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60-480,共21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粪便菌群差异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宁宁 白春梅 +1 位作者 赵林 葛郁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645,共10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及不同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方法采用16SrRNA的方法,对13例食管鳞癌、23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患者,49例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患者粪便菌群中双歧... 目的比较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及不同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方法采用16SrRNA的方法,对13例食管鳞癌、23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患者,49例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患者粪便菌群中双歧杆菌、普拉梭菌、伶俐瘤胃球菌较健康对照人群丰度明显减低(P均<0.05);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部分菌种在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较健康人群显著减少(P均<0.05),部分与肠癌组一致;抗肿瘤治疗、抗生素、乳酸菌制剂均对肿瘤患者的粪便菌群产生影响。结论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消耗为主的菌群组成模式及部分标志性菌种与肠癌的相似性,提示这些细菌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肿瘤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门诊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疼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向东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化疗患者中疼痛发生的情况对社会功能和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化疗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睡眠、呕吐、便秘、社会功能状况等进行调查,并分析疼痛与它们的关系。结果门诊化疗...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化疗患者中疼痛发生的情况对社会功能和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化疗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睡眠、呕吐、便秘、社会功能状况等进行调查,并分析疼痛与它们的关系。结果门诊化疗患者中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2.2%,其中78.8%为持续性疼痛。疼痛的发生与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显著相关(P=0.000),疼痛强度和疼痛部位与疾病种类均显著相关(P=0.035,P=0.000)。15.7%(67/428)的患者在安静情况下就疼痛,24.5%的患者表示与家人说话会减轻疼痛,17.3%(74/428)的患者由于疼痛导致活动受限以及社会关系的改变,7%(30/428)的患者有食欲减退、情绪不稳。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与睡眠、大便异常、困倦、疼痛强度均显著相关(P<0.05),睡眠异常与疼痛强度显著相关(P=0.000),排便异常与止痛药的使用无相关性(P=0.798)。结论门诊化疗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而且其社会功能下降与疼痛相关的躯体症状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恶性肿瘤 睡眠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管梅 白春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325-333,共9页
手术切除是目前胆道系统肿瘤唯一的根治方法,但早期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且患者诊断时大多为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预后较差。荟萃分析认为,术后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BILCAP研究中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虽未在意向治疗患者中达到研究终点... 手术切除是目前胆道系统肿瘤唯一的根治方法,但早期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且患者诊断时大多为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预后较差。荟萃分析认为,术后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BILCAP研究中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虽未在意向治疗患者中达到研究终点,但在协定治疗患者中显示存在生存获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仍是晚期一线标准化疗方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GS方案)和吉西他滨、替吉奥联合顺铂(GCS方案)亦是一线治疗可选择的方案。IDH1、FGFR2作为肝内胆管癌的两种主要驱动基因已成为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研究亦逐步开展。本文旨在回顾胆道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进程,展望其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肿瘤 药物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凯莉 孙昭 +1 位作者 白春梅 赵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3,共7页
肿瘤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整体,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和功能是指导有效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提。单细胞RNA测序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水平上检测细胞的转录水平,描述其功能状态,加深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各细胞类群组成和功能的理解。本文总结... 肿瘤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整体,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和功能是指导有效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提。单细胞RNA测序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水平上检测细胞的转录水平,描述其功能状态,加深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各细胞类群组成和功能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RNA测序 肿瘤免疫微环境 肿瘤异质性 细胞类群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耐药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唐辉 应红艳 白春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758-765,共8页
增殖失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kinase 4/6,CDK4/6)抑制剂能作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活化的CDK4/6,恢复正常细胞周期,并可通过增强免疫、改变肿瘤微环境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CDK4/6抑... 增殖失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kinase 4/6,CDK4/6)抑制剂能作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活化的CDK4/6,恢复正常细胞周期,并可通过增强免疫、改变肿瘤微环境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CDK4/6抑制剂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已被批准联合内分泌治疗作为此类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其他肿瘤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疗效有待验证。对CDK4/6抑制剂天然或获得性耐药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激素受体阳性(主要为雌激素受体阳性)能较为准确预测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的反应性,其他标志物需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本文对CDK4/6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及耐药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当前CDK4/6抑制剂治疗乳腺癌尚存争议的临床决策问题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细胞周期调控 乳腺癌 治疗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广文 赵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2-850,共9页
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不全日益受到关注。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的风险评估、治疗中及治疗后的心功能监测、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预防临床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降低药物剂量、调整给药管理和使用低毒剂型等优化... 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不全日益受到关注。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的风险评估、治疗中及治疗后的心功能监测、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预防临床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降低药物剂量、调整给药管理和使用低毒剂型等优化化疗方案降低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心脏保护剂如抗心力衰竭药物、右丙亚胺等在预防和治疗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不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进展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器械辅助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机械辅助循环装置)亦可获益。本文主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癌症患者紫杉醇相关外周感觉神经病变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窦雪琳 麦毓麟 +8 位作者 孙昭 王颖轶 邵亚娟 程月娟 周娜 骆飞 张彪 白春梅 马水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3-601,共9页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研究与2/3级紫杉醇介导的外周感觉神经病变(PSN)相关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位点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紫杉醇方案化疗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DNA,选取8个候选SN...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研究与2/3级紫杉醇介导的外周感觉神经病变(PSN)相关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位点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紫杉醇方案化疗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DNA,选取8个候选SNP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 ARRARYi PLEX平台测定基因型。依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不良反应常见术语评定标准,由受训的临床医生完成患者随访及PSN分级。结果共有209例患者最终纳入分析。在候选SNP位点中,仅rs4141404∶A>C(LIMK2)与2/3级PSN显著相关(OR:4.32,95%CI:2.37~7.89,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4141404∶A>C(LIMK2)多态性及既往使用铂类制剂(OR:2.70,95%CI:1.32~5.51,P=0.007)与2/3级PSN发生风险相关。结论 rs4141404∶A>C(LIMK2)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发生紫杉醇介导的2/3级PSN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外周感觉神经病变 化疗不良反应 中国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由住院至居家全程照护模式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沙蕊 宁晓红 程月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为1例晚期肿瘤患者提供由住院到居家无缝隙对接的全程照护,以远程医疗为媒介,为居家患者提供症状控制指导、舒适护理指导、心理灵性的支持以及最后的哀伤辅导。真正做到全人、全家、全程、全团队的“四全照顾”。最终做到患者善终... 通过为1例晚期肿瘤患者提供由住院到居家无缝隙对接的全程照护,以远程医疗为媒介,为居家患者提供症状控制指导、舒适护理指导、心理灵性的支持以及最后的哀伤辅导。真正做到全人、全家、全程、全团队的“四全照顾”。最终做到患者善终、家人善别、生者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照护模式 住院照护模式 居家照护模式 全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9
10
作者 赵林 应红艳 +3 位作者 管梅 程月鹃 王毓洲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将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52例胃癌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占36.0%。老年组男:女=3.74∶1,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将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52例胃癌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占36.0%。老年组男:女=3.74∶1,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20)。腹胀腹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但老年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43.3%比61.7%,P=0.005);老年组消瘦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5.6%比6.2%)(P=0.015)。老年胃癌患者合并第二肿瘤的概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2.2%比2.5%)(P=0.002)。老年组贲门胃底癌最常见,占36.7%,非老年组胃窦癌最常见,占34.6%。老年组2.2%的患者胃癌为多起源,而非老年组均为单中心起源。总体77.8%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0.9%,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比例相近。98%的患者接受了化疗,老年组接受三线及三线以上化疗的患者比例仅为非老年组的1/3(3.3%比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方案选择方面,老年组更多的患者选择了FOLFOX/XELOX的两药联合方案(73.3%)。中位生存时间老年组26.5个月,非老年组28.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按分期分层比较,Ⅳ期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22.7个月)有较非老年组(16.1个月)延长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易以消瘦起病,贲门胃底癌最常见,多中心起源及合并第二肿瘤的比例较非老年组升高;治疗方面,老年胃癌患者可以耐受规范的手术及化疗,手术比例与非老年组相近,更多患者选择了两药而非三药的联合化疗方案;老年胃癌整体预后与非老年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癌 手术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11
作者 应红艳 白春梅 +1 位作者 管梅 陈书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分析60~69岁和70岁以上两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拟为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规范化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6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为60~69岁和70岁以上... 目的分析60~69岁和70岁以上两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拟为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规范化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6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为60~69岁和70岁以上2个年龄组,记录患者的年龄、临床合并症、病理类型、分期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患者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疾病复发率等资料。结果 60~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T2-T3)、受累腋窝淋巴结数目(N2-N3)、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表皮生长因子-2过表达率及2个以上合并症的比例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p53基因突变和Ki-67比例大于30%的患者例数与60~69岁年龄组接近(分别为13.9%、16.7%和29.4%、33.3%)(P=0.09,P=0.08)。70岁以上年龄组33.3%的患者采用了肿物扩大切除术,而60~69岁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0.005)。70岁以上年龄组与60~69岁年龄组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的患者分别为25%和56.9%(P<0.005),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分别为77.8%和68.6%(P=0.347)。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与年龄、受累腋窝淋巴结数目和雌激素受体状态有关,而肿瘤大小及合并症对患者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无影响。2组患者2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0~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大致相似,但在治疗方面,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较低,更倾向于辅助内分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患者 临床病理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宁宁 周建凤 +2 位作者 赵林 应红艳 贾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既往多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评价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索其预后...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既往多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评价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索其预后因素。结果 1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7.1%,疾病控制率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个月(95%CI=1.57~4.42),中位总生存期6.5个月(95%CI=4.10~8.89)。16例患者评价不良反应,3级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37.5%)、蛋白尿(25%)。无4级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出有统计学差异的与生存相关的因素。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晚期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月鹃 孟长婷 +6 位作者 邵亚娟 李宁宁 周娜 阎小妍 高鑫 周建凤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病理确诊并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第1、8天吉西他滨1000 mg...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病理确诊并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第1、8天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14天口服替吉奥40~60 mg/次,每日2次,每21天为1个周期)一线治疗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有疗效评估和随访资料。结果 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纳入分析,疾病部分缓解13例(22%),稳定37例(61%),进展10例(17%),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个月(95%CI=6-10),中位总生存期12个月(95%CI=9-2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原发灶切除对无进展生存期、肺转移对总生存期有显著影响。最常见3~4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7%)、白细胞减少(1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易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胰腺癌 吉西他滨 替吉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在奥沙利铂化疗后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建凤 白春梅 +3 位作者 程月鹃 贾宁 邵亚娟 陈书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评估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Xeloda)(CAPIRI方案)在奥沙利铂(OXA)化疗后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OXA化疗失败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APIRI方案治疗,具体为:Xeloda2000mg/(m2.d),每日... 目的评估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Xeloda)(CAPIRI方案)在奥沙利铂(OXA)化疗后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OXA化疗失败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APIRI方案治疗,具体为:Xeloda2000mg/(m2.d),每日2次口服,共14d;第1、8天,90min内静脉滴注CPT-11100mg/m2;每3周重复1次。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在确诊Ⅳ期后中位时间11.0个月开始应用CAPIRI方案,其中二线治疗33例,三线治疗4例,四线治疗1例,共完成121个周期化疗,中位周期数3.0。34例可评估疗效,有效率5.9%,疾病控制率61.8%,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期11.0个月。38例均可评价安全性,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73.7%)、中性粒细胞减少(65.8%)、恶心呕吐(60.5%)和腹泻(28.9%),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0.5%、13.2%、10.5%和7.9%,总体耐受性好。结论CAPIRI方案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OXA联合化疗后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晚期结直肠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77例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邵亚娟 王颖轶 +1 位作者 孟长婷 王毓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治疗模式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我科收治的明确诊断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过程和结果,并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模式进行探讨。结果局限期患者43例,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21%;根治术...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治疗模式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我科收治的明确诊断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过程和结果,并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模式进行探讨。结果局限期患者43例,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21%;根治术后化疗4例,全部存活,平均43(12~73)个月;根治术后化疗+放疗中位生存期为51个月;未手术患者化疗、未手术患者化疗+放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28个月。广泛期1、2年生存率为56%、25%,中位生存期14.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局限期患者放疗和手术可改善预后。颅内转移对预后无影响。结论对局限期患者,放化疗联合治疗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对早期患者是否选择根治术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广泛期患者采取多线治疗方案,可改善生存。分期是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感染状态与Ki-67、P5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洁莉 孙昭 +7 位作者 霍真 罗玉凤 马水清 王德田 曹金伶 杨缇 崔全才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9-432,481,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和Ki-67、P53蛋白的表达,探讨HPV16/18感染和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头颈部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PV16/18DNA的含量,同时以免... 目的通过测定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和Ki-67、P53蛋白的表达,探讨HPV16/18感染和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头颈部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PV16/18DNA的含量,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Ki-67、P53蛋白的表达状态。结果 62.8%的患者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检测到HPV16/18DNA,46.15%的患者肿瘤组织表达P53蛋白为阳性。患者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在2%~70%。HPV16/18DNA含量与患者的性别、吸烟、饮酒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0.350,P=0.001),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179),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197,P=0.04)。结论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可能和HPV16/18感染有关,致病机制涉及P53蛋白的降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KI-67蛋白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在进展期结直肠癌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谷俊杰 孙昭 +1 位作者 赵林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进展期结直肠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中α-SM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进展期结直肠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中α-SM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29例(55. 8%)为α-SMA高表达,α-SMA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X^2=0. 113,P=0. 730)、性别(X^2=0. 515,P=0. 332)、肿瘤部位(X^2=3. 675,P=0. 159)、组织分化程度(X^2=1. 852,P=0. 604)均无显著相关性。α-SMA高表达者化疗耐药率为65. 5%(19/29),显著高于α-SMA低表达者的13. 0%(3/23)(X^2=14. 470,P=0. 000)。α-SMA高表达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α-SMA低表达者[(6. 4±1. 0)个月比(16. 0±3. 5)个月;χl2og-rank=5. 985,P=0. 018]。结论α-SMA高表达与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 结直肠癌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月鹃 白春梅 张在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临床获益反应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未接受过全身化疗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方案(第1、8天吉...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临床获益反应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未接受过全身化疗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方案(第1、8天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厄洛替尼口服100~150mg/日,每21天重复)化疗。结果 20例患者中无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患者,11例(55%)病情稳定,9例(45%)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55%,临床获益率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0个月,中位生存期8.0个月。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70%,其中3~4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20%,3~4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5%。皮疹发生率为55%,均为1~2度,1例出现2度腹泻,5例出现1度转氨酶升高。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总体临床耐受性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和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厄洛替尼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8例晚期胃癌的疗效 被引量:12
19
作者 管梅 张路 +1 位作者 赵林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使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38例。化疗方案:奥沙利铂静滴2h,第1天给药;卡培他滨分2次口服,第...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使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38例。化疗方案:奥沙利铂静滴2h,第1天给药;卡培他滨分2次口服,第1~14天给药;每3周重复。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见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3周期后评价疗效:一线化疗34例、二线化疗4例。一线化疗患者中32例可评估,完全缓解0例(0.0%)、部分缓解8例(25.0%)、疾病稳定14例(43.8%)、疾病进展10例(31.2%)。中位随访9.5个月(4~46个月),23例出现疾病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0个月(95%CI为4.5~9.5个月);20例已死亡(均为肿瘤相关死亡),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0个月(95%CI为9.8~14.2个月);1年生存率40.6%、2年生存率23.7%。3~4度不良反应主要有粒细胞减少(10.5%)、血小板减少(2.6%)、恶心(7.9%)、呕吐(5.3%)。结论 XELOX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鹤丽 周娜 +3 位作者 孙昭 窦雪琳 管梅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检测KLF17在结直肠癌(CRC)组织的表达,评价其对CRC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LF17在CRC肿瘤组织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LF17表达对CR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73例CRC患者中,32例(43.8%)肿瘤组织中KLF17表... 目的检测KLF17在结直肠癌(CRC)组织的表达,评价其对CRC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LF17在CRC肿瘤组织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LF17表达对CR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73例CRC患者中,32例(43.8%)肿瘤组织中KLF17表达为阳性,41例(56.2%)表达为阴性;53例(72.6%)癌旁正常组织中KLF17表达为阳性,20例(27.4%)表达为阴性;KLF1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χ^2=12.418,P=0.001)。在Ⅲ期CRC患者中,KLF17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为(56.3±7.2)个月(95%CI:42-70个月),明显长于KLF17阴性患者的(32.3±5.5)个月(95%CI:22-43个月)(P=0.039)。结论 KLF17在CRC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KLF17表达阳性与Ⅲ期CRC患者的无病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17 结直肠癌 无病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