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被引量:78
1
作者 朱鸣雷 黄宇光 +12 位作者 刘晓红 张保中 刘颖 刘大为 于健春 陈伟 何小东 朱兰 康琳 唐帅 秦明伟 李子健 姚海源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具有较高风险,需手术科室、麻醉科、老年医学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物理医学康复科、肠内肠外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分工协作,共同管理。手术目标的制定,需从老年患者整体出发,考量手术获益和患者意愿;术前应综合评估老... 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具有较高风险,需手术科室、麻醉科、老年医学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物理医学康复科、肠内肠外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分工协作,共同管理。手术目标的制定,需从老年患者整体出发,考量手术获益和患者意愿;术前应综合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情绪、谵妄风险、营养、功能状态、衰弱、用药、疼痛、康复等情况,将老年患者术前状态调整至最佳;术中应关注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体温保护等特殊问题;术后应有效控制呕吐、疼痛,强化营养支持,预防谵妄,维持功能,保证医疗的连续性。北京协和医院相关科室专家就上述问题讨论制定了该共识,以更好地开展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管理 老年医学团队 术前评估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终末期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 被引量:4
2
作者 金爽 刘硕 +5 位作者 汪雪萍 布鲁汗·哈兰 陈冬妮 袁欣瑞 葛楠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中末期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安宁缓和医疗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依据。方法浏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病房2018年内入院的患者病史,根据统一标准,选取适合进入安宁疗护的终末期患者,收集并...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中末期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安宁缓和医疗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依据。方法浏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病房2018年内入院的患者病史,根据统一标准,选取适合进入安宁疗护的终末期患者,收集并归纳重要人口学信息及病情情况,对住院费用及其组成进行计算。结果共有35例患者入选,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78±8)岁(59~91岁),平均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10±3,中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40(10,70)分;晚期恶性肿瘤23例,慢性心力衰竭4例,终末期慢性肾脏疾病1例,终末期肝病2例,痴呆4例,其他严重疾患3例。患者在院期间接受规范内科、老年医学科治疗,最终死亡8例,出院27例。35例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为15(12,23)d,中位住院费用为2.15(1.38,3.76)万元,中位日均费用1425(970,2503)元;平均药费占比(28.5±12.3)%,检查检验费占比(33.2±18.0)%,中位床位费占比11.5%(6.4%,15.8%);日均控制症状药物费用(77±58)元,平均占总住院费比例为(5.2±3.5)%。结论与基层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相比,终末期患者入住三级医院老年病房的费用较高。费用组成方面,药费与检查费占比接近,症状控制费用较低。我国需进一步研究安宁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费用 价值导向的医疗 症状控制 终末期疾病患者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志愿者的陪伴体验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陶鑫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安宁志愿者的陪伴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0位安宁志愿者在床旁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个人服务体验的认知与期望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10位志愿者在安宁服务中的体验可以归纳为3个主题...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安宁志愿者的陪伴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0位安宁志愿者在床旁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个人服务体验的认知与期望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10位志愿者在安宁服务中的体验可以归纳为3个主题:志愿者个人认知、志愿者需求和家庭支持、志愿者对医院及社会期望。其中包括志愿者的个人认知与感受的6个次主题:未知性、敌视、疑虑、无奈、角色定位、传递病情消息时机。志愿者个人需求与家庭支持的3个次主题:自我激励、家庭纽带、家庭支持。志愿者对医院及社会期望的5个次主题:混淆概念、安宁理念缺失、延伸服务、人文关怀、安宁理念渗透。结论安宁缓和医疗团队应广泛传播安宁缓和医疗理念,获得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的支持,强大志愿者力量,建立志愿者服务模式,规范志愿者准入、培训、督导制度。尤其在医院加强安宁志愿者团队的督导培训,规范相关的志愿者团队制度,有利于医院安宁缓和医疗服务在病房中持续有效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安宁志愿者 陪伴体验 现象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的相融交汇--“缓和医疗10年”笔谈成果之一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飞 王剑利 宁晓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1期1171-1177,共7页
基于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领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同步结合叙事医学的教育实践,呈现了缓和医疗、人类学、叙事医学等学科领域持续深入对话的初步发现。具体包括:在缓和医疗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中,医学教育被置于核心位置;教学与临床实践... 基于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领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同步结合叙事医学的教育实践,呈现了缓和医疗、人类学、叙事医学等学科领域持续深入对话的初步发现。具体包括:在缓和医疗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中,医学教育被置于核心位置;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预期实现临床实践转化;叙事病历运用表明了叙事在缓和医疗实践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两个学科领域相互解释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缓和医疗 医学人类学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的契合性--“缓和医疗10年”笔谈成果之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飞 王剑利 宁晓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1期1178-1182,共5页
叙事医学要在系统教育实效基础上获得高质量发展,同时需要推进临床诊疗的实践落地。在对叙事医学临床实践领域研究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将持续在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实践相融合的方向深耕,进而论证两个学科领域的契合性;为叙事医... 叙事医学要在系统教育实效基础上获得高质量发展,同时需要推进临床诊疗的实践落地。在对叙事医学临床实践领域研究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将持续在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实践相融合的方向深耕,进而论证两个学科领域的契合性;为叙事医学临床诊疗实践研究提供思路;重视对既有的本土性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和梳理,并反哺于医学教育与实践。对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的契合性进行了论证,包括叙事医学在实现缓和医疗目标中的独特价值、叙事医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实施叙事缓和医疗的工具和路径、两个学科适用领域的契合性、两个学科领域价值层面的契合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缓和医疗 诊疗实践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面向医学生的舒缓医学教育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爽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5-389,共5页
舒缓医学是一门为患有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全面维护生活质量的学科。自舒缓医学的理念引入中国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慢性疾病与终末期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我国舒缓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之相应的舒缓医学教育却相... 舒缓医学是一门为患有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全面维护生活质量的学科。自舒缓医学的理念引入中国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慢性疾病与终末期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我国舒缓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之相应的舒缓医学教育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面向医学生的舒缓医学教育。本文总结了英国、美国、日本的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中国台湾地区舒缓医学教育进程,对我国未来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的发展展开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缓医学 教育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缓医学继续教育需求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葛楠 曲璇 +1 位作者 宁晓红 刘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6年全国舒缓医学培训班的分析,展示当前舒缓医学关注人群的现状及需求。方法对协和老年安宁缓和医疗培训班(2016年度)的14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员对舒缓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目标、学习收获、未来计划。结... 目的通过对2016年全国舒缓医学培训班的分析,展示当前舒缓医学关注人群的现状及需求。方法对协和老年安宁缓和医疗培训班(2016年度)的14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员对舒缓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目标、学习收获、未来计划。结果学员来自19个省市,构成比:医生66.0%,护士17.0%,康复师1.4%,心理师5.0%,社工2.1%,志愿者6.4%,医院管理者2.1%;其中,医生的专业为:老年医学科56.0%,肿瘤内科11.8%,其他专科32.2%。141名学员中,有111人(78.7%)未参与过舒缓医学相关的学习班,134人(95.0%)表示听说过舒缓医学,131人(92.9%)在面对末期患者时需要他人的帮助。141名学员在症状控制和沟通技巧方面的中位得分分别为3.0(2.0,4.0)分和1.0(0.0,2.0)分。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舒缓医学试卷考核,内容包括案例分析和症状控制的医学知识点,平均成绩为(59.1±18.0)分。136名(96.5%)学员计划接受进一步舒缓医学教育。结论应增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加强其对舒缓医学的认知和实施能力。症状控制、沟通技巧和死亡品质评价标准是未来培训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舒缓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安宁疗护志愿团队发展状况调研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梦媛 宁晓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1期25-29,79,共6页
面向北京地区安宁疗护志愿者及团队负责人发放问卷,调查问题包括志愿者的招募方式、培训制度、工作内容、面临的压力、工作满意度、对团队工作的建议,以及志愿者团队的督导、资金来源及人员流动情况。共回收问卷145份,包括4位安宁疗护... 面向北京地区安宁疗护志愿者及团队负责人发放问卷,调查问题包括志愿者的招募方式、培训制度、工作内容、面临的压力、工作满意度、对团队工作的建议,以及志愿者团队的督导、资金来源及人员流动情况。共回收问卷145份,包括4位安宁疗护志愿团队负责人,141位在职安宁疗护志愿者。北京地区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资金尚显不足,人员流动大,男性成员少,激励机制尚不足。北京地区安宁疗护志愿者主要压力为时间安排、对悲痛的共情、对工作成果的焦虑,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总体良好。调查结果总体与国外相关报道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志愿者 团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9
作者 胡汝锐 康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对于睡眠潜伏期大于50 min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10个社区... 目的 探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对于睡眠潜伏期大于50 min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10个社区招募失眠患者,纳入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大于50 min、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11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得分>7分的患者。以11随机分组。试验组每日使用CES治疗仪,每次干预时间为15 min,时长14 d;对照组佩戴无电流刺激的同款治疗仪。使用期间监测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长、浅睡眠时长、深睡眠时长、快速动眼睡眠时长及觉醒次数,并在干预第7天、第14天、第4周后,进行PSQI和ISI量表评估,研究CES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8.2岁,中位SOL 84.7 min、PSQI评分14分、ISI评分19分。经过2周的干预,试验组SOL平均减少18.7 min,对照组减少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QI评分减少3.4分,对照组减少2.9分(P=0.53);试验组ISI评分减少5.6分,对照组减少6.6分(P=0.51)。两组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结论 经颅微电流刺激可有效缩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安全性高,但在主观睡眠体验改善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经颅微电流刺激 非药物治疗 睡眠潜伏期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张宁 朱文玲 +4 位作者 刘晓红 陈伟 朱鸣雷 吴炜 田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0-645,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年龄≥65岁、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64例。运用老年综合评估评价患者的并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其中...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年龄≥65岁、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64例。运用老年综合评估评价患者的并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其中衰弱的评估采用临床衰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364例入选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合并衰弱者87例(23.9%)。合并衰弱患者与非衰弱患者相比,合并衰弱患者的年龄更大[(79.33±6.14)岁vs(73.11±5.79)岁,P<0.001],男性比例较低(46.0%vs 64.3%,P=0.002),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比例较低(18.4%vs 30.3%,P=0.030),Charlson共病指数更高(2.17±1.63 vs 1.25±1.20,P<0.001),长期用药种类更多[(8.01±3.24)种vs(6.90±2.90)种,P=0.003],住院天数更长[(14.07±8.49)天vs(11.84±7.58)天,P=0.034],营养不良(8.0%vs 1.8%,P=0.012)、尿失禁(41.4%vs 16.6%,P<0.001)、1年内跌倒史(39.1%vs 23.1%,P=0.003)的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069,SE=0.030,P=0.020)、步速(β=-4.445,SE=0.953,P<0.001)、不能完成全足距测试(β=1.428,SE=0.365,P<0.001)、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评分(β=-0.187,SE=0.086,P=0.029),以及Charlson共病指数(β=0.338,SE=0.132,P=0.010)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患病率较高。衰弱受年龄、步速、不能完成全足距测试、MNA-SF评分以及Charlson共病指数等因素影响,临床医师应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功能状态的评估以及对合并老年综合征及共病的识别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衰弱 躯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宁 朱文玲 +4 位作者 刘晓红 陈伟 康军仁 朱鸣雷 田然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衰弱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衰弱,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两组患者随访,终点事件包括非常规... 目的探讨衰弱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衰弱,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两组患者随访,终点事件包括非常规就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全因死亡。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衰弱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绘制两组无MACCE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34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包括稳定性冠心病2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95例。衰弱组74例(21.4%),其中轻度衰弱38例、中度衰弱36例,非衰弱组271例(78.6%)。中位随访时间351(300, 394)d,失访3例。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非常规就诊发生率(36.1%比21.5%)、全因死亡率(11.1%比4.1%)均升高(P均<0.05),MACCE发生率(9.7%比4.8%)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和中度衰弱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HR=4.169,95%CI:1.055~16.474,P=0.042),对其非常规就诊(HR=1.704,95%CI:0.947~3.066,P=0.075)、MACCE(HR=1.268,95%CI:0.331~4.863,P=0.729)无显著影响。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轻度和中度衰弱对其非常规就诊(HR=1.159,95%CI:0.342~3.924,P=0.812)、MACCE(HR=0.822,95%CI:0.092~7.369,P=0.861)及全因死亡(HR=1.445,95%CI:0.210~9.964,P=0.708)均无显著影响。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患者的无MACCE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轻中度衰弱的比率较高,其可能增加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近期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衰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缓和医疗的发展和思考 被引量:20
12
作者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3-725,共3页
缓和医疗旧称“姑息治疗”,是一门医学专业技术与人文结合的学科,其通过镇痛,控制各种症状,减轻精神、心理、灵性痛苦,给予生存期有限的患者(包括恶性肿瘤及非肿瘤,如晚期恶性肿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末期等)及... 缓和医疗旧称“姑息治疗”,是一门医学专业技术与人文结合的学科,其通过镇痛,控制各种症状,减轻精神、心理、灵性痛苦,给予生存期有限的患者(包括恶性肿瘤及非肿瘤,如晚期恶性肿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末期等)及其家人全面的综合治疗和照护,实现减轻痛苦、追求临终安详与尊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 晚期恶性肿瘤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国 姑息治疗 专业技术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病历案例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飞 王剑利 +1 位作者 何仲 宁晓红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73-76,F0003,共5页
梳理了叙事医学工具平行病历概念的源起与沿革,介绍了国内叙事医学教育现状,指出叙事医学与安宁疗护领域的深度融合特征。以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在安宁疗护领域叙事病历实践为案例,对3篇会诊病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理论脉络和实践路径角度... 梳理了叙事医学工具平行病历概念的源起与沿革,介绍了国内叙事医学教育现状,指出叙事医学与安宁疗护领域的深度融合特征。以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在安宁疗护领域叙事病历实践为案例,对3篇会诊病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理论脉络和实践路径角度,指出应寻求叙事医学临床实践中可供遵循的个案。安宁疗护领域叙事病历的临床运用,突显了挖掘本土叙事医学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为中国叙事医学实践多元路径的创造和可能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病历 安宁疗护 本土化 医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缓和医疗会诊案例与分析--“缓和医疗10年”笔谈成果之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飞 王剑利 宁晓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1期1183-1187,共5页
研究团队致力于将缓和医疗与叙事医学两个学科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界定了“痛点”概念,即在生物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遭遇心理困惑、目标模糊、无计可施的状态。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以疏通“痛点”为临床操作的“密码”,结合缓和医疗会诊... 研究团队致力于将缓和医疗与叙事医学两个学科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界定了“痛点”概念,即在生物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遭遇心理困惑、目标模糊、无计可施的状态。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以疏通“痛点”为临床操作的“密码”,结合缓和医疗会诊案例,探讨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问题。案例以医生的口述原文结合注释解析的形式呈现,进而提出识别痛苦、建立关系、以叙事能力疏通“痛点”的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步骤,旨在以缓和医疗领域为例,预期对其他医学领域的叙事医学实践形成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能力 缓和医疗 会诊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及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15
作者 康琳 管文娟 +1 位作者 刘晓红 严晓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再发心脑血管事件与其危险因素、治疗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634例,采取门诊随诊、信访、电话和身份证查找的方法进行随访。失访21例,最终共随访613例。随访内容包括再发心脑血管事件...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再发心脑血管事件与其危险因素、治疗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634例,采取门诊随诊、信访、电话和身份证查找的方法进行随访。失访21例,最终共随访613例。随访内容包括再发心脑血管事件、每年随诊次数、随诊时心率、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等。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61个月时,年龄(P=0.026)、随诊时心率(P=0.001)、坚持随诊次数(P=0.002)及是否坚持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P=0.000)与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相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每天吸烟支数、糖尿病史、随诊时心率对再发心脑血管事件有独立预测价值。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第1年至第8年随诊累积无事件存活率分别为88%、82%、78%、74%、71%、68%、66%及65%;风险率分别为13%、7%、6%、5%、4%、4%、3%及1%。结论 ACS住院患者出院后1年内出现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长期、规律的临床随诊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随访研究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引入缓和医疗的伦理论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宁晓红 雷瑞鹏 +1 位作者 贾平 张迪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8期17-2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治疗特效药和疫苗。在继续加强防控的同时,把有限的资源优先放在探索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支持性治疗,积极建立和完善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缓和医疗等方面,有利于患者群体利益最大化,经得起伦理辩护。缓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治疗特效药和疫苗。在继续加强防控的同时,把有限的资源优先放在探索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支持性治疗,积极建立和完善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缓和医疗等方面,有利于患者群体利益最大化,经得起伦理辩护。缓和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住院病死率,有效缓解患者濒死痛苦;对医患双方而言,如果死亡已无可避免,帮助临终者走得平安、少些痛苦,是医学对患者最后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痛苦 缓和医疗 伦理 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医疗中缓和镇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光华 杨嘉年 +2 位作者 刘红菊 宁晓红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7-779,共3页
缓和镇静是缓和医疗中控制痛苦症状的最后手段。缓和镇静适用于处于终末期、已接受系统性缓和医疗服务、存在顽固性症状且该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痛苦的患者。缓和镇静存在严格的适应证和决策流程。但我国尚无相关指南出台,且医护人员对其... 缓和镇静是缓和医疗中控制痛苦症状的最后手段。缓和镇静适用于处于终末期、已接受系统性缓和医疗服务、存在顽固性症状且该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痛苦的患者。缓和镇静存在严格的适应证和决策流程。但我国尚无相关指南出台,且医护人员对其认知欠缺。本文将汇总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缓和镇静国内外发展现状、定义、分类、适应证、规范决策流程和常用策略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缓和镇静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缓和镇静 适应证 决策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面面观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梦媛 宁晓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9期20-24,共5页
志愿者在安宁疗护/缓和医疗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目前我国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团队建设、志愿者培训、评价、督导工作以及对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支持尚不成熟,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由各机构分散管理运作。文章... 志愿者在安宁疗护/缓和医疗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目前我国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团队建设、志愿者培训、评价、督导工作以及对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支持尚不成熟,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由各机构分散管理运作。文章汇总国内外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的管理经验,包括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督导、考核,志愿者团队的资金及行政管理,以及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及其团队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及如何应对,以资我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平台建设 被引量:4
19
作者 成佳奇 杨微微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1-745,共5页
为了让全社会的普通大众,不论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能够了解安宁缓和医疗的核心理念,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甚至传播并服务给更多人,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于2021年成立了面向全社会的专业安宁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平... 为了让全社会的普通大众,不论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能够了解安宁缓和医疗的核心理念,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甚至传播并服务给更多人,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于2021年成立了面向全社会的专业安宁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平台。本文对安宁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平台的培训设计、内容、方式和结果进行回顾性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平台的培训设计有理论依据,培训内容逻辑完整,培训方法适宜志愿者,培训结果优异。安宁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平台建设具有极好的可行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培训平台的有效性并拓展长期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医疗临床实践案例解析:一例晚期腹膜后肉瘤患者的生命末期经历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秋梅 宁晓红 +1 位作者 刘晓红 李慧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04,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缓和医疗的定义是帮助罹患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早期识别、评估和处理疼痛及其他问题,包括身、心、社和灵4个方面的问题,采取多学科团队主动的全面照护,来预防和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缓和医疗的定义是帮助罹患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早期识别、评估和处理疼痛及其他问题,包括身、心、社和灵4个方面的问题,采取多学科团队主动的全面照护,来预防和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通过一例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诊治照顾过程,对临床工作中缓和医疗理念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缓和医疗 生命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