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 被引量:1237
1
作者 陈伟伟 高润霖 +10 位作者 刘力生 朱曼璐 王文 王拥军 吴兆苏 李惠君 顾东风 杨跃进 郑哲 蒋立新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1-530,共10页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其年均增速远高于GDP增速。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辅助救治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阜外医院单中心十一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31
2
作者 侯剑峰 陈凯 +6 位作者 唐汉韡 黑飞龙 吉冰洋 宋云虎 孙寒松 郑哲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PCS)患者中的救治经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60例因PCS而接受ECMO与IABP联合辅助循环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在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PCS)患者中的救治经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60例因PCS而接受ECMO与IABP联合辅助循环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生存出院(成功脱机并存活出院)患者与非生存出院(撤机后院内死亡或未成功脱机)患者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8例(63.3%)患者于术中安装ECMO,22例(36.7%)患者于术后安装ECMO。38例(63.3%)患者ECMO与IABP同时安装。接受联合辅助患者的主要手术类型为心脏移植术23例(38.3%)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例(43.3%)。ECMO成功脱机29例(48.3%),生存出院26例(43.3%)。生存出院患者的床边安装ECMO比例较非生存出院患者低(11.5%vs 41.2%, P=0.012),同期安装ECMO比例较非生存出院患者高(80.8%vs 50.0%, 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ABP同期安装ECMO是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OR=0.177, 95%CI:0.044~0.718, P=0.015)。生存出院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比例(15.4%vs 58.8%, P=0.001)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比例(0%vs 29.4%, P=0.003)均较非生存出院患者低。生存出院患者远期随访发现,心脏移植术患者比其他手术患者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P=0.0358)。结论:对于PCS患者,ECMO与IABP联合辅助是一种有效的短期生命支持治疗方法。同时安装IABP与ECMO进行循环辅助可能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搏 联合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驱动心血管CT和MRI高质量发展
3
作者 吕滨 徐磊 +2 位作者 王锡明 萧毅 杨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3-1228,共6页
过去40年,心血管CT及MRI快速发展,在技术创新及临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心血管病诊疗向精准化、数据驱动模式发展。目前心血管CT已基本取代有创的经导管心血管造影检查用于诊断心血管病;心血管MRI逐步从常规评估心脏解剖及功能拓展... 过去40年,心血管CT及MRI快速发展,在技术创新及临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心血管病诊疗向精准化、数据驱动模式发展。目前心血管CT已基本取代有创的经导管心血管造影检查用于诊断心血管病;心血管MRI逐步从常规评估心脏解剖及功能拓展至分析心肌细微结构、定量组织病理学和流体力学。本文围绕心血管CT及MRI技术革新、临床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实行自我保健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AHA心血管病和卒中预防管理的自我保健科学声明解读
4
作者 王增武 谢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69-79,共11页
2017年8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血管病和卒中预防管理的自我保健科学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文中汇总了自我保健在预防、延缓和管理心血管病和卒中方面的有效证据,描述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自我保健技能和知识,讨论了实现良... 2017年8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血管病和卒中预防管理的自我保健科学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文中汇总了自我保健在预防、延缓和管理心血管病和卒中方面的有效证据,描述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自我保健技能和知识,讨论了实现良好自我保健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医疗保健系统和提供方可以支持个人和家庭从事自我保健的最佳策略 [1].本文将就《声明》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心血管病 健康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术后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程军 史晨 +3 位作者 张燕搏 王恺隽 张思明 王飞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了解2012-01至2015-12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术后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br>  目的:了解2012-01至2015-12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术后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 目的:了解2012-01至2015-12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术后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br>  目的:了解2012-01至2015-12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术后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2015年心血管病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张思明 王恺隽 +1 位作者 程军 王飞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了解2011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状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导致的细菌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门诊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举措
7
作者 孙怡 王素琪 武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以患者就医需求为导向,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采取护理服务与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相结合的手段,帮助患者解决就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影像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医疗质量报告 被引量:41
8
作者 吕滨 任心爽 +6 位作者 安云强 赵迎新 李希 李静 卢光明 金征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5-633,共9页
无创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稳定性冠心病诊断的主力军。然而,目前在我国缺乏诊断冠心病影像学技术应用情况的调研数据。“心血管影像质控专家工作组”于2018年开始,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进行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经导管... 无创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稳定性冠心病诊断的主力军。然而,目前在我国缺乏诊断冠心病影像学技术应用情况的调研数据。“心血管影像质控专家工作组”于2018年开始,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进行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率为65.8%,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开展率为64.5%,而负荷超声心动图(9.0%)、心脏磁共振成像(13.5%)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12.9%)等检查技术均未得到广泛开展。本研究通过收集冠状动脉CTA操作规程及原始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8%,二级医院为87.3%,检查失败率分别为3.7%和8.5%。无论三级医院(平均11.5 mSv)还是二级医院(平均12.7 mSv),给予患者的辐射剂量均过高。本次调查还包括放射影像工作人员现状,以及其它常见心血管病的影像检查现状。通过本次调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成为我国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技术工具,其普及使用率与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接近,而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技术的应用明显不足。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基本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但是有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的空间,特别是低辐射剂量的规范化扫描技术亟待普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影像 横断面调查 应用现状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以病变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进刚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3,共3页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疾病。如何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即从关注“病变”到关注“人”,成为降低ACS发病和死亡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易损斑块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创心血管器械研发的新领域--室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获批上市的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湘斌 李泽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6-768,共3页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约占全部先天出生缺陷的1/3。而室间隔缺损(VSD)约占先心病总数的30%~50%[1]。随着影像学技术和介入治疗器械的进步,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单纯先心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2]。自199...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约占全部先天出生缺陷的1/3。而室间隔缺损(VSD)约占先心病总数的30%~50%[1]。随着影像学技术和介入治疗器械的进步,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单纯先心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2]。自1996年Amplatz等使用镍钛记忆金属丝网研制出新式封堵器Amplatzer后,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械研发开始应用镍钛合金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性能。这一设计理念成为了先心病封堵器设计的范式,并且极大地推动了先心病封堵器的研发进程。来自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有力地证实,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优于手术修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结合 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血管术后心原性休克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剑峰 陈凯 +7 位作者 唐汉韡 黑飞龙 吉冰洋 王立清 宋云虎 孙寒松 郑哲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对心血管术后心原性休克(PCS)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52例因PCS接受VA-ECMO辅助循环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生存出院(成功脱机并存活出院)... 目的: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对心血管术后心原性休克(PCS)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52例因PCS接受VA-ECMO辅助循环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生存出院(成功脱机并存活出院)患者(n=73)与非生存出院(撤机后院内死亡和未成功脱机)患者(n=79)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生存出院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49例(32.2%)患者在安装VA-ECMO同时启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28例(18.4%)患者在安装VA-ECMO前后启动了IABP辅助。VA-ECMO的总体脱机率为56.6%,院内死亡率为52.0%(79/152)。生存出院患者与非生存出院患者相比,术前合并高血压比例(15.1%vs 35.4%)、ECMO安装前二次开胸比例(19.2%vs 39.2%)、ECMO安装前心跳骤停或心室颤动发生率(11.0%vs 34.2%)、床旁ECMO安装比例(11.0%vs 41.8%)均较低,而心脏移植手术(45.2%vs 20.3%)和同时启动IABP比例(41.1%vs 24.1%)均较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时启动IABP是生存出院的唯一独立保护因素(OR=0.375,95%CI:0.146~0.963,P=0.041)。同时启动ECMO和IABP者与单用ECMO者相比,需要持续血滤治疗的比例(30.6%vs 49.3%)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8.2%vs 22.7%)均较低,但血栓形成发生率增高(18.4%vs 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接受ECMO治疗的PCS患者中,同时联合IABP辅助可以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而且可以减少由于外周灌注不足引起的肾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手术 心血管术后心原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搏 同时启动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敏 林章宇 +4 位作者 丰雷 朱成刚 尹栋 杨跃进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和中重度钙化组,比较两组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终点事件为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V-MI)及靶血管相关血运重建(TVR)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4105例(15.33%),无或轻度钙化患者22666例(84.67%)。与无或轻度钙化组比,中重度钙化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病变较为复杂(包括累及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开口处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年,中重度钙化患者具有更高的TVF率(5.31%vs.4.65%;HR=1.162,95%CI:1.004~1.344,P=0.044)、心原性死亡率(1.24%vs.0.64%;HR=1.996,95%CI:1.451~2.747,P<0.001)以及TV-MI发生率(0.85%vs.0.61%;HR=1.449,95%CI:1.000~2.101,P=0.049)。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SYNTAX评分高、合并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接受PCI后,其TVF、心原性死亡、TV-MI发生风险均高于无或轻度钙化患者。高龄、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中重度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特征 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教学培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林林 于振坤 +1 位作者 樊红光 郑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数据制作部分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虚拟现实(VR)教材,使学员能够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性解剖结构产生直观而准确的认识。方法:选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的典型CT图像(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数据制作部分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虚拟现实(VR)教材,使学员能够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性解剖结构产生直观而准确的认识。方法:选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的典型CT图像(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将图像导入到影通和Unity3D软件中。经过阈值调节、三维重建、分割、渲染等操作构建心脏3D模型。将3D模型通过影通VR软件输出到头戴式显示器(HMD)中,学员佩戴HMD即可全方位观看心脏的解剖结构。在系统地学完VR课程后,学员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以评价VR教材的教学效果。结果:我们成功构建了先天性心脏病的VR教材,共有18名学员体验了VR课程。问卷结果显示教材有着良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感。18位学员问卷的平均分为44.6分,标准差为3.7分,平均分显著高于持中立态度的分值(t=16.9,P<0.01),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倾向于积极。所有学员均未出现视觉和位置觉相关的不适。结论:基于VR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制作的VR教材精确地展现了心脏的解剖结构,能够满足心血管外科学的培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心血管外科 教学 手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馨 申洋 +3 位作者 王增武 陈祚 朱曼路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 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 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地位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关联。结果:在可改变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重指数、低盐饮食、体育锻炼)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51.3%、67.9%、14.0%、31.2%;可定量评估的心血管健康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72.9%、81.6%、27.3%。研究人群中,有全部7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者仅占0.6%。调整个体和企业水平因素后,与初中及以下学历相比,高中(OR=1.18,95%CI:1.08~1.29)、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1.52,95%CI:1.37~1.6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蓝领相比,白领职工(OR=1.18;95%CI:1.08~1.2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在企业职工中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且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理想心血管健康 社会经济地位 职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与血脂管理 被引量:13
15
作者 高莹 郭远林 许海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1-552,共2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年龄≥60岁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8.7%,预计到2040年,年龄≥65岁老年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将>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好发人群,将加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年龄≥60岁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8.7%,预计到2040年,年龄≥65岁老年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将>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好发人群,将加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对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心血管防治领域的重点之一。1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1.1 一级预防人群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心肌梗死 依折麦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解读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晋青 徐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3页
2016年4月1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在线发表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CVD)和结直肠癌(CRC)一级预防的推荐声明(以下称其为'声明'),该推荐声明是针对2009年USPSTF有关阿司匹林预防心血... 2016年4月1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在线发表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CVD)和结直肠癌(CRC)一级预防的推荐声明(以下称其为'声明'),该推荐声明是针对2009年USPSTF有关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2007年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结直肠癌推荐的更新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增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82-85,共4页
1前言从1980年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就致力于将科学依据转化为临床实践指南,用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在美国也是首要死因,而且因健康服务、药物治疗,以及生产力丧失导致的花费每年近... 1前言从1980年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就致力于将科学依据转化为临床实践指南,用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在美国也是首要死因,而且因健康服务、药物治疗,以及生产力丧失导致的花费每年近两千多亿美元。2019年ACC/AHA基于已有的建议,以及最新科学声明、专家共识和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了新一版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1]。新的指南增加了阿司匹林使用、体力活动和烟草使用方面的建议。对于指导我国心血管疾病(CVD)防治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解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预防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监护:定义、结构、组织与功能的更新共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芳芳 张海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49-150,共2页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出版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定义、结构、组织与功能的更新》一文 [1]为2005年版本的更新,重新定义了心血管重症监护的学科地位与功能.共识综述介绍了心血管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diovascular care unit,IC...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出版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定义、结构、组织与功能的更新》一文 [1]为2005年版本的更新,重新定义了心血管重症监护的学科地位与功能.共识综述介绍了心血管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diovascular care unit,ICCU)设立目的、架构管理、人员优化、医护培训、心血管重症治疗器械辅助、科室本身与医院其他部门的交互合作等,是对ICCU的更清晰的定位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重症监护 共识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围术期负荷剂量他汀不能减少30天心血管事件——从统计学视角解读SECURE-PCI研究结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5-626,共2页
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SECURE-PCI(Statins Evaluation in Coronary Procedures and Revascularization)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1]),国内有些学者解读时不够全面,以亚组结果替代整组结果,给读者造... 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SECURE-PCI(Statins Evaluation in Coronary Procedures and Revascularization)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1]),国内有些学者解读时不够全面,以亚组结果替代整组结果,给读者造成误导。为了使读者对该研究有一完整、准确的理解,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对该研究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统计学 心血管事件 解读 负荷剂量 Procedures 围术期 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斯佳 王国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不佳,事件率高。本文分析北京地区急性心力衰竭(AHF)治疗现状和预后注册研究中AHF患者1年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