低于JWT组;术后6个月BSKT组的负荷心肌缺血总节段数[(3.23±1.54)节vs.(3.87±1.62)节,P=0.004]、负荷心肌灌注总评分[(4.18±2.21)分vs.(4.97±2.96)分,P=0.031]、异常心肌灌注范围[(7.04±3.27)%vs.(8.24±3.69)%,P=0.014]均低于J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SKT和JWT两种术式均可显著改善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和心肌灌注,BSKT术式对分支血管的保护作用较JWT术式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 拘禁导丝技术 左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评价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8 位作者 乔树宾 管常东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郭超 段欣 高润霖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评价吸烟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PANDAⅢ临床试验。PANDAⅢ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自2013-12至2014-08期间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 目的:评价吸烟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PANDAⅢ临床试验。PANDAⅢ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自2013-12至2014-08期间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者,平均年龄(61.2±10.6)岁,男性1 658例(70.6%)。所有受试者均接受PCI,均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根据入院时吸烟状态将2 348例患者分为非吸烟组(n=1 169),已戒烟组(n=300例)和吸烟组(n=879)。随访2年,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靶病变失败(TLF),定义为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吸烟组和戒烟组均以男性患者为主,与非吸烟组和已戒烟组相比,吸烟组患者的年龄更小(P<0.0001),合并高血压(P=0.0002)、糖尿病(P=0.0052)、既往PCI史(P<0.0001)比例更低。吸烟组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达41.3%(363/879),较已戒烟组和非吸烟组明显增高(P<0.0001)。非吸烟组、已戒烟组和吸烟组中分别有1 130例(96.7%)、286例(95.3%)和846例(96.2%)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吸烟组、已戒烟组和非吸烟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1.23%、13.64%和12.21%(P=0.5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不是全因死亡和TLF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吸烟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PCI后,吸烟组、戒烟组和非吸烟组的长期MACE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健楠 刘臣 +6 位作者 周鹏 谭宇 盛兆雪 周金英 赵汉军 宋莉 颜红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1-863,共3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2015-01至2015-06期间收治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5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病历查阅和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2015-01至2015-06期间收治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5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病历查阅和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集资料,对患者院外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以及出血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出血事件参照PLATO出血定义。结果:568例患者中,1年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达30.3%(172/568),均为轻度出血,其中37例(21.5%)患者因轻度出血而减少阿司匹林用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轻度出血事件是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减量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4,95%CI:0.12~0.49,P=0.001),此外,性别(OR=1.97,95%CI:1.17~3.31,P<0.01)、年龄(OR=0.97,95%CI:0.95~1.00,P=0.02)、2型糖尿病(OR=1.96,95%CI:1.23~3.12,P=0.01)是影响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轻度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30.3%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会发生出血,但均为轻度出血,发生轻度出血者阿司匹林减量的可能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冠心病 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于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娟 乔树宾 +7 位作者 管常东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郭超 段欣 高润霖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 :PANDAⅢ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随机对照研究,2013-12至2014-08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 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 :PANDAⅢ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随机对照研究,2013-12至2014-08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1 174例置入BUMA支架,1 174例置入EXCEL支架。患者平均年龄(61.2±10.6)岁,男性1 658例(70.6%)。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组570例(24.2%)和非糖尿病组1 778例(75.7%)。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靶病变失败(target lesion failure,TL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所有的血运重建)。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分别有558例(97.9%)、1704(95.8%)例的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明显升高(2.87%vs 1.12%,P=0.004);TLF事件发生率虽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vs 6.81%,P=0.25)。MACE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3.98%vs 11.38%,P=0.10)。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事件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5.73%vs 5.11%,P=0.56、6.45%vs 5.46%,P=0.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30%vs.2.46%,P=0.03)。倾向值匹配分析前后结果一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术前SYTNAX评分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随访2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2年的死亡事件,尤其是心原性死亡事件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靶病变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敏 林章宇 +4 位作者 丰雷 朱成刚 尹栋 杨跃进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和中重度钙化组,比较两组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终点事件为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V-MI)及靶血管相关血运重建(TVR)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4105例(15.33%),无或轻度钙化患者22666例(84.67%)。与无或轻度钙化组比,中重度钙化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病变较为复杂(包括累及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开口处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年,中重度钙化患者具有更高的TVF率(5.31%vs.4.65%;HR=1.162,95%CI:1.004~1.344,P=0.044)、心原性死亡率(1.24%vs.0.64%;HR=1.996,95%CI:1.451~2.747,P<0.001)以及TV-MI发生率(0.85%vs.0.61%;HR=1.449,95%CI:1.000~2.101,P=0.049)。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SYNTAX评分高、合并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接受PCI后,其TVF、心原性死亡、TV-MI发生风险均高于无或轻度钙化患者。高龄、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中重度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特征 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馨 申洋 +3 位作者 王增武 陈祚 朱曼路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 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 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地位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关联。结果:在可改变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重指数、低盐饮食、体育锻炼)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51.3%、67.9%、14.0%、31.2%;可定量评估的心血管健康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72.9%、81.6%、27.3%。研究人群中,有全部7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者仅占0.6%。调整个体和企业水平因素后,与初中及以下学历相比,高中(OR=1.18,95%CI:1.08~1.29)、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1.52,95%CI:1.37~1.6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蓝领相比,白领职工(OR=1.18;95%CI:1.08~1.2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在企业职工中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且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理想心血管健康 社会经济地位 职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防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宇彬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9-1241,共3页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有心房颤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抗栓治疗要兼顾血栓与出血的风险等特点。我国目前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有85%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忽略了心房颤动导致脑卒中风险的存在,...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有心房颤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抗栓治疗要兼顾血栓与出血的风险等特点。我国目前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有85%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忽略了心房颤动导致脑卒中风险的存在,不足20%的患者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三种疾病既可以独立存在,三者之间又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及相互发生的关系,冠心病增加心房颤动发病率,心房颤动增加脑卒中发病率,冠心病与脑卒中亦可同时存在,而对于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统一化管理共识为我国临床治疗空白,本文对PCI术后伴有心房颤动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脑卒中防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房颤动 脑卒中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贫血患者中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与第二代永久涂层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姜琳 宋莹 +12 位作者 许晶晶 唐晓芳 王欢欢 蒋萍 高立建 宋雷 高展 陈珏 高润霖 乔树宾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1-755,共5页
目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中,比较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BP-DES)与第二代永久涂层药物洗脱支架(DP-DE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01至2013-12连续入选10 724例在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中,比较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BP-DES)与第二代永久涂层药物洗脱支架(DP-DE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01至2013-12连续入选10 724例在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贫血定义为介入术前血红蛋白男性<130 g/L,女性<120 g/L。最终纳入965例贫血患者,201例纳入BP-DES组,764例纳入DP-DES组;同时还对两组患者各201例进行了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安全性终点为术后2年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的复合终点构成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效性终点为靶病变重建和靶血管重建。结果:(1)BP-DES组术后2年MACE(5.0%vs 2.0%,P=0.02)、靶血管重建(6.5%vs 3.0%,P=0.02)和靶病变重建(6.0%vs 1.8%,P<0.01)的发生率均高于DP-DES组。(2)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间MACE的发生率不再有显著差异(P=0.30);BP-DES组靶病变重建的发生率仍高于DP-DES组(P=0.04),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有高于DP-DES组的趋势,统计学意义处于临界水平(P=0.0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置入BP-DES是靶病变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1,95%CI:1.24~6.38,P=0.01),但不是靶血管重建(P=0.12)或MACE(P=0.1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中,BP-DES与第二代DP-DES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BP-DES的靶病变重建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贫血 预后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经不同路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俞梦越 武德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介入治疗路径包括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等,各种介入路径各有优劣。股动脉直径较大,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但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直径较小,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并发症少,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介入治疗路径包括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等,各种介入路径各有优劣。股动脉直径较大,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但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直径较小,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并发症少,但可能因痉挛、迂曲降低介入治疗成功率;肱动脉操作难度较桡动脉小,但发生出血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尺动脉直径较小,痉挛发生率较低,导丝更容易通过,但操作难度较大。不同路径在预后、费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对不同介入路径的特点进行比较,对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评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赵延延 杨进刚 +8 位作者 许浩博 高晓津 李思冬 许海燕 白银晓 范肖雪 王杨 李卫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医院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医疗质量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纳入参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的80家收治STEMI患者≥50例的且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探讨中国医院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医疗质量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纳入参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的80家收治STEMI患者≥50例的且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的医院,结合中国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和美国心肌梗死质量标准计算综合质量评分(OBCS)。通过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探讨OBCS与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关系。结果:80家医院共连续收治29 581例STEMI患者,其中1 875例(6.3%)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中位OBCS为74.0%(39.5%~85.7%)。较低OBCS(<71.1%)医院(n=26,7 556例患者)、中等OBCS(71.1%~76.5%)医院(n=27,12 751例患者)和较高OBCS(>76.5%)医院(n=27,9 274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7.2%(95%CI:6.6%~7.8%)、6.6%(95%CI:6.1%~7.0%)和5.4%(95%CI:4.9%~5.8%)。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较高OBCS医院相比,较低OBCS医院(OR=1.30,95%CI:1.11~1.52,P=0.0014)和中等OBCS医院(OR=1.11,95%CI:1.03~1.20,P=0.0086)的住院死亡率较高。结论:STEMI患者救治医院的较高医疗质量与住院死亡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医院综合质量评分 院内死亡率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渗对比剂和低渗对比剂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杜梦阳 姜琳 +9 位作者 宋莹 许晶晶 唐晓芳 赵雪燕 高展 陈珏 宋雷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等渗对比剂和低渗对比剂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所有接受PCI的患者9903例,根据使用对比剂类型分为等渗对比剂组(n=1691)和低渗对比剂组(n=82... 目的:探讨等渗对比剂和低渗对比剂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所有接受PCI的患者9903例,根据使用对比剂类型分为等渗对比剂组(n=1691)和低渗对比剂组(n=8212)。分析使用等渗对比剂对CIN的发生率及2年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等渗对比剂组和低渗对比剂组患者的CIN发生率分别为6.2%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充分校正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应用等渗对比剂始终是CIN的独立预测因素(OR=0.629,95%CI:0.495~0.799,P<0.001)。经Cox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低渗对比剂,等渗对比剂并不是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44,95%CI:0.438~1.263,P=0.273)。结论:与低渗对比剂相比,使用等渗对比剂能显著降低PCI后CIN发生率,但对2年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渗对比剂 对比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梦阳 姜琳 +17 位作者 宋莹 许晶晶 唐晓芳 王欢欢 刘如 蒋萍 高立建 张茵 宋雷 许连军 赵雪燕 高展 陈珏 乔树宾 高润霖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院内及远期预后。方法:将2013年1月至12月于阜外医院行PCI且≥75岁的681例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410)和女性组(n=271),又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出基线无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院内及远期预后。方法:将2013年1月至12月于阜外医院行PCI且≥75岁的681例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410)和女性组(n=271),又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出基线无显著差异的男性组(n=228)和女性组(n=227)。比较2组患者匹配前后院内及2年的临床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性别与PCI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匹配前,女性组患者的院内全因死亡率高于男性组(2.6%vs 0.5%,P<0.05)。649例(95.3%)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匹配后,女性组与男性组患者在院内(4.8%vs 3.1%,P=0.33)及2年随访(15.0%vs 14.9%,P=0.94)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匹配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HR=3.72,95%CI:0.66~20.90,P=0.14)和COX回归分析(HR=1.43,95%CI:0.56~3.69,P=0.46)表明,性别仍不是院内及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75岁老年女性患者院内全因死亡明显高于男性。不同性别≥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75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侯晓沛 田艳蒙 +2 位作者 许亮 徐波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至2015-06期间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3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YNTA...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至2015-06期间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3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YNTAX积分系统[SYNTAX积分分为三个等级(组):SYNTAX评分0~22分(n=2 661)的病变定义为轻度,称SYNTAX积分≤22组;评分23~32分(n=342)的病变定义为中度,称SYNTAX积分23~32组;评分>32分(n=65)的病变定义为重度,称SYNTAX积分>32组]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YNTAX积分>22分者(SYNTAX积分23~32组342例,SYNTAX积分>32组65例)有407例(13.3%);SYNTAX积分>32者(组)65例(2.1%),其中,患者多为高龄,高脂血症病程、冠心病病程较长,既往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也较高。随着SYNTAX积分的升高,血糖水平以及HbA1c水平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SYNTAX积分23~32组的患者受累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最高,其次为左回旋支和左主干,但在SYNTAX积分>32组患者,右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多见。随着SYNTAX积分的升高,弥漫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平均病变支数以及平均置入支架个数也逐渐升高(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1,95%CI:2.90~4.25,P<0.001)。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HbA1c水平是影响病变复杂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侯晓沛 诸葛瑞琪 +3 位作者 田艳蒙 许亮 徐波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1-636,共6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例(PCI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3 82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复杂病变(SYNTAX评分≥33分)的178例患者进行了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的随访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约为2年,结果显示,CABG组和PCI组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CI组,糖尿病病程(HR=1.08,95%CI:1.03~1.14,P=0.003)是介入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BG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3.78,95%CI:2.31~6.17,P<0.001)和高血压(HR=1.77,95%CI:1.19~2.64,P=0.005)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随访2年时CABG和PCI患者之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病程是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和高血压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运重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市和县级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再灌注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分析 被引量:63
16
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7 位作者 高晓津 李卫 王杨 李为民 王书清 赵延延 冷文修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107家医院收治的18967例在发病7天内的STEMI患者,其中223例患者因住院结局等关键数据缺失而被排除,分析省、市和县级三个级别医院收治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包括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分析的18744例STEMI患者中,9885例(52.7%)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其中8038例(42.9%)接受了急诊PCI,1847例(9.9%)接受了溶栓治疗。省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明显高于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分别为4041例(61.8%)、4728例(49.1%)和1116例(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级别医院的再灌注治疗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省级医院:急诊PCI 3840例(58.7%),溶栓201例(3.1%);市级医院:急诊PCI 3753例(39.0%),溶栓975例(10.1%);县级医院:急诊PCI 445例(17.2%),溶栓671例(26.0%)。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12502例患者中有8856例(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急诊PCI 7089例(56.7%),溶栓1746例(14.1%),省级医院3537例(80.0%),市级医院4274例(67.5%),县级医院1045例(59.8%),三个级别的医院依然差别明显(P<0.001)。在住院期间有16575例(90.9%)使用他汀、17963例(96.8%)使用阿司匹林,17922例(96.5%)例应用P2Y12抑制剂,12657例(68.2%)使用β受体阻滞剂,10541例(56.8%)使用ACEI/ARB。三个级别医院在应用上述几种二级预防用药比例相似。结论:CAMI研究中,在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中,有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县级医院的再灌注治疗率明显较低。三个级别医院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相似,但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使用比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立建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5-626,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5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较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死亡率和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斑块不稳定、心肌灌注及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或心律失常有关。对于血液动力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5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较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死亡率和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斑块不稳定、心肌灌注及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或心律失常有关。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血运重建策略包括:仅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血运重建(Culprit-Only Revascularization,C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血管病变 ST段抬高 梗死相关血管 完全血运重建 非致死性 心室收缩功能 心肌灌注 单支血管病变 多支病变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前CT解剖特征与风险分类——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阳 王墨扬 +16 位作者 牛冠男 赵杰 张洪亮 刘庆荣 赵振燕 随永刚 丰德京 张斌 李子昂 胡祥铭 张宇轩 王璨 曾正 吕滨 武涛 宋光远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CT测量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术前风险评估不可或缺,然而当前国内外缺少TAVR术前CT解剖风险评估分类,本研究将初步就此进行总结。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210例,... 目的:CT测量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术前风险评估不可或缺,然而当前国内外缺少TAVR术前CT解剖风险评估分类,本研究将初步就此进行总结。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210例,收集并分析患者基线信息、CT测量及解剖风险和解剖风险分类。TAVR术前主动脉瓣病变的CT解剖综合风险分为A类(简单病变)、B类(复杂病变)、C类(高危复杂病变)、D类(禁忌病变)四类。结果:210例患者平均年龄(73.1±5.5)岁,男性89例(42.4%),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0±13.8)%。瓣叶分型包括70例(33.3%)三叶瓣,47例(22.4%)0型二叶瓣,82例(39.1%)1型二叶瓣和11例(5.2%)2型二叶瓣。其中常见解剖风险包括冠状动脉闭塞风险(38.6%),横位心(22.4%),下肢入路风险(21.4%),重度钙化(20.0%),瓣叶钙化不足(14.8%),小心室(12.9%),升主动脉扩张(12.4%)和瓣环破裂风险(10.5%)。综合风险分类结果为,31例A类(14.8%),131例B类(62.4%),36例C类(17.1%),12例D类(5.7%)。结论:不同瓣叶分型的TAVR术前CT解剖特征及病变风险分类有所差异,术前CT识别TAVR的高危复杂病变和禁忌病变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CT解剖特征 风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应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多中心经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墨扬 周政 +21 位作者 陶凌 罗建方 董念国 张海波 方臻飞 姜楠 王焱 吴延庆 姜正明 安健 陈韵岱 苏晞 杨毅宁 刘继红 郭延松 彭小平 郭然 陈良龙 于波 何奔 陆方林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索我国真实世界中采用第一代自膨胀式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二叶瓣)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共22个中心行TAVR的二叶瓣重度狭窄患者,根据CT核心实验室... 目的:探索我国真实世界中采用第一代自膨胀式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二叶瓣)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共22个中心行TAVR的二叶瓣重度狭窄患者,根据CT核心实验室判断将患者按Sievers分型分为0型二叶瓣组和1型二叶瓣组。通过基线、术中及短期随访指标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主要终点为30 d全因死亡及致残性脑卒中。次要终点包括术中即刻不良事件指标;30 d随访指标:延迟冠状动脉阻塞及瓣环破裂、主要出血、新发永久起搏器植入、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共入选199例二叶瓣重度狭窄患者,平均年龄(71.77±8.13)岁,男性113例(56.8%),0型二叶瓣组121例(60.8%),1型二叶瓣组78例(39.2%)。所有患者均采用Venus-A瓣膜行TAVR治疗,术中无死亡、无冠状动脉闭塞、无瓣环破裂,1例(0.5%)患者急诊外科开胸,7例(3.5%)患者出现瓣膜移位,24例(12.1%)患者进行了第二枚瓣膜置换。释放后即刻4例(2.0%)患者出现中度及以上瓣周反流,6例(3.0%)患者仍有残余狭窄。术后30 d随访,全因死亡率0.5%,致残性脑卒中发生率0.5%,无延迟冠状动脉闭塞及瓣环破裂。新发永久起搏器植入19例(9.5%),1型二叶瓣组发生率高于0型二叶瓣组(19.2%vs.3.3%,P=0.023)。30 d随访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峰值流速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基线有明显改善。5例(2.5%)患者仍存在中量及以上瓣周反流,0型二叶瓣组发生率高于1型二叶瓣组(4.1%vs.0%,P=0.034),1例(0.5%)患者仍有残余狭窄。结论:真实世界中采用Venus-A瓣膜行二叶瓣TAVR短期整体效果满意,体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自膨胀式瓣膜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争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立建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9-1161,共3页
自1968年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作为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金标准,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出现,使血运重建方式有了新的选择。CABG虽涉及到创伤、围术期并发症、恢复时间长等问题,但因动脉桥长期通畅可更好地保护心肌... 自1968年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作为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金标准,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出现,使血运重建方式有了新的选择。CABG虽涉及到创伤、围术期并发症、恢复时间长等问题,但因动脉桥长期通畅可更好地保护心肌,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而PCI随着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之治疗复杂病变成为可能,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尤其在有选择的复杂病变患者与CABG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其接受度日渐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证医学 冠心病患者 围术期并发症 药物洗脱支架 血运重建 CA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