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糖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曾怡馨 蒋建东 孔维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1-2206,共6页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表达是包括抗肿瘤药物在内多种药物治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P-gp的底物十分广泛,能够通过扭曲-挤压机制将药物排出细胞,导致耐药。为解决P-gp介导的多药耐药问题,有多种抑制剂正在被研究。该文综述了...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表达是包括抗肿瘤药物在内多种药物治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P-gp的底物十分广泛,能够通过扭曲-挤压机制将药物排出细胞,导致耐药。为解决P-gp介导的多药耐药问题,有多种抑制剂正在被研究。该文综述了目前能够抑制P-gp的小分子化合物、天然来源化合物和药物辅料,并总结了目前P-g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刺激ATP酶活性、下调表达量和变构调节。目前主要是药物相互作用和毒性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ATP结合盒转运体 多药耐药 药物相互作用 天然产物 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在KK-Ay小鼠中抗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勇 武燕彬 孔维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7-924,共8页
目的研究天然产物天麻素(gastrodin,GSTD)在KKAy小鼠中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KK-Ay糖尿病小鼠分为未治疗组、GSTD组(10、20、50 mg·kg^(-1))、二甲双胍组(Met 200 mg·kg^(-1)),共5组,每组10只。GSTD... 目的研究天然产物天麻素(gastrodin,GSTD)在KKAy小鼠中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KK-Ay糖尿病小鼠分为未治疗组、GSTD组(10、20、50 mg·kg^(-1))、二甲双胍组(Met 200 mg·kg^(-1)),共5组,每组10只。GSTD组和Met组均灌胃给药8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每周1次测定空腹血糖(FBG),给药第7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实验结束前收集24 h尿标本,并测定相关指标。实验结束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胰岛素浓度和其他生化指标,动物处死后收集肝脏、肾脏和胰腺进行病理学检查,试剂盒测定肾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各剂量GSTD均明显降低KK-Ay糖尿病小鼠的FBG、尿糖、GHb、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抑制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GSTD明显增加肝组织糖原含量,减少胰岛体积并改善其病理学变化。GSTD还明显减轻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硬化,并使KK-Ay小鼠的血清肌酐(Scr)、24 h尿量、24 h尿总蛋白和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肾组织中AGE、TG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50 mg·kg^(-1)GSTD的抗糖尿病效果与200 mg·kg^(-1)的Met相当。结论 GSTD对KK-Ay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其调控糖代谢和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具体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KK-AY小鼠 Ⅱ型糖尿病 糖耐量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健蕊 武燕彬 +3 位作者 司书毅 陈鸿珊 蒋建东 彭宗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丝氨酸蛋白水解酶(NS3-4A)活性,建立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将质粒pMAL-c2/NS3-4A转化到大肠杆菌K12TB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得... 目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丝氨酸蛋白水解酶(NS3-4A)活性,建立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将质粒pMAL-c2/NS3-4A转化到大肠杆菌K12TB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麦芽糖结合的NS3-4A融合蛋白,用FRET法测定蛋白水解酶活性,建立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反应体系,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建立了HCV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经优化确定了酶及底物用量。在模型可靠性评价中,Z因子高达0.80,变异系数为1.91%。蛋白酶的Km值为4.74μmol/L,测得已知HCV蛋白酶抑制剂BILN 2061的Ki值为0.30 nmol/L。结论建立的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RET法筛选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高通量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丝氨酸蛋白水解酶 高通量筛选模型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与小檗碱联合改善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艳玲 蒋建东 孔维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64-1670,共7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与小檗碱(berberine,BBR)联合对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诱导的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基础饲料(normal diet,ND)为对照,... 目的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与小檗碱(berberine,BBR)联合对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诱导的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基础饲料(normal diet,ND)为对照,以HFD喂养小鼠7周建立NAFLD模型,同时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S)、NaB、BBR或NaB+BBR。以1H磁共振波谱检测肝脏脂肪酸组成,以HE和油红O进行肝组织染色,分别以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测定目的蛋白或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D组比较,HFD+NS组小鼠出现明显肝脏脂肪蓄积、脂肪酸组成异常和肝功能损害,肝脏AMP依赖的蛋白激酶通路被抑制、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脂肪分解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同时出现肝脏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和氧化应激。NaB与BBR联合应用明显改善这些指标,并使其基本恢复正常,效果明显优于二者单独应用(P<0.05)。结论NaB与BBR联合,有效地改善HFD诱导的C57BL/6J小鼠NAFLD,可能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小檗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